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教上门” 助力基层思想政治教育

2022-11-26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2年1期
关键词:送教上门集团公司兰州

史 荣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甘肃 兰州 730030)

“送教上门”是党校教学的重要方式,是党校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校教育向基层单位辐射、向党的基层组织拓展延伸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铁路行业党校,“送教上门”能够较好地适应铁路点多线长面广、安全生产任务繁重等行业特点,有效缓解工学矛盾,是促进党校教学培训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突出主业主责,着力擦亮送教上门品牌,助力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推动广大干部职工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思想引领、凝聚攻坚合力。

一、助力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在力行中深化认识

(一)聚焦目标导向,积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新需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党校姓党”首要责任就是干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主课,完成提升思想引领力和掌握话语主导权这项职责任务,要能够在应对各种社会思潮中,引导党员干部辨析和坚持正确的观点,解疑释惑、激浊扬清。

1.抓住党员教育这个关键。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掌握思想的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他还强调:“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铁路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讲政治是其最鲜明的特色,是铁路事业发展的最根本原则。兰州局集团公司目前有党员27000余名,占全局干部职工总数的30%左右,这一支党员队伍是干部职工中的先锋模范,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职工群众的思想都会有影响。因此,只有把党员队伍的思想净化好、教育好,才能带动全员统一思想,鼓足干劲,凝聚起干部职工敬业爱岗的强大合力。

2.适应岗位特点这个实际。铁路基层单位主要岗位大多有着点多线长、作业分散、时间不集中的特点,铁路企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党员干部难以接受到系统、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培训。按照国铁集团党组“大面积培养党员干部,大幅度提升干部素质”的要求,要做好全局近3万名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仅靠每年有限时间的校内主体班次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大量的一线党员,尤其是一线工人党员,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除入党时来党校参加积极分子培训外,几乎没有到党校受教育的机会。为了强化这部分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学到更多党的理论和党建知识,从思想上认同党员身份,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党校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开展“送教上门”,深入基层单位,为一线党员干部面对面授课。

3.了解培训需求这个重点。授课对象是教学任务完成的主体,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执行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的。“送教上门”的授课对象与校内班次集中授课对象有所不同。为此,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坚持“走进学员、贴近学员、了解学员”原则,把开展培训需求调研作为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案的有效抓手。充分利用校内培训班、送教上门的契机,通过采取召开专题研讨会、问卷调查、沟通交流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学员意见建议。了解参培学员对培训课题、内容和形式的意见建议,精准掌握基层干部职工在铁路改革发展新形势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多角度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培训意向,为进一步优化送教师资、开发课程体系、提升授课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二)聚力课程打造,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以及“四史”学习教育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打造精品课程,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

1.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和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围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专题、进课堂、进头脑,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开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的重要论述》等10多个专题。既从总体上把握其科学体系和思想精髓,也从各个领域深入理解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增强了学员学习贯彻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和情感温度。

2.把党的基本理论、党章党规、党建知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理论上的坚定是政治上坚定的保证。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做好基层各项工作,首先要求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章党规,熟练掌握党建知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基础工作。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党章党规、党建知识,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开发了《坚定“四个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准则〉〈条例〉——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利器》《明确党员条件 铸就品质人生》《明确党纪党规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20余个专题,对学员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把“四史教育”、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催化剂。加强“四史”教育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讲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就要同时在“史”和“论”上下功夫,既要有丰富史料的支撑,又要增强课程的思想含量,还要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入情又入理。在加强“四史”学习教育的同时,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还结合铁路自身的发展历程,做好路史、局史和企业精神相关专题课程的开发,已积累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人民共和国这样走来》和《奉献辉煌——兰州铁路局发展史》等21个专题,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的融会贯通上做文章,促进广大学员知之深、信之笃、行之实。

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还积极担负起国铁集团和兰州局集团公司形势任务的宣讲工作,在集团公司重要会议后,在党委组织的重大活动中,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教师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及时把握政策精髓,做好宣讲阐释,把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铁路改革发展最新形势任务及时传播到基层。党的十九大以来,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开发新专题近百个,制作微课20余讲,深入基层一线送课和宣讲近千场,培训干部职工68000余人次。

(三)聚合资源优势,全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基层培训面对的最大困难是工学矛盾。为了解决党员干部的工学矛盾,也为了扩大培训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积极创新培训方式,以“送教到一线”为主轴,以网络直播和微课制作为两翼,推进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构建起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送教上门”新格局。

1.精心打造“送教上门”品牌。为使“送教上门”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采取“个性化”定制和“靶向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根据站段性质和培训需求组建不同的讲师团,精准对接培训内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合最优的特色专题,例如:某货运单位要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邀请党校教师“送教上门”,就要根据其业务性质选择诸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提高组织力为重点 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严明党纪党规 筑牢纪律底线》《铁路客货营销理论与实践》等,既有党史党建的“靶向式”培训,又有业务管理的“个性化”定制。

2.借助网络优势发力。网络时代也带来了教育途径的改变,近年来,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响应铁道党校提出的创新网络教学号召,尝试通过网络开展线上培训,打造“没有围墙的党校”。尤其是2020年以来,针对疫情防控实际,深化教育培训“云”模式,开展网络视频大讲堂,助力集团公司“党课开讲啦”活动,在党校设主课堂,并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形式接通局管内180多个分课堂,把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延伸到基层单位,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培训、实体阵地与媒体阵地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基层党员干部网络培训、在线学习、自主选学的需要。

3.录制理论微课延伸。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主题教育和“理论微课365”学习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从党校培训的“一时一地”延伸到网络党校的“随时随地”。党的十九大以来,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共录制光盘112套395张,在全局进行推广;借助党校公众号,分期推送优质课程112个,便利党员职工学习,扩展了“送教上门”覆盖面,提升了党校影响力。

二、助力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在调研中查找问题

在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注重问题导向,不断寻找改进工作的突破口。从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间,党校教师利用基层送教机会,分别在嘉峪关供电段、兰北车站、兰州房建段开展调研,采取座谈会形式,调研学员78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5条,梳理后形成3条主要意见。

(一)专题设置不够系统

基层单位往往是利用本单位举办支部书记、党员骨干等培训班的时机,邀请1~2名党校教师讲授2~4小时课程,一个单位一年最多举办二三期,听课学员也是分批分期上课。由于课程专题设置不够系统,就会造成听课学员学到的知识碎片化,影响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力、领悟力。

(二)教学模式不够生动

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生动性不够是党校送教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由于送教单位相对不固定,基层单位又多是临时办班、临时邀请教师,党校教师与学员之间熟悉度不够,也没有时间提前给学员布置思考题、指导学员收集资料。在这样的条件下创新教学方式,如在设计案例式、场景式、访谈式教学方面有一定难度,因此,党校教师多选择了讲授式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感染力和吸引力不够,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送教过程存在客观困难

兰州局集团公司管辖范围点多线长,基层单位分布在甘、宁两省各个地区,“讲师团”在送教过程中,往往到达沿线某一个单位就需要在路程上花费2~3天时间,而且有些地方只能坐夜车,导致授课教师休息不好,非常疲惫,授课状态不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助力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中提升质量

(一)把握送教规律,系统设置课程

系统地设置专题课程有助于帮助学员梳理知识脉络,构筑完整的理论思维体系,要做到这一点,还需在前期进行铺垫。

1.按学科体系划分课程。根据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学科体系建设情况,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思想文化、企业管理学4个学科大类构建相应的专题课程体系,分类纳入专题库,为基层选课提供参考。

2.分阶段制订教学计划。借鉴兰州局集团公司年度干部培训计划方式,联合集团公司组织部,要求各基层单位规划年度党员干部培训方案,党校根据方案提前与各单位进行对接,对其中涉及党校介入的教学内容计划提出建议,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设计系统的教学方案,以保证培训内容的系统性、连续性,从而实现培训效果的最优化。

3.提前介入加强沟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把课讲深讲活,党校教师也需要根据学员特点设计专题。一个成熟的专题课是在不断的讲授、修改中完善的,在讲专题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学员,同一个专题的侧重点和所举的实例都会有所不同。正因如此,教师非常有必要在讲课前介入受邀单位,了解单位工作性质、企业文化、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突出的先进典型以及学员工作、思想状况等,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修改准备专题内容,使讲授内容更贴近职工,更贴近实际。

(二)创新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

要增强教学模式的生动性,就需要党校教师在了解授课对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案例式、研讨式、现场式教学,活化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

1.案例式教学留出讨论空间。教师在前期介入时,就应将拟讨论的案例提供给学员预先熟悉。提供给学员的案例可以是该单位实际发生的问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虚拟一个相似案例,但最主要的是给学员留出讨论的空间,所以设计的案例最好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性的,同时案例还应注意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讨论的过程要让学员充分发言,通过辩论各方的充分准备和课堂交流互动,进行智慧交锋,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实现“1+1>2”的知识交换。案例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的点评,既要概括学员讨论的要点,又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从学理的角度分析解释各方观点,给学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2.研讨式教学重在研究问题。这是针对部分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例如基层站段中心组辅导和支部书记培训,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研讨式教学可以看作案例式、小组讨论教学的扩展和延伸,但研讨式教学对理论与实践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前期投入的精力和参与度更大,实际上是教师与学员共同完成调研课题,再将课题成果拿到课堂展示解读的过程。研讨式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且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

3.现场式教学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把教学课堂搬到现实场景中,是为了让学员通过身临其境对授课内容有直接的、感性的认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员对现场参与的兴趣和记忆远远高于单纯的抽象理解,现场教学通过对实际场地的参观、与现场工作人员的交流以及面对面与学员、教师间的讨论,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参与意识,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达到思维的延伸,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三)打造教学基地,实现教学共享

克服送教过程中的客观困难,需要多方群策群力,共同协调。

1.分片设立教学基地。在争取兰州局集团公司党委支持的前提下,建议按照路局管辖区域,分别在嘉峪关、天水、银川等地区分片建立教学基地,可指定该地区某单位作为一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集中教学点,按照教学计划每年固定在某一阶段召集片区单位举办专项培训班,从而实现教学地点、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组织、教学专题的计划性。

2.同步录制教学慕课。在教师现场授课的过程中,同步录制教学慕课,作为教学资料方便基层站段自主培训和党员干部自行学习。

3.升级优化网络教学。进一步加强“网络云”建设,发挥网络视频大讲堂的优势,畅通党校与各站段间日常网络通道,实现“足不出户,讲遍天下”的“云”上面对面授课模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党校必须学在前讲在前。要尽快把全会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从各个领域、不同角度深入阐释,助力全局党员干部紧密联系实际深刻领会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送教上门”是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的一块品牌,今后党校在办好校内主体班次的同时,将不断优化“送教上门”这个载体,继续做好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和党校教育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猜你喜欢

送教上门集团公司兰州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优化集团公司管理控制体系
集团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H5 智联韵动版
试论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