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施工技术”课程思政探索
2022-11-25朱胜兰
朱胜兰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0 引言
课程思政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将其融入高校所有专业课和公共课中,力求通过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一种教育理念[1],其最早是在2014 年由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将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 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达到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从此,不管是通识课程、专业课、公共课还是实训课,其课程思政研究就遍地开花[2-6]。
在路面施工技术方面,很多高校学者和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例如2011年,罗云军[7]从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以此来进行教学改革。近几年主要是借助互联网和新标准等来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张晶[8]借助互联网从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探索“两虚一实”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一套有利于个体进步的自我评定体系,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提升。鲁志新[9]结合当下社会形势的迫切要求与新标准施工体系的涌现,实践性地提出了路面施工技术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内容,文中也提及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德育元素转化为内在的技能,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但没有具体的课程思政融合教学的说明。相对其他课程,有关“路面施工技术”课程思政的研究很少,特别是从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元素的融合的探索更是没有涉及,本文则是从此方面来进行研究。
1 课程建设计划
1.1 课程总目标
“路面施工技术”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公路路面结构图设计与识读、路面施工准备、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和路面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6 个部分。旨在结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本着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的设计思想,以职业岗位、工作目标为切入点,融合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创新创造、核心价值观等,培养新时代新风貌的交通运输行业基层人才。
1.2 专业目标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其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的地位没有发生改变。特别是我国正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这使得交通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交通运输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路面施工技术”教学以职业岗位作为导向,要求学生熟知路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路面施工的技能。具体的专业目标如下。
(1)了解路面的功能及对路面的要求,熟悉路面类型及适用范围。
(2)掌握路面的结构组成和路拱形式,能够识读和核对公路路面结构图。
(3)掌握路面的排水系统,能够识读公路路面排水结构。
(4)掌握沥青路面的设计理论、设计内容、结构组合设计及材料参数的确定。
(5)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板厚的确定方法,能够按设计规范利用软件进行路面设计。
(6)了解路面施工开工条件,能够编写开工报告和实验路段铺设。
(7)能够根据公路等级、路面结构等具体情况选择基层(底基层)材料。
(8)能够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半刚性基层、粒料类基层施工。
(9)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设置路面功能层;从事透层、黏层、封层的施工。
(10)能够根据公路等级、自然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沥青路面。
(11)能够编写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方案和现场施工。
(12)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及适用条件,能够运用施工技术细则从事水凝混凝土路面施工。
(13)熟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内容评定方法。
1.2 课程思政目标
“路面施工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课程,其课程性质体现了吃苦耐劳、勇于奉献、图强创新的“铺路石”精神。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除了要秉持“立足交通、服务交通、引领交通”的理念外,还需将“交通强国”“一带一路”“两路精神”“愚公移山”等思想内涵融入其中,锻造“生态意识、服务意识、社会意识、国家意识”,为交通强国建设以及世界交通建设服务的精神文化。具体思政目标如下。
(1)具有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观。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独立思考、钻研探索习惯、工作方法和科学态度。
(3)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实践中获取成就感、满足感,自我肯定的能力。
(5)培养遵守职业标准、施工技术细则、规范操作的职业素养。
(6)培养珍惜生命、爱护公物和国有资产、环保及安全意识。
(7)具有科学规划、认真负责、严谨的优良作风。
(8)具有沟通交流、善于组织团队、团队合作协调、团队管理及执行力。
(9)具有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工程质量意识。
(11)培养关注相关学科发展动态,独立学习,终生学习,紧跟技术发展前沿能力,具有创新创造精神。
2 教学内容选择与思政融合探索
课程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主线,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来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程按60 总课时,每周4 课时的形式进行思政融合的阐述。
3 课堂案例分析
从“路面施工技术”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和课程目标为立足点,我们截取表1 中的认知沥青路面进行思政元素融合案例分析。首先对上节课的基层质量控制简单回顾,并由基层引申到面层。在讲解新知识之前,播放有关公路院士沙庆林事迹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沙院士在公路建设上面的成就,感受前辈在艰苦环境中为祖国交通运输事业奋斗的决心和毅力,从而学习沙院士不畏艰辛,勇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并由视频延伸到本节课的内容——认知沥青路面。其次借助PPT讲授沥青路面概念、特点,让学生知道沥青路面存在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等优点也存在夏季易软冬季易脆的缺点,从而引申到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的特点,接受事物的不完美性。对于同学们而言,在对自己的缺点和不完满感到郁郁寡欢的时候,也要努力寻找自身的闪光点,积极面对生活。再次,展示不同相关路面图片,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所见所想来讨论在实践中怎么进行路面的选择。再利用讲授法进行沥青路面分类和适用范围的学习,最后通过案例法加强其理解。让学生了解到路面的选择既要考虑使用性质要求、工程特点还要考虑材料的供应情况、劳动力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表1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融合与预期成效
4 结语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交通专业学生是交通运输事业的主力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在教学上面要紧跟时代步伐,时刻牢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我们除了在专业教学上要理实结合,坚持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提升专业能力外,还要润物细无声的锻造“公在心中,路在脚下、铁肩担当、道存目击”精神文化。总而言之,在“岗位导向、学训交替,能力递进、分组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紧跟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步伐,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交通、遵纪守法、扎根基层、吃苦耐劳,并能在工作中不断获取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的公路交通运输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