APP下载

例谈“双减”背景下如何“精”心打造高效育人思政课堂

2022-11-26王莲芝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9期
关键词:双减教材课堂

王莲芝

(萧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安徽宿州 235200)

什么样的课是高效的育人思政课堂?“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减负提质增效?这是值得每位思政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有关高效课堂的内涵特征,出现了多重解读:有人认为高效课堂是高效率的课堂,就是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也有人认为高效课堂是高效能的课堂,就是目标真实、过程简约、智慧灵动;还有人认为高效课堂是高效用的课堂,就是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学会。以上这些解读都很有道理,也从不同目标、效果、作用或价值等方面阐释了高效课堂的多重特征。在我看来,常态的小学高效育人思政课堂就是要追求“六精”,具体落实在“备、导、问、动、析”等环节及其全过程教学语言中。

一、“备”要精准

备,就是备课。通常讲“三备”,即备教材(含课标)、备学生、备教法。一堂好课、高效课始终是围绕着这三个方面来展开的:提前熟悉教材才能对知识点有熟悉把握;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最后是备教法,在充分了解学生和教材体系后,教师就要将知识用合理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要想提高施教的精准度,只有深度研读课标、系统把握教材,准确了解学情,宏观把握学科体系知识,才能精准定位教学目标,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这里先结合实例谈前两“备”,而“备”教法,则贯穿于后面几点。

部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育主题是引导学生敢于挑战、勇于尝试,旨在促进学生积极、愉快生活的态度养成。而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挑战第一次》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学生“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和“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要求而编写的。教材意图就是相对理性地选择与面对挑战,做一个敢于挑战(勇敢)的人,引导小学生避免怯懦与鲁莽两种极端倾向。而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存在着性格差异。基于这种学情,如何化解现实生活与课堂内容的矛盾,就成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大挑战。因此,教师要围绕课标要求,了解学情,研读教材后,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再结合生活事件,发展好“勇敢”这一实践德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

二、“导”要精美

精美,可以理解为精致美好、精美工巧。课堂导入如同戏剧中的“序幕”,起着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作用。导入精美生动,这是教师在一节课的精彩亮相,能为整节课堂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开端。导入的形式很多,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需要教师细加推敲,力求精美。

如:统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坚持才会有收获》一课,在第一课时的教学导入时,教师以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为背景,创设了一个“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你知道为什么吗?”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学生积极回答,教师顺势引入课题。

三、“问”要精当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好的问题能启思、增智、生效,问题设计精妙,课堂也会精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教学目标,提问要少而精,注意梯度和深度,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追求精当、开放、巧妙,调动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流畅性与灵活性,从而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很好的落实和保证。

例如,在县优质课评选活动讲授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课时,我层层递进地设置探究问题进行知识点讲解,比如:我们地球之外还有星球吗?其他星球上有人吗?为什么我们只能居住在地球?人为何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上,我们应该怎么做?等等具有较大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对地球产生浓厚的探究乐趣和欲望。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交流过程碰撞出思维火花,基本达到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目标。这些问题的设置,既符合教学目标和实际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在探究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珍爱地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

四、“动”要精彩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使其逐步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热爱生活。“活动型综合课程”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性质和形式进行了界定,活动实践也是该课程实施的“灵魂”。要完成这个教学目标,需要教师遵循教学规律,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做事和交往。因此,本课程尤其需要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来考虑和设计全部的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走向社会后所需要的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以及探究创新意识。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课堂生命力焕发出来,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就能得到保障。

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如小组合作讨论、实地调查走访,还可以有课堂上的生活表演和复现、模拟或回归等等。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一课,我根据教材的“民间艺术交流会”“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两大板块,让学生组成两大学习小组。课堂活动中,每个小组都要完整连贯地完成“介绍—表演—总结”三环节,其中,要求用多媒体等手段介绍民间艺术和地方民间艺术的特点;要求用朗诵、歌唱、舞蹈等展示民间艺术;用简明的口语精准概括各地民间艺术的不同特点。我还提前告知学生,我准备了“课堂活动评价表”,将根据所有学生的表现为每个小组打分并给予奖励。事实证明,这样做,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也被充分挖掘了。课堂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尤其是第二环节的表演,是本节课的高潮。活动课后,学生觉得收获很大,纷纷要求今后能够再次组织这类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教师可以感受到学生的主体作用,感受到活动课的魅力。

五、“析”要精约

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难免出现某些思维的难点、卡点,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甚至提前做出预判,及时进行精当的分析。“析”要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例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共有六课,它们均以时间为脉络、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为主线,呈现近代以来中华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程,落实对学生的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依据学情,考虑到五年级学生虽然通过影视、书籍等途径已经知道了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但尚不具备对历史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究和反思的意识。因此在教学本单元的开篇第一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虎门销烟”这一板块时,我设计了“鸦片敲开国门”“林则徐虎门销烟”“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几个环节。要知道,这课的教学重点不在于呈现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为此,我在教学实施中设计了下面的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鸦片敲开国门”。教学实施中,教师从介绍英国向中国输送鸦片的目的切入,然后展示了微视频“认识鸦片的危害”,以形象的图片、生动的场面、简约的文字直观地呈现历史场景,并借此提出问题:1.思考为什么英国要向中国走私和倾销鸦片?2.鸦片泛滥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全班交流,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补充和说明,再结合刚才的微视频,教师结合板书(向中国输送鸦片 危害大)进行小结:英国向中国输送鸦片,掠夺了大量白银,很快使清政府国库空虚、人民身心受损,进而带来田地荒芜、士兵战斗力低下的恶果,社会发生混乱。第二个环节“探究虎门销烟”,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出示林则徐的话:“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并让学生思考:1.这句话表明了什么?林则徐决心禁烟,他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开展禁烟运动?结果如何?2.人们为什么要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教师先从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从学生收集鸦片战争的遗址、事件、人物等入手,全班汇报交流这些照片及资料背后的故事,让历史与现实建立关系,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重点关注虎门销烟中林则徐禁烟的措施。然后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认识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激发学生对先辈的缅怀之情。第三环节“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一环节教师通过视频呈现《南京条约》的签订、割香港岛给英国与百余年后香港回归祖国对比这两大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国家落后与强大的不同,并从中感悟“落后就会挨打,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历史教训。以上环节,教师并没有多讲,而是利用教材中的数据、图片以及搜集的史实资料,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鸦片的危害之大,并基于学生的认知情况由教师进行补充和说明,不仅引导学生了解英国列强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进而引发鸦片战争,并迫使清政府签订近代以来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史实和卑劣手段,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人不屈不挠斗争的开始。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学生从认知到思维再到情感都不断提升,这样的活动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育人效果水到渠成。

历史题材的课例,因为离学生的生活年代较远,迫切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困惑处巧妙点拨,精确分析,使他们顿悟,进而豁然开朗。另外,教师在课堂活动后期的评析总结也不可缺少,它能激励学生,更能造就“水到渠成、画龙点睛”的结课佳境。

六、“言”要精致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的语言修养和丰富教师的语言艺术。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呈现一种精致之美,力求做到:

首先,科学严谨,准确精练。教师语言要清晰、规范、准确地传递知识信息,让学生易于理解并接受熏陶,养成优良品德。

其次,鲜明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兴趣。特别是在引课导入、引导组织、点拨强调和评价表扬等环节,教师语言不仅要言之及时、流畅,还要言之入耳、悦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道德情感生成、稳固产生推动力和感染力。如在讲“商品的价格虽然受供求关系的,但还是由价值决定”时,一位教师问学生:“宝马200万,自行车200元,价格再怎么变动,宝马能降到200元吗?……也许是汽车模型给你,但还是塑料壳的。”幽默生动的语言一下子便活跃了课堂气氛,枯燥的原理在几个名词概念的不断转换和学生的顿悟过程中,坚实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再次,言之有情,有助于活跃课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语言亲切和蔼,师生的感情更容易贴近和沟通;教师的语言慷慨有力,学生的精神意气受到提振。这样的课堂,提升学习效果便不是难事。如在讲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七课《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的第二板块“多彩的世界文化”时,为了开好头把学生领进来,一位教师准备了这样的开场白:亲爱的同学们,请把你的记忆倒回到2022年2月4日冬季奥运会在北京“鸟巢”正式开幕!这是冬奥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八方来客相约“双奥”之城,共迎这场冰雪盛会!开幕式让中国骄傲,让世界震撼!这是举世瞩目的盛会,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辉煌的古都今夜无眠,开幕式不仅科技感满满,向世人展示了北京冬奥运会的理念,更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冰雪文化的魅力,那么,文化是什么?它有何魅力?我们该如何继承中华优秀的文化呢?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它,来感受它的魅力、它的力量。这位教师讲完后,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于是,这位教师迅速抓住这有利时机把学生带入新课,整节课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热情,师生关系和谐。

总之,思政课(道德与法治课)应该聚焦有效教学,追求精美的课堂,打造高效课堂,体现教师教育理想和追求,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动力。愿每位小学思政教师用汗水和智慧、实干和理想,来优化课堂品质,提升课堂效益,让每节课都能成为焕发生命活力的高效思政课堂。

猜你喜欢

双减教材课堂
教材精读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嘻游课堂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