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陇山自然保护区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2022-11-25徐卫东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榆树林场甘肃天水74102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3期
关键词:保护区法律法规物种

●徐卫东(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榆树林场 甘肃 天水 741020)

1 保护区自然情况

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党川乡境内,地处秦岭西段南坡,是小陇山林区的中心地带,为嘉陵江发源地之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1'39'~106°17'2',北纬34°15'26'~34°19'13',海 拔1500~2300 m,阳坡较缓,阴坡较陡。保护区四面环山,森林植被保存完好,基本处于自然状态。自然保护区东与百花、龙门林场毗邻,北与麦积、太碌林场相连,西南与观音林场接壤。总面积3663 hm2,其中核心区1296 hm2,缓冲区1427 hm2,实验区940 hm2,三区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38%,38.96%,25.66%。

2 自然资源概况

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独特,属于暖温带南部落叶栎林亚地带和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的交汇带。区内环境条件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具有很强的过渡性和交汇性,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区内共有维管植物3门110科424属654种,其中蕨类植物门13科22属29种,裸子植物门3科7属9种,被子植物门94科395属616种。保护区内蕨类植物门最大的科为水龙骨 科(Polypodiaceae),有5属7种,蹄 盖 蕨 科(Athyriaceae)次之,有3属4种,其他科均不足4种。裸子植物门松科(Pinaceae)最多,自然分布的种类有3属4种。被子植物门优势科为菊科(Compositae) (41属62种)、豆科(Leguminosae)(22属36种)、蔷 薇 科(Rosaceae) (22属34种)、禾本科(Gramineae) (22属30种)。

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山大沟深,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及文献资料,保护区分布有脊椎动物19目50科119种,占甘肃省脊椎动物总种数825种的14.42%(王香亭,1991)。其中鱼类1目2科4种,两栖类1目2科5种,爬行类2目3科8种,鸟类10目32科77种,哺乳类5目11科25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0种,其中一级保护物种1种,为哺乳类的林麝;二级保护动物9种,哺乳类有黑熊、黄喉貂2种,鸟类有红腹锦鸡、勺鸡、雀鹰、赤腹鹰、斑头鸺鹠、红隼和红脚隼7种。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保护区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自然山体滑坡对植被的影响;二是人工造林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三是物种入侵的风险;四是周边群众在保护区的各类采集活动对物种保护的影响。

自然山体滑坡对植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植物物种的局部丧失,局地物种多样性下降,甚至造成裸地,对保护区的日常监管和物种保护造成不利影响。

人工造林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选择非乡土物种进行造林,如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等,可能会引起当地物种群落的缩小,存在破坏当地原生植被生态平衡的风险。

物种入侵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人为活动较多的区域,如保护区内的行车道路、瞭望塔周边等,以小蓬草、一年蓬、粗毛牛膝菊等为代表的物种在这些区域开始生长,存在生态入侵的风险。

由于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诱使保护区周边群众挖取采集,这一行为会对特定的采集类群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因采集活动产生的无法自然降解的固体废弃物、搭建的临时住所等,也会对保护区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4 保护管理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要体现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从法制的层面,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要让当地群众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社会发展水平。要依据这个基本原则来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4.1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规范工作指导。二是加强责任落实。落实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自然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坏终身责任追究制等制度,通过年初部署、定期检查、年终考核,切实提升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三是推动联合执法,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深化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

4.2 加强环保政策教育,提高群众的环保法制意识

要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努力提高民众的环保法制意识。要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要在全社会尤其是农村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宣传环保方针政策,增强环保国策意识,树立科学发展和环保法制观念,提高民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平衡生态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4.3 严格执行现有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严厉打击在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保护区各个功能区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保障保护区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周边群众了解法律法规、敬畏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

4.4 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研究

林木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是林木育种中必不可少的繁育材料,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开展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研究工作,要依托科研院所,对保护好区内生物多样性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摸清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对保护区的珍稀、珍贵树种建立档案。对保护区内的人工林进行监测评估,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退化林修复等措施,诱导人工纯林向混交林方向发展,逐步恢复原生的森林生态系统。

4.5 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的评估和保护

基于保护区内蕴含大量的植物资源,其中包括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建议保护区在实验区范围内依法建立物种种质资源保育研究中心,积极开展保护区内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研究,为保护区的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指导。

4.6 依法适时开展保护区的生态评估

依法开展保护区的科学考察,收集保护区内气候、水文、土壤、自然灾害、生物多样性等数据,开展样地定点监测,观测森林生态系统的波动,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保护区的适时生态评估机制和生态评估体系,为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保护区法律法规物种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提要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电咖再造新物种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