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萍萍治疗老年恶性肿瘤学术思想探析❋

2022-11-25李同达韩丹阳付雪松王晨莉杜宝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元气正气阴阳

李同达, 韩丹阳, 付雪松, 王晨莉, 杜宝珍

(1.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肿瘤科, 北京 100009;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 100142)

随着高龄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老年肿瘤学已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由于老年患者的机体状况、治疗需求等与年轻肿瘤患者不同,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疾病特点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的目的。中国古代医家即认识到老年人肿瘤高发的特点,明·张景岳慨叹“少年少见此病,而为年衰耗伤者有之”。通过中医理论的发展与不断的临床实践,中医药发挥综合调整独特作用逐渐受到患者的青睐与医学界的重视。李萍萍教授经过近40年的深入研究,在老年肿瘤中医理论、证候学、临床与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诸多成果,提出肿瘤治疗“守一存真”的思想,并应用于老年肿瘤患者全程治疗中。现将其治疗老年肿瘤学术理论渊薮及内涵进行梳理,以飨同道。

1 “守一存真”思想的学术内涵

《周易》《道德经》是中华文化之源泉,道家学说对中医理论的产生有重要影响。从《黄帝内经》这部经典著作中可以看到,对万物生成、生命起源与阴阳变化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均与道家思想一脉相承。《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说文解字》释:“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2],所以“一”蕴含了整体、起源、源头等深刻意义,也蕴藏着孕育生命、生长万物的道理。“元气”为“一”,唐代孔颖达释《周易》言:“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3]”东汉何休所著《公羊解诂》中云:“变一为元,元者,气也。[4]”中医学吸收道家理论精华形成整体观念,将天地之元气比之于人体,谓人体之“元气”为“真气”。如《灵枢·刺节真邪》所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即“真气即元气也”[5]。所以,元气是天地所生之“一”,人体之元气也是禀于天地之气,与人体孕育、成长、发育、成熟、衰老、罹患密切相关。元气充盛,人体气血运行于经络,滋养五脏六腑,促生形体百骸,但却运化于无形,恰如“上善若水”,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之品[6]。

李萍萍溯本探源,求书究学,览观医道诸家,深耕老年肿瘤之中医治疗,认为元气渐衰是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提出“守一存真”为治疗之要旨。《庄子》云:“我守其一,以处其和。[7]”“守一存真”的理论实质和内涵就是守持元气、保存真气,使正气生发有源,阴阳冲和,以御癌瘤。“守一存真”是老年肿瘤的治疗大法,凡各种癌瘤治疗应以顾护、保养人体元气为根本,切忌盲目戕伐,惟阴阳冲和,元气自然无为而治之,病自安然,以图复健延年之效。

2 老年肿瘤的病机特点

观物言之,大凡看似简单但其理愈复杂,中医尤为如此。老年患者素体累疾而病杂,临证需分阴阳、定脏腑、明经络,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应浑然一体,环环相扣。能道其一二者不难,但能达“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之境界难矣。老年肿瘤患者病机更加复杂,均晓肿瘤当扶正祛邪,然临证难获佳效。李萍萍提出“守一存真”固本培元的同时,应重视癌瘤“邪缓胶着”的特质,遵“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训,明审病机,诸诊合参,方可平中建奇,用药看似平淡而其理深。

罹病必有因由,《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言:“病症既成,需寻所自……断以所因为病源,然后配合诸症”[8],老年肿瘤的生成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元气不足是老年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人过六旬之后正气渐衰,无力化浊,易变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另一方面营卫气弱,易受外邪侵袭。《素问·刺法论篇》有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元气的盛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起着主导作用,正是因为正气的不足导致癌毒丛生,恰如《医宗必读·积聚》载:“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9],所以“诊病决死生者,不视病之轻重,而视元气之存亡”[10]。其次,肿瘤发病与“邪毒”致病也密切相关。宋代《仁斋直指·发癌方论》指出:“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毒根深藏,穿孔透里。[11]”因此,肿瘤之邪以“胶着”为特性,其邪气深聚,牢牢黏滞于脏腑经络,渗透表里,深入脏腑,阻碍气机,可表现为热毒、湿邪、血凝之证。老年患者素体本虚,往往患有多种疾病,更易在此基础上新患肿瘤,属“宿疾新病”。老年肿瘤患者多因虚致病,又因病致虚,结合肿瘤沉疴难愈的特点,故有“邪缓胶着”之性。与年轻人相比,部分肿瘤进展相对缓慢。但因老年患者多有内科疾病、需要多种药物治疗的特点,肿瘤治疗往往错综复杂,易发新变,病情容易急转直下,危及生命。

3 “守一存真”思想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3.1 以和为法,难症应维守有度

“和”是中华文化中内涵最为深刻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中医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120”元气是一,阴阳是二,阴阳燮变,万物化生,“和”是阴阳交汇的最佳状态。如庄子所言:“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7]128”仲圣早在《伤寒杂病论》中即创立了调和营卫、和解少阳、寒热并用、肝脾同调等“和”法,随着后世的传承发展,更加体现了中医调和阴阳、以平为期的整体观念。“和”法首见于程钟龄《医学心悟》,其理论来源取自《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肿瘤的治疗中,无论是西医的手术、放化疗,还是中医的抑瘤治疗,都不可避免会产生不同的毒副作用,且肿瘤患者备受癌痛、疲乏等相关症状困扰,生活质量偏低,中医的和法恰恰能发挥其治疗的特色与优势,邪正兼顾、脏腑同调、表里相合,最终达到“阴阳平和,带瘤生存”的状态。李萍萍治疗肿瘤强调不可过用温热,也忌过于寒遏,须调阴阳为根。她善用“和”法,认为“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也善用诸法合用,取“混沌行痼疾”之效。和法起沉疴,合方治疑难。

3.2 固本扶元、培土养正为要

“内伤脾胃,百病乃生”。人体元气有赖于后天水谷之气的充养,李萍萍在老年肿瘤的治疗中尤其重视顾护脾胃之气。老年肿瘤患者常见虚羸少气、形体消瘦、不思饮食、倦怠乏力,治疗更要强健脾胃使人体正气生化有源,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及抵抗邪气。如《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所言:“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12]”《类经·卷五》有言:“人生所赖者水谷,故胃气以水谷为本,而五脏又以胃气为本。[13]”结合到肿瘤的治疗李萍萍尤其重视“培土养正”,其理论内涵应包含“补、助、调、化”4个层次。

3.2.1 贵在补中气 李萍萍善用黄芪、人参、白术、党参、升麻、甘草等药物补中益气,尤其重视黄芪的应用。《本草求真》云:“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14]”特别是老年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身体虚弱,更犯“虚虚之弊”,通过积极应用补中之法,则正复邪安。

3.2.2 旨在助纳化 食欲减退、纳谷不香是老年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为脾胃不足、纳化无力。因此,治疗在补气的基础上应增强脾胃纳化、腐熟、吸收水谷的力量,常用药物包括党参、内金、神曲、扁豆、麦芽、生谷芽等。

3.2.3 意在调升降 老年肿瘤患者常见脘腹痞满、胁肋胀痛等症,属脾胃升降失宜,治宜调畅气机,常用药物包括柴胡、枳实、砂仁、香附、陈皮、木香等。

3.2.4 功在化湿浊 中焦脾土,枢及四维,中焦不足难以燥湿化浊,进一步阻碍气机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健脾之中当寓化湿祛浊,邪瘤可消,可应用及配伍的药物包括藿香、半夏、生姜、苍术、厚朴等。

3.3 存正祛邪,保元徐图

老年肿瘤患者因邪毒深聚,舌脉常见邪实弥漫脏腑之象,医者往往投以峻猛毒性之辈,然轻则病情加重,重则危殆立现。李萍萍强调“保元徐图”以祛邪,“存正祛邪”可长久。首先,此源于“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的生理病理特点。脾胃之气的扶助与生发贵在缓缓图之,生发太过难以起到促进气血生长的作用,反而导致气血的不足;同样,戕伐太过亦难以起到祛邪的作用,反而导致正气的殒损。再者,因为肿瘤病机复杂,或历经复治,或有宿疾,或体弱年迈,如不注重存正,肿瘤未除,正气已虚。所以,治疗当扶正为主,酌情祛邪。存一分元气,便有一分生机,待元气渐复择机消补。邪气的祛除也不能一蹴而就,应分期辨治,因势利导。一方面是老年患者本就体虚,难以承受攻伐太过虎狼之药;另一方面肿瘤晚期多重治疗伤及正气,不耐祛邪重剂。因此,治疗用药主张存正祛邪,保住元气,循序渐进,带瘤生存,切勿急功近利、事倍功半。

4 “守一存真”思想在老年肿瘤治疗用药中的体现

人至老年,脏腑日衰,五脏俱虚,以致气血津液输布失调,气机不畅、瘀血阻络、痰凝内阻、郁久化热,形成痰凝、血瘀、气结等,息而成积。且往往多重病因复合存在,因此要求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洞明物理,圆融医理,用药有准则厥疾必瘳。治疗不仅采用化痰浊、散瘀血、理气机等治则,同时临证施治要根据病人症状产生的病机,时佐调气,时佐清热,时佐安神,时佐温阳等方法[15,16]。在肿瘤临床治疗中,李萍萍针对患者症状、病机采用不同治则和用药。如为痰凝内阻则采取化痰散结的治法,药物可选半夏、南星、昆布、海藻等;如气机郁结则用行气解郁法,药物可用柴胡、木香、枳实、厚朴、夏枯草等;如毒热蕴结则采用清热解毒散结法,药物可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草河车、露蜂房、蛇莓等;如瘀血阻络则采用活血化瘀法,药物可用莪术、三棱、乳香、没药、丹皮、赤芍等;如气血不足则采用补气养血法,药物可选生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白芍、地黄等。晚期肿瘤病情复杂,症出纷纭,要根据患者症状,审证求因,标本兼顾,补虚祛邪,灵活应对。

5 结语

中医药在老年肿瘤治疗的多个环节中均具有显著疗效,如中医药配合化疗可提高疗效、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可改善症状并提高生存质量评分,对于晚期不能接受化疗的患者亦可采用中医治疗,也可通过中医非药物疗法在肿瘤养生康复中取得满意效果。李萍萍提出肿瘤治疗应遵循“守一存真”之旨,强调真元之气对老年患者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老年肿瘤患者治疗更应保元气、护真气、调阴阳。并指出扶助正气以“培土”为要,祛除病邪以“徐图”为纲。临证应灵活应变,用药应遵循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既不可峻消其积、速降其火,又不可过用温热、纯补壅塞。根据恶性肿瘤“邪缓胶着”的特点,结合老年肿瘤患者常多有宿疾复患新病,邪气性质交杂难辨,甚则流窜人体四肢百骸,李萍萍提出“和法合方”克顽瘤,脏腑同调,邪正兼顾,阴阳相济,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猜你喜欢

元气正气阴阳
元气清晨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正气方天祥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如何养元气?
三种端元气ð13C1-Ro模型建立与应用
服药先分阴阳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清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