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逻辑依据及实践要求
2022-11-26杨仁忠李宗省
◎杨仁忠,李宗省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美好生活”是一个应然与实然相统一的命题,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科学的逻辑依据和明晰的实践要求。
一、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视野和实践要求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美好生活”科学论断。这一科学论断有着其自身深刻的理论内涵。具体来讲,“美好生活”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科学论断,是不断实现的生活目标,是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一)“美好生活”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科学论断
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中外媒体记者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正式提出了“美好生活”的科学论断。事实上,我们所要构建的“美好生活”不仅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顺应时代进步潮流,而且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符合人类为之奋斗的基本主题和根本目的。从概念特征上来说,“美好生活”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科学论断。
人类历史总是从曲折中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不断创造出更加符合人类向往的社会生活,这是贯穿历史发展规律的一条主线。虽然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295,但是追求自己的目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不羁畅想,也不是不管不顾的横冲直撞,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我们总要立足我们所处的社会状况和现实生活并在此基础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研究当前历史阶段所提供给我们的一切社会条件,冷静分析文明发展的规律,前瞻我们所要面临的矛盾问题并积极预防化解等,这是我们更好追求实现自身目的的应有姿态。根据恩格斯阐明的人类社会“平行四边形”历史合力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活动就如同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形成的总的合力,这一总的合力决定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立足新时代,我们全体人民都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每个人都怀着饱满的热情和奋进的激情,朝着不断实现“美好生活”努力奋斗。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这是“铁的历史规律”,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合力”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实现美好生活是人民的目标期许和奋斗目的,人民创造历史就是要不断实现过上“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概言之,人民群众既是创造“美好生活”的主体,又是共享“美好生活”的主体。
(二)“美好生活”是不断实现的生活目标
从“美好生活”的内涵来看,我们的“美好生活”是不断实现的生活目标,是人民不断追求日臻完善的生活方式的生命活动总和。实际上,“美好生活”是相对性和绝对性辩证统一的生活方式。在绝对性意义上讲,“美好生活”就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生活,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好生活”。在相对性上说,“美好生活”就是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消除一切制约社会文明发展的因素、不断营造自由和谐的社会关系、不断迈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过程。比如,我们根据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着力解决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不断推进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由此可知,我们当前和未来很长时间内,我们都是在相对性意义上不断实现人民日臻完善的生活目标。
不断实现日臻完善的生活目标是奠定在各方面系统发展基础之上的。第一,从经济层面看,生产力不断发展是不断实现“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只有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才能不断从社会关系的制约中解放出来,才能方便快捷地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多元化物质资料。如果生产力低下,人们整日为谋取生存资料而奔波辛劳,这样的生活一定不是“美好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2]602第二,从政治层面看,民主不断得以实现是推进“美好生活”的政治保障。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主是政治的灵魂。在阶级社会中,统治者都是阶级压迫者,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苦难之中。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就具有了无比的真实性和广泛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真正意义上的美好生活是政治国家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生活,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第三,从文化层面看,公共性不断得以贯彻是推进“美好生活”的文明要求。所谓“公共性”就是既发挥人民群众共同挖掘、创造优秀文化的作用,又让人民群众共同享受到文化产品,使人民群众得以享受到文化文明的熏陶洗礼,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层面上的文化要求。质言之,“美好生活”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协同迈向更高文明的生活状态。第四,从社会层面看,平等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是“美好生活”的活动场域。也就是说消除一切压迫、一切奴役、一切冲突因素等,营造自由、平等、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和社会关系是推进实现“美好生活”的社会保障。第五,从生态层面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营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污水横流、垃圾乱飞、雾霾沙尘、恶臭刺鼻等是与“美好生活”格格不入的,蓝天碧水、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等才是宜居宜家、安居乐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说到底,我们的“美好生活”是在各方面不断变得更好的生活追求,是不断趋向共产主义的生活方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美好生活新期盼”,即“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4]。总之,就相对性来讲,“美好生活”就是不断从各个方面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不断实现人民日臻完善的生活目标。
(三)“美好生活”是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从外延上看,我们的“美好生活”是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在推进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正确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人民提供了可供遵循的有益借鉴。
众所周知,西方式现代化是坚持“资本至上”、两极对立、少数人富有多数人穷困的现代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反人类、反人道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推进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价值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设规律。我们的这一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人民至上”,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断实现美好生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过程中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文明进步、社会稳定的生活方式等等,这本身就是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由此可知,我们正在谱写的美好生活“华章”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显著优越性,是超越西方式现代化文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更高文明的生活方式。因为西方资产阶级开创的现代化生活具有两面性,“一副是能动的、有远见的、进步的,预示着空前的丰富、自由与满足;另一副同样清晰可见的面孔是冷酷无情,暴露出疏远、贫困、犯罪和污染等许多新问题”[5]。
具体来说,我们所开显的“美好生活”方式从三个方面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生活方式。首先,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物质文明和现代化生活是一部伴随着野蛮而来的血泪史,造成了日益尖锐的阶级对立、社会危机和文明衰退等等。虽然物质财富超越了封建社会,进入了现代化物质文明,但这种现代化生活是一种极端、邪恶、可恶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大大加深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口中“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受难”的悲惨境况。而我们的美好生活首先是全体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活方式,是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共同在物质和精神层面走向更加美好的现代化之路,绝不是建立在阶级对立、物质越丰富文明越衰微的鲜明对比基础之上。其次,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包括资产阶级的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即贯穿资产阶级所倡导的“文明、理性、自由、平等”,都是一种极度虚伪的口号,是永远无法企及的“虚幻的月亮”。而我们的“美好生活”理念及其现实建构是人民可感知的,具有真实性,也就是说我们“美好生活”的创造和享用主体都是人民群众,而不是空中楼阁和遥不可及的“星空”,更不是披着虚假外衣的思想“空头支票”。最后,在资本主义社会,由资产阶级主导的现代化生活是坚持“资本逻辑”至上的“异化生活”。在这个“物的依赖”社会中,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没有任何主体性可言,商品占有者即资产阶级是资本人格化的代表,无产阶级是另一极贫困的化身。总之,由这种“资本逻辑”统摄的西方式现代化生活就是异化的、非人的生活。我们的“美好生活”就是要限制“资本”无序扩张增殖的本性,让“资本”这一工具回归它的工具作用,利用好“资本”这一手段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基于以上三点,我们的“美好生活”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生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真正的人的生活方式。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逻辑依据
我们要实现的美好生活具有深刻的逻辑依据:从理论逻辑看,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从历史逻辑看,是百年大党勇担历史使命的生动表达;从实践逻辑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理论逻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并使用“美好生活”这一概念,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落脚点就是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就是致力于实现人的解放、打破一切社会性制约、使人能够过上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活,即实现共产主义。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价值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者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马克思恩格斯畅想的“美好生活”就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537。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树立并坚守初心使命,矢志不渝推进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不断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的百年史,既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的奋斗史,也是秉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我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根据我国整体比较落后贫穷的实际,强调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6]。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7]胡锦涛指出:“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做群众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8]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指出:“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9]正是在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初心使命才不断得以践行,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得以改善,从而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
我们讲的“美好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如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而提出的科学概念。“美好生活”不仅表征着人们历来的自发追求,更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自觉。“总体而言,从‘自发需要’到‘理论自觉’的飞跃及其背后的实践历程,事实上标志着美好生活在中国的出场,美好生活已然成为新时代中国人对于生活状态的自觉追求”[10]。实际上,不论是研究阐发“美好生活”的理论探索,还是推进“美好生活”的实践创造,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显然,“美好生活”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表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范畴。
(二)历史逻辑:百年大党勇担历史使命的生动表达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和劫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此,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个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推翻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切压迫和剥削;第二个任务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最终实现民族复兴。
党的百年征程,就是一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主题的壮丽凯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不难发现,“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的初心使命,党领导人民的一切奋斗和探索都是围绕践行初心使命的积极作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为了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成功实现了“三大改造”顺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迈进社会主义社会,进而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期,这为我们进一步追求美好生活、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制度保障和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科技实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进入新时代,我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人民所需、所盼、所想,为不断推进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奋力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等等,从而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就是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而不断奋斗的历史。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人民的生活不断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牢牢站稳人民立场,不断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不断让人民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2]214党的百年奋斗史内蕴着不断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主线”,不断推进实现“美好生活”是百年大党勇担历史使命的生动表达。
(三)实践逻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把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开启创造新的美好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这一切努力和奋斗都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大踏步朝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举措。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为了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推进实现美好生活的过程就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没有美好生活的民族复兴不是真正的民族复兴,没有民族复兴的美好生活也不是真正持久的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靠的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拼搏、不懈奋斗,开展伟大实践,朝着民族复兴梦想这一较长远的目标迈进。美好生活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也只能靠真干实干来不断实现人民近期的美好生活目标。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是辩证统一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推进实现美好生活本身就是为了将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者走的是同一条历史发展之路,推进民族复兴的实践过程必然要求人民日益过上美好生活。试想,如果人民还处在贫困、肮脏、异化的生活中,如果和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13]毫无差别的话,那我们的民族复兴还有何意义?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未来状态,就必然要求我们现在做好推进实现美好生活的工作。
立足新时代,我们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虽然前景光明,但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来奋斗实现,仍然要求我们立足实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能忽视社会主要矛盾,也不能跳过主要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1]可以说,“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是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的时代课题。总而言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未来期许,必然要求我们不断推进建设“美好生活”,否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空洞的。
三、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践要求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理论的归宿。只有从实践层面上推进实现美好生活才是彰显其科学性和说服力的关键。在推进实现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人民至上,推进共同富裕;坚持团结奋斗,凝聚人民伟力。这是我们在实现美好生活过程中面对任何风吹浪打始终保持“我自岿然不动”的“秘钥”,是推进实现美好生活的实践要求。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和领导力量。实际上,我们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取得的,我们在各个历史时期之所以能披荆斩棘走向光明都是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实现的。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我们才彻底摆脱了近代以后的屈辱地位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就是坚守初心使命、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试想,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面对世界变动局势和国内国际错综复杂的矛盾问题,有哪一个政党或团体能够有资格和能力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朝着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稳步推进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历史的必然。从中国共产党自身来看,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先锋队,她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她所为之努力的一切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为的是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当前,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途中,我们一定要认识清醒、思想自觉、知行合一,要时刻铭记是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关系事业的成败。新时代推进实现美好生活伟大蓝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肩负起捍卫“两个确立”的历史使命,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信心[14]。从思想和行动上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推进实现美好生活的最高原则和政治要求,确保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的“美好生活”新期待才有根本保障,才不至于迷茫不前、不至于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本方向
2022年初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重要论断,从“旗帜方向”上科学回答了走什么路的根本性问题。实现美好生活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15]我们在推进实现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只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6]。这是推进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原则,是由我国的具体实际决定的。我国幅员辽阔、人口规模巨大,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任务艰巨、矛盾错综复杂,既有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又有国际风云变幻的不确定因素等等。“社会主义”是“美好生活”的本质规定。也就是说“美好生活”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更不是其他主义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美好生活具有社会主义的属性,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彰显。“中国特色”是“美好生活”的特殊规定,不是脱离我国实际的生活方式,更不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涉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美好生活建设极具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
总之,推进实现美好生活既不能脱离我国实际状况,也不能脱离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他任何主义、任何道路都行不通,甚至是死路一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15]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进民族复兴、推进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正确道路。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指导原则和路径选择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推进实现美好生活,也必须靠发展来提供基础支撑。美好生活中的所谓“美好”并不仅仅指人的主观体验和感觉,在很大程度上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美好生活不仅是物质文明发达,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活动也要进到相当高的程度。当然,人自身的生命张扬和精神境界归根结底还是由物质生产关系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520
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本身就是为了推进实现美好生活。新发展理念意味着我们追求新的生产方式、进行新的生命活动和形成新的社会关系。创新发展,不仅是注重生产量的增加,也是要注重质的提升,为推进美好生活奠定“又足又优”的物质基础;协调发展,不仅是注重发挥局部和少数地区或行业的“领头雁”作用,也是要注重整体和各个地区或行业的齐头并进效应,为推进美好生活奠定“你有我有”的物质保障;绿色发展,不仅是注重社会财富的创造,也是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推进美好生活营造“山清水秀”的宜居家园;开放发展,不仅是注重“独行”的速度,也是注重“众行”的远度,为推进美好生活奠定“互帮互助”的世界动力;共享发展,不仅是注重“蛋糕”的做大,也是注重“红利”的分配,分好“蛋糕”,为推进美好生活奠定“争先恐后”的进取活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推进实现美好生活的指导原则,新发展理念蕴含着不断实现美好生活的动力、方法、要求、方针和标准;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为了不断形成有益于实现美好生活的活泼局面,是形成人民新的生活方式的必然选择。总之,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为了使我们的发展在健康的轨道上行稳致远,最终还是为了使人民不断过上美好生活。这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指导原则和路径选择。
(四)坚持人民至上、推进共同富裕是价值选择
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消灭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等问题,切实为推进实现美好生活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和动力基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事实上,我们的一切努力和创造都是为了尽早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宏伟目标,一切努力和创造都是坚持人民至上、因人民而努力、为人民而创造的宏大实践。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矢志不渝推进实现美好生活,就要驰而不息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推动共同富裕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而把推动实现美好生活落到实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指出的,“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17],因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8]。
推进共同富裕本身就是不断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路径。共同富裕从属于“美好生活”,二者不是等同关系,而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共同富裕在很大程度上是推进实现美好生活的阶段性目标,属于推进美好生活的方式方法问题。推动共同富裕作为推进美好生活的现实举措,它本身就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这是由我国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决定的。我国人口规模巨大,阶层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等问题比较大,不可能短时期内轻轻松松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们要立足实际做好不断推进共同富裕的工作。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12]215。推进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首先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定政策、促改革、抓落实等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从而把推进共同富裕工作走深走实,不断推进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总而言之,实现美好生活务必坚持和贯彻“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不断有力、有效推进共同富裕。
(五)坚持团结奋斗是凝神聚力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坚持团结奋斗,凝聚人民伟力是事业成功兴旺的关键,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是在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实现的。推进实现美好生活作为一项创造历史伟业的重要内容,自然而然也要靠团结奋斗来实现。我们在推进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宏伟道路上,要始终坚持团结奋斗,从而凝聚起磅礴的人民伟力,推进美好生活尽早实现。“坚持团结奋斗,凝聚人民伟力”,就是亿万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奋发有为、敢于斗争。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就是幸福,奋斗本身就是推进实现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奋斗在实现美好过程中就是一种幸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19]因此,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于奋斗、敢于奋斗、善于奋斗,从而汇聚起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磅礴伟力。
“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克敌制胜和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是筚路蓝缕、开创伟业的历史经验。在新征程中,我们要凝聚人民伟力创造美好生活,就必须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这种“斗争精神”是团结一致的奋斗精神,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奋斗本领。推进实现美好生活既要勇于奋斗,也要敢于奋斗。“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把人民奋斗的“精气神”凝聚起来,就一定能释放出推进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恢宏力量,从而朝着尽早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奋勇前进,奋力谱写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壮丽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