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树种在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2022-11-25徐宝东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华池分局甘肃庆阳7456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2期
关键词:树种甘肃省造林

●徐宝东(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华池分局 甘肃 庆阳 745600)

甘肃省子午岭地区横跨陕西、甘肃两省,是黄土高原当前保存较为良好的一块天然植被区,被称之为“绿色天然屏障”,但因其分布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森林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基于此,利用“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的契机,以造林绿化工程为依托,探究乡土树种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甘肃省子午岭地区常见乡土树种

甘肃省子午岭地区造林绿化工程强调以造林绿化乔木、花灌木树种为主,可选择的乡土树木种类为杜梨、丝棉木、辽东栎、花叶海棠、黄刺玫、紫丁香、狼牙刺、紫荆等[1]。

2 乡土树种在甘肃省子午岭地区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2.1 适应能力强

乡土树种是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对于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较为突出的适应能力,抗逆性能较为优良。乡土树种自然分布的中心为其生长最适宜区,在生长量、繁殖能力、干性、抗性、寿命等方面均表现卓越,可以提高造林绿化成功率。

2.2 管理经验丰富

乡土树种在造林绿化工程开展区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造林绿化工程操作者对于乡土树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均有基本了解。且在乡土树种长时间栽培实践中积累了足够的管理经验,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2]。

2.3 树种种源多

乡土树种即本地区天然分布、已经引种多年且表现优良的树种,种苗基地与造林地之间的距离不远,可以基本满足随起苗、随运输、随栽培要求,压缩了包装、贮藏环节,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造林绿化工程开展效率。

3 乡土树种在甘肃省子午岭地区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技术

3.1 选苗

根据甘肃省子午岭地区现有乡土树种情况,结合造林绿化工程需要,可以选择蔷薇科典型旱生植物杜梨,其根系较为发达,且具有较强的耐干旱、耐盐碱能力,适宜打造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林。在确定树种之后,可于当年春季从当地林场引进种子,在山林场培育1年生实生苗,在苗高达到(25±5)cm后,进行干旱立地条件下的人工造林。也可依据无病虫害、干型通直、生长健壮的原则,直接从区域标准化培育苗木示范区移栽苗木,移栽时需要携带土球。也可选择蔷薇科直立生灌木黄刺玫,其株高在2.5 m左右,每年5月会开黄色无苞片花朵,8月会挂果,具有较为优良的耐盐碱、抗干旱、耐阴、吸光特点。基于黄刺玫育苗时间短、繁育成本不高的特点,可选择在每年黄刺玫萌芽前(惊蛰后),将已成活的整株黄刺玫连同根系挖出,分成若干个独立植株(根、枝兼具),或者在每年夏季到来前,将已成活的嫩枝插入土内。

需要注意的是,若选择卫矛科落叶小乔木丝棉木造林,应在10月中下旬采摘苗木果实,然后进行晾晒、敲打,收集种子。在翌年1月上旬,准备35℃的温水进行24 h浸泡,再按1∶3的比例,将种子、沙混拌。待3月中旬土壤解冻后,将种子堆在背风向阳处催芽,至种子有1/3露白即可备播。

3.2 整地

由于甘肃省子午岭地区位于黄土沟壑区,年均温6.5℃,年日照数在2500 d左右,年降水量在380 mm左右,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9月。植被土壤为黄土,多年平均径流模数在46 m3/km2左右,为典型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因此,在造林绿化工程开展前,选择夏秋季或春季进行整地。第一步,利用机械,按8~10 m的间距进行侧等高线设置;第二步,沿前期设置的等高线开挖水平沟,水平沟宽度和深度均为60 cm;第三步,利用底土,铸造拦水埂并拍光,拦水埂高度40 cm、底宽度30 cm;第四步,检查拦水埂牢固度,确定无误后将内侧表土斜向铲入沟渠内,并进行拦水埂基础部位回填;第五步,将田面整修成5°~10°的反坡,反坡外部较高、内部较低,宽度在120 cm左右;第六步,沿横向开挖过程,设置纵向拦水埂,拦水埂之间的距离为10 m,可充分发挥拦水埂蓄水保墒的作用。

3.3 栽植

按每公顷150 kg的用种标准,将种子均匀撒入垄内,并覆盖1 cm厚的土壤,适当按压后,等待出苗。

在乔木移栽前,进行同一树种苗木的截干处理。一般短截后植株主干长度控制在20 cm左右。而对于灌木,则可以将大部分枝条、叶片剪除后,带土球定植,栽植后浇1遍透水,7 d后再次浇水,确保植株成活。

截干处理后,及时进行苗木“假植”,避免根系风干或遭受冻害。在正式栽植时,可以将苗木放入盛有水的植苗桶内,保证待栽植苗木根系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按2505穴/hm2的标准开挖定植坑,定植坑边长为30 cm。定植坑开挖完毕后,利用每穴2株的栽植方法,控制苗木栽植深度为苗木长度的2/3(杜梨苗栽植深度在30 cm左右)。栽培完毕后,将湿润底土回填,并稍微向上方提拉苗木,为根系舒展提供空间。再回填其余表土,轻踏踩实防止风干和野生动物危害。

3.4 培育

翌年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中旬,检查造林地苗木生长发芽情况,第一时间进行补植[3]。标准化培育乔木移栽后即可进入快速生长期,应以苗木塑形为培育重点,利于获得侧枝丰满、主干优美、树型圆润紧凑的绿化林。一般乡土树种苗木修剪首年需要在冬季休眠期开展,将干萌枝条、竞争枝条修除。而在定植培育1年后,可以选择秋季落叶后,保留3~5个主要枝条,将其他多余枝条剪除。保留的主要枝条可以进行短截处理,短截后主要枝条长度控制在50~80 cm,且含有2个2层分枝。

对于灌木,可以选择粗放式培育管理方法。以黄刺玫为例,在黄刺玫新栽当年,苗木成活后不需要浇施水分及施加肥料[4]。但是在黄刺玫植株生长过程中易发生白粉病,需要增施磷、钾肥,或喷洒石硫合剂进行预防。

4 总结

采用乡土树种进行造林绿化具有用途广、风险小、成本低、效益高等优良特点,对于退耕还林、培育区域特色经济、建设生态屏障均具有重要意义。在造林绿化工程开展过程中,甘肃省子午岭地区应优先选择黄刺玫、花叶海棠、杜梨、狼牙刺等乡土树种,依据近自然林业理论,进行自然界森林模拟培育,搭建物种丰富、结构稳定、层次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提高造林绿化工程效益的同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树种甘肃省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不同地理尺度下中国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的均质化特征
树种的志向
数字
树种的志向
席晓辉作品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