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治疗药物进展
2022-11-25梁立永
梁立永
(鹿寨县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600)
近年来,脑血管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治疗的压力,为提高脑血管病治愈率,真正帮助患者缓解不适感,务必在药物治疗方面深入研究,总结药物治疗进展,据此见证脑血管病治疗工作的进步。可见,这一论题具有探究的现实性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脑血管病基本介绍
脑血管病从字面含义来看,是脑部血管处于病态。诱病原因有多种,不同诱病因素的临床表现各异,一旦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不当,极易使脑血管患者残疾或死亡[1]。总结脑血管病病因,第一,血管炎,常由免疫机制破防引起,表现出管腔受阻,引发脑出血、脑梗死。第二,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病确诊后,伴随蛛网膜下腔出血,一周左右脑血管痉挛最为严重。第三,动脉粥样硬化,因高密度脂蛋白指标过低、低密度蛋白指标过高所致。第四,淀粉样血管病变,患病群体多为年龄较高的老年群体,由于淀粉样物质量过多,所以会引发脑血管疾病。第五,纤维肌肉发育不良,病症表现为脑动脉中层节段性纤维组织多量、多变,致使动脉发生形变,严重情况动脉完整性被破坏,当动脉官腔迅增,极易引发缺血性脑梗死疾病。除上述介绍的病因外,还包括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脂肪透明样变性与纤维蛋白坏死、亚急性动脉硬化性脑病等。
2.脑血管病治疗药物研究
2.1 药物预防研究预防在先、控制在后,用药预防脑血管疾病,能够降低患病率,并且还能为治疗工作减负,避免患者在治疗环节花费过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现今,抗凝预防(二级)措施备受重视,并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抗凝预防的有效性得以保证,意味着血栓形成时间延长,其中,抗凝药物中低分子肝素得到临床认可。抗凝预防期间,结合患者身体情况,科学制定预防方案,针对抗凝药物用量、用次合理确定,同时,动态监测治疗对象凝血功能变化情况,视情况调整抗凝药物预防计划,使脑血管病发病率大大降低。
2.2 药物治疗研究脑血管病的发病进程有快慢之别,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方法多为血管内介入治疗,曾敏、龚细礼[2]在病因分析、疾病特征总结的基础上,分析脑血管病治疗的最佳时期为急性期,明确指出急诊治疗方向。由于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在脑血管病药物治疗中提出非同观点,这为研究工作多样化发展提供推动力,为药物治疗实践给与新的思路。其中,赵雅等学者[3]于2018年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抗血小板治疗监测环节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作用,同年,陈水平[4]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上发表《缺血性脑血管病抗血小板治疗的现状与进展》文章。足以证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向抗血小板药物研究与应用方面倾斜,赵雅、陈水平等学者对患病原因专项分析,围绕关键性致病因素深入探究,得知抗血小板药物用量及相关因素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据此了解患者责任血管血流情况,以及脑功能保护效果。所得到的研究结论具有实践指导作用,能够为抗血小板治疗人员提供借鉴。当前,神经保护治疗法的临床效果良好,这引起研究学者的关注,林通[5]基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理生理分析,重点研究神经保护剂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表现,希望能够为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实际上,这项治疗方式适用于神经元受损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依达拉奉,正常来说,用量为每次三十毫克,每天用药一次到两次,用药七天到十天有显见效果。由于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后,可能出现些许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大小从某种程度上显示着所选治疗药物的使用效果,基于此,要客观分析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据此改进药物应用策略,直到药物合理应用[6],在脑血管病有效治疗中发挥作用。现下,脑血管病的临床病症复杂,并且病因交织,单独应用一种药物予以治疗的疗效甚微,所以研究学者将关注点更多的投放在血管内介入治疗方面。张文[7]2020年对比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即血管内介人治疗疗效、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次年张海楠[8]综合比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选取的样本为一年内到医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06 例),回顾式分析临床资料,分组过后对比两种方法各指标收缩期峰流速变化,以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得出血管介入治疗优越于单纯药物治疗,血管介入治疗组的患者各系统收缩期峰流速得以改善,并且不良脑血管事件大大减少,治疗方法的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值得临床实践。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细分多种类型,所以治疗方式有细微差异,对于聚焦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法在新设备、新技术、新思想、新试验的辅助下受益于更多的患者,其中,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新型支架、脑保护装置能够提高脑血管病治疗的安全性,加快患者康复进程[9]。脑血管病治疗方式与时俱进创新,其中,静脉溶栓治疗法最常用、最有效,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能够降低血栓形成率,减少脑血管疾病发生频次。桂庆红[10]于2021年研究替罗非班对脑血管病——脑梗死的治疗进展,遵循发病机制总结、替罗非班作用分析、替罗非班应用实践这一步骤,研究结论为替罗非班抑制剂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有显著效果,并且发展前景良好,大大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全民健康背景下,脑血管病治疗工作刻不容缓,研究学者从治疗药物角度分析脑血管病治疗实践,以此完善药物治疗研究体系,为日后新药研发与应用起到铺垫作用。随着脑血管病治疗药物进展研究的不断深入,能够推动我国医药事业繁荣发展,为医疗行业持续进步提供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