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所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思”与“行”

2022-11-26徐敏芳

科学咨询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研儿童幼儿园

徐敏芳

(苏州工业园区东港实验幼儿园,江苏苏州 215000)

众所周知,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一个系统的质量工程,是对已有课程提升、改造和完善的过程,是对游戏精神的彰显和渗透的过程。课程游戏化推进过程不仅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而且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尤其是教师正确的教育理念、课程意识、专业水平、专业能力的提升过程。

作为课程游戏化建设园之一,当我们结束了三年省课程游戏化的建设期,重新研读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文件,我们发现三年建设其实只是做了课程游戏化的一点皮毛,也就是说我们更多是做了“形”,而对于课程游戏化的“神”做得还很不够。三年,其实只是把我们带上了这条路,而真正的行走才刚开始。

一、从“形似”走向“神至”

我们时常自问:什么是课程游戏化?环境改造了就是课程游戏化?游戏材料从里面搬到外面了就是课程游戏化?……看了很多,学了很多,研讨反思了很多,于是我们认识到:只有对课程游戏化含义的理解真正从狭隘转向全面,对课程游戏化实践的行为真正从形式转向内涵,才算是真的领悟了“什么是课程游戏化”,前三年,只是把我们引进了门,我们真正的行走才刚刚开始。如何从“形式”走向“内涵”,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是课程推进的关键。

(一)深入理论学习,转变教师理念

课程游戏化建设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能力,还要具备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我们思考如何让教师沉下心来做教育,在课程游戏化推进过程中,教师需通过不断学习与感悟、实践与反思,既具有专业理念与师德,又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实现质的蜕变。

1.深入学习,领会精神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等已逐渐成为指导教师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质量观和儿童发展观、全面指导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重要指针。我们依据计划一如既往地做好学习,将专业标准、指南理念诠释渗透到我们的园本研训、活动实施以及一日生活中去。

2.对照标准,努力践行

我们时常对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理念、幼儿发展目标等来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家长工作等。特别是遵循目标在前、行动在后的操作法则,从指南目标寻找活动目标、延展内容范围。

3.专家对话,修正方向

定期与伴随式成长的专家团队开展对话,梳理推进过程,总结阶段性工作,帮助教师明晰课程游戏化的理念;通过对园所现状与教师工作中的困惑开展基于实际问题的讨论、分析,调整策略、精准把脉、把握正确发展方向,教师们受益匪浅,并且学会了把握机会大胆向专家提问解惑,在且行且思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4.做学合一,追求专业

做学合一——理论学习与真实教育实践紧密联系,开展“做学合一”学习组织活动,对已学过的专业书籍如《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开展二次学习应用,针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通过理论学习、问题研讨、现场观摩、改进尝试、成果分享等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能动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树立正确观念,转变师幼关系

课程游戏化推进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尊重幼儿,相信幼儿,才能支持他们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充分探索、主动交往与大胆表现,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层层深入开展各项活动。

二、从“游戏”走向“游戏化”

幼儿园紧紧围绕《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和课题实施双向入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模式,从“游戏”到“游戏化”,让课程一步步走向开放,走向幼儿生活。

在“游戏”阶段,我们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尝试将主题活动巧妙地融入游戏中,结合班级幼儿当前的兴趣点与需要,开展主题背景下的幼儿自主性游戏。

在“游戏化”阶段,借助省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进行课程改革,构建生活化、游戏化的园本课程体系,使其更贴近幼儿生活、更符合幼儿学习特点,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幸福成长。在此过程中“自主、愉悦、创造、融合”的游戏化精神得以彰显。

(1)多元学习:实施专业书籍、重点理论、行为实践三个维度的观念转变系列学习活动,构建灵活的幼儿教师专业学习新模式,提高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解读能力。

(2)课程审议:进一步优化课程审议质量,幼儿园行政人员参与级组的课程审议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与教师一起经历“提出问题→焦点争论→达成共识”的过程,帮助教师提高思考、辨析能力,提高课程审议的实效性。

(3)创新教研:尝试创新教研方式,教研组、年级组、案例班领衔,多元并进开展系列专题研讨活动,加强课程基本理论的学习,组织老师进一步明晰课程方面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各类课程的特点,把握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以指南为衡量标准,关注幼儿学习品质,把知识方面和技能方面隐含在学习品质的背后,来体现游戏化的核心精神。

三、从“结果”走向“过程”

以游戏化建设为载体,我们尝试采用行政卷入模式,深入了解一线教师的困惑和困难,抓住园所发展、教师成长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园内调研、对话专家、回归《指南》等手段,有底气、有专业自信地找问题症结,有策略地研讨改革,有效地调整解决,提出全面系统、明确有力的治理措施。

(一)从“检查工作”走向“指导工作”

转变管理模式,转变行政职责,按照教师发展需求创设环境和平台,从“检查工作”走向“指导工作”,做到了解现状,用心倾听,真诚反馈,共同发展,有利于教师与团队建立正向关系,有利于教师有更多时间专业发展。

1.扁平化、分层式园务管理模式

为提升园务管理水平,探索扁平化、分层式管理模式,一是“去行政化”,行政人员以课程协调员身份做教师的同伴首席;二是“科学分工”,进一步优化条线管理,明确职责、做事有担当;三是“沉入一线”,行政人员增加进班指导的时间和覆盖面,以问题为导向,分条线跟进项目管理,形成具有园所特色的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2.服务化、跟进式教科研管理模式

秉承“党员服务”宗旨,以园长室三位党员成立“专业指导小组”,每人领衔一个年级组,立足园本研修,实施服务化、跟进式的管理模式,让教科研管理更为精准、精细。

3.自主化、激励式师资管理模式

幼儿园帮助教师分析各自的优势与短板,分别针对不同教龄的老师提供一对一的规划辅导,并对照其个人发展规划,定期发出成长反馈单。同时,通过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公开公平的评优、评先机会,激发了老师们真抓实干的内生动力,从“要我发展”转向“我要发展”。

(二)从“重视结果”走向“追求过程”

教研活动是一个需要通过专业协商和讨论沟通去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专业活动,我园尝试向教研要质量,让园本教研落地,以适宜性论效果;聚焦儿童发展,从“重视结果”走向“追求过程”,以过程论质量。

1.研究教职工: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提高专题教研实效

我们深入实践,去尝试发现保教工作中的问题,感知困难,聚焦重点,从而确定每学期的教研任务和相应的重点,让教研活动走向制度化、精准化,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1)开展诊断性调研——深入班级分析老师,分析现状,努力从一次次的指导中发现保教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发现老师们的最近发展区,然后确定教研重点,通过真游戏、真观察、真教研、真发展,有重点地去解决一个个问题。

(2)尝试教工课程培训——为更好地践行课程游戏化精神,针对教工在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尝试开展“教工课程培训”活动,帮助教工了解幼儿园课程实施要点,逐步树立“相信幼儿、尊重幼儿、幼儿优先”的理念,进一步促进保教人员儿童观的一致性。

2.研究儿童,以儿童优先为原则,以保教过程论质量

幼儿园课程要跟随幼儿的发展,坚持儿童优先原则,研究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发展可能及其与环境和材料的关系,需要重点关注幼儿获得经验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三)看见幼儿,理性追随幼儿探索

1.以儿童立场去改造环境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充分互动中生成兴趣和需要的,而这些自发生成的兴趣点和发展需要是课程生成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敏锐关注并专业指导。

例如,在园所种植园地改造的过程中我们把幼儿作为设计者之一,让孩子们去观察、讨论、参与种植园地的设计,在活动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幼儿能关注到方方面面的细节:种植园地有多大?幼儿园里有多少个班?怎么去划分?除了种植物能不能有个小池塘……与设计师叔叔一起热烈地探讨、调整着设计方案,通过逐班介绍、公示设计方案,全园孩子一起期待着假期中的改造,于是,从儿童中来的种植园地就出炉了。

当老师能细致观察幼儿,认真倾听幼儿,才能看见并了解幼儿需求,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基于儿童立场去有效地创设、改造环境,环境也就成为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以儿童经验去支持探索

当教师用心、持续细致观察幼儿的活动时,便会对幼儿正在不断摆弄、探究的材料或环境引起重视,会关注儿童学习的过程,理性追随幼儿探索,支持幼儿获得适宜的新经验。

例如,蓝本课程大班数学《量一量》完成过后,用于测量的自然物材料被投放在游戏区域中供幼儿继续进行测量活动,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做着各种尺子,同样的测量经验被孩子们迁移到了游戏中去,于是从数学区《尺子的秘密》——用于医院游戏自制的《体检新尺子》——期末体检《自己测量身高体重》,在这个系列活动中,幼儿对尺子的探究兴趣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成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能直面问题和挑战,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合作探索,从而获得新经验,他们后续对尺子的一些规律性特征的发现、在使用中对尺子的改进,以及自己做期末体检所饱有的持续主动和热情不仅推动着课程活动的开展,而且这样持续主动有效的探究学习使幼儿获得了新经验。

只有我们努力尝试用专业的眼光去看见幼儿的学习,看见幼儿新经验的获得,才能理性地放慢脚步放手让幼儿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新经验。

3.以儿童优先去促进发展

幼儿是幼儿园的主人,每一块场地、每一个资源、每一个活动、甚至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应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例如当班级建构区由于空间因素,孩子们优秀的建构设计方案有时无法实施,优秀的作品建构无法保留,孩子们哀叹:建构区能大一点就好了……专业的老师就关注到了这个点,于是孩子们的愿望和想法就形成了计划书去求助园长,于是我们一起和孩子们商量着哪里适合做建构区?实地去观察,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平时使用不多的多功能室可以用起来,于是通过从建构室的改造方案——建构材料清单——材料摆放——建构进区规则等一系列活动,孩子们的建构需求被满足了,当看到孩子惊喜的眼神,惊呼出声:这么多积木啊!这么大地方都可以用吗?我们相信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得以调动,孩子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就有可能持久地探索、交往和表现,当我们以儿童优先的理念去看见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发展以及可能,去研究幼儿与环境和材料的关系,才能跟随幼儿的发展,使其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获得新发展。

(四)看懂幼儿,专业解读儿童发展

虞永平教授指出:课程游戏化推进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意识、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的质量,与此同时,幼儿行为也能折射出教师的理念和作为。

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测量》中,教师根据幼儿在数学区活动中的游戏经验:有对规则图形进行二等分的经验;能用同一测量工具进行规则图形的测量并记录,教师根据幼儿现有的经验找到其最近发展区,提高适宜的难度:引导幼儿尝试运用二等分和图形替代的办法测量不同图形的面积,理解图形之间的组合替代关系。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幼儿实际生活为依托,用正确的儿童观、课程观走好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每一步,扎实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促进师幼共同健康成长,促进园所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教研儿童幼儿园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爱“上”幼儿园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