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与研究展望
2022-11-25闫俊周朱露欣齐念念
闫俊周,朱露欣,齐念念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2.上海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444)
0 引言
面对非平衡、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和经济全球化中国家竞争的加剧,经济活动加速向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经济转换,工业经济体加快了向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系统的过渡,各类创新主体的相互关联性和复杂性逐步增加,形成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并进而推动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兴起[1]。区域作为新思想和新知识的孵化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创新和增长的重要来源[2]。然而,由于各个区域的生产要素和工业部门的禀赋不同,创新过程在地理空间上并非均衡的发生[3],创新生态系统的区域化就具有特别重大意义。建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不仅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还能促进各区域之间相互学习,使国家层面获得更多相关经验[3],缓解与国家规模相关的问题,弥补传统区域发展模式和政策的缺陷[4]。因此,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策议程上都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1]。
在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正从“创新驱动”走向“创新引领”[5],我国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重要推动力是区域创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具有重大意义[6]。近年来,国内的黄鲁成[7]、张敏、段进军[8]、王德起、何晶彦等[9]、王寅、袁月英等[10]、解学梅、刘晓杰[11]、高山行、谭静[12]等学者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运行及演化机制、评价与实现路径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面对我国蓬勃兴起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实践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仍有一些理论和问题亟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相比国内,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关注较早并从多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文献较为丰富并于近年来形成研究热潮(图1)。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以推动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基于此,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近30年来文献的全面梳理和分析,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以期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提供借鉴,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实践活动提供有益指导。
为全面搜寻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文献,本文选择Web of Science和IDEAS Search平台进行检索,检索关键词为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regional innovation ecosystem*,并同时通过regional*、innovation*、system*、ecosystem*等关键词进行组合和变换条件检索,检索期间为1990—2021年。首先,进行文献初步筛选,共获得304篇文献,其中SSCI文献229篇。其次,为保证文献质量和相关度,研究小组对每篇文献的摘要、引言和结论等进行分析,得到245篇文献。再次,对文献全文进行分析,最终得到201篇文献,其中SSCI期刊文献163篇。从期刊分布上看,分布较多的期刊有: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41篇)、Regional Studies(21篇)、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2篇)、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Government and Policy(7篇)、Industry and Innovation(7篇)、Research Policy(6篇);从作者分布看,对该领域研究贡献较多的学者有:COOKE P、LEYDESDORFF L、ETZKOWITZ H、CARAYANNIS E、ASHEIM B T等。文献的时间分布和SSCI论文各年变化趋势对比如图1所示。同时,研究小组以每篇文献为分析单元,对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的研究主题和内容进行梳理和分类,经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主题、内容的讨论与整合,借鉴现有研究文献议题,确定了最终的理论研究框架。
图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领域各年发文量
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1.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生态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相结合的产物[13]。将生态系统方法引入区域创新系统,改变了人们对经济系统简单化、机械化的看法,在经济思维和经济政策制定中提出了一套与非线性发展相关的新原则,为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14]。
1.1.1 网络结构视角
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这一术语渗透到广泛的网络结构中,这些网络协同产生创新,共同为创新的产生和传播创造良好的环境。AUTIO E & THOMAS L D提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互联的组织网络,与一个重点集群相连或围绕其运作[15]。ADNER R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多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某种集群结构,这种结构围绕一个“焦点价值主张”而出现,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就在于构成价值主张的多边关系不能分解为多个双边关系[16]。LOPES J & FRANCO M则指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概念被理解为一组私人和公共利益、正式机构和其他机构相互作用的组织网络[2]。从网络结构视角来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价值主张具有多边关系的互联组织网络,这类网络是所有行为者、正式机构和组织的集合,他们共同或单独地为区域内知识和技术的产生、使用、积累和传播做出贡献[17],其核心主题主要集中在开发和管理创新、研究和知识创造上[18],最终目标则是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经济竞争力[19]。
1.1.2 制度环境视角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有框架的动态系统,其生成的内在依据是创新群落与创新环境间的关系链接[8],在这个系统中形成了特定的创新型制度环境,它既兼顾了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利益,又有助于激活和提升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潜力[20],因此应该被重点考虑。通过创新政策、创新组织模式、创新文化等创新型制度环境的完善,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创新生态系统内的互动联系来促进创新[21],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设计和管理生态系统[22]。制度环境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前者包括法律、规则和政策等,而后者包括规范、文化和伦理等。从制度环境视角来看,正式制度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存在、运作的基础,非正式制度则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实现既定目标、完成预设任务的重要保证[22]。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总是发生在特定的体制、监管和社会文化等制度环境中,而制度环境的特殊性将会极大地影响区域创新活动[23-24]。因此,管理者必须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实践要求的维度出发,密切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创新管理制度,适时调整和完善制度环境,以保障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有效运行。
1.1.3 地理空间视角
尽管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日益使用导致创新活动分散,网络不受地理边界的限制且可以作为虚拟结构出现,但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均强调了本土化和空间边界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25]。创新活动并不是均匀或随机分布在地理版图上的,经济活动的知识密集度越高,创新活动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就越高。因此要正确理解创新,就要理解空间接近与集中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26]。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可视为特定区域的创新生态系统,强调空间边界的重要性,并通过区域内的经济活动来描述生态系统[23]。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与区域和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隐性知识很难远距离交流,且在很大程度上充满了产生它的社会和制度背景意义,在空间上具有粘性。创新活动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实体之间的互动和知识流动,如公司(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研究组织(大学、其他公共和私人研究机构)和公共机构(技术转移中心、开发机构)间的互动和知识流动。而粘性的隐性知识的中心性和社交互动日益增长的重要性表明本土化和空间边界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侧重于通过地理上聚集的各创新主体网络产生和利用新知识,以促进技术发展和新创新的创造[27]。
综上,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各创新主体之间、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互动联系和相互作用,协同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形成的开放的、复杂的、有框架的动态系统。与传统的区域创新系统相比,其更强调创新主体之间、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的互动联系和耦合协同[28],将区域内各类行为者、组织、正式机构等创新相关主体和政府、企业、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资源整合起来,大大拓展了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在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增强区域竞争力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对区域创新发展的驱动作用更为明显。
1.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一方面表现出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的特征,另一方面在复杂性、开放性环境下,随着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的变化,又会使其呈现出新的特征。
1.2.1 网络效应性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网络效应性表示系统的创新过程不是孤立发生的[1],而是作为一种互动的学习过程,发生在开放的网络中,各主体之间、各主体与环境之间交流互动、聚合反应[14],其中每个主体都以非线性的方式受益于网络节点和参与者数量的增加[29]。与线性系统相比,区域创新系统更强调知识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联系的重要性,而这将更有利于知识、能力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因此,基于网络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更具竞争优势[30]。
1.2.2 协同共生性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各主体具有多样性,系统的行为和动态是各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聚合结果,而不是各主体行为和绩效的简单总和,这意味着协同效应总是在更大程度上扩大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这一特性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够通过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在多重反馈的基础上对各自的非线性行为进行持续的互惠调节,最终到达一个动态平衡状态[1]。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关键条件是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到达共生共荣的境界[31]。
1.2.3 本地嵌入性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本地嵌入性是指在区域创新过程中积累信息、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体制结构,支持创新举措;形成研究人员、企业家和其他创新主体的网络;为创新者创造信任、开放、威信(声望和声誉)的环境[32]。该特征可以解释地区内历史越悠久的大学,知识存量越大,其所在地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效率越高[33]。同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本地嵌入性与隐性知识密不可分。隐性知识与其来源(个人专家、大学、公司、研究智库等)直接互动[34],不能完全形式化,不能远距离转移,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表现出系统的嵌入性,有利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
1.2.4 自组织自调节性
大量网络主体之间的互动和非线性关系的综合结果表现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变化[1],从而使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自调节和自我治理的能力[35],这意味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表现出进化和动态可持续的动态平衡。良性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向动态最优目标发展[36],系统能够变化并自发推进,类似于自我治理的生命实体。它们依赖于通过网络节点的分散协调模式,既不需要外部干预,也不需要任何管理中心,而是通过内部自我修正的结构转变实现动态可持续性发展[1]。
1.2.5 自适应性
具有最高创新潜力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往往表现出最高的自适应能力,参与者在对其他参与者的行为作出反应并考虑到其他参与者的行为后,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调整整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行为[1],基本上,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发现的这些或类似的行为,包括相互连通性(弱的和强的横向联系共存)、异质性(参与者在功能和行为方面的临界多样性)、控制水平和功能独立水平之间的某种关系,都可以被视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自适应调节的结果以及通过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培养其自我适应能力的因素[37]。
1.2.6 空间溢出性
空间溢出性是指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会对它在地理空间上接近的其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帮助减少这些区域间的社会经济失衡。一个地区的创新模式和生产方式可能会影响邻近地区的创新模式和生产方式,从而可能导致技术应用的显著聚集[38]。同时,地区经济社会因素的变化、周边地区的学术或工作交流、邻近区域政策的影响(如经济、技术创新政策等)等也会显著提升区域间的经济依存度[39]。
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
现有研究从多角度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进行了探讨。COOKE P N、HEIDENREICH M & BRACZYK H J提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包括大学、企业、地方创新资产、区域文化和治理子系统[40]。TÖDTLING F & TRIPPL M认为其包括区域政策、工业企业的纵向和横向网络以及知识产生和扩散机构[41]。BUESA M、HEIJS J & BAUMERT T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由区域创新环境、大学、公共管理、国家环境和创新型企业组成[42]。GUAN J & CHEN K则认为其包括创新资源、制度和框架条件以及创新产出和商业化[43]。TERSTRIEP J、REHFELD D & KLEVERBECK M指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表现为孵化器、技术中心、技术转移组织、种子和风险资本提供者等组织的正式机构,特别是作为知识产生组织的大学和研究中心[29]。结合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借鉴黄鲁成等[44]、欧忠辉等[45]学者的研究成果,从生态隐喻视角出发,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包括创新主体、创新复合环境与创新资源3个基本要素。
2.1 创新主体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由大学与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3个主要创新主体组成,是区域创新活动的“引擎”[46],美国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归功于以上3个核心要素[13]。
2.1.1 大学和研究机构
作为知识创新的核心主体,主要专注于基础研究,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加速了新思想、新知识的迸发,推动了知识创新[47]。大学和研究机构通过技术援助、咨询、转移和合作等手段,可以为区域中相互脱节的行为者之间架起桥梁,填补创新活动网络中的结构性漏洞,并创造新的创业机会,这有利于建立广泛的知识转移机制,这些机制反过来又可能决定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的创新活动[48]。
2.1.2 企业
作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创新的重要主体,更注重应用研究,通过应用开发促进产品和服务的产出[49]。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能力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整合程度,其质量决定了系统的创新能力[50]。企业可通过对自己独特的资源、知识和能力等的整合以提升创新能力[51]。同时,应鼓励通过建设企业(产业)集群或技术园区等促进创新活动和互动学习[52],以加速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
2.1.3 政府
作为础设施和教育的提供者,通过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以促进新知识的产生和转让,刺激市场并激励企业投资于创新[48]。政府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不断演化成长的主要动力,其中中央政府起引领作用,地方政府起支撑作用。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地方政府统筹系统内所有主体,通过创新政策和法规,吸引企业参与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促进系统的演化[12]。
大学、企业和政府在区域创新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负责技术产业化进程的不同方面[53]。加强这3个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可以加速创新和产业化进程,提升创新成功的机率,并有助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成长和发展。
2.2 创新复合环境
创新复合环境主要由区域创新的物质基础、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组成。创新复合环境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是复杂的,合适的创新复合环境可以引导创新方向,为创新活动提供保障[54],并影响着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创造、流动和应用,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2.2.1 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人才和技术情况、中介服务和金融支持等。基础设施环境是创新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完善的、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环境有利于增强对创新要素的吸引力,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则可以增加创新产出[55]。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地区对创新要素的吸引力,有利于人才和技术资源的集聚,市场环境的改善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区域创新产出。金融和中介机构如银行、金融、风投公司、孵化器等则可以产生、传播和调整地区性新技术知识,为创新提供资金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商业化,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48]。
2.2.2 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一方面包括区域主要行为者经过长期正式或非正式互动和集体学习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或网络,另一方面包括相关政策、制度、法规、社会氛围、文化价值观和教育环境等[55]。区域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教育环境是孕育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才的沃土,可以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56]。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制度和法规特别是知识产权制度环境、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等都对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57],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重要驱动力量。
2.2.3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指一切非人类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状况等因素。自然环境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直接影响区域内的创新活动。自然环境一方面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影响着自然环境。科技创新活动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改造自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会破坏自然,导致生态失衡,因此区域内各类创新主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一环[56]。
2.3 创新资源
创新资源是支撑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主要指区域创新活动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既是流动的商品,也是需要加以保护的重要创新资源。
2.3.1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创新产出的决定性力量[58],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核心是吸引和集聚各方面的人才。大学与研究机构、企业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又是创新人才的培育地,是人才和技术的重要源泉,向系统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持[59]。高校教师既是创新产出的贡献者,又是创新思想的传播者[3]。而政府在区域教育环境、人才政策制定和人才环境改善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6]。
2.3.2 财力资源
财力资源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60]。区域创新活动需要来自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研发资金的支持。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研发资金的核心来源,加大研发资金投入能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61]。金融、风险投资等机构提供的社会资金也是区域创新活动的重要来源,可以有效弥补企业自身研发资金的不足。政府科技投入和研发补贴则有利于推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效率,可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和创新产出提供重要支撑[13]。
2.3.3 物力资源
物力资源是指从事区域创新活动的各种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各种科研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研究中心等。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上,要整合资源,创新要素市场配置方式,通过市场供求机制和合作收益分配机制调节物力资源要素供求,降低或避免大型仪器、设备、科研基础设施等物力资源要素的重复购置、重复建设等浪费现象。制定科研设备共享的机制和政策,构建科研设备共享平台,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增强其流动性与共享性,节约创新资金,提升使用效率[62]。
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国外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探索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将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纳入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并加以考虑,先后提出了三重、四重、五重、N重螺旋结构模型,以期更深入的理解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并找到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有效模式。
3.1 三重螺旋
ETZKOWITZ H & LEYDESDORFF L最早提出大学、产业、政府之间关系的三重螺旋结构模型[63],该模型反映了从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政府”二元体到“科学—工业—国家”三位一体的转变。三重螺旋理论认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应当相互协调,以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以及升级,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在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提升。三重螺旋结构模型强调三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这些群体的共同利益是给他们所处在其中的社会创造价值[64],强调知识的共同创造和转移,强调它们在发展可持续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65]。也有学者提出政府在三重螺旋结构中的作用有所降低,大学和产业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有更大的自由权[66]。尽管如此,组织良好的政府创新政策不仅指导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参与者的角色和责任,突显了制度的重要性[64],也往往会带来更开放和更具参与性的创新成果[67]。三重螺旋结构模型作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分析工具,有助于找到区域创新的有效模式,可以应用三重螺旋结构模型来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解释力和政策相关性,展示创新过程的有效性。
3.2 四重螺旋
在开放创新环境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不仅受大学、产业、政府的影响,还会受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等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可以强烈地影响创新和创造颠覆性技术的需求[68]。基于开放创新逻辑,三重螺旋结构模型的概念被扩展和改变,纳入了“公民社会”这一新的“螺旋”[69],形成了汇集大学、产业、政府和公民社会四大利益相关者的四重螺旋结构模型[70-71]。四重螺旋结构模型对知识社会和民主是敏感的,它描述了知识经济的核心过程[72]。四重螺旋中最重要的元素是知识,它在教育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公民社会等不同子系统之间进行合作与流通,从而影响创新和知识创造[73-74]。在四重螺旋结构中,社会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与研发、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且动态发展,企业在社会中寻找人力资源、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重要的是最终客户的意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需要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期望。公民社会与其他“螺旋”的良好互动结合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关键,“螺旋”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大,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就越大,这将为创新生态系统所属的区域创造财富和竞争力[2]。
3.3 五重螺旋
随着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不论是大学、产业,还是政府机构都要关注当前的环境问题,还应该在自然环境的约束下实现可持续的协同创新与价值创造[75],一些学者将“自然环境”纳入结构模型中,构建了“大学、产业、政府、公民社会和自然环境”五重螺旋结构模型[74,76],用于绘制和管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涉及的行为者类别。在该模型中,自然环境成为向生态社会转型所必需的创新和知识生产的核心组成部分,被视为知识生产和创新的重要驱动力[77]。五重螺旋理论认为尽管利益相关者的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和环境利益经常发生冲突,但必须朝着一致的目标发展[76],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必须向生态社会转型。生态系统是进化创新的来源,许多经济、社会和技术创新实际上是适应或模仿自然的结果。它解释了如何通过应用和结合生产知识创新以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浪费和有害排放,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生态转型[74]。五重螺旋结构模型具有生态敏感性,可以更好的理解和预测生态、知识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和民主之间的协同效应,提升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76]。
3.4 N重螺旋
由于数字化交流渠道的广泛使用,知识生产活动迅速变得相互关联。正如“网络社会”一词所暗示的那样,基于知识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建立在中介的社会基础设施上,必须以更广泛的视角来理解正在展开的21世纪的创新,这导致了N重螺旋结构的出现[72]。有学者指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再由一个中心实体来协调,而是根据不同编码的通信之间的相互作用发挥影响。任何复杂的系统都是按照字母表运行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可能有20多种象征性的可概括的交流媒介[78-79]。LEYDESDORFF L进一步指出在学术话语中,出于方法论的原因,人们可能希望一步一步地扩展结构,并根据需要获得解释力,因此建议可以设想N重螺旋,以便根据需要的解释力逐步扩展结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学者在N重螺旋模型中增加了区域利益相关者如公众、用户/消费者、供应商、传播媒体、社会公益组织等因素[80],指出区域利益的各类相关者可以通过各类创新平台主动参与创新过程。同样,IVANOVA I也指出,在创新过程中,新技术需要新的组织形式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79],各类利益相关者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参与是区域创新的重要来源,他们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三重螺旋”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不仅推动了社会创新,而且推动了“三重螺旋”向“N重螺旋”演变[65,81]。
综上,三重螺旋结构关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自上而下的政府、大学和产业政策及实践,而四重螺旋既关注自上而下的政府、大学和产业政策及实践,也关注自下而上和中层的民间社会基层倡议和其他行动,以帮助更好地形成、微调和提高政府、大学和行业政策及实践的效力和效率。五重螺旋则增加了环境维度,以确保上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中层的政策、做法和倡议尽可能做到包容、可持续性发展,并满足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底线障碍标准。N重螺旋则增加了区域利益相关者,以发挥多方力量,实现可持续的协同创新与价值创造。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螺旋结构的演进解释了区域创新架构为什么需要在更广泛的视角下整合,进而有助于找到更适宜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模式。没有这一点,我们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解是有限的,也不足以完全理解创新和相关的挑战。
4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在国家和区域创新战略中都占据了重要位置。大多数研究都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有利于促进系统内各主体间的联系和知识转移,加速知识的生产和创造,促进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提升,增强区域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1],但鲜有研究检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作用以及怎么帮助区域提升竞争力,通过梳理和归纳现有研究成果,尝试从以下方面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
4.1 促进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反映了21世纪创新的复杂性,其为充满活力的知识经济产业格局提供了一个总体概念框架,将可能产生科技创新成果的关键机构和行为者整合在一起,以支持区域经济发展[48]。一是促进知识的生产和创造。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企业家、研究员和其他机构行为者之间可持续的网络交流节点,使他们能够合作生产创造新知识,并通过合作将其转化为商业创新资产。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可以在降低环境成本或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协同机制和合作机制促进系统内各主体间的联系和知识的生产创造[2]。二是促进知识的扩散和应用。知识产生、知识扩散和知识应用是维持整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转的关键变量[48]。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够明确处理知识产生、知识扩散和知识应用,增进产生知识的组织和机构之间的互动,催化系统及其内部知识的转移、扩散和应用,并以此作为开发创新的基础[1]。
4.2 提高区域创新效率
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其复杂性成正比,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非线性网络效应性、协同共生性、自适应性等特征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提升,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亦至关重要[82]。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效率通过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的互动来实现[53],产业界、学术界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负责技术产业化进程的不同方面。例如:大学是创新发明的主要倡导者,同时,他们还从事技术产业化研究。公立研究机构更倾向于技术产业化的应用研究。工业致力于技术开发、制造和技术产业化,并指导后续营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有利于加强3个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增加3个主体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知识创造和应用过程中的参与,以及在产业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参与,有利于研究机构和大学迅速将研发成果应用于创新,以保障创新过程的顺利和成功,进而有利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3]。
4.3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将非线性与复杂性思维运用到现代创新与经济增长政策中,提供流畅和持续的知识流动,促进系统内外部的合作,塑造现代生产方式,引导各经济体在多元均衡环境中实现更长远的发展,提高各经济体间的凝聚力,应对高度不确定性的挑战,以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可持续性[65]。一是促进技术的可持续性。从技术角度看,区域行为者之间的合作有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广泛结合,从而推动特定区域的技术创新[83],有利于促进技术可持续性。二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社会角度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各利益攸关方(例如:民间社会、用户和媒体等)参与创新过程[79],它们之间的互动实现了社会可持续创新,有助于解决一个地区的复杂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全球化和网络角度看,通过加强区域与国际的联系,区域行为者的创新、知识和技术组合活动超越有限领土,可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从生态角度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强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整合创新的社会和生态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生态转型[80]。
5 结语
运用文献分析法,对近30年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重点围绕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基本要素、结构模型和功能等,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框架,对国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界定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提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从网络结构、制度环境和地理空间视角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进行了梳理,界定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指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网络效应性、协同共生性、本地嵌入性、自组织自调节性、自适应性、空间溢出性等特征。
3)厘清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通过文献梳理和归纳分析,从生态隐喻视角出发,提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包括创新主体、创新复合环境和创新资源三个基本要素。
4)总结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提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三重、四重、五重、N重螺旋结构模型进行了系统梳理,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并找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有效模式。提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促进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提高区域创新效率、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功能。
同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正加速渗透到区域和行业的发展中,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但目前仍面临着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解决,未来研究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1)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和机制研究。现有文献中有关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机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较少,难以准确认识和理解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机理和内在机制,也难以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实践进行有效指导。因而,从微观视角出发,运用典型案例、定量分析等方法,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上述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组织和管理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包含多个行为主体且各主体在诉求和目标上差异较大,存在着潜在的矛盾和冲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组织和管理过程将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民主化、网络化、协同化等特征,减少矛盾和冲突,如何构建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和管理机制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3)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创新活动的生态有害结果(例如,气候变化、污染和资源稀缺)的日益担忧逐渐吸引了学者们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视角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通过技术、社会、国际化和专业化创新发展可持续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N重螺旋的总体目标[65],但目前少有文献研究可持续发展,对于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友好型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应该给予更多关注。
4)中国情景下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国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水平研究成果不多且紧密结合区域创新实际的研究成果较少。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广泛运用,将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和更丰富的应用情景。因此,如何结合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实际,探索和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更好指导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实践,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5)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内容的拓展。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未来的研究议程应该加强生态、技术、社会、国际和专业化创新领域的研究[65],应朝着跨越不同学科和不同方法的包容性方向,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检验验证,关注生态保护、数字技术、破坏性技术、利益相关者、创新国际化、专业化等对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带来的挑战和改变,以拓展和丰富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