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022-11-25

新课程 2022年26期
关键词:调动积极性目标

李 恒

(甘肃省徽县城关镇中心小学,甘肃 徽县)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还认识不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数学学习中都是教师推着走,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导致他们学习效率不高、兴趣不浓,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化目的的实现。那么,作为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动学生的学海之舟,使他们快乐学习,不断探索,提升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发动其自觉学习的内动力,改变小学数学教学低效化的现象呢?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一、激活内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由于年龄小,小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不高,对数学没有一定的兴趣,难以使他们在内动力的驱使下自觉学习。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中,给学生强化数学的重要性,学习数学对他们知识的积累、素质的提升十分重要。

比如,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人民币在我们生活中运用的广泛性、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如果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中了解了人民币的一些知识,如换算元与角的关系、角与分的关系等,他们在生活中就能灵活运用,使其成为自己的助力。如你在超市买了一支钢笔6.50 元,一本本子0.5 角、一块橡皮擦1.5 元、一支铅笔3 元,一共需要付给超市多少钱?学生学习了人民币的知识,先统一单位,一加就知道了,应该支付11.50元。可如果没学过“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你就不知道付多少钱。这是不是会成为你生活的障碍,使你无法灵活、合理地使用人民币去换取相应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这样的实例,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有联系,学生容易理解,也能认识到数学以及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还能使学生自然地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发动学生的内动力。

(二)感觉到数学的趣味性

学习是一种提升自己最好的途径,但是学习也是一件苦差事,我们大人因为有目标,知道为什么而学,坚持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小学生在学习中没有目标,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如果学习过程中再缺少一定的趣味性,他们更没有主动性,也没有坚持的内动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动起来,努力增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

比如,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理论概念,让学生明白哪个方向是东南、西北等,再让学生站在讲台上,随着自己身子的转动,说出相应的方位。或者直接给学生讲解概念。当学生掌握了辨别方向的基本知识后,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在宽敞的操场上辨别方向。这样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准确辨识方向,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利。当然,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借助网络上的丰富教学资源等,只要运用合理、科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内动力的激发都是有利的。

(三)培养学生的目标性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中小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孩子主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大多是在家长的催促下、教师的督促下,才为了学而学,导致他们不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获得的知识也非常有限。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从小心里没有目标,学习都是被大人、教师推着走。鉴于此,笔者觉得,要发动学生的内动力,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目标性。

首先,在课堂上给学生学习的目标。一般教师在课堂上会给自己制定教学目标,也把这个目标当成学生学习的目标。这样做大体上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操作性不强。小学生学习的目标要比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具体一些,要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今天课堂上你们需要掌握什么,记住什么。比如,“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制定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具体认识元、角、分,要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规律等。这样明明白白的目标,学生才有希望能完成,才会努力去实现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目标性。

其次,在练习过程中规定时间。每节课课后,教师为了巩固学生知识,要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根据练习题的题量,给学生规定时间,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目标。只要学生养成了目标性,他们的内动力就被激活了,在学习中就更有积极性、自觉性,既能保证学习效率,又能为促进课堂教学创造条件。

二、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问题引导

作为教师,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心理需求,用自己认为适合的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想进行有效的教学,就得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情绪、智力都进入最佳状态,才能实现教学目的,学生也会学有所获。

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用问题作为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靠近知识核心。比如,在“认识小数”的教学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小数,怎么认识小数,而要用问题引导学生:我们学习了整数,也每天在生活中运用整数,如1、2、3、4……10、11 等,那你们知道小数是怎样的吗?它为什么被我们称为小数?学生一听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就被激活了,就会带着情绪、智力,全身心地沉浸在求知的过程中,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当学生理解了什么叫小数,教师再用问题引导,那么小数怎么读,你会写吗?这就会把学生一步步引向更多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好奇心、求知欲,情绪高涨地投入学习中,既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

(二)结合生活

课本知识有时候教师讲解得很清楚了,可为什么学生还是不理解,主要原因是它脱离生活,与小学生仅有的生活经验没有关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课本知识走出教材、走进生活,摆脱强迫式的灌输,让学生结合生活理解知识,更容易使他们学懂、学透,并加以运用。

比如,在“观察物体”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物体不同的面,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结合课堂内容,教师可以用生活中学生经常碰到的事物,让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所看到事物的不同面,理解观察物体的知识点。如让学生观察一张他们熟悉的同学的背影照片,让学生猜猜他是谁。学生都摇头说:“不认识。”教师问学生:“为什么不认识呢?”学生回答:“因为看到的只是他的背影。”教师又把这张照片的正面给学生看,学生一下子就能认出他是谁。教师问原因时,学生回答:“因为我们看到了他的正面,他的脸。”教师问:“那么,同学们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所呈现不同的面与内容了吗?”前面还对“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物体是不一样的”不理解的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看到一个背影,说他好像是谁谁谁,但是由于我们没看到正面,就不能确定。但只要学生学习了观察物体,养成很好的观察能力,即使看到了一个同学的背影,通过一些细节还是能认出他是谁。这是不是很有趣呢。可见,结合生活的教学,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增加课堂的生活化、趣味性,提升教学效率。

(三)多互动

参与这个词是动感的,有主动的意味在其中。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促进学生参与,不但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摆脱过去被动的学习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主动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兴趣、习惯、方法等,参与课堂教学中探索知识、获得知识,达到学习、发展的目标,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与发展。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起来,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学习过程,获得真知识,更能使课堂知识内容通过教与学的冲突、沟通,清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前面,走进学生记忆,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科学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一)给学生录制预习微课

虽然预习环节对于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知道,小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还有待提升,再加上数学比较抽象,让学生独自进行有效的预习,完成预习任务,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是有些难度的。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来说,预习有时候会变成一种形式,对他们的学习一点帮助也没有。久而久之,不但会让学生对预习这个环节失去准确的认识,消极对待,而且对自己学好数学也失去信心,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一定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也为了学生有效学习,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有信息化的意识,可以根据学生需要,结合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给学生录制微视频,让学生通过微视频进行学习,然后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预习任务。比如,“观察图形(二)”这一节的目标如下:

1.根据看到的物体形状,准确说出观察的方位。

2.根据不同角度的观察、思考,画出原物体的形状。

3.把相应的物体与平面图形进行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空间感。

上述目标结合素质教育理念,涉及了知识、目标、思维、情态,学生通过对微课的观看、学习,再结合对课本内容的阅读,就可以完成教师设计的一些实践操作预习任务,如摆一摆、画一画、看一看等,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掌握观察物体的核心意义,了解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有效教学创造条件。

(二)运用网络教学资源

信息时代教师要有网络意识,要摆脱以往教学条件匮乏造成的思想局限性,在教学中大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开辟更多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网络资源,让学生进行再学,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内容,实现更好的学习目标。我们知道,小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等都不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将学习问题解决掉,课堂内容梳理清楚,有些学生可能还会留下一些问题。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课下运用网络上的相关资源,如文字、视频等,根据自己的不足进行再学习,消化、巩固知识,避免问题堆积,给学生学习造成障碍,弱化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教与学的效率。

其次,教育和教学是联系在一起的,先教育后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教育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可忽视。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上,我们也要通过网络的便利性关注学生,不要让学生因为学习困难的堆积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如QQ、微信、微博、美篇等,与学生随时交流,关心学生学习问题的同时,也注意引导、培养学生阳光、积极的性格,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树立学生的信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给予的温暖,并以此为动力,努力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提高数学成绩。事实证明,网络方便的不只是教学,由于它无空间的畅通性,更满足了师生更多的互动需求,促进了师生关系,也保证了学生的成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发展和课堂有效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总之,教学是需要学生参与的,这种参与不只是在课堂上,还要将思想、意识、兴趣、智力等,都融在教学过程中,有积极地获取知识的态度,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想保证施教的有效性,在教学前首先要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情绪、智力跟着教学节奏,才能保证教学效率,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调动积极性目标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让学生爱上数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积极性
数独驾到
响鼓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某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