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验式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研究

2022-11-26景佳凤

科学咨询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验式劳动学科

景佳凤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江苏苏州 215104)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各个学科和各个年级都在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作为教学体系的重点内容,自然也要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再加上小学劳动与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所以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体验式教学开展的基础和保障。但是从当前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现状来分析,在具体的教学中依然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下面提到的几点问题就是现阶段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常见的类型。

一、当前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在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

在当前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通过实际调查和分析发现很多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要求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这种教学方式显然不符合劳动与技术学科的教学特点,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还会降低小学生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兴趣,更无法让小学生感受到劳动与技术学科带来的乐趣。此外,对学生而言,长期处在这种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还会导致学生对该学科的体验感降低,个别学生感到所学知识非常无趣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了学生劳动意识和技术的培养,更无法提高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学科的体验感,影响了小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没有注重提升学生对该学科的体验性

由于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很多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盲目追求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而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提高自己的劳动意识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某些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和具体实施教学的时候都会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进行,对学生考试中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而对于考试中不涉及的内容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不够连贯,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为目的所开展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失去对该学科的体验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该学科带来的乐趣和作用,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影响了小学生劳动意识和技术的培养,也影响了小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体验式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开展的重要性

首先,体验式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的开展是以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体验感为基础所开展的教学,它所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提高学生技能的教学目的,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技术学习和劳动中,从而为自身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此外,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而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正好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智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的开展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深远的。然而想要提高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的教学效率首先就需要注重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体验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所以基于体验式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对素质教育的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体验式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的开展对小学生综合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开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落实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进行真正的体验和感受,这样的教学是真正让学生去行动的,可以达到知行统一,改变了教师单纯进行文字说教的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劳动意识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地去体验和感受,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劳动技术,对学生今后更好地顺应社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在落实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采取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授课效果。

三、基于体验式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开展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体验感

在开展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体验感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亲手操作来提高学生的体验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因此,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体验感。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运用多种材料制作作品》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比如我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就组织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弃材料进行小手工制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的体验感提升,从而感受到小学劳动与技术学科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开展教学提高学生体验感

小学劳动与技术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或者可以说小学劳动与技术中很多知识内容都来自实际生活。因此,在开展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授课,通过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提高学生们对该学科的体验感,再加上小学生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所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授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因此,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因此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体验感。[1]

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让我们的制作件亮起来》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进行授课。就像我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的时候组织学生制作小电灯这个实验,因为小电灯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使用,所以学生对本次实验的开展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带领学生们开展实验和动手制作,学生的思维和技术得到了培养和提升,并且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了劳动与技术学科及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体验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三)开展趣味性的劳动与技术教学提高体验感

喜欢游戏是小学生共有的特点和性格,所以在开展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授课,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对该学科的体验感,在快乐的同时学习小学劳动与技术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现阶段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可以通过游戏进行教学的,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这些现有的资源进行授课,从而促进学生体验感的提升。[2]

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易拉罐——金属小椅子》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手工制作比赛。比如在本节课程教学中先展示了我使用易拉罐制作的金属小椅子,先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我的制作工艺,接下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易拉罐制作金属小椅子,并且看哪位同学制作得美观并且工艺精美,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体验感,提高教学效率。

(四)创设主动开放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的学习动机

在实际的劳技课堂中我们会发现一堂成功的课程肯定是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生应该具有主动发展的动力,而作为教师需要适当补充和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产生问题,从而构成一节具有活力并且动态的课堂,为了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和欲望。首先教师应该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和机会。所以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要坚持以教材作为唯一的标准,还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可以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和想象,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其次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选择自己学习伙伴的权利。[3]如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合作的伙伴,那么就能提升学生去进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学习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自愿组成探究小组,并且可以在活动中取长补短,发挥出各自的力量和智慧。而且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评价中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中,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是课堂中的主角,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在整个课堂中也应该给学生质疑的权利。

(五)明确自身职责,在教学中落实探究性学习

体验式学习肯定就是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进行创造活动,发挥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这样的方式也可能会造成课堂比较散漫,学生相对比较放任,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把握好一定的尺度。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首先需要为学生提供具有价值的问题和资源,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要少问,但是在真正要问的时候也要问到关键之处,要问得有价值,为学生探究知识铺好路。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蛋炒饭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蛋炒饭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尝试,让学生自己品尝蛋炒饭。[4]学生会自己说出问题和不足,然后进行一定的调整,这样就使得学生可以在自我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自己的问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就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自己多观察、多体验和多实践,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发现知识,自主学习,形成自己的一种爱好,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使得学生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反思,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法,获得探究力的提升。

(六)课外延伸,拓展学生探究性的学习空间

劳动技术课程的开展一定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这也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前提。所以在开展拓展训练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学生的需求。比如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小提篮制作,简单制作方面基本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完成,并且对于能力强的学生缺乏一定的挑战性。那么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进行一些拓展,比如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简单的提篮制作的时候制作简单的笔筒或者小的储藏盒等。[5]这样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和需求落实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力。

在进行课题拓展的时候,可以课题作为基础完成拓展。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一些手工制作,在制作之后可以让学生去写一份感想,让学生可以把自己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写出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完成的兴趣,回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升华为一种情感,从而有效提升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会比较、会思考并且会创新,能够获得思维的发展。教师在落实劳动技术教学的时候需要将课堂进行拓展,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劳动技能活动中,在这个活动中感受生活,提高学生应对生活的能力,便于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教师要注意课外的拓展延伸,能够拓展学生的探究学习空间,将劳动技术和学生生活结合,鼓励学生去探索和探究实践,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掌握各种劳动技能,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体验式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深远的。因此,作为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要认识到体验式教学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并且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开展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以此促进小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作为教学体系的重点内容,自然也要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再加上小学劳动与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所以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体验式教学开展的基础和保障。

猜你喜欢

体验式劳动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热爱劳动
“超学科”来啦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