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D44v6与人乳头状瘤病毒L1衣壳蛋白在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2022-11-25何苗洪颖蔡良良谢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2年21期
关键词:鳞癌宫颈阳性

何苗,洪颖,蔡良良,谢绮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妇产科,江苏 无锡 214122)

宫颈鳞癌是全球范围内第二高发妇科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全球每年约9%的女性癌症患者死于宫颈鳞癌[1-2]。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鳞癌大约需要10~20 年,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长期持续感染可导致癌前病变,进而恶化为宫颈鳞癌[3]。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及早开展对症治疗对改善宫颈病变患者预后意义重大。目前临床诊断宫颈病变的方法主要有HR-HPV 测定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此类诊断对设备、技术要求颇高,临床普及有限[4-5]。

目前国内外研究[6-7]证实,细胞增殖与凋亡程序失控,恶性细胞大量增殖,导致宫颈癌前病变,进一步发展为宫颈鳞癌。CD44v6 是CD44 的拼接变异体之一,在肿瘤细胞增殖、新生淋巴管形成、肿瘤侵袭转移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8]。HPV L1 衣壳蛋白是HPV 病毒主要的衣壳蛋白,其表达情况与HPV病毒早期感染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9]。有研究[10-11]证实,CD44v6、HPV L1 衣壳蛋白在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笔者推测CD44v6 联合HPV L1 衣壳蛋白诊断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可能效能更佳,但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验证,鉴于此,本研究分析CD44v6、HPV L1 衣壳蛋白及两者联合在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宫颈病变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 年1 月—2022 年1 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102 例手术切除的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石蜡标本。其中,宫颈鳞癌组织石蜡标本41 例,患者年龄26~65 岁,平均(49.04±6.28)岁;癌前病变组织石蜡标本61 例,其中,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LSIL)30 例,年龄 2 4~62 岁,平均(48.21±5.99)岁,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31 例,年龄23~66 岁,平均(47.83±6.01)岁;另选取同期49 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石蜡标本为对照,年龄22~64 岁,平均(47.36±5.82)岁。所有标本均由3 名从业10 年以上的病理医师经病理诊断确诊(诊断意见不一致时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科证实病理类型;②年龄>18 岁;③术前未接受任何形式治疗;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阴道炎;②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③伴有免疫缺陷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性病;④哺乳或妊娠者。

1.2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LSIL 组织、HSIL 组织、正常宫颈组织中CD44v6、HPV L1衣壳蛋白表达

各组织标本石蜡包埋、切片、灭活、微波抗原修复、洗涤,添加鼠抗人CD44v6 单克隆抗体、HPV L1 衣壳蛋白抗体(美国Abcam 公司),4℃孵育过夜,第2 天采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滴加二氨基联苯显色液(四川海诺威科技有限公司),苏木精复染、脱水、封片。染色程度为无色(0 分)、淡黄色(1 分)、黄色(2 分)、棕黄色(3 分),染色范围<5%、5%~<25%、25%~<50%、50%~<75%、≥75%,分别记为0 分、1 分、2 分、3 分、4 分,计算染色程度与染色范围评分乘积,将结果为0 分者记为阴性(-)表达,否则记为阳性(+)表达(1~4 分记为+,5~8 分记为++,>8 分记为+++)。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例(%)表示,多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检验水准α´= 0.008;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的比较

正常宫颈组织、LSIL 组织、HSIL 组织、宫颈鳞癌组织中CD44v6 阳性表达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CD44v6 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LSIL 组织及HSIL 组织(P<0.05),HSIL 组织中 CD44v6 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LSIL 组织(P<0.05)。见表1。

表1 不同组织中CD44v6表达的比较 例(%)

2.2 不同组织中HPV L1 衣壳蛋白阳性表达率的比较

正常宫颈组织、LSIL 组织、HSIL 组织、宫颈鳞癌组织中HPV L1 衣壳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HPV L1 衣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宫颈组织、LSIL 组织及 HSIL 组织(P<0.05),HSIL 组织中HPV L1 衣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和LSIL 组织(P<0.05)。见表2。

表2 不同组织中HPV L1衣壳蛋白表达的比较 例(%)

2.3 宫颈鳞癌组织中CD44v6、HPV L1 衣壳蛋白对宫颈鳞癌的诊断效能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宫颈鳞癌组织中CD44v6、HPV L1 衣壳蛋白及二者联合诊断宫颈鳞癌的敏感性分别为 70.73%(95% CI:0.543,0.834)、75.61%(95% CI:0.594,0.871)、70.73%(95% CI:0.543,0.834); 特 异 性 分 别 为 77.05%(95% CI:0.642,0.865)、73.77%(95% CI:0.607,0.838)、90.16%(95% CI:0.792,0.959);AUC 分别为 0 .746(95% CI:0.648,0.844)、0.742(95% CI:0.638,0.846)、0.907(95% CI:0.848,0.966)。二者联合诊断宫颈鳞癌的AUC 大于 C D44v6、HPV L1 衣壳蛋白单一诊断(Z=5.621 和5.647,均P=0.000)。见表 3 和图1。

表3 宫颈鳞癌组织中CD44v6、HPV L1衣壳蛋白诊断宫颈鳞癌的诊断效能分析

图1 CD44v6、HPV L1衣壳蛋白诊断宫颈鳞癌的ROC曲线

2.4 癌前病变组织中CD44v6、HPV L1 衣壳蛋白对HSIL的诊断效能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癌前病变组织中CD44v6、HPV L1 衣壳蛋白及二者联合诊断HSIL 的敏感性分别为74.19%(95%CI:0.551,0.875)、70.96%(95%CI:0.518,0.851)、70.96%(95% CI:0.518,0.851),特异性分别为76.67%(95%CI:0.573,0.894)、73.33%(95% CI:0.538,0.870)、90.00%(95% CI:0.723,0.974),AUC 分 别 为 0.748(95%CI:0.649,0.847)、0.726(95%CI:0.627,0.825)、0.890(95%CI:0.820,0.959)。二者联合诊断 HSIL 的 AUC 值高于CD44v6、HPV L1 衣壳蛋白单一诊断(Z=5.303 和5.424,均P=0.000)。见表4 和图2。

图2 CD44v6、HPV L1衣壳蛋白诊断HSIL的ROC曲线

表4 癌前病变组织中CD44v6、HPV L1衣壳蛋白诊断HSIL的诊断效能分析

3 讨论

宫颈鳞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的发生与基因、病毒感染、过早性生活等有关[12]。HPV 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嗜上皮性病毒,人体是其唯一宿主,HR-HPV 持续感染的宫颈病变进展为宫颈鳞癌的概率大幅度提升,在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期间及时筛查、准确诊断并给予对症治疗对降低宫颈鳞癌发生率、病死率意义重大,临床需要更多高效、安全的生化因子辅助早期准确诊断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CD44 是具有高特异性的单链跨膜糖蛋白,广泛存于细胞表面,其拼接变异体CD44v6 与恶性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关系密切[13]。HPV L1 衣壳蛋白属于LR 区编码的核蛋白,HPV 病毒复制后在表层细胞中异常高表达,当HPV 脱氧核糖核酸与宿主细胞相互结合后,HPV L1 衣壳蛋白表达水平降低[14]。虽然目前已有研究[10-11]指出,CD44v6、HPV L1 衣壳蛋白在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但关于两者联合诊断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尚缺乏报道。

本研究显示,宫颈鳞癌组织中CD44v6 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LSIL 组织及HSIL 组织,HSIL 组织中CD44v6 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LSIL 组织,提示CD44v6 在宫颈病变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且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CD44v6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编码CD44 的基因位于人体11 号染色体,CD44 基因包含20 个外显子、19 个内含子,mRNA 能够和10 个标准外显子组装在一起,第6 个变体外显子编码CD44v6,CD44v6 参与细胞生长、凋亡、迁移及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物过程。CD44v6 对透明质酸的亲和力优于CD44,CD44v6 直接增强酪氨酸蛋白激酶相关的信号通路,并作为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各种细胞因子的辅助受体,介导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等过程,透明质酸和CD44v6 相互作用可刺激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 产生,修饰细胞外基质成分,进而增强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定植。

本研究显示宫颈鳞癌组织中HPV L1 衣壳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宫颈组织、LSIL 组织及HSIL组织,HSIL 组织中HPV L1 衣壳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和LSIL 组织,说明HPV L1 衣壳蛋白在宫颈病变组织中异常低表达,且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HPV L1 衣壳蛋白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HPV L1 衣壳蛋白属于外来抗原类,是免疫细胞攻击HPV 病毒及HPV 病毒感染细胞的重要靶位,HPV L1 衣壳蛋白能够与T 细胞及部分组织相容物结合为免疫复合物,激活人体免疫反应,免疫清除HPV 病毒,宫颈病变出现自愈倾向。HPV 脱氧核糖核酸与宿主细胞发生整合后,HPV病毒片段可永久进入宿主染色体中,激活病毒癌基因,并随着细胞分裂持续表达,造成上皮细胞无法成熟化,病毒完整周期不能完成,HPV L1 衣壳蛋白表达降低直至消失,无法有效刺激机体免疫反应,病变细胞免疫逃逸,最终导致宫颈病变或病变进展。李娜等[15]指出,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PV L1 衣壳蛋白的表达水平呈现下降趋势,HPV L1 衣壳蛋白表达降低提示HPV 病毒持续感染,发生宫颈病变风险明显升高。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宫颈鳞癌组织中CD44v6、HPV L1 衣壳蛋白及二者联合诊断宫颈鳞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0.73%、75.61%和70.73%,特异性分别为77.05%、73.77%和90.16%,AUC 分别为0.746、0.742 和0.907;癌前病变组织中CD44v6、HPV L1 衣壳蛋白及二者联合诊断HSIL 的敏感性分别为74.19%、70.96% 和70.96%,特异性分别为76.67%、 73.33% 和 9 0.00%, AUC 分 别 为 0 .748、0.726 和 0 .890。提示 C D44v6 联合 H PV L1 衣壳蛋白诊断宫颈鳞癌、不同级别癌前病变的效能优于单一诊断,二者联合诊断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宫颈不同病变组织行CD44v6 与HPV L1 衣壳蛋白检测,CD44v6 在宫颈病变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且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CD44v6 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HPV L1 衣壳蛋白的变化与CD44v6 相反,两者联合诊断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价值较高。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有限,后期希望能够扩大样本量进一步佐证本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鳞癌宫颈阳性
术前血清miR-221-3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二期翻修术治疗微生物培养阳性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疗效分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肺鳞癌化疗后肿块没消怎么办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说说宫颈环形电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