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星球
2022-11-25
@未来较瘦 问:
现在“动物表演不人道”好像已经成了共识,听说国家也出台了法规禁止动物表演,但我去过的很多水族馆、海洋公园里还是普遍存在海豚和海豹表演。这种表演对动物来说残忍吗?我们应该拒绝观看吗?
红色皇后(果壳网科普作者)答:
我们应该拒绝观看海豚和海豹(以及它们的亲戚们)表演。首先,动物园和水族馆存在的意义之一就是保护野生动物。饲养海豚等动物用来表演,对保护它们的野生同类并没有帮助。动物在水池里学不到野外生存的本领。有些动物甚至是从野外捕来被关到水族馆里的,这更会对它们造成伤害。
其次,在广阔无垠的大海里,海兽活动的范围极大,而动物园提供的水池环境单调又无聊,对于聪明又好奇的海兽来说是很大的折磨。很多海兽都是社会性动物,生活在大家庭里。人们有时把陌生的动物强行放到一起,有时又把一只动物单独关在一个水池里,会让它们遭受恐惧、紧张和孤单的折磨。
最后,表演的环境也可能对动物造成伤害。海豚等动物主要依赖敏锐的听觉来感知周围的环境。海豚表演的场所充满了来自观众、音响、水泵等的各种噪音,它们待在水池里,退无可退。有的水族馆会允许人们投喂和抚摸海豚,这对人和海豚都有危险,比如有人投掷垃圾骗海豚吃下去,或者出现海豚把人咬伤、撞伤的情况。虎鲸在野生环境下最多能活到100 岁左右,但在水族馆里最多活到40 岁,不适当的圈养环境和心理压力,会对它们的身心造成伤害。
梁婉冰(广东省开平市开侨中学)问:
近几年,高校外语类专业的报考热度有所下降,不如以前热门。有人说,这是因为如今翻译软件功能齐全,同声传译、出国旅游样样皆可,大家没有必要再学外语了。难道语言仅仅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吗?
陈玮(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译者,出版译著《论灵魂》《艺术的力量》等)答:
语言是工具,但不仅仅是工具。在某种意义上,语言规定了人是具有理性的存在者,能够使用语言来认知、抽象、思考和交流,这就使人与其他不使用语言的动物区分开来。比如,古希腊语有个著名的词logos(逻格斯),它的基本意思就是语言,但它同时也指对话、故事、逻辑、论证、思想、神谕和真理。可见,使用语言是人类进行绝大多数思维活动的基本动作。再比如,当代某些语言学家、认知科学家和脑科学家认为,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习得一种新语言就像“获得了一个新灵魂”。所以,语言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在人类向外认识世界和进行交流的同时,向内规定并塑造了我们自身。
我觉得,翻译软件大概不会取代人类译者、消灭翻译专业,但可能会倒逼着翻译成为一门更“高端”、更“专业”的手艺甚至艺术。如果我们交流的目的是想要了解一些更复杂、更深层、更含混、更涉及审美或者说更“人性”的内容,那么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翻译软件都无法达到一个好译者的境界。所以说,翻译行业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但未来也会要求译者具有更广博的人文知识、更扎实的语言功底以及更卓越的理解力。这样,就算语言“仅仅”是一种工具,它也不是类似于传送带或者运输机的工具,而是像家里做饭时要注意的“火候”,是一种不断跳跃变化的、能够创造美和生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