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
2022-11-25☆王钢
☆王 钢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shāng)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我先简单讲一下这篇小古文的意思吧。
春秋时期,有位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而锺子期能够听懂琴声所表达的内容。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泰山,锺子期听了就说:“弹得真好啊,巍峨的泰山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江河,锺子期听了就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江河在奔腾。”后来,锺子期去世了,伯牙摔破了琴,一辈子都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这世上再也没有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了。
由这一故事演变来的成语“高山流水”被喻为友谊的崇高境界。如果不了解背景,只是看字面意思,那么有谁能懂得“高山流水”意味着知音呢?
我们在写这个小故事的时候,要重点抓住“知音”,写出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心有灵犀”——一个如何用心去弹琴,一个怎样沉醉于琴声中。那通过什么来表现呢?当然是神态和心理活动了。
我们没有见过伯牙弹琴的样子,但可以通过搜寻视频来观察一位音乐家的表现,直接迁移过来,就好像移花接木一样“安”到伯牙的身上。他的手指是如何拨动琴弦的?他的眉头和眼睛是什么状态?他的身体是如何晃动的?
你也可以借助想象来描写锺子期的神态变化。为了激发灵感,你不妨听听《高山流水》这首名曲,试着感受琴声中的“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此外,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月光曲》,也可以做个参考。
我们还要为人物的出场营造背景,也就是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想一想,春夏秋冬哪个季节好?一天之中,哪个时间段好?地点是在山中、溪水边,还是在旷野、城镇、达官贵人的府邸?适当的景物描写会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听说锺子期离世的消息,伯牙的悲伤和绝望可以通过他的语言和神情来表达。其“破琴绝弦”就像电影的镜头一样,要给特写,还可以用慢动作来表现。
动笔吧,期待你的精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