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艺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研究
2022-11-25田磊
田 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管理事务越来越多地融入信息化管理的思路,信息化管理逐渐成为了高校管理技术的主流。艺术类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在应用方面进一步迈进,我们需要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便捷性、高效性、迅速性,有效提高图书馆运作效率,同时也有效减少图书馆不必要的浪费和资源消耗。因此,我们基于艺术高校图书馆建设为出发点,分析目前信息化建设的趋势与方向,制定正确的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策略,让信息化建设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艺术高校信息化图书馆管理特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推广,信息数据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信息搜索与查询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原来的信息搜索转化为系统搜索,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进行书籍查询的效率,更快地获取自己所需的图书资源,进而实现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高,同时也强化了图书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信息化时代下,图书馆的馆藏种类,不只局限于纸质书本的馆藏,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储存电子图书资源或者云端图书资源,打破了时空限制,进一步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有效地改进与丰富了阅读方式,优化了图书馆的发展。将信息化融入到图书馆管理中,能够让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多元途径进入到图书馆网络系统中查询自己所需的知识或图书资源,给读者带来诸多便利性,有效地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1]。
二、互联网背景下艺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满足艺术高校图书馆在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长足发展,广大人民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增多,带动的是相关教育业的同步发展。据数据统计资料显示,随着高校的持续关注,艺术院校的数量也迅速增加。2002年,共有597所艺术学院和大学,2012年增至1679所。除了以往的传统艺术本科院校外,许多综合性大学也设立了艺术学院。在民办高校,他们设立了艺术类高职院校。在过去的十年里,全国高校增加了1082所,考生数量增加了97万人。面对众多学校的竞争和挑战,艺术院校图书馆应充分考虑艺术教育专业设置和教学科研活动的专业性,除了普通高校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外,在艺术活动方面进行重点建设,真正为师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服务,也为提高学校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撑[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全新的数字化时代已然到来。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新形式——数字图书馆,这种新形式逐渐被广大高校和社会人士所青睐。而面对如今飞速的信息网络环境,艺术高校图书馆要想取得长足发展,一定要大力发展数字图书馆,通过多元信息数据向师生读者提供服务。
另外,还有一个发展关键点就是,要提供自己的特色信息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特色资源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和服务,可见,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的建设已成为一个支点,同时很多高校已经陆续依托数字图书馆的完美平台展示和提供特色资源数据,以供师生更多地学习、科研和再教育选择。说到这里,目前,一些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库建设主要以图书等为主,缺乏全文、图形、音频、视频、实录型数据库等,因此,除了建立文献信息数据库外,还建设了独具特色的图书馆电子库和传统,重点加强全文型、音像型和事实数据库建设。只有专业、全面、丰富的特色资源库,才能满足现代艺术高校图书馆在当今时代发展下的必然需要,也能进一步缩短与国外艺术高校在信息化水平上的差距。
(二)艺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图书馆本身属于公共文化的一部分,为公共文化进行服务,也是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和智力探索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传播文化、传播知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责任。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能够有效地让图书馆发挥自身的社会责任,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培育高素质的人才,进而有效提升我国整体科研技术的研究水平,这一切势在必行。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通过图书馆建设的网络资源服务平台与线下借阅服务平台的有效融合,能够突破局限,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增强读者与图书馆的交互性,激发读者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培养人才道路上良性运转,这是当今图书馆发挥必要职能和社会责任的必然体现和职责所在[3]。
(三)为艺术类高校校园文化创新提供动力
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具有发散性,同时也具有相当的活跃性,因此,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的巨大潜力。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见识广泛,如果能够通过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知识的积淀,相信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创新实力。因此,在推动艺术类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能够有效利用图书馆的各种馆藏资源,满足从事艺术学科的大学生扩充知识与学习提高的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的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的有效联动,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开展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满足学生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术研究奠定良好的资源基础[4]。
三、艺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艺术类高校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不可否认,也客观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在实际管理中,一些图书馆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和采取信息化建设中的先进理念,思想固化,导致图书馆管理工作过于机械化、单一化,管理方式仍显守旧低效,并没有切实有效地将信息化建设充分渗透进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方方面面。同时,个别艺术类高校针对当今时代下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趋势,缺乏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甚至只是急功近利,没有制定长远的规划,更没有合理的布局,使得本校图书馆管理不甚理想,特别是现代信息化建设更为受阻,发展缓慢[5]。另外,有些院校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重视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信息化软、硬件的建设和强化都无法有效落实,比如:大数据技术、AI等其他人工智能技术等,很多高校都已采用,并取得很好的使用效果,但是这些院校却未能顺利投入使用,这也会严重制约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信息化管理水平迟迟上不去,这些也必然影响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初衷。
四、艺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创新
(一)信息化背景下艺术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客观情况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获得图书等资源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同时也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加强。艺术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利用多元化、多样性的信息传播渠道,进一步发挥了图书馆信息传播中的主要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电子音像、电子文献等信息资源的规模和使用率相比过去正在越来越大,储存方式也在与时俱进的改变着。很多艺术高校图书馆,正充分利用丰富而庞大的电子音像、电子文献资源,一改传统的储存方式,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丰富馆藏资源多元性存储媒介,同时,也在优化着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方式提供保障,满足全体师生日益增长的信息化资源需求。
(二)信息化背景下艺术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1.融入先进技术打造高效图书馆
最为主要的是需要融入到先进的技术,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艺术高校图书馆也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进一步优化图书馆建设,增强学生阅读体验,为学生进行图书借阅提供便利。进一步打破图书馆的时空限制,通过手机端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引入AI人工智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借书效率,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云端图书馆的建设,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图书资料的查询[6]。在现代化的信息建设发展中艺术高校图书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其管理平台,为广大的读者和学生老师进行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要立足于校园实际状况和学科设置以及学生的需求来进行图书馆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在进行图书馆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大数据的运用,利用大数据来进行图书馆管理建设,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通过大数据增强与读者沟通联系,动态化的展示读者需求,基于用户信息进行分析,不断增强图书馆为用户服务的质量,不断对馆藏内容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内容予以改进,进一步提升师生读者对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满意度,真正地将图书馆打造成服务学生学习、教师科研的现代化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
2.加强艺术高校图书馆的交流
图书馆作为教学和学术研究机构的辅助部门,除了自身的研究外,主要提供学术服务,因此,文献检索服务应与科研、档案、出版等相关行业有机结合,进而促进图书馆文献管理、开发利用,以及高效的文献服务。艺术院校可以为师生、社会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也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和数字艺术图书馆来实现文化艺术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校发展,积极提高美术教学和科研水平。例如,艺术院校图书馆可以举办与艺术新书发行活动有关的各种学术专题讲座,介绍当前文化艺术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方向;邀请当地传统艺术家介绍民族民间艺术。当前,艺术类大学生要丰富民族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知识,提高学习传统艺术资源的能力;举办与图书文学、艺术学术收藏等相关的展览。例如,兄弟艺术院校与当地博物馆、文化档案馆等机构联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文献资源共享,扩大艺术文献的传播和利用等;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培训和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的传播,也有利于拓展服务领域,促进艺术院校图书馆的良性发展。
3.改进图书馆服务模式
图书馆的作用不仅在于文献资料的存储,同时也是智慧与科研成果的结晶。为了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的效率,需要有效地开发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利用图书馆来进行学习活动、研讨活动以及一系列的文学科研交流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引领良好的学术氛围,让老师和学生能够获取更加先进的知识,开拓视野,通过一系列讲座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前沿了解,发挥图书馆育人的作用。图书馆作为文化的集聚地,在进行文献存储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其德育作用,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对图书馆内在的数据进行深入化的分析,在师生通过图书馆开展研学和收集资料中树立积极正面的学风,进一步发挥图书馆在艺术高校建设中的作用,推动其前沿高效发展。
艺术高校图书馆应该立足本地特色的视觉文化资源,如民间美术、民间戏曲、民间手工技艺等带有审美特色的地方性文化知识,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特色,力求搭建一个带有地方性特色文化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馆藏文献资源信息平台。图书馆馆藏地方性特色的文献资源的建设需要花费较大的气力,尽可能地搜寻当地遗留的文献种类,并通过信息化建设在图书馆效能中发挥强大功能和作用,为师生带来巨大福利。
五、结语
新时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5G时代已经来临。面对如今飞速变化的新形势的要求与挑战,作为艺术高校图书馆,需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现代化管理方式融入到图书馆建设中,真正发挥图书馆为师生提供教研与学习服务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随着新时代到来,人工智能必然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艺术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服务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改革与创新,将信息化服务模式与不断革新的思维模式充分融入到图书馆管理建设中,力求打造更加现代化、更加智能化、更加信息化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实践,更新理念,同时还要融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建设水平,构建高质量的图书馆服务平台。面对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人员管理也十分重要,必须进一步发挥人员潜能,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工作,对全校师生开展图书馆相关信息化宣传、引导,让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深入人心,深入到全校师生每一个人,力争创造出共建共享的现代化艺术高校图书馆,让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师生的学习,发挥图书馆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本职作用。最后,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信息时代下艺术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能够为艺术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