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话说到心窝里

2022-11-25

思维与智慧 2022年33期
关键词:林一心窝口才

◎ 刘 墉

制造说话的时机

“发语词”在讲话时非常有必要,为什么?因为除非你一个人演讲,否则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的时候,你贸然开始说话,不容易一下子引起大家的注意,于是你前面的几句话可能会被大家忽略,说话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怎样让大家集中注意力听你说呢?就是抓住时机用“发语词”。

甚至连一个人演讲,都可能要用“发语词”。演讲的“发语词”可以很强烈,比如对全场喊:“请各位安静!”可以像外国人在派对里那样用茶匙敲酒杯,要全场注意。也可以用比较含蓄的方式,比如咳嗽一声,清一下喉咙,或敲一敲、吹一吹麦克风。还有人会站在台上,板着脸,不动,也不说话,等到大家意识到,彼此做个嘘的手势安静下来才开口。

无论用什么方式开头,目的都是为自己说话制造时机。

记者为什么总说“那么”

你是否注意到,记者采访时常常在每一句的开头都说“那么”?

比如,记者先问:“那天你到哪里去了?”对方答:“我早上起来,先浇了浇花,再骑自行车去附近找朋友聊天……”才说到这儿,记者就打断他的话,说:“那么,为什么有目击者说早上在加油站看到你在加油呢?”对方答:“我不可能在加油,因为我才加的……”记者又打断他的话,问:“那么,你是不是能证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加油,有收据吗?”

“那么”是记者的口头禅,还是改不掉的坏习惯?抑或是记者反应差,口才不够好,需要靠这几个字来想?答案是:“那么”是必要的废话,算是“发语词”,用来打断对方的话,也用来作为自己要发言的提示。

你听我说

你是不是注意到许多人都爱讲“事实上”?他难道常说谎吗?还是大家都爱说谎?否则他为什么左一句“事实上”,右一句“事实上”?

“事实上”如果用在一群人交谈或谈话节目上的时候,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作为“发语词”,意思是:请听我说!当然,有些人更干脆,他直接用“你听我说”“你知道吗”来作为“发语词”。

如果碰到“那么”“事实上”“你听我说”“你知道吗”或一些很粗鲁的人,你如何应对?

答案只有一个字:干!

如我前面谈的,为了避免你给人留下左一句“事实上”,右一句“事实上”之类的好像口才不好的印象,你可以把那些“发语词”交换着用。比如,你每次都先说“那么”,中间可以加几个“但是”“好”“您认为”“我以为”之类的词句,照样能达到提示的效果,别人却感觉顺畅多了。

(林一摘自《把话说到心窝里》)

猜你喜欢

林一心窝口才
哲理漫画
欢声笑语暖心窝
高校大学生演讲与口才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诉衷情
祖国爱在心窝里
语言就是力量
时间
被点赞毁掉的青春
《演讲与口才》项目式课程教学改革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