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后疼痛应对策略现状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2-11-25彭小花江卉谢晶

医疗装备 2022年21期
关键词:人均收入消极效能

彭小花 ,江卉,谢晶

江西省莲花县人民医院 (江西萍乡 337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及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成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首选方法,但LC 术后早期患者多存在持续性疼痛症状,不利于术后康复[1-2]。疼痛为个体主观感受,多数LC 术后患者因未意识到自身在疼痛管理中占据的地位,多采取忍耐的方式应对疼痛,导致疼痛不能及时得到缓解。有研究指出,术后疼痛控制与患者自身疼痛应对策略有关[3],其中,应对策略是不断变化的行为和认知,是对抗应激的手段,积极的应对策略可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疼痛的自我管理中,消极的应对策略则会导致患者在疼痛管理中出现退缩行为[4]。因此,积极明确LC 术后患者疼痛应对策略现状并寻找其危险因素十分必要。基于此,本研究调查了LC 患者术后疼痛应对策略现状,并重点分析了其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我院的80 例LC 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LC 治疗,语言表达清楚、沟通无障碍,年龄≥18 岁;排除合并胆囊癌、感染及全身炎症反应、心肺功能障碍、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精神疾病、其他肝脏或消化道器质性病变以及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或肝脏手术史的患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疼痛应对策略评估

术后24 h,采用应对策略问卷(coping strategies questionnaire,CSQ)评估所有患者的疼痛应对策略(Cronbach's α 系数为0.830),包括再解释、灾难化、分散注意力、忽视疼痛及勇敢面对5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采用0~6分7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表明采用策略的频率越高[5]。

1.2.2 基线资料统计

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统计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男、女)、年龄(≥45岁、<45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中专或高中、大专及以上)、药物止痛方式(口服或注射、自控泵镇痛)、工作(有、无)、家庭月人均收入(≥5 000元、<5 000元)、术后24 h 静息时疼痛程度[轻度、中度、重度,采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其中,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分为重度疼痛][6]、自我效能[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估,包括10个条目,采用1~4分4级评分法,其中,评分≥32分为高自我效能,24分≤评分<32分为中自我效能,<24分为低自我效能][7]、合并基础疾病(是、否,如糖尿病、高血压)、焦虑抑郁[有、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两者均包括20个条目,采用1~4分4级评分法,将得到的分数×1.25为总分,其中SAS 总分≥50分或SDS 评分≥53分表明有焦虑抑郁][8-9]。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疼痛应对策略

术后24 h, 80例LC患者的疼痛CSQ评分为(63.57±7.69)分。

2.2 不同资料特征LC 术后患者的疼痛应对策略

不同家庭月人均收入、自我效能、焦虑抑郁LC 术后患者的疼痛CSQ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资料特征LC 术后患者的疼痛CSQ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LC 术后患者疼痛应对策略危险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LC 术后患者的疼痛应对策略(CSQ 评分)作为因变量,将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作为自变量并赋值(表2),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自我效能低下、焦虑抑郁均是LC 患者术后疼痛应对策略消极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不同资料特征LC 术后患者的疼痛应对策略(分,±s)

表2 不同资料特征LC 术后患者的疼痛应对策略(分,±s)

注:LC 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SQ 为应对策略问卷

资料特征 例数 CSQ 评分 t/F P性别男28 63.59±7.77 0.016 0.987女52 63.56±7.68年龄≥45 岁 69 63.47±7.53 0.293 0.770<45 岁 11 64.20±8.55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 50 62.79±8.67中专或高中 20 64.20±7.68 0.782 0.461大专及以上 10 66.20±7.37药物止痛方式口服或注射 52 63.53±7.83 0.063 0.950自控泵镇痛 28 63.64±6.79工作无55 63.53±7.73 0.069 0.945有25 63.66±8.10家庭月人均收入≥5 000 元 30 71.05±7.53 6.583 <0.001<5 000 元 50 59.08±8.07术后24 h 静息时疼痛程度轻度 33 64.20±8.20中度 32 63.45±7.53 0.281 0.756重度 15 62.44±6.39自我效能低水平 21 54.76±7.70中水平 30 64.13±6.87 25.004 <0.001高水平 29 69.37±7.25合并基础疾病是22 63.43±6.31 0.108 0.914否58 63.62±7.26焦虑抑郁有42 60.06±6.83 4.661 <0.001无38 67.45±7.35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LC 术后患者疼痛应对策略危险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应对策略是个体对内在或外在环境需求及刺激做出的行为和认知反应,是对抗应对的手段。不同情景、不同个体面对疼痛应激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其中,积极的应对策略是适应性的,利于患者参与到自身疼痛管理中,而消极的应对策略会促使患者通过依靠祈祷及灾难化方式扩大疼痛[10-11]。因此,寻找LC 术后患者疼痛应对策略的危险因素十分必要。

本研究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自我效能低下、焦虑抑郁均是LC 患者术后疼痛应对策略消极的危险因素(P<0.05)。经逐个分析各危险因素,具体如下。(1)家庭月人均收入低:家庭月人均收入低的患者可能会担心因疾病治疗而自身成为家庭的负担,同时担心采取应对疼痛的措施会增加治疗费用而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故较少使用止痛药物,多采取忽视疼痛和逃避的方法来应对疼痛,导致患者术后疼痛应对消极[10];对此建议,应对LC 术后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术后镇痛的目的,同时结合患者的病情与家庭经济状况选取适宜的镇痛方案。(2)自我效能低下:自我效能可反映患者对自身完成特定行为能力的信心,并影响患者选择活动的方式和在活动中克服障碍的动机和坚持性,同时影响患者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驱动患者采取积极的行为方式[12],若LC 术后患者自我效能低下,在面对疼痛时,多会出现回避、消极的想法,削弱自身执行健康行为能力的信心,以分散注意力方式应对疼痛,甚至以灾难化方式应对疼痛[13];对此建议,向LC 术后患者提供以自我效能为理论的干预措施,予以患者正确的疼痛管理支持,促使患者了解疼痛管理的目的及知识,减轻自身心理负担。(3)焦虑抑郁:焦虑抑郁是心理、社会及生理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可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担忧、恐惧等情况,而LC手术和术后疼痛作为一种应激源,患者在面对时多会出现焦虑抑郁的情况,担心疼痛会对术后康复造成影响,或担心经济压力给他人带来负担,多采取消极的应对策略[14];对此建议,应密切关注LC 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增强患者疼痛管理信心,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家庭月人均收入低、自我效能低下、焦虑抑郁均是LC 术后患者疼痛应对策略消极的危险因素,故临床应加强对LC 术后患者的疼痛管理宣教,针对性予以心理干预,并以自我效能为理论对患者的应对策略进行干预,以促使患者的应对策略向积极方向转变。

猜你喜欢

人均收入消极效能
忠诚村的“棚经济”——村集体资产3025万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3万元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中国人均收入差距分析与预测的实证研究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让自己发光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