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行道树倒伏原因探究及改善建议

2022-11-25高飞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行道树树冠树种

高飞

北京市东城区绿化二队 北京 100061

1 引言

行道树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伴随着极端天气,有关行道树倒伏的报道比比皆是,以受台风侵袭的南方沿海城市居多。但近几年,北方行道树倒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轻则影响交通,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重则砸车伤人,给人民财产及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一条道路的绿化,从最初规划、设计、施工到后期养护,每一个环节都暗藏着树木倒伏的因素,探究行道树倒伏的原因,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改善建议,对防范行道树倒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 倒伏原因

2.1 城市规划中的隐患因素

现代化城市的飞速发展,形成了城市中一道道高楼林立、鳞次栉比的景观。伴随而来的则是“城市峡谷效应”,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改变了风的正常速度与走向,使风汇合在高楼围合成的街道峡谷内,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促使风形成强大的乱流、涡旋,造成不良的局域性风气候,这种局部的高楼风,极易促使树木倒伏。

其次城市的排水系统不够发达,强降雨后雨水不能及时排出,造成土壤含水软化,使得树木根系失去有力支撑,也是造成树木倒伏的一个重要原因[1]。

2.2 绿化设计中的隐患因素

根据近几年的数据统计,柳树、刺槐、毛白杨等树木倒伏的现象较多,这些树木有的主根不发达,根系较浅,抓地能力弱,有的萌芽力强、树冠大,造成根冠比不平衡,遇到极端天气,很容易拔地而起。在行道树的树种选择上,如果选择浅根性树种或树冠容易生长过大、过密的则会留下易倒伏的隐患。

2.2.1 树种选择

对于不同的树种来说,其抵御风力的能力各不相同。通常来看,株高在2m以下的花灌木在抵御风力方面最强,落叶树抵御风力的能力比常绿树抵御风力的能力强,通常行道树多以高大的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为主,植株越高其抗风能力相对较弱。根系的深浅对于树木的倒伏也有所影响,深根系的树木在一定程度上抗倒伏的能力要高于浅根系的树木。从过往的一些数据统计上来看,根系相对较浅的树木其一旦受到大风的侵袭就容易出现连根拔起,树木倒伏。而扎根能力强有主根的深根系植物,则抗风能力相对较强。

2.2.2 树干强度

在种植行道树方面对于树干的选取也有所要求,如果木材的韧性较差,易曲性不好,枝条就容易出现折断的情况,所以其抗风性较差。相反,如果木材的密度较大,韧性强,则不容易出现主干折断的情况,所以有着较强的抵御风力的能力。

2.2.3 根冠比

从现阶段来看,连根拔起、出现倒伏的树木除浅根性树种外,树冠较大、树冠长速较快的树木,在一定程度上也较为多见,由于其树冠受风面较大,同时根系不深所以导致出现倒伏的情况。尤其是一些新移植的行道树,在根系还没有完全处于稳定状态时,地上的枝叶就开始迅速生长,导致树木头重脚轻,就容易出现树木倒伏的现象。还有一些行道树地上生长速度较快,树冠已经达到较大的程度,而胸径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也是其容易出现倒伏的情况之一。树冠大的树木,如果缺乏及时的修剪,树冠所承受的风力超过树枝所能抵御风力的范围时,行道树就会出现倒伏、树枝折断,甚至连根拔起的情况,危害人们的安全。

2.3 道路施工中的隐患因素

新植树木在倒伏树木中占有很大比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达到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提升城市道路的绿植覆盖率,通常新植树木全部采用全冠移植,未扎根的新植树木头重脚轻,在遇到极端天气时极易倒伏。

也有些城市道路工程,一味追求两侧道路树干的粗、直,看起来整齐规范,移植的行道树为18cm以上的大规格,并对其进行截冠、截干,从而导致树木的恢复能力较弱。同时在移植时,有些树木的切口没有做好处理,因此没有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容易产生积水并造成树干腐烂,导致整株行道树树干中空,一旦遇到大风,极易发生断裂倒伏的情况。

其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建筑用地越来越多,没有给行道树的栽植留下足够的种植面积,导致移植面积小,对于一些较大的树木来说土球较小没有足够的空间。道路工程施工建设时,通常绿化为最后一道工序,为最后进场的施工方,道路建设完成,仅预留行道树树池,小到1*1m,大到1.5*1.5m,为保证新工道路的景观效果,通常要求在不破坏人行道的前提下进行树木栽植,为此,树木土球直径必须小于树池宽度,无法保证土球为胸径的8-10倍移植,而苗圃为减少成本,在断根时也会尽量减小土球, 因此,在移植时导致主根和大根被切断,造成根基不稳,生长不协调等问题,加之全冠移植,必然头重脚轻易倒伏。且为缓解交通压力,在拓宽道路的过程中,通常会占用绿化面积,压缩行道树的生长空间,致使树穴周边多是坚硬的道路基础,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又形成了一道道屏障,种种条件阻碍了树木根系的生长延伸,根系无法得到伸展,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与养分,从而使得根系更加薄弱,加剧倒伏概率。

其三,新植行道树在立支撑时,因为人行便道上全部为硬质铺装,无法对支撑进行固定,通常将支撑杉木卡在树池边缘,然而对于规格较大的树木,树池面积过小,使得支撑与树木形成的角度过小,支撑力度不够。且近几年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为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对所有裸露树池加装了铸铁、金属网格、复合材料等树池篦子,由此树木支撑更加失去了支撑点,无法坚固地固定在地面上,造成新植树木极易倒伏。

其四,许多道路施工多为道路改造,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很多道路本身有行道树的存在,在进行升级改造时,为统一高程,有些地段需进行降土处理,导致原有行道树栽植深度变浅,暴露部分根系,因其不影响生长,且节约移植成本,故不进行处理,从而加剧了倒伏风险。

2.4 日常养护中的隐患因素

许多城市历史悠久,很多道路已存在多年,虽然有些道路后期进行了重新升级改造,但仍然存在很大一部分无给水设施的道路,浇水通常依靠水车或“靠天吃饭”,造成树木浇水量不足,加上近几年治理裸露土地,安装各类形式的树池篦子,对浇水、施肥皆有一定影响,使得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根系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养分,造成根系生长不发达,抓地能力弱。

根据调查发现,许多国槐倒伏不同于毛白杨、臭椿等连根拔起,通常是从根茎处断裂,这些国槐通常规格较大,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多数为内部有病虫害,导致树干腐烂中空,从而劈裂或断裂。病虫害尤其是蛀干害虫也是造成树木倒伏的原因。

在日常养护过程中,行道树的养护困难最多,尤其是行道树的修剪。道路施工作业需报交管部门审批,行道树通常分枝点高,修剪时需要高空作业车的配合,必然对交通造成一定影响,审批困难。其次路边设有大量停车位,为修剪带来了诸多困难,低频次的修剪使得行道树树冠大,通风性差,遇强风易倒伏。

另外树龄大,树势减弱,根系抓地能力下降也是大规格树木倒伏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应对建议

3.1 城市规划中的应对建议

合理规划建筑分布及路网走向,适当增加道路宽度,有意识地加大建筑物的间距,避免因高层建筑密集形成的“城市峡谷”,留出风道,减少风压,对避免行道树的倒伏具有积极意义。

积极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理念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不仅下雨时能够快速将积水排出,避免成涝造成土壤软化,还能够吸水、蓄水,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避免持续性的干旱使得根系因水分不足生长势弱。

3.2 绿化设计中的应对建议

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应将道路绿化配套进行,道路绿化不仅仅是预留出绿化面积那样简单,尤其是规划地下管线、设施时,应考虑其对树木根系的影响,预留足够的空间供根系的生长延伸。

不要一味地为拓宽道路而压缩绿化面积,应为行道树预留足够的树穴空间,给树木根系充分的生长空间。近几年,许多道路采用树池联通的绿化方式,不仅绿化面积增加,景观效果良好,而且树木生长空间增加,大大降低了树木倒伏现象。

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方面,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气候特点与立地条件合理选择树种,使行道树良好的生长,从而达到绿化的目的。反之,如果没有按照该原则进行树种的选择,那么树木只能短暂成活,生长不良,影响城市的美观,给城市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利用该原则进行树种的选取时,首先要遵守的就是避免使用外来植物品种,外来植物品种很难适应该地区的生长环境,造成树木衰败,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城市的形象,给城市造成损失。所以在行道树种的选择方面要选择适合该地区生长的树种,尽量选择对土壤要求不严、耐贫瘠、根系发达、抗病虫害、耐修剪的树种,避免易倒伏的浅根性树种。

3.3 道路施工中的应对建议

在道路施工时,市政铺设人行便道时应为树池预留出足够的面积,由此可适当地增大土球面积,待绿化部门入场栽植完行道树后再进行树池周围步道砖及条形砖的铺设。

在栽植时,应尽量挖大树穴,清理树穴内的建筑垃圾,更换种植土,施基肥,给树木充足的养分,栽植时分层夯实,可根据树种适当埋深10-20公分,稳固树木[2]。

对于城市中的一些新栽树木与材质较弱的树木来说,支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新栽树木来说,其本身的根系尚未发展到一定程度,扎根不深,容易发生树干摇晃的现象,通过搭建树架可以很好地对树木进行稳固,促进根系的生长,避免其受到大风的危害,减少树枝折断的情况,预防倒伏现象的发生。除了对树木进行树架的搭建外,还要对树木进行加固工作,在大风来临前提前做好预防。目前在城市中对行道树进行加固的树架主要有4中类型,包括单脚护树架、两脚护树架、三脚护树架与四脚护树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对树木选用不同的树架。如今城市栽植的行道树,周围都是硬质地面,坑内也要安装树池篦子,无法加固底脚。可采取增高支撑点,使其至少位于树干高度的三分之一处,支撑杆根部用杉木对角固定,并将横杆固定在树干上,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3]。同时许多针对硬质地面的新型支撑应运而生,虽然成本较普通杉木支撑高,但对于抗倒伏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做好大风的预防措施,避免城市行道树发生倒伏的情况,从而美化城市形象,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3.4 日常养护中的应对建议

日常养护中浇水对于植物的生长最为重要,但行道树的浇水极易被忽略,究其原因是纯行道树绿化的道路通常无给水设施,作业困难。越是这种情况应该越重视浇水,有条件的道路在改建时应加装给水设施,保证行道树水分充足。加装树池篦子时应采用便于开启移动或渗水性好的,保证树木充足的水分养分,使根系生长健壮,抓地力强。

加强树木的疏剪,疏理树冠内的多余分枝,保证树冠通风良好,及时修剪偏冠,均衡树势,调整合理的根冠比,避免“树大招风”。但由于近年交通压力大,白天占路修剪审批不易批准,且树下多停车,夜间高空作业危险系数高,导致树木不能修剪到位。建议交通、市政、街道等部门重视此项工作,启动联动机制,给予协助,创造便利的修剪条件。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尤其是蛀干害虫,实时监测有蛀干害虫的树木,如发现有空洞腐烂及时清腐补洞。对于无法补洞或树势过于衰弱的应及时申报伐除。近几年,伐除审批通常只针对死亡树木,对于未完全死亡的树木通常不予以批准,且审批流程复杂耗时长,很多危险树申报后还未得到审批便遇极端天气发生倒伏。建议审批部门应制定相关制度,对于危险树简化审批流程,避免因程序复杂或条件苛刻造成的树木倒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高科技对行道树进行智能管护已成为一项非常必要的手段。建立行道树智能监管系统,实时监控行道树的生长状况,从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对行道树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行道树发生倒伏。从现阶段来看,大多数行道树的生长环境较为恶劣,土壤条件较差,多为城市建造时的建筑垃圾,管线分布也较为密集,因此对行道树的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智能监管系统可以准确的掌握行道树生长环境的基本情况,在发生不利因素时将信息准确传达到控制中心,进而提高行道树的存活率,为行道树的生长保驾护航。

4 结论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中行道树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因此我们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维护与改善,避免行道树倒伏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城市的形象,进一步危害城市的经济发展。虽然避免树木倒伏的关键与重任在于日常养护当中,但行道树倒伏的现象需要多部门的重视与配合,熟知树木倒伏的原因,在各个环节能够采取避免行道树倒伏的措施,减少倒伏现象,作为城市绿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行道树,将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行道树树冠树种
不同地理尺度下中国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的均质化特征
行道树
树种的志向
弯道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树种的志向
榕树
弯道情结
树冠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