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代如何着力破解农村道路交通管理难题的思考
2022-11-26胡绍进
文|胡绍进
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战略助推下,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了通乡、通村道路交通路网覆盖,但随之而来的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人数量剧增给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带来隐患,致使农村地区伤亡交通事故增多,交通安全形势严峻。本文以富源县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为例,对新时代如何着力破解农村道路交通管理难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及原因
随着富源县道路网络的全覆盖和惠农政策的实施,以交通运输为致富门路的农民越来越多,助推了交通工具在农村的普及。截至2021年9月,富源县机动车保有量11.24万辆,驾驶人15.89万人,农村地区分别占78.37%、80.23%。农村县、乡道路交通违法现象普遍,仅2021年1-9月,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3.4万余起,无证驾驶、酒驾、驾龄较短的驾驶人占全县交通事故肇事者的90.49%。富源农村道路点多、面广、线长,交通管理科技难以延伸至农村,警力配置也不够,导致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控能力较弱。目前,全县共有公路4701.67公里,大队仅有民警56人、交管协勤人员146人,平均每名民警要带领协勤人员管理83.96公里道路、2007.14辆机动车、2837.5名驾驶人。总之,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道路的通行条件差。虽然原来的泥巴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但道路安全技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且重建轻管,许多乡村道路得不到及时养护,路基沉陷塌方损毁严重,由此引发过往车辆损坏、滞留致交通堵塞的问题时有发生。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参差不齐,标志标牌不尽完善,加之道路交叉口多,道路两旁民房私自加盖、乱搭乱建现象严重,造成驾驶人转弯视线盲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二)交通参与者整体素质不高。由于驾驶人受教育的层次不高,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不强,对交通安全法规及安全知识知之甚少,随意变道、人货混装等交通违法行为及村民在公路上晒谷打粮、占道堆物等现象比比皆是。在遇到险情时,应变能力差,操作失误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为降低运输成本,大部分车主对营运车辆只运不修、多拉快跑、争道抢行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三)机动车安全性能差。机动车除了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外,还被用作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进入农村家庭,种类繁多且每年增长迅速,机动车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或非法拼装,甚至是报废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给道路交通埋下了安全隐患。
(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控不到位。富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下设12个乡镇(街道)交警中队,有民警26人,平时除管控国道、省道外,还要处理交通事故、交通违法案件等工作。由于警力资源不足,对普遍存在的交通违法行为治标不治本。当前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必要的协调,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导致交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整治行动效果不明显。受财力物力等方面的制约,事故发生路段(点)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理,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广不深。
二、破解农村道路交通管理难题的建议
(一)健全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七个一”“一办一站两员”等长效机制,探索推行“路长制”,切实推动乡、村、组社会化组织体系建设。深入落实联席会议、面包车安全管理卡、重点时段路段包保、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农村交通安全宣传“五项制度”,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常态化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情报预警、分析研判、联勤联动、执法协作、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一系列长效工作机制,并不断总结完善,保障工作常态化开展。
(二)加强农村道路软硬件建设。将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交通规划、道路设计、建设和改造上充分考虑农村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加强农村道路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确保农村道路建设水平。依托现有的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集成指挥平台等在本县接边地区交通主干道、事故多发点等地安装高清视频监控、交通卡口、语音喊话广播、报警监控等信息化设备,进一步延伸科技管控触角,实现对农村道路过往车辆实时记录、重点路段视频监控、交通违法现场抓拍、违法行为语音提示。结合中队勤务室、执法服务站、农村劝导站,人防与技防有机结合,构建更加严密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网络。进一步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将警力向农村一线交警中队倾斜,夯实农村交管工作根基。
(三) 强化源头监管和法制宣传。抓好驾驶人安全、法制、文明教育,完善驾驶人培训考试工作,严格准入制度。严格落实企业运营主体责任,加强对所聘驾驶人的监管与运输车辆动态监控。认真落实机动车注册登记制度,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督,对技术要求不合格的责令整改。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公示曝光典型违法、开展交通安全体验等形式,不断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营造安全文明的交通氛围。
(四)强化路面管控。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投在路面上,实行错时、弹性的动态工作制,全面落实民警管段责任制,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查纠率。抓牢国省道、农村公路主战场,抓住人群、车辆、区域、时段、路段、违法行为六个重点,认真分析事故多发、严重违法多发原因,制定可行性方案,因地制宜地开展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推进警保合作“两站两员”建设,加大违法行为管控,切实消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五)统筹城乡客运发展。加快推进对农村客运的公司化、公交化及以乡(镇)为单元的区域化改造,实现路、站、运、管、安“一体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客运站(亭)建设,合理调整线路、车辆、班次,让农村群众坐得上车、坐得起车,让营运开得通、留得住,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建立举报制度,拓展信息渠道,开展多职能部门参与的经常性“打非”行动,严肃查纠非法载人、非法营运,保障客运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