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可持续与生物安全的关系辨析
2022-11-26余晓迪
余晓迪
在党和国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我们经受住了各种风险考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保持忧患意识。就目前局势来看,生物安全风险将向长期化、常态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强调将安全问题置于突出位置,警惕和防范重大风险对国家发展造成冲击。2021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生物安全建设进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生物安全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1〕要长期持续推进。因此,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厘清全面小康可持续与生物安全的关系,对于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在新的重大风险来临时扛得住、过得去,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接力扎牢安全防线有着重要意义。
一、全面小康可持续的内在意蕴
小康社会最初主要解决的是人民温饱问题,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增长,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稳步推进及对小康社会认识的拓展,小康的内涵不断丰富,也更加“全面”。然而,全面小康能否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经得住历史检验,关键在于是否可持续。
1.全面小康的新时代内涵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2〕小康在两千多年前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好理想,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成为人们的追求。但小康在中国由理想逐渐变为现实,则始于20 世纪70年代末。小康首先是经济概念,反映了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1979 年12 月,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之家”。1987 年4 月,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邓小平进一步指明了小康的标准:“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3〕1990 年12 月30 日,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4〕
时至今日,全面小康已不仅是吃饱饭、穿暖衣、有收入等经济性或物质性的概念,而是内涵更加丰富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报告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的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的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个方面赋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小康的内涵,指出“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5〕强调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惠及全体人民、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现在,全面小康社会已顺利建成,各项目标得以实现。但我们仍须居安思危,保障全面小康可持续,创造新的伟大成就。
2.全面小康可持续的核心要义
就“可持续性”本身来说,是指随外界条件变化和时间推移,事物能够自我延续、可长久地维持一定状态的能力。置于全面小康的语境中,全面小康的可持续性则意味着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过渡阶段,既要有能力防范应对重大风险,又要在保持全面小康成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为实现新的发展打好根基。
一方面要防范重大风险,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基础更加稳固。“十三五”规划完美收官,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我国正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要保有忧患意识,充分估计潜在的风险挑战,因为任何领域的风险都不是孤立的,一旦某个领域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就会在各种因素相互交织下发展成全局性风险,使国家安全面临威胁。密切关注重大风险,增强应对风险挑战能力,减少不安全因素,才能更好地巩固全面小康社会成果。
另一方面是全面小康成效更可持续,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全面小康立足长远,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安全、国防科技等各领域可持续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全面小康不是终点,而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在这重要的历史节点,我们要开好局,尤其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一方面,国家安全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全面小康解决的是发展的问题,但发展的前提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在“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只有加大安全供给,筑牢安全屏障,才能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创造稳定环境。另一方面,发展是实现更加有效、可持续安全的物质保障,必须推动新的发展,“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6〕虽然我国已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但还需做出更大的努力,既要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要注重人民在个人发展、生活质量、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要,注意由重大风险或自然灾害等造成的相对贫困问题。
二、生物安全风险及其对全面小康可持续的影响
在生物安全被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之前,人们对生物安全的概念普遍陌生。但事实上生物安全风险已日益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不加以防范,将有碍全面小康的可持续。
1.生物安全风险的主要表现
根据学术界目前研究成果及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生物安全风险主要包括重大传染病、外来生物入侵、细菌耐药性、生物实验室隐患、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生物技术谬用等对人类生存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和危害的生物因素。在上述生物安全风险中,对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影响最为突出的是重大传染病、生物技术谬用、生物恐怖。传染病、生物武器则是从古至今人类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在史前时期,就有在武器上抹毒素来增强战斗力的做法;二战初期,英、法、美、日等国都制订有生物战计划;日本731 部队曾在中国进行细菌战,1943年的北京霍乱大流行就是日本故意散播霍乱菌的结果;2001年美国曾发生炭疽信件事件;至今,食源性、动物源性传染病仍不停侵袭人类,在过去的20年中全球共暴发将近500 种传染病。现实表明,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生物安全威胁形式,其所造成的不利后果都最终指向了人类自身,我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7〕
出于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安全的考量,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分析和把握我国面临的生物安全形势,充分认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并指出:“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8〕
2.生物安全风险对全面小康可持续的影响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生物安全威胁从未真正消除,直到今天仍以潜伏的方式伴随着人们,既包括对人体健康和生命的危害,也包括对自然生态、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等的影响。
(1)对生命健康的影响
回溯历史上的生物安全事件,最大的影响就在于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生物安全威胁如同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影响程度却远远大于战争,严重危害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从传染病来说,在其暴发时,流动的人口就如同“行走的传染源”。历史上的天花病毒,曾使10亿人失去生命。起源于欧洲的黑死病,夺走了欧洲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可见,生物安全威胁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9〕
(2)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生物安全威胁不仅是医疗卫生问题,更关系到自然生态。例如农业领域除草剂的使用可导致杂草抗药性、土地污染、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间接危害。美国曾在对伊拉克战争中,因使用“贫铀弹”产生放射性物质,对土壤和水造成污染;在越南战争中使用“落叶剂”,导致森林大面积枯萎。外来物种入侵则会占领当地物种的生存空间,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如南非、新西兰曾因为引进太阳鲈造成本地鱼种的灭绝。由此观之,一旦出现生物安全问题,将可能对自然生态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只有严守生态红线,才能保护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3)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物安全威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时超过金融危机和战争,使多国出现经济停滞或倒退。在生物安全风险影响下,餐饮业、交通旅游业、服务业、物流业等关门歇业;大批中小企业面临破产,并伴随大量人员失业;产业链、供应链断裂,经济贸易循环受阻。同时,重大生物安全风险可能影响脱贫成效。脱贫对象本身属于低收入群体,极为脆弱,在大灾大难下极可能返贫。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河北省深度贫困县指出,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患慢性病、患大病、因残致贫占比达80%以上”。〔10〕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虽然2020年我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但与2019 年6.0%的GDP增长率相比明显下降。因此,在“后小康社会”阶段,要严防生物安全威胁对经济发展造成震荡。
(4)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生物安全威胁使社会发展脱离了原有的常态,考验着社会的治理能力和修复能力,如若应对不力,将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稳定性。在全媒体时代,信息呈辐射状扩散,突发性生物安全危机极易催生舆情风暴,加大辨识难度而引发大众心理恐慌,加之失业、破产、生命健康威胁等影响,社会矛盾会迅速激化。此外,生物安全问题一旦与种族问题、意识形态、军事政治、恐怖主义等结合,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美国、印度等多国发生暴乱和大规模抗议活动就是例证。概言之,生物安全就是国家采取一系列防范性或控制性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生物隐患或灾难带来的不利影响,切实保护好人的生命健康、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总体安全。从全面小康的可持续看,就要通过消解危险生物因子及其相关因素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威胁,有效规避重大生物安全风险,为进一步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三、全面可持续小康与生物安全互促同构
生物安全风险影响巨大,客观地审视全面小康与生物安全的内在关系,找出二者的契合点,才能保证全面小康的可持续与生物安全的实现,共同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
1.全面小康为生物安全夯实根基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为生物安全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经济物质基础、技术手段支持、生态屏障保护、医疗卫生保障,从整体上为人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将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们的风险。
(1)物质的丰富能够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国家抵御风险的能力与其本身的“社会免疫力”有关,而“社会免疫力”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所创造物质条件的丰富程度。马克思指出,贫困问题是传染病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重要诱因,在贫困条件下各种污浊的东西都会死灰复燃。因此,“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1〕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也是社会应对风险挑战的根基。全面小康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得到更高更快发展的社会,已摆脱生产力落后、物质匮乏所带来的限制,有足够能力为生物安全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我国之所以在生物安全危机来临时扛得住,并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生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面小康社会下经济发展所奠定的物质条件和发展韧性。
(2)科技创新为人们战胜灾病提供技术支撑
作为特殊的实践活动,科技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是一种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技异化为反对人统治人甚至危害人的力量。相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全面小康社会的推进中,科技发展创新面向的是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重大需求。我们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我国科技实力持续增强,为应对重大挑战和战胜灾难性疾病提供了制胜武器。在突发生物安全事件暴发后,科技工作者、科研团队发挥创新精神,探索新的治疗手段,促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成为应对危机的关键。AR/5G远程会诊、5G热力成像测温、互联网大数据追踪、“5G+无人配送”、疫苗研发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投入实战,为一线工作及后期复工复产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3)生态文明为人的健康提供自然屏障
生物安全在更深层次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和活动范围的拓展,人与动物的距离拉近,为微生物向人类释放提供了传导链,以往的生物安全问题大多是人们滥食野生动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也会加剧人类感染病毒风险,历史上的霍乱就是饮用水和食物污染所致。霍乱等灾难性疾病“总是通过工人区的被污染的空气和混有毒素的水来传播病原菌”。〔12〕2016 年西伯利亚炭疽则是温度升高致冻土下炭疽杆菌释放的结果。可见,生态质量已成为影响人们生存和健康的关键变量,人的生命价值与生态价值相统一,保证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可持续关系人的长远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绿色、可持续之上的,我国生态环境得到整体改善。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防治攻坚战、爱国卫生运动、厕所革命等深入推进,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维护人民健康的自然屏障逐渐建立。
(4)医疗保障事业的进步为人民健康提供保护手段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人民所关心的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完整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我国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实施健康扶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配置,助力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围绕国民健康政策,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发展远程医疗,使老百姓“病有所医”,“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同时,我国已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95%以上。人民群众“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制度保障”。〔13〕在应对生物安全风险的过程中,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经受了检验,党和政府尽最大的努力来保护人民的生命,为人民健康织起严密的公共卫生防护网。所有治疗费用均由国家承担,减少了患者的负担和后顾之忧,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保障。
2.生物安全是全面小康可持续的重要保障
全面小康社会是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的。生物安全能够助力“人口红利”转化为“健康红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运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长远来看则有助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生物安全助力“人口红利”转化为“健康红利”
生物安全威胁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而“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4〕没有人的生命存在,社会的发展无从展开。况且,生物“不安全”会耗去人们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我国有14亿多人口,要发挥人口优势首先需从整体上提升国民健康素质,将其转化为“健康红利”。因此,我国将人民健康作为全面小康的核心指标之一。而维护生物安全就是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5〕从优质的医疗条件、卫生环境、公共卫生物品供给、丰富的物资储备、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提供良好的生物安全保障,是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化、行动化,将助力“人口红利”向“健康红利”转化。
(2)生物安全保障经济持续健康运行
从生产力的发展条件来说,生产力决定社会状况。经济的健康发展是通过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生产关系的交往来实现的。具体则主要通过交通运输、贸易进出口、市场开放、企业运营、社会联系等众多要素的综合展开,这一切离不开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生物安全包含了对人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发展环境的优化,在生物安全的社会大环境下,才能解除封锁、隔离、停业等管控措施,恢复生产活力。同时,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做好,才能更好地腾出时间来发展经济。
从生产力的主体来说,人是社会的主体。在各个历史阶段,推动社会实现量变积累和质变飞跃的,都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人是生产力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是维持并促进社会运转的重要资源。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延续,就是保障作为价值源泉的劳动力本身。人的安全得以保障,才能形成持续、优质的人力资源供给,进而在健康安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状态下专注于发展生产力,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并形成生产关系,由此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生物安全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现代社会,生物安全出现问题更多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造成的,其根源在于人与自然出现了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16〕生物安全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生物安全意识的提高,人们将走出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生物安全工作包括对生物技术健康发展的监管、对外来物种引进的规制、对野生动物的严格保护等方能有效推进,使人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建立在资源和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从而有助于生物资源的自我修复、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生物安全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生物安全威胁与人类发展文明进程相伴随,因此,绝不会销声匿迹。站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起点,时刻保持警惕并防范生物安全这样的重大风险,是维护好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关键。
从社会运行来讲,生物安全关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在和平年代,大规模军事战争、冲突对抗等传统安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但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突出、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生物安全威胁日益常态化,威胁着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关系国泰民安。建立生物安全“免疫屏障”,保卫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安全,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正常生活,各领域交流合作才能有序展开。
从战略层面来讲,生物安全保障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进行。进入“后全面小康社会”,仍需警惕并防范生物安全这种易产生综合性影响的重大风险。因此,将保障生物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是着眼于国家各项事业长远发展的考虑。目前,我国在公共卫生产品供给、疫苗研发、检疫防疫技术、治疗手段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生物安全的基石逐渐打牢,将为保持全面小康可持续,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生物安全屏障。
四、结语
目前,我们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过渡期,对全面小康可持续与生物安全的关系分析既是一种理论反思,也是一种经验总结。辩证来看,二者互促同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为生物安全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经济物质基础、技术手段支持、生态屏障保护、医疗卫生保障,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生物安全风险的冲击。生物安全则有助于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实现“人口红利”向“健康红利”转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保障。站在新起点,我们须未雨绸缪,持续增强抵御重大风险的能力,巩固全面小康的胜利果实,并为实现新的发展筑牢安全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