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数据中心园区10 kV供电系统改造方案探讨

2022-11-25朱发熙张仁玉

通信电源技术 2022年13期
关键词:出线间隔容量

朱发熙,张 森,张仁玉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

0 引 言

近年来,数据中心园区规模越建越大,动辄几十栋机楼,上百万台服务器,但实际上数据中心的上架率却连年下滑,特别是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仅为29.01%[1]。根据目前的调研结果看,大部分已经建成的数据中心上架率即便不错,其实际机柜的运行功耗离设计规划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存在比较严重的大马拉小车的情况[2-4]。这些长期占用市电等公共资源而没有产出或低产出的数据中心,是对资源的一种巨大的浪费,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改造。

1 项目概况

内蒙古某大型数据中心园区总投资约173亿元,总建筑面积100.6万m2,总规划42栋数据中心机楼,超过10万架机架的装机能力,预计能部署100万台服务器。截止2022年,该园区的A区已经完成建设,包括8栋数据中心、1栋综合楼、2栋动力中心、1栋后勤保障中心、1栋仓储中心以及1栋110 kV变电站。目前正在开展B区的建设工作,其中B6~B10这5个单体已经完成可研评审,并开始土建施工。

1.1 现状分析

园区内共规划了4座110 kV变电站,目前已建成一座110 kV/10 kV变电站,其内部配置4台110 kV/10 kV 63 MVA主变,每台主变各带1段10 kV母线,变电站内总共设有39个10 kV出线间隔,其中容量为10 000 kVA的33个,容量不超5 000 kVA的6个。具体间隔使用情况详见表1。

表1 110 kV变电站间隔使用情况表

根据表1可知,目前已经使用了34个出线间隔,其中32个间隔的容量约10 000 kVA、2个间隔的容量约4 000 kVA,变电站还剩余4个容量均不超5 000 kVA出线间隔和1个间隔的容量约10 000 kVA未使用。

当前变电站保障的范围主要包括后勤保障中心和8栋数据中心,除了A8和A10这2个单体已接电但未上负荷外,变电站的总负载率只有约34%,距离变电站设计容量还有很大的空间。

1.2 存在问题

现有变电站产权归供电部门所有,有效的出线间隔已基本被使用且无间隔扩容的条件。实际负载率较低,变电站的各出线间隔所带的实际负荷均远低于设计容量,这样一方面导致已建变电站基础设施闲置,投资浪费,另一方面也影响园区第二变电站的开建进度,因为根据园区与供电部门签署的供电协议,在已建变电站的负载率未达到70%之前,园区内不能开建第2个110 kV变电站。现阶段园区的B区建设工作已经展开,如果不对园区供电系统进行改造,立马会面临无处可接电的窘境。

2 改造方案

为完成改造目标,需要对当前供电系统架构进行调整,方法是在变电站和各机楼之间增加开闭所,通过开闭所对各机楼的各套高压系统进线重新分配,将实际使用容量较低的回路适当归并,最终合并到变电站的单个10 kV出线间隔或者数个间隔,这样可以减少变电站出线间隔需求,腾出的出线间隔可以供新建机楼使用。

图1为改造前的供电系统示意图,其中A3~A6机楼都直接从110 kV变电站引接电源,每栋机楼需要4个出线间隔。图2为改造后的供电系统示意图,A3~A6机楼的电源进线在新增的开闭所内适当归并,然后再接到110 kV变电站。

图1 改造前的供电系统示意

图2 改造后的供电系统示意

2.1 1进多出方案

开闭所内每套高压配电系统分别从110 kV变电站的出线间隔引入2路独立的10 kV电源,然后再分配给多套高压系统,开闭所每套系统后端带的总负荷不能超过每套系统进线容量。

根据1进多出方案(图3),本项目的开闭所可以设置4套约10 000 kVA系统,每套系统后端带2套高压系统,具体负荷分配详见图4所示,由图4可见,A3~A6这4栋机楼共需变电站提供8个约10 000 kVA的出线间隔,而改造前则需16个出线间隔,因此按该方案改造,变电站10 kV侧可以腾出8个间隔。

图3 1进多出方案供电系统架构

图4 1进多出方案负荷分配示意

由于该方案每段母线只引入单路电源,每套系统的容量较小,只有约10 000 kVA,按照目前的规划,每套系统所带负荷已经很多,应对后端机楼增加负荷的能力较弱。为了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性,需要严格管控负荷变化情况,限制变电站到开闭所的每回线路的实际负荷。

2.2 多路并联方案

开闭所内每套高压配电系统的每一段母线有多路电源从变电站引入,多路电源并在一段母线上,通过母线分配给机楼,如图5所示。

图5 多路并联方案供电系统架构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开闭所可以设置2套30 000 kVA的系统,每套系统从110 kV变电站引入6路10 000 kVA的10 kV电源,每3路并联在1段母线上,为了确保安全并方便运维,并联的3路需要来源于同一台主变,如图6所示。

图6 多路并联方案负荷分配示意图

由图6可见,A3~A6这4栋机楼总共需要110 kV变电站提供12个约10 000 kVA的出线间隔,改造后变电站10 kV侧可以空出4个出线间隔,另外在开闭所第2套30 000 kVA的系统中还剩余约200 000 kVA的容量,还可以空出8个出线间隔,因此该方案总共可以空出12个有效间隔。

由于开闭所每套系统的容量能做到约30 000 kVA,形成一个更大的资源池,每一段母线都相当于变电站10 kV母线的扩展,后端负荷变化时电力负荷调整的空间更大,因此受机楼负荷变动的影响较小。

2.3 方案比选

根据前面1进多出和多路并联方案的论述,两者对比汇总详见表2。

表2 开闭所2种方案对比

考虑到本项目是过渡性方案(如果后期相应机房的负荷依然上不来,则为永久方案),改造方案需要坚持到第2个110 kV变电站建成,根据目前机楼建设时序推测过渡性方案需使用数年之久,因此必须重点考虑各机楼负荷增大可能性,结合建设投资和需求等因素,本工程采用多路并联的方案。

3 运行控制策略

开闭所每套系统单段母线示意见图7,每一段母线都包含3个进线开关和若干个出线开关,每路进线的额定容量均为10 000 kVA。

图7 开闭所单段母线示意图

如果3路进线中的1路进线因故障退出运行,剩余的2路进线还能提供20 000 kVA的供电能力,因为机楼负荷是2N运行的,正常情况下挂在该段母线下的负荷约15 000 kVA,因此在3路进线中1路出线故障时,另外2路可以正常运行,但应动作于报警,提醒运维人员及时检修。

如果3路中的2路因故障而退出运行,应及时联动跳开第3路进线开关,因为这个工况下剩下的1路已经不可能安全带载,通过电气联锁快速切除第3路进线开关,避免进线断路器过负荷动作不及时故障传导到变电站。开闭所各种运行工况下进线断路器运行真值详见表3。

表3 进线断路器运行真值

开闭所任意一段母线检修时,应将3个进线开关全部断开,并将变电站内与之对应的3个出线间隔全部断开,检修完毕后应先合进线开关,在确保3个进线开关全部正常合闸后再逐个合闸出线开关。

4 结 论

10 kV电源多路并联方案虽然行业内并不多见,但技术上是切实可行的。这种应用于本质上和低压配电系统内的电缆多拼是一致的,只不过高压电缆比较粗,多拼时接线困难。通过多路并联,可以把被细琐分割的电源进行汇总,形成一个更大的资源池,有利于电力资源的再利用,因此这种方案比较适用在改造项目中。

猜你喜欢

出线间隔容量
出线与焦灼
水瓶的容量
间隔之谜
小桶装水
上楼梯的学问
头夹球接力
鼹鼠牌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