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生课后服务实施现状研究
2022-11-25何剑雄
何剑雄
(甘肃省灵台县星火中学,甘肃 灵台)
2021年秋季学期是“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学期,也是大部分地区和学校推行课后服务的第一个学期,课后服务实施的现状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成效,需要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为学生的综合成长提供足够的助力。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课后服务实施现状
根据国家的“双减”政策要求,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应引导学生自愿参加,一周五天都要为学生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两个小时,原则上课后服务的结束时间应晚于当地正常的下班时间。如果有学生家长的下班时间特殊,学校应根据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提供延时服务。在课后服务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学校遇到了一些问题: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名单每天都在变化,且临时发生变化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同年级的学生需要不同比例的课后服务,如初一和初三的学生需求不同;课后服务客观上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如何柔性管理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等。课后服务是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推行之初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应站在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去破解课后服务的难题。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课后服务的优化策略
(一)围绕学生需求制定课后服务
“双减”政策要求下的课后服务应将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导答疑,为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空间,结合学校特色优势开展多元化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从“双减”政策的要求可以看出,课后服务从内涵上来讲可分为三个部分,课后作业+自主学习+兴趣活动。虽然“双减”面向的是中小学学校和学生,但实际上小学和初中学生在课后服务中的需求是不同的,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普遍轻于初中生,升学压力也轻于初中,初中学校为学生安排的课后服务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让教师和学生用好课后服务的课后作业和自主学习时间段,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和效率,做好预习学习和针对性答疑辅导,然后再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初一正处于小升初过渡阶段的学生,学校可为学生安排诸如项目化学习、自主阅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从小学学习状态过渡到初中学习状态。针对初二的学生,学校可为学生开设诸如美术创作、手工制作、书法、乐器、合唱、社区活动、模拟法庭等多种多样的审美、艺术、德育活动,也可以向学生开放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心理健康咨询室,职业生涯体验室等各种功能类教室,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需求,引导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成长期。针对初三的学生,学校可开设体育健身、心理辅导等缓解学生身心压力的课后服务活动,辅助学生更好地面对中考带来的升学压力。
(二)分担课后服务带来的教师负担
中小学组织开展课后服务,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求,缓解了家长接送孩子、看着孩子写作业的烦恼,却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工作负担和更长的工作时长。教师站在教育工作者的岗位上固然愿意为了学生的成长无私奉献,但学校也应当考虑到教师对于工作量的承受能力和个人生活需求。首先,课后服务属于学校开展的、学生自愿参与的活动,并不是强制要求全校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因此,课后服务时教师面对的就是一个每天都在变动、课后服务时间开启前还可能出现变动的学生群体,究竟哪些学生该在哪个时间点走出校门的问题使得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压力陡然增加。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家长和教师之间搭建课后服务参与信息登记的平台,家长可通过手机登录APP或微信平台自主选择孩子参加课后服务的时间和一周天数,如果有临时早下班或临时不能按预定时间接孩子的情况还可以临时修改。通过这个技术手段,班主任每天都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有更透彻的了解,减轻学校安全管理的难度。其次,调动教师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分担教师工作压力。参与课后服务的科任教师下班时间推后,学校可考虑安排这些教师晚上班1~2 个小时,保证教师的休息时间。参与课后服务的班主任工作压力大,学校可考虑增加教师补贴、调高绩效工资分配、提高职称评选优先级。有特殊情况、参与课后服务有困难的教师,学校可考虑安排他们承担在家也可以完成的如课后服务时长统计等工作,灵活调配教师资源。
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下满足学生需求、满足家长需求的学校活动,想要做优、做好还需要从很多方面进行细节调整。学校应围绕学生需求、教师工作需求进行灵活把握,调动师生的参与积极性,不强制执行,保证师生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