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意见
2022-11-25何锦萍
何锦萍
(浙江省海宁市行知初级中学,浙江 嘉兴)
在义务阶段的教育工作中,美术学科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核心素养理念全面提出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强化学生的艺术思维,也逐渐成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一项重任。在初中阶段,美术学科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结合教学现状分析来看,一些客观条件极大程度地限制了美术教育价值的展现,而在课堂上也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制约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在教师能力方面体现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做好有效的教学创新,创新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准,以此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现行课程标准来看,美术学科的人文性逐渐提高,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地自我积累、自我升华,才能够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这一特性,在丰富灿烂的人文背景中,将美术展现在学生面前[1]。
一方面,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教研建设,需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多积累一些新的与美术教学有关的信息。尤其是对于农村领域的初中美术教师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现阶段,很多农村初中学校所招聘的美术教师并不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甚至基本功都不过关。教师应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弥补自身的缺陷,提高自身能力,为核心素养的全面渗透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化自身的教学思想,正确看待美术教学的作用。要对艺术工作充满热心,对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的态度,能够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形成正确感染,不仅要侧重强化学生的美术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在教学方式方面体现核心素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青春期的变化会使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极不稳定,甚至很多学生会在这一阶段产生思想波动。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之所想。在师生构建和谐关系的状态下,逐步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美,体现生活美。相比城市学生来说,农村学生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可以无缝隙地接触大自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比较丰富。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脱离教材的束缚,将学生带出教室,带入大自然中,欣赏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而后将自己的真实感受以绘画的形式体现在纸上。这一方式远比单方面的师生授受以及填鸭式教学手段所形成的效果更加明显。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加强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结合。例如,将美术与音乐相结合,鼓励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绘画出自己当下的想法;将美术与语文学科相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一些古诗文,尝试性地绘制出诗人在诗歌中所描绘的场景,并在彼此交流、相互对比的状态下激发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能力及素养的共同发展。
三、在课堂地位方面体现核心素养
美术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初中阶段,教师需要意识到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是要激发学生的美术思维,要让学生把美术与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感受美,在美术中体现生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平衡好各教学要点,设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提高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地位,以自动化、实践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广阔的空间,用于美术创作以及想象,促使学生可以在作品中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而潜移默化地强化自身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布置美术创作的任务后,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段时间,要求学生先构思自己的绘画思路,然后设计画面构图。或者可以彼此交流自己的创作想法,丰富自身的创作灵感。当学生完成作品创作后,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评价,贯彻先扬后抑的原则,指出学生作品中的不足,以此既不会打消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虚心接受自己的缺点,并对其及时调整,培养学生的谦逊之心,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其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开设美术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益,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丰富学生的艺术气息,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融入全新的教学思想,侧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自身能力培养、教学方式、课堂定位中,全面渗透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