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邢西抗日“播火”的岁月—太行山上办学堂(上)
2022-11-25毕勤山
■ 毕勤山
抗日根据地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1937 年7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洛川召开会议,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要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1938年4 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国防教育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教育与战争》的演讲,进一步重申要“用教育来支持抗战”。1938 年10 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作出了“实行国防教育政策,使教育为民族自卫战争服务”的决议,制定了教育为抗日战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邢台抗日根据地教育便由此发轫,将抗战斗争的火种撒满太行山区,撒向全国。
多样灵活的教育方式
1937 年10 月15 日,日军占领邢台城,1937 年11 月,八路军工作团到达邢台西部山区浆水镇、将军墓、宋家庄等地开展抗日活动,并在浆水成立邢台县抗日临时政府。张信卿、郝耀星、李庭兰、张啸宇、金啸驹等进步教师,来到邢台抗战圣地——浆水,参加抗日斗争,创建了抗日根据地教育,主要任务有两方面:本着“为工农兵服务,为战争生产服务”的方针,一是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二是为抗战事业培养干部。
第一抗高就设在三官庙内
1938 年底,邢台抗日县政府成立教师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教联),在教联的组织领导下,根据地群众学政治、学文化、学军事、搞生产的热情空前高涨,根据地各种形式的学校大量涌现,群众教育形式一般有小学、冬学、夜校、半日学校、巡回学校、短期训练班、识字班等,干部教育包括:日校、夜校、冬学、星期学校、抗日公学、轮训制、实习制等,如抗日县政府在吕家庄村办的初级小学,老师教学生唱歌、识字、刷标语、演节目,又不收费,再也没人往老秀才办的私塾送学生了。再如,宋家庄区崇水峪村范登和,在村里办起了“贫民学校”,不收费,又学的是新教材,学生越来越多,学校发展得很快。《华北日报》编辑于黑丁,作家丁玲,边区政府以及县、区政府干部都曾到校讲过课。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途经崇水峪村,还到学校教唱他创作的歌曲《生产运动大合唱》,还以学校师生为主组建了抗日剧团,办出了名气。在邢台抗日根据地内,还有一种极其灵活且普遍的“一揽子”学校,即白天儿童上课,中午妇女、老人来上课,晚上民兵和村干部上课,老师全天教、连轴转,教学生识字、算账、写信、写板报、刷标语、演节目。总之,凡是舞文弄墨的事情,都教都学。校门口就这样写着:“学校大门朝南开,谁愿学习谁进来。”在宋家庄“一揽子”学校里,区长王永淮办完了公事,也和小学生一样坐在后排读书学习,和学生一样认真回答老师的提问。那时候,“战争生产教育不分家、学校家庭田地一疙瘩”,就是当时邢台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真实再现。
而当时最为出名的,除了驻在浆水镇的抗大外,当属在邢台抗日根据地内办起来的5 处抗日高小,它们也是当时较为正规的小学,沿用了民国时期的“四二”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学制,为以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在浆水的抗日军政大学
抗大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它是中国共产党的“黄埔军校”,是抗战时期培养中国共产党军政干部的重要教育基地。
1940年11月4日,抗大总校由晋东南转移到太行山东麓、浆水镇前南峪一带停下了脚步。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浆水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里靠近十八集团军总部和北方局驻地,又是129 师开辟最早的太行根据地之一,群众觉悟高,环境比较安定。从此,抗大总校在浆水镇迎来了难得的大发展时期。1943 年1 月23 日,在浆水镇驻防了两年零3 个月后,抗大总校奉党中央的命令,开赴陕北绥德。
据史料记载,抗大总校在浆水镇期间,共培养出8000 多名学员。其中,抗大第七期先后编印出版军事、政治、文化等教材41 种,发行量达18,036 册,创下了抗大创办以来之最。像质量较高、深受学员和部队欢迎的《兵团战术》《抗日的步兵战术问答》《游击战术》等教材都是在这期间出版的。这套教材被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誉为“敌后教育的灿烂火花”。
抗大是世界教育史上学习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大学,“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就是抗大真实办学的写照。抗大被誉为世界上4 所著名军校之一,4所军校的特点,即“黄埔的开拓,西点的严格,哈佛的卓越,抗大的拼搏”。据资料统计,抗大建校,包括在浆水镇办学的近10 年间,共培养了10多万名优秀的军政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抗大学员中,于1955 年被授予少将以上的将帅就有316 人,其中元帅5人,大将8 人,上将22 人,中将53 人。抗大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红色的摇篮”。
抗日高等小学校
1938 年前后,张信卿、李梦萍等进步知识分子首先在浆水镇办起了第一所抗日义务小学。同年8 月,抗日县政府将这所学校改为“邢台县第一抗日高小”,张信卿任校长。
李庆俊给学生讲革命传统
1939 年,抗日县政府派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简称三女师)毕业的共产党员教师张洁贞到冀家村创办“邢台县第二抗日高小”,当时,驻浆水镇的抗大总校还调来青年女教师张炎、赵琦,县民教科派郝润圃、王昌林、张永渠来校任教,招收学员有100 多人。
1942 年,内阳抗日高小成立,吴玉书任校长,“邢台县第二抗日高小”停办,原二抗高部分师生合并到内阳抗高,内阳抗高办学5 年,招了4 个教学班。同年,位于宋家庄川的北坡抗日高小成立,校长尚书绅,招收了100 多名学员。
1943年,坡子峪抗日高小成立,李庆俊任校长,1945 年9 月,浆水镇抗高停办,部分师生合并到坡子峪抗高教书和学习,仍称为“邢台县第一抗日高小”,校长由李庆俊担任。第一抗高与抗大总校毗邻,它们深受抗大优良学风的熏陶,为革命和建设输送了几百名优秀人才,在邢台太行山区享有盛誉。
这5 所抗日高小,积极响应延安提出的“适应战争,结合生产”的办学方针,在学习文化和技能课的同时,组织学生站岗、放哨、送信、演节目、刷标语、坚壁清野、纺线织布、开荒种地等。1940 年—1943 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疥疮疟疾横行,野狼成群结伙祸害人畜,抗高的师生啃树皮、剜野菜充饥,还要时刻防备恶狼来袭。就是在这种艰苦危险的情况下,抗高的师生毅然完成了学习和工作任务,受到罗瑞卿、杨秀峰等领导同志的高度称赞。
1943 年3 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指示,指出“小学阶段目前似应以“三二制”为宜(即初小三年、高小二年),应以实际授课时间与课程收效配合计算成绩”,“小学与中学的阶段都可开办半年或一年的补习班,使某些对于课程学习的不足或须继续升学之部分学员有获得短期补习机会。”自此,根据地教育逐步迈入正规。1945 年,邢台解放后,小学普遍实行了“四二制”,但高小班的大龄生,可因工作需要随时抽调提前参加工作。据统计,抗战期间,邢台抗日根据地共办起了10 所高级小学,招收学员1200人;开办初级小学250 所,招收学员21,00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