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提升铁路企业抗疫安全治理能力

2022-11-26王新富高智强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2年1期
关键词:防疫运输抗疫

王新富 高智强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当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德尔塔变异株等仍在全球肆虐,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很大,全国各地不时地出现输入性局地疫情爆发,对各铁路局集团公司的应对能力不断带来新的考验。面对各地疫情多发、频发的客观趋势,如何确保应对疫情防控工作能更加从容、有序、科学和规范,必须在提升铁路抗疫安全的治理能力上深入研究,以确保各集团公司抗疫和安全生产始终保持在科学管理的水平上。

一、客观认识铁路在全国抗击疫情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

1.从铁路地位考量,国家整体抗击疫情工作离不开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具有方便、快捷、规模化运输、可靠性强的比较优势,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大动脉地位无可撼动,在任何情况下保运输、保畅通的作用非其他交通工具可替代。在以往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铁路不仅不能独善其身,而且要在物资转运人员疏运中首当其冲。全路广大干部职工都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铁路运输企业绝对不同于一般国企,在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始终位列第一线并切实履责担当,不仅是企业责任,也是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

2.从行业特点考量,铁路企业抗击疫情工作任务更艰巨。根据国家卫生部统计的数据,2014—2019年,我国平均每年报告各类公共卫生事件1722起,其中传染病事件占全部事件的78%。虽然多数传染病事件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但也不乏形势失控、达到重大甚至特别重大标准的公共卫生事件,如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9年北京内蒙两地鼠疫疫情和2020年年初爆发持续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等。这些重大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突然、危害严重、防控紧迫,调查处理和控制过程复杂。铁路运输点、线、面交织连接,承运的旅客地域广泛且流动性大,本次疫情很多疑似和确诊病例就是通过乘坐火车进行扩散的。与一般企业和部门相比,铁路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除了复杂性,更兼具难度性和艰巨性。对此,无论是本次疫情还是以后可能发生的其他疫情,都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质准备。

3.从经济角度考量,实现抗击疫情的直接和间接损失最低化是各铁路局集团公司长远发展之必需。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疫情每个月给全球经济造成3750亿美元的损失,预计2022年年底损失将超过12万亿美元。此次疫情发生以来,铁路运输企业也遭受了不小冲击,铁路全行业2020年突出表现在客运运输收入以及非运输收入同比出现了大幅下降,2021年虽有所改观,但对铁路收入的影响仍是巨大的。各集团公司未来的发展、职工收入水平毕竟都需要运输收入的支撑,疫情阶段的收入损失终究要靠后续的增收来冲抵,必然加重各集团公司今后的减亏经营压力,这种经营压力和艰难过程预计会一直传导到疫情结束后二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疫情来临时,如何控制投入、损失的可接受程度,如何避免对运输生产的影响或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则是当前应该提前研究筹划的重要事项。

二、抗击疫情对运输安全带来不可忽视的冲击

防疫安全是必须严防严守的第一要务,而运输安全一直以来都是铁路行业必须确保的第一要务。面对突发疫情,如何正视二者关系?2021年发生的“湖北十堰天然气爆炸事故”“6月4日兰新铁路列车撞人事故”警示我们,“两个安全”同等重要,不能在思想上厚此薄彼;“两个要务”必须一起抓同时抓,不能在行动上顾此失彼。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调研的运输一线站段为例,虽然各基层单位在“两个安全”工作结果上交出了合格答卷,但疫情给运输安全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却不容忽视:

1.组织结构临时调整导致的影响。在抗疫工作中,各基层单位均抽调人员组成专门抗疫机构,不可避免地对原有运输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带来冲击,在一定程度上,齐抓共管安全的组织构架有了弱化。一是安全管理组织弱化,各基层单位对安全和防疫从段到车间采取了“段长(主任)抓安全、书记抓防疫”的管理模式,党组织书记日常工作基本全部投入到防疫工作中,以往抓安全的精力旁顾,现实上削弱了安全管理的力量;二是一线车间现场安全控制力减弱,车间管理人员基本都是管生产管安全的专业技术干部,防疫抗疫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承担了相应的任务,影响现场专业作用发挥;三是运输计划被打乱,长期以来安全管理形成了基本固定“套路”,关键环节、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基本固化,而疫情防控又恰恰将原有的“固化”“套路”打乱打破,运输计划、生产计划的频繁变化,对关键环节、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均带来巨大影响,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各类因素偶合叠加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2.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影响。疫情和安全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人”,疫情发生不可预测的因素导致对现场作业人员影响巨大。一是职工行动受到限制,在疫情严重时期,为切断疫情传播途径,许多城镇、村屯采取了封闭管理措施,限制人员流动,大量铁路职工也被迫留在家中,严重影响了原有的正常工作秩序。二是职工心理发生变化,在疫情爆发严重阶段,职工出勤上岗作业,心理不可避免的产生波动,甚至有惧怕外出、与人接触等顾虑,极易导致职工作业时精神不集中、不专注,一旦出现作业标准执行不到位、作业动作走样、预判错误等,就有可能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三是职工行为习惯改变带来的安全隐患,疫情影响带来的运输组织变化,改变了职工长期养成的作业习惯和标准。特别是疫情下的突发情况较多,极易让职工感到不适应、不习惯,打破常规的做法将导致不确定因素频繁发生,必然导致安全隐患的增加。

3.运输组织“非正常”带来的影响。长期安全管理实践证明,诸多安全事故、问题发生在“非正常”,特别是在生产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比重极高,紧急调配人员又造成“非正常”,二者叠加,极大地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一是对安全管控环境不熟悉,在安全预判、作业行为把控、对“物”陌生等方面均易产生问题;二是作业过程的不确定性风险高,紧急上岗,作业操作业务不熟练、作业流程不熟练等,人为发生错误的概率大幅度增加;三是人员产生的安全思想“临时性”,临时性任务对作业人员的思想和安全心理极易带来波动,从而影响对安全作业行为的把控。

三、对加强铁路企业抗疫治理能力的几点建议

1.对防疫工作开展总结分析。从疫情突然爆发到现在基本稳定,从当初的各自为战、仓促上阵到现在的从容应对和井然有序,回顾全路近两年来的抗疫过程,有很多深刻教训需要吸取,有很多不足和失误需要反思,更有很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鉴推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论存在的问题还是取得的成绩,对于今后各类防疫抗灾工作都是宝贵的财富,急需我们认真总结:做到针对不足完善措施、梳理有效作法固化工作经验、建立预警机制明确处置流程、完善救援方案和应急预案,力争形成一套上接政府、下可操作,有标准、成体系,兼顾抗灾与生产,确保抗疫、运输“两个安全”,能覆盖到人、机、技和管理各环节的成熟的模式化预案。

2.防疫安全纳入铁路大安全管理体系。本次疫情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危害发人深省,让我们越发认识到:一是疫情本身就是安全问题,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企业;二是疫情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运输生产安全带来影响冲击,两者紧密关联;三是疫情损失往往大于运输安全损失,运输安全害一企,疫情安全危一城;四是防疫控疫和运输安全一样,责任重于泰山。本次疫情后,防疫安全必然纳入国家战略,更要纳入企业战略。实现“防疫”“运输”双安全目标,尤其是确保防疫安全,首先要提升对防疫安全的认识高度;其次要把防疫安全纳入运输安全这个大安全体系之中,切实做到工作同规划、重点同强调、措施同部署、力度同加强,只有意识不减、防线不松,我们的工作才能在疫情来临时更主动、更有效。

3.完善抗疫组织。我国的卫生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由各级政府、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公众等组成。随着国家层面应急管理体系的健全完善,基层企事业单位卫生应急管理组织的建设将提上日程。根据各集团公司现有状况,一是各集团公司有必要设立至少1个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常设机构,对内统筹指挥、协调和指导各基层单位的日常防疫工作,对外与当地政府和卫生专业指导机构做好业务对接;二是本次疫情结束后,各基层单位防疫办公室不可一撤了之,要整合各单位防疫办基本职能,增设编制或增加职能,选聘专职人员负责各单位日常卫生防疫和自然灾害防控工作;三是大型车站、基层单位和长途旅客列车,要视情况视需要设置针对职工、旅客的隔离治疗和接触者管理的备用场所;四是加强防疫物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构建物资紧急购置渠道,完善物资调用程序和调取审批制度,本着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知而不备的原则,为防疫救灾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和物质保障。

4.制定监测、预警、报告、应急响应等各环节的“工作指引”,加强岗位业务指导。传染性公共卫生病例的起源、爆发、扩散和传播有很大的隐蔽性,即使卫生管理专业机构短期内也很难做出判断评估和规律把握。本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目标,从国家到基层建立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监测、预警、报告、评估、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机制。铁路基层单位处于这个大工作格局的前哨位置,但由于专业人员数量少、专职人员岗位不稳定、卫生防疫知识匮乏等原因,恰恰是最薄弱的链条。结合各单位卫生防疫人员兼职兼岗的现实情况,有必要建立和完善覆盖各环节工作的业务指导书或工作指引说明,本着能操作、易上手、简单易懂、清晰实用的原则,通过明确标准、规范流程和知识普及,让各岗位人员短时间达到对基本规定、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的熟知熟记,力争快速从行业外行转变为岗位内行。

5.积极引进智慧防疫系统。铁路管内站、车和公共场所人流密集,存在流动大、易聚集、难管控的难题。特别是对进出站旅客的体温检测、轨迹排查、风险甄别、例行安检等,环节较多、程序繁琐、效率不高,客流高峰时期常常形成排队拥堵局面,群体感染风险大大增加。解决此类问题,可多学习和借鉴各地好的创新经验,引进和采用一些智慧化防疫系统。一是可以提供车辆和人员的精准定位、位置查询、轨迹跟踪等,可有效掌握目标车辆、人员活动的实时情况,便于对突发状况进行有效处置,控制传播范围;二是可实现被监控车辆、人员的越界报警、区域进出报警、异常报警,并对报警数据进行分析,协助防疫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异常;三是防疫定位服务系统可以还原和捕捉确诊病患的历史轨迹和实时轨迹,实现精准定位隔离人员,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动态防疫信息;四是主动更新政府部门发布的疫情分布细节,根据公布的确诊患者行踪轨迹,自动呈现比对员工与确诊患者的活动轨迹,提醒员工避开高风险防疫场所,提高自主防控意识;五是结合人员运行轨迹,通过分析不同时段的人流密度,对疫情防控进行辅助规划。可以确信,今后类似的数据化、信息化、智慧化设备和系统会越来越多,随着更先进、更智能防疫系统的研发推广和更多解决方案的普及应用,我们现在的困难和问题预期可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防疫运输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豪华防疫包”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疫、复工当“三员”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