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图书出版对图书编辑能力的新要求

2022-11-25

文化学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选题工作者图书

刘 嘉

一、引言

出版编辑行业的发展既要本着严谨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向前推进,也要注重先进技术和创新性思维的引入应用。对于图书出版工作来说,图书编辑是承担出版工作重要基础环节任务的核心工作人员。作为编辑人员,应当结合个人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通过应用更加具有先进性和丰富性的技术与素材,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图书编辑工作需求,提升个人的实践工作能力,并且在不断积累和完善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新时期图书编辑的角色定位分析

(一)图书编辑应当为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保障性支持

全民阅读是文化自信构建要求下提出的面向全社会群体的阅读参与倡导和政策要求。在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中,图书质量以及各个领域图书的专业性对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会造成非常直接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基层的图书编辑工作者若能够从个人的本职工作出发,结合个人所从事的图书编辑类别,从编辑质量内容筛选、选题创新等各个工作环节提升编辑工作的细节性和质量水平,则意味着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中所获取的基础图书资源在质量水平上达到了更高的层次[1]。另外,图书编辑在阅读推广的过程中也可承担一部分推广工作任务,只有其在基础的工作开展中能够注重创新性、严谨性和技术性才能更加明确图书推广过程中相关图书产品的质量亮点,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的图书读者推荐其所需要的图书产品[2]。

(二)图书编辑应积极响应文化传播工作要求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是文化自信建立工作背景下,需要重视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图书编辑作为直接接触文字和传统文化资源素材库的专业工作者,其在图书编辑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多元化的传统文化素材和资源[3]。因此,只要图书编辑充分考虑传统文化传播的要求,并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就能够使得传统文化这一厚重的文化主体,利用先进而有效的方式方法得到传播和发展[4]。

(三)图书编辑应积极提升个人的综合工作能力

这方面主要强调的是从图书编辑这一职业岗位的实际出发,要求编辑人员要认清现阶段图书编辑和出版工作开展的市场环境与文化环境。积极结合现阶段编辑工作开展的标准化要求和规范,对照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基础水平,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积累个人的理论知识储备,丰富个人的实践工作经验,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信息技术等手段为个人能力的提升和优化提供帮助[5]。

三、图书编辑工作者的工作特征分析

(一)工作开展集中性强,整体工作量大

从编辑出版工作的开展流程角度分析可知,图书出版编辑工作者需要基于图书的前期选题组稿、中期的图书内容编辑以及后期的图书出版宣发等各个工作环节充分发挥出个人的工作能力,并且做好基础素材资源的选择和重点内容的编辑工作,为图书质量的提升和优化提供支持。这意味着图书编辑工作者需要基于独立的图书产品编辑集中进行大批量的专业编辑工作,在大量工作开展的背景下,图书编辑工作更需要基层工作人员在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的严谨性上达到更高的水平层次[6]。

(二)工作开展精细性要求高,需反复审核检验

在图书大批量出版前,样书或编撰完成的图书初稿都需要经过精细地核对和优化编辑环节。这是图书编辑工作者日常编辑工作中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一部分工作,编辑工作者需结合不同的图书主题,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用个人的专业知识做支撑,通过反复审核确认为图书内容的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提供保障。我国的编辑出版行业中,关于文字内容的审核执行三审制度。这也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图书期刊或其他文字稿件在出版工作推进落实前所需要达到的精准性要求。

(三)对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高,需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精神

在大批量、精准性的要求下,图书出版编辑工作需要经历反复性的核心工作环节,这对相关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在反复审核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才能确保重复性的审核编校工作,在精细性上达到预期的水平。另外,工作人员对于存疑的部分图书文字或表达方式也应当充分发扬专业精神,积极搜集多方面的素材资源对相关内容描述含义的精确性进行观察,并最终精确选择相应的文字表达方式进行图书内容的润色修改,确保图书的文化传播功能充分有效的发挥。

四、新时期图书出版对图书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一)要求图书编辑具备扎实的市场调研能力

图书编辑工作人员首先要具备面向图书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并同步对调查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市场环境基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会不断发生变化,图书市场也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同步发生着变化。作为图书编辑,其应当明确图书在功能上的实用性要求和应用中的便捷性要求,通过更加便捷精准的图书推广和运用模式提升图书编辑和推广工作的有效性。另外,从内容编辑的角度上来说,除了按照不同的行业领域出版专业的指导性图书产品外,一些更加受到广大读者认同与其日常生活贴近性更强的图书编辑内容应当被融入到相关的图书产品中。而从市场调研工作的组织实施的角度上来说,图书编辑工作者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内容编辑能力,还应当注重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图书编辑市场的发展动态和趋势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组建专项的调查小组的方式,结合图书出版的宏观政策和主题性要求,从读者反馈、同类书籍销量数据调查研究以及图书出版渠道的创新应用数据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市场维度的调查研究工作,力求在充分了解对应图书市场的实际情况的背景下,从图书编辑这一基层工作入手实现一定程度的改良和优化,为更好地完成图书销售的工作任务打好基础。

(二)要求图书编辑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与创新能力

从现代社会背景出发进行分析可知,图书编辑的创新能力除了基于先进的技术和平台借鉴多元化的素材资料之外,图书编辑自身也应当基于个人的工作经验积累和文字图片信息的敏感性实现对图书编辑视角的创新和优化。具体来说,图书出版在网络平台与信息技术介入的背景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技术性制约,其传统的出版模式和出版工作流程需要适应信息技术和平台的发展实现创新。而从图书编辑环节入手实现相应的调整,是更好地适应这一市场环境的重要基础条件。基于整体的文化环境和图书市场环境更加灵活多元的特征,作为基层的图书编辑,也需要在个人的思维创新性和热点信息敏感性上实现针对性的提升,善于在图书编辑的具体工作落实中应用热点词汇、热点事件作为图书编辑过程中的素材进行改良优化应用,使得编辑工作的开展实现内容维度的创新和优化,体现出时代性。只有具备创新独特的思维视角的图书编辑才能够在保障图书信息内容传播方向正确性的基础上,用更加具备吸引力的方式完成图书的编辑,这也是更进一步地为图书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便利的重要条件[7]。

(三)要求图书编辑具备精准定位选题内容的能力

题材的新颖性和选题的正向性对于图书的编辑质量和读者认同度指标都会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只有基层编辑工作者在基础的选题环节能够提升个人的信息素材敏感性,在丰富多元的选题方向中,敏锐地捕捉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的选题内容,才能够确保基于相应主题的图书编辑,在质量上和文化内涵上获得提升和优化。对于图书编辑来说,要想提升个人的选题能力,一方面需要深入到基层的图书编辑工作岗位中,不断吸收和学习不同类型主题的图书编辑的工作任务和具体内容,通过差异化的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拓宽个人在选题工作环节的思路范围。同时,基于实践工作中的交流沟通也能够更好地激发起图书编辑主观上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进一步做好选题工作的重要基础。另外,选题内容的热度也是图书编辑在新时代需要关注的要点内容,只有具备一定的舆论基础和固定读者群体的选题,才能获得更好的市场覆盖率和认同感,最终获得更加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四)要求图书编辑具备良好的市场营销能力

市场营销能力强调的是图书编辑在完成了基础内容编辑的任务后,还应当将编辑过后的营销推广工作也纳入到个人的工作开展范围内。对于图书编辑来说,只有与宣传推广部门的工作人员基于编辑过程的整体流程推进做好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够为其本职的编辑工作提供一定的创新思路,而图书编辑作为对图书内容结构、基本内涵和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更加精准全面了解的群体,其个人和团队更应当参与到图书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中,基于图书内容的亮点和文化内涵亮点为市场营销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工作思路。图书编辑也需要介入到营销宣传的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了解图书营销宣传工作的基本流程,并且明确图书编辑与后续的实践性更强的营销宣传工作之间的紧密逻辑关系。必要时,图书宣传推广工作的开展中,还可基于核心的图书编辑组成宣传推广小组,通过与读者进行直接沟通交流的方式将图书的编辑过程向读者进行交流反馈,增进读者对图书编辑工作的了解程度以及图书成书过程的了解程度,这也是提升读者对图书本身内容认同感的一个重要路径。

(五)要求图书编辑具有现代性的工作思维模式

思想认知状态是影响图书编辑具体工作落实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图书编辑基于现阶段的时代背景,也需要实现个人思想认知的转变和优化现代环境下的图书编辑,应当认识到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与图书出版行业逐步融合的整体趋势,并且感受和体会到新媒体技术以及融媒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编辑工作开展所带来的挑战与冲击,从而在个人的工作开展过程中,运用更加具有先进性或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基于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引导,找到适应新时代背景的图书编辑工作思路和模式,避免固化思维对图书编辑工作的实践落实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关于创新性的工作思维模式的转变,需要图书编辑工作者不断吸收和学习具有时代性的先进理论知识和技术,从而产生更加具有新颖性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将其逐步在工作实践中融入图书编辑的工作开展中,这不仅是图书编辑工作能力提升的一种典型体现,也是编辑工作者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提升个人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六)要求图书编辑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导向和职业责任感

作为文化传播工作者,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原则开展相应的工作。即使在新的技术和平台的支持下,图书编辑工作的相关环节可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和优化,但基于文字处理的精细度和精确性要求仍然是基层编辑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开展中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另外,图书编辑工作者还应当积极学习党政机关对于文化传播以及出版编辑行业提出的新时代的新的工作目标和政策要求,从而保持个人正确的价值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个人工作开展的主导观念引导个人的工作组织和落实,以文化传播、文化自信构建为基本任务创新优化图书编辑工作的质量水平。用专业的技术和过硬的思想认知状态促使图书编辑工作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方向,并且体现出不同主题背景下图书编辑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能力。基于这方面能力的提升,可由相关出版社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实践教育,促使编辑工作者认识到自身所从事的工作对于社会舆论引导以及价值观念引导的重要作用,并且从个人的工匠精神、专业精神培养的角度出发,对相关基层工作者加强引导和教育,使其能够在行业不断变化发展的背景下摆正个人的工作态度,注重与行业领域中其他顶尖人才的学习交流,并且充分发挥出团队协作精神,更好地完成既定的图书编辑工作任务[8]。

五、图书编辑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文化传播和思想精神维度的需求具有长效性和发散性的需求。因此,图书编辑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会在人民群众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基层编辑工作人员,应当积极适应未来发展趋势,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水平,确保在未来的长期工作开展中,能够为不同年龄层次与文化背景的读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图书推广服务,最终实现图书编辑出版工作质量水平的不断完善与提升。

六、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图书编辑工作者在新时期的出版编辑工作环境背景下,需要实现自身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完善,适应新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市场环境,全方位地参与到图书的策划编辑、宣传销售的各个环节,逐步实现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与优化,成长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背景的专业化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选题工作者图书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图书推荐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