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22-11-25
·新政·
中办、国办: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提出三方面主要任务,一是减轻村级组织工作事务负担,包括明确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创新村级组织工作方式、完善村级组织考核评价机制。二是精简村级工作机制和牌子,包括从严控制党政群机构设立村级工作机制(含各类分支机构和中心、站、所等)、整合村级组织和工作机制办公场所、规范村级组织和工作机制挂牌。三是改进村级组织出具证明工作,包括压减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规范村级组织出具证明工作。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对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出要求
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县(市、区、旗)“局队合一”体制改革,乡镇(街道)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将基层治理迫切需要且能够有效承接的行政执法事项依法下放给乡镇(街道)。依法委托或授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的同时,在编制、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同步予以配套保障,确保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推动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强化乡镇(街道)在执法中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赋予其在工作考核、人员管理等方面更大权限。
四部门印发紧急通知: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
8 月22 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毫不放松抓好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的紧急通知》,要求有关地区毫不放松抓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打赢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保卫战。《通知》强调,各级农业农村、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强化沟通会商,精细精准调度灾情、研判影响。持续开展灾害性天气特别是高温干旱预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密灾情调度,将灾情影响作物生长情况细化到县、到地块,分区域、分类型、分作物科学评估高温热害干旱影响,逐项梳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抗灾减灾措施,为精准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明确合作社应当根据本制度规定和自身财务管理需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有序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制度》要求,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相关岗位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履行内部财务管理职责,控制财务风险。同时,建立健全财务决策制度,依法明确决策规则、程序、权限和责任等,并加强运营资金管理,强化预算管理和财务分析。
八部门: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近日,农业农村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专项治理重点包括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四个方面,各地可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围绕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专项治理重点。《方案》还提出了九项主要措施,包括细化村规民约,出台约束性措施;建立完善移风易俗落实机制;创新农村移风易俗的方法路径;统筹开展常态化宣传和集中宣传等。专项治理工作自2022 年8 月启动,2023 年12 月基本结束。
多部门:打造一批合作社品牌、家庭农场品牌、新型农业服务品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聚焦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打造一批品质过硬、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精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强科技创新、质量管理、市场营销,打造一批产品优、信誉好、产业带动性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合作社品牌、家庭农场品牌和农业领军企业品牌。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围绕休闲农业、乡村服务业等,打造一批新型农业服务品牌。
·声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长期过程,农民在城里没有彻底扎根之前,不要急着断了他们在农村的后路,让农民在城乡间可进可退。要坚持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特色,确保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回旋余地和特殊优势。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8月23日——25日在北京调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工作时表示。
现行“三权分置”下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资格权,实际上都内涵了生存权和发展权。生存权类似于基本保障的权利,是一种公共权利,是不宜进入市场交易的权利。在这样的产权属性结构下,即使农民在土地上的发展权可以进入市场交易,但在国家公共保障制度还不能完全取代土地对农民生存保障的情况下,允许农民交易宅基地及其房产,或可以交易土地的承包权,都意味着农民的生存权也进入了市场,这显然有违生存权这一具有公共保障性质的权利不宜市场交易的原则,如果允许交易,那么在国家公共保障制度还没能完全替代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的情况下,就会隐含着巨大的经济社会风险。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黄祖辉、胡伟斌在《农业经济问题》2022年第7期发表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10大重点》提出以上观点。
县城产业发展要对乡村生产生活的变化作出及时反应,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提供经济实惠的产品和服务。乡村产业发展要适应县城居民的新需求,提供高品质农产品和生活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在经济日报撰文《城乡融合发展促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出。
·数字·
2022年全国早稻总产量562.5亿斤,比2021年增加2.1亿斤
国家统计局8 月26 日发布关于2022年早稻产量数据的公告。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55.1 千公顷(7132.6 万亩),比2021 年增加21.0 千公顷(31.5 万亩),增长0.4%。全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5914.3 公斤/公顷(394.3 公斤/亩),比2021年减少3.8公斤/公顷(0.3公斤/亩),下降0.1%。全国早稻总产量2812.3 万吨(562.5亿斤),比2021年增加10.6万吨(2.1亿斤),增长0.4%。
中央财政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100亿元农资补贴
近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 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统筹支持秋收秋种,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至此,2022 年中央财政已分三批累计下达补贴资金400 亿元。
“信贷直通车”授信金额突破500亿元
据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消息,截至8 月16 日,“信贷直通车”已完成授信127503 笔,授信金额突破500 亿元。自去年5 月农业农村部启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以来,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行动,各相关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响应热烈。为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进一步强化对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撑,今年农业农村部已将“信贷直通车”由阶段性活动转为常态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