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11-25张亮
张 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定位,不断深入思考新时代中国民族关系的战略发展问题,对党的民族工作实践进行新的系统的理论总结,[1]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党的民族理论做出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后,国内学界就对习近平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展开研究,积累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硕。既有成果中,宣传话语的文本解释和政策解读较多,学理研究较少,且绝大多数学理研究都是从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视角展开的,缺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高度进行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引习近平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强大思想武器,脱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我们难以真正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深刻把握其思想深度和创新高度。
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伟大历史成就是理论创新之基
确认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正处于伟大的当代建构过程之中,是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断的哲学精髓所在,也是突破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支配我们的苏联民族理论的创新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对民族问题都有过系统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和学界接受了在斯大林时期定型的苏联民族理论,长期认同统一的语言、疆域、经济生活、文化(包括文化基础上的群体精神)是判断民族在历史中得以形成的条件[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和民族主义运动出现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无法给予直接解答的新变化,以至于欧美著名左派民族主义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直言,马克思主义构建民族主义理论的坚持是无效的[4]。苏联民族理论为什么会被认为“失效”“过时”了?除了政治、政策上的原因外,归根结底在于这一理论在哲学上是形而上学的。斯大林批判了对民族现象的唯心主义定义方式,用社会存在的物质条件去解释民族特征,使民族理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他将民族机械地定义为一种一经形成就凝固不变、对民族成员具有单方面的先验决定作用的四要素实体,没有顾及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复杂性,没有给多种类型民族合乎规律的历史过程留有余地,远没有充分反映民族的社会内容和社会结构,[5]从而否定了民族作为一种社会历史存在的建构性与开放性,以及人民群众在民族形成发展中的主体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在哲学上克服了传统苏联民族理论的形而上学性,实事求是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定位为一个形成中的社会历史存在,科学地呈现了共同体与共同体成员的辩证关系,充分肯定了共同体成员在共同体形成中的主体能动作用。
任何重要的理论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由渐进积累而至创新突变的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突破是以20世纪爱国知识分子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当代重构为学术前提的。1894年甲午战败,近代中国学人油然而生“将有灭种灭教之惧”,救国图存和维新变法成为时代主题,“满汉之界”由此成为革新的焦点所在。梁启超认为满汉分界是国家分裂的征兆,在此基础上提出和阐释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位于世界最大洲亚洲,又是亚洲中最大的国家,人口占全世界足足有三成多,至今洋洋洒洒四千年历史,且未曾覆灭。[6]自此之后,“中华民族”的概念在国人心中生根发芽,并不断得以调适和转换。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建立多民族国家?是否应当效仿欧美建立单一民族国家?知识界发生了热烈争论,最后聚焦到一个问题,即中华民族是“一”还是“多”。顾颉刚等学者坚持“中华民族是一个”,[7]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观念融入各民族的发展进程。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深度认知多民族国情的实践之旅,得益于这种对多民族国家国情的认知,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便深知“国族-民族”之于多民族中国架构的基础性意义。[8]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打破各民族之间的“界墙”,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机制深入到民族边疆地区,有效增强了民族平等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识别工作的重要参与者费孝通遍访少数民族地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存在是一个整体,包含五十多个多元民族,中华民族在与帝国主义的百年抗争中,从具有数千年形成史的自在民族上升到自觉的中华民族[9]。这一理论为中国民族史和今后的民族关系发展提出了一个宏观框架,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10]
实践是理论之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理论创新突破的世界历史根基,归根结底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新时代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正如马克思所述,理论的发展水平体现在理论对国家需要的满足度,[11]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一经提出就产生了世界性学术影响,但囿于自身的纯粹学术性,未能从学者的学术观点升华为党和国家的意志、人民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经济、军事、科技硬实力明显增强,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社会主义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历史成就决定性地改变、重构了人民群众对民族的理解方式,呼唤符合时代需要的理论创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由此得以超越纯粹的学术性,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凝结为全国各族人民共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由此应运而生。
带领中国人民屹立在理论的需要与实现必定统一、思想的需要与实现必定统一的新时代,习近平倾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分三个阶段完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13]一是树立和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阶段。2014年5月,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4]的要求,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的首次提出。同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了“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5]的要求。这两次会议是习近平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阶段。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6]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要求,随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三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的阶段。2019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先后共五次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70年来民族工作的主要经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做好各项工作的主线地位。在2021年8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7]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8]
二、解决区域不平衡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石
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平衡发展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和民族主义得以形成、绝大多数民族问题得以滋生的最深层原因。作为19世纪上半叶欧洲民族和民族主义运动的敏锐观察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关系的本质是经济关系,不同民族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水平制约着它们之间的关系。[19]随着分工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及其差距的不断扩大,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以及民族间的敌对关系就会不断萌发。一方面,资产阶级使得阶级对立和民族敌对关系简单化、尖锐化了;但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在客观上推动的现代化、全球化进程却为民族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以贸易自由化、市场世界化、生活质量日渐赶上生产水平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敉平了不同民族间的芥蒂和冲突状态,个体层面上剥削状态的不复存在将会使民族层面的剥削随之而去。[20]沿着马克思和恩格斯指明的这一方向,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的新左派学者深入探究了西方民族和民族主义,他们比较一致地认为,民族和民族主义是霍布斯鲍姆所说的1789年以后的“双元革命”时代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产物。[21]民族并非一种永恒的社会存在,而是在不同的客观环境中具有变动不居的形态,并且它的出现日期可称得上新鲜,它的形成与划地为国的主权国家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先有国家和民族主义,才由此产生了民族,而并非相反。[22]至于民族主义,则是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不平衡发展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只有使各个区域的发展一直保持在不均衡状态,才能使自身存活下去,这一状况在1989年后成为后续演进的唯一社会环境,[23]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平衡都会导致不同形态的中心与边缘的矛盾与冲突,这就激励和推动边缘的新兴资产阶级政治精英基于领土、种族、语言、文化等历史继承下来的因素进行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建构,其成果就是不同形式的民族主义,随着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建构得到民众自下而上的呼应与接受,民族也就被“发明”、创建出来。[24]在冷战结束后,有学者对英国新左派学者所主导的现代主义范式提出了质疑,[25]认为它不再能有效解释全球化时代更加复杂的民族和民族主义现象,然后也终究无法否定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平衡发展是迄今民族和民族主义得以形成以及绝大多数民族问题得以滋生的最深层、最重要的原因,尽管这一原因不是唯一重要、唯一决定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缩小和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平衡发展问题。根据估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之初,有近三千万少数民族处在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下,还有四百万人左右处在封建的农奴制下,更有近一百万人处在奴隶制下。[26]此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大家庭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行了持续帮扶,加速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平衡发展问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主要采用举国体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恢复生活生产、提高生产力、建立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前,主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引导其进入现代经济的成长轨道,与全国经济一道健康成长;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主要是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来补齐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短板。[27]1999年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我国民族工作的重点。200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全新部署。进入21世纪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缩小不平衡发展差距的成效日益显现。[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国民经济的区域不平衡发展问题,把推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当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共同富裕。[29]共同富裕的享有者当然是包括各族群众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因此要巩固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让人民更公平、更全面地摘取发展的果实,在此过程中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30]国家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绝不能落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31]习近平始终不忘美好生活是属于全国各族人民的,而现代化的小康生活的实现,必须确保少数民族及其聚集地与全国齐头并进,[32]并在“十四五”规划中作出涉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前瞻性部署,通过公平覆盖公共服务以及加快生态环境变为经济收入的速度,使少数民族及其地域发展进入更高阶段,同全国人民一道公平迈向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切身体验到新时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改进差别性区域政策、转移支付政策和对口帮扶政策,促进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的整体经济发展,以期实现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携手步入小康生活。[33]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指出,要重视国民经济的区域不平衡发展问题,推动民族地区的脱贫工作与乡村振兴工程之间的妥善结合,保障农牧业与乡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少数民族收入切实增加。[34]总之,习近平绝不是就共同体意识谈共同体意识,而是始终基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5]这一简单却颠扑不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把推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解决国民经济的区域不平衡发展问题,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程来抓。
三、共同体身份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重点
西方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发展史研究表明,民族身份认同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既是由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的,又具有较强的相对自主性,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特定事态中能够发挥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客观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后,霍布斯鲍姆、汤姆·奈恩、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安东尼·吉登斯等英国新左派学者通过深入研究,基本一致地认为,民族是被民族成员(尤其是知识精英)与国家主权共同运用语言、历史文化传统等资源“发明”、创建出来的,与此相伴发生的则是民族成员的民族身份认同。[36]他们之所以选择使用“发明”、创建这类更突出主体性的术语,绝不是要否定领土、族裔、语言、历史文化等客观要素的存在及其作用,而是因为他们深刻认识到,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在阶级身份、民族身份的特定事态中能够发挥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客观作用,民族成员的“文化-政治”认同是民族得以形成与巩固的关键。只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新左派认为,民族是一种民族身份的认同。由此出发,他们还观察到:第一,传统文化资源在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民族认同绝不是一经形成就稳固不变的,民族认同及其内涵随时代发展而变,甚至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发生巨变;[37]第二,以印刷术为代表的现代传播技术在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建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资本主义、印刷术与语言的多样性构建了新的想象的共同体,这成为现代民族出现的基础;[38]第三,民族身份认同的形成起于政治精英的自觉推动,但成于社会大众的主动参与,只有前者自上而下的运动与后者自下而上的运动形成有效的共振,这种“发明”、创建才能取得实际的成功。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身份认同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深入思考,最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升为事关“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的战略重点工作。特别是2014年2月24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后,习近平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最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对文化自信进行了系统阐发,指出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39]从而使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习近平为什么如此重视文化和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说到底,是因为习近平深刻认识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文化等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可以、并且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能动作用的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文化必然兴盛,文化的作用必然增强。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将我们推进到一个需要文化自信且能够文化自信的新阶段,重视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业已成为一项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战略工作。正是基于这种具有哲学高度的战略判断,习近平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其提升为当前阶段的战略重点工作。在2021年8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更是进一步提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40]
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完整准确地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战略重点工作的丰富内涵。第一,这项工作能够成为战略重点,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其历史前提是,指引着全国人民的中国共产党交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斐然答卷,中华民族从此洗刷了过去的屈辱,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此按下了快进键[41]。第二,这一工作的核心是在承认“多”的基础上促进“一”的巩固,就是以56个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为基础,促进所有民族共同体成员面向世界对“中华民族”这个共有身份的共同建构和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42]必须明确,在今天,“一”是“多”的目标和归宿,也是“多”在逻辑上、政治上的前提,尽管“多”具有历史在先性。第三,这一工作的主要形式是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族群众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方面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43]但是,这一工作绝不能仅仅局限在文化领域,必须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尤其是要自觉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与“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等统一起来。[44]
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秘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45]总之,是新时代我国必须做好、做细、做扎实的一项系统性的国家工程。工程的系统性需要用方法的系统性去推进。作为新时代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习近平始终注重用系统思维方法来思考和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改革事业,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更深层次。具体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工作,习近平强调应当在党的领导下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首先,必须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深刻指出,坚定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民族团结的政治“压舱石”,能够抵御一切外部势力对我国民族关系的离间,确保中华各族人民的团结关系。[46]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一是加强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思想领导,就是用理论创新去指导人民群众进行实践创新;二是加强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政治领导,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其次,必须充分动员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群众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历史的要素,反过来,历史活动的扩大则昭示着群众规模的壮大。[4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没有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充分参与,这项工作是不可能胜利完成的。动员人民群众投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参与热情,一是要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使人民群众拥有并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发人民群众投身创造历史的行动热情。我们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只有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才能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性。二是要加强有效的教育供给,用科学的民族观念引导人民群众。列宁依据历史认为,工人本身不存在社会民主主义意识,工人依赖外部灌输来获得这种意识,若工人单靠自己,只能产生工联意识。[48]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有时并不能自发形成科学的认识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因此需要将科学的理论从外部“灌输”进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加强科学的民族观念的教育供给,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当从青少年抓起,相关学段的“三进”工作需要尽快纳入议事日程。三是要创造共有的实践活动,在实践共同体中培育、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出真知,共同的实践孕育共有的认识、情感、行动。通过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创造中华民族共有的实践活动,形成中华民族的实践共同体,共有的知识、信念、情感、价值观以及言行方式等实践行为便可以油然而生、茁壮成长、蔚然成荫,进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铸牢。四是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在群众行动中去检验动员人民群众投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有效性,通过群众运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向互动来增进该理论的正确性、生动性、深刻性。[49]
最后,必须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绝大多数情况下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都是在政治精英与文化精英的领导下实现的,而后者的主体部分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聪明才智:第一,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创造,如伟大复兴共同理想的描绘、共同民族历史的发掘、共同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的构建等;第二,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传播,尤其要重视互联网空间的传播,习近平强调“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50]没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支持与参与,这一任务是不能完成的;第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智库支持,主要就是发挥思想库的作用,为党和国家献策献计,为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效能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为党和国家代言,就重大政策安排向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声,进行专业化的解读和评论;第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时代新人的培育,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时代新人,必须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主阵地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力军作用。
五、以人民为中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主线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是当前我们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哲学切入,牢牢抓住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主线,即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就能“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切实完成这一重要的认识任务。
首先,全体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习近平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断的初心使命所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出发点就是努力实现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热切期望,这同时也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哪些呢?具体地讲,内容很多,教育、工作、收入、社保、医疗、住房、环境等等都是人民群众希望得到提升的方面,[51]但概括起来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实现这一梦想,“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5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五十六个民族,都要活出中华民族的风采。[5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因此,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54]就此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为了最大限度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依靠人民是习近平领导全国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胜利之本。以史为鉴,习近平反复教导全党全国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55]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不彰显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力量,要达到万众一心、齐心协力的境界,就要把真心托付给人民,密切联系人民,发挥最多数人民的能动性;如此重视人民的作用便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重要原因。[56]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后关键征途上,只要我们信任人民、依靠人民,就没有跨越不了的“雪山”“草地”,就没有征服不了的“娄山关”“腊子口”,就没有创造不了的历史伟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但只要我们真正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这个新挑战,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最后,以党的领导引导人民是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管理智慧。历史地看,要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就必须有效地将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而要有效地组织人民群众,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的关系。基于丰富而成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列宁精辟地指出,群众属于不同阶级,一般说来,现代国家中的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政党又是由选举产生的最高领袖团体引领的,他们在威望、领导力和经验方面具有超凡的水准。[57]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不断证明,人民是伟大的,但并不能自发地正确解决他们所面临的一切问题,没有党的领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引,人民群众的实践就会是盲目的,就未必能够结出成功的果实。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党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最重要的宝贵历史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58]这就为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的一切新挑战新任务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正是基于这种组织管理智慧,习近平强调,“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