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除了森林还有“火灾纪念馆”
2022-11-26王岚/文
王 岚/文
巍巍兴安岭,天然大氧吧。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森林面积8.17万平方公里,是国内保存较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森林具有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作用。森林为动物提供栖息地,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
森林每年都会遭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破坏,其中森林火灾最为严重,破坏程度最大。自古水火皆无情。澳大利亚的山火肆虐了几个月,烈火和浓烟遮天蔽日,很多居民和动物流离失所,火过之处满目疮痍……电视直播画面让隔洋跨海的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威力,也见识了火灾的厉害!
1987年的春晚舞台上,帅气的费翔激情地边歌边舞:“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顿时,《冬天里的一把火》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曾想当年5月,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突发特大森林火灾,国人调侃是“被费翔点燃的”。
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图强、阿尔木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起火,引发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
大火持续燃烧了28个昼夜,烧毁70万公顷森林,3座城镇变成废墟,几万人无家可归,几百人伤亡,人民的生命财产、国家的森林资源损失惨重,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直接经济损失5亿多元,间接损失达69.13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毁林面积最大、伤亡人员最多、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大火。
火灾把人们辛勤创造的财富顷刻间化为灰烬,让无数生灵遭受灭顶之灾,而引起大火的原因竟然是操作不当和无知。最初的起火点位于古莲林场,在林场务工的河北农民汪玉峰,启动割灌机的同时点燃了地上的汽油。火顺势而上,他吓得不知所措以至于没有及时扑灭明火,等到灭火队员赶到,火势已经四处扩散。
就像小孩子打架一样,古莲林场起火最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林区发生火灾是常事。县城的妇女们像往常一样站在家门口谈论着林场的火灾,她们相信灭火队员很快就会灭火归来。
从5月6日到第二天下午,灭火队员与当地老百姓一起用胶条耙灭火,经过一天奋战也没有扑灭明火,但灭火队员并没有气馁,他们凭借勇气和经验积极地在火场作战,相信会像以往一样把火情控制住。可是天气突变刮起了十级大风,这在林区是灾害级大风,此时情况急转直下,无情狂风将小火情吹成了大火灾。
熊熊大火在风力的推动下越过河流,将漠河县城迅速点燃,人们四散逃命。天上火焰熊熊,地上蔓延着火龙。漠河县长站在烧焦的土地上对着电台声嘶力竭地大喊:“我是漠河,我是漠河,漠河全城覆没!”那种悲壮令人心颤不已。
火焰以每小时65公里的速度、100多米的高度迅速前进,更多的人逃到阿木尔河,不管会不会游泳一头跳进河,那些没来得及跳入河中的人瞬间被大火吞噬。阿木尔河救了火灾中的居民,被救的居民将阿木尔河称为“救命河”“母亲河”。
时任步兵某师师长的吴长富率领第一支赶赴火场的部队急速到达现场。吴长富担负起大兴安岭东线总指挥,和随后陆续赶到的消防官兵奋战在火灾一线,数十个日日夜夜。由于在紧张的扑火战斗中没时间刮胡子,吴长富被人们称为“大胡子师长”。他看着与火魔搏斗的战友说,大家都一样!事后,他率领全师荣立集体一等功。吴长富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副军长,2017年8月23日因病逝世,享年76岁。
大火熊熊燃烧了28天之后借助大雨终于被扑灭,事后专家认定火灾的5处起火点,除了起火原点古莲林场,另外4处则是由野外吸烟引发的。
火灾过后,人们回到赖以生存的地方,学校操场上的旗杆都被烧成了麻花似的模样,一片废墟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神奇的现象——四不烧。漠河县城的松苑门口有一块石碑,记载着“松苑不烧,因吉祥之地,火魔不忍也;清真寺不烧,因真主威仪,火魔不敢也;茅厕不烧,因污秽之所,火魔不屑也;坟地不烧,因鬼魅同宗,火魔不犯也。”这个现象成为了当地人津津乐道的神话。
除此之外,部分民居、医院被神奇地保留下来,县城的烟囱几乎都没倒。据当地居民介绍,如今漠河等地的明火控制特别严,禁止抽烟,而且电线杆多埋在地下,火在这里是一个人们不愿谈及的话题。
每年春夏,许多游客会选择去东北旅游。如果夏天去往中国北极漠河,可以选择一列六节的旅游小火车,途经齐齐哈尔和加格达奇,穿过一路的白桦林和樟子松林,到达绿意盎然的边陲小镇漠河。
漠河是在烈火后重新规划的小镇,四周山峦起伏森林密布,干净整齐的街道两旁是绚丽的彩色建筑,整个小镇很安静,很多游客特意到这里度夏。
如今大兴安地区有一块“五六火灾起火点”石碑,还有一座警示后人的“火灾纪念馆”。整体外观呈白色圆顶建筑的“火灾纪念馆”坐落在漠河县西林吉镇中华路,正上方写着“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它的存在是对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的一种纪念和反思。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烈火炙烤过的大号日历牌,时间永远被定格在35年前的那个星期三,正值丁卯年立夏。纪念馆一楼一共分为起火之源、烈火熔城、悲惨瞬间、人间炼狱、悲伤城市5个展厅,二楼分为油库保卫战、决战兴安岭、救灾援助、重建家园、扑火逃生、先进扑火技术6个展厅,全方位地展示着惊心动魄的那些瞬间。
大兴安岭火灾惊动了中央领导,也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那场灾难至今仍然铭刻在林区人民的记忆之中。林区人民吸取“五六”大火惨痛教训,时刻不忘“森林防火是林区头等大事”,防火意识代代相传。
每当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季来临,便是大兴安岭森林防火的高危时刻,大兴安岭地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消防宣传防火教育不松懈,防火预警监测不间断,森林防火卡口火源管控不疏漏,各级防火督查检查全方位,全区所有灭火队员严阵以待,坚决防止森林火灾发生。
防火安全从娃娃抓起!大兴安岭地区中小学发挥着对学生消防安全教育主阵地作用,把森防与消防教育纳入教学日程,防火演练贯穿每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始终把防家火、山火一起作为教育重点,消除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匮乏、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的状况,让消防安全在学生头脑中警钟长鸣。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兴安岭地区人们的防火意识和消防能力大大提高。长流不息的黑龙江畔,乐观朴实的人们仍在积极地生活着并创造着崭新的生命奇迹。经过烈火洗礼的大兴安岭早已焕发了蓬勃的生机,一展大自然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