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农业科研单位大仪设备开放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益的思考
2022-11-25阮小高
阮小高
大型仪器设备是现代化科研院所建设、运行、发展的重要要素,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近几年,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农业科研单位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背后离不开大型仪器设备的有力支撑。自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以来,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已成为农业科研单位重要评价指标之一。近十年来,随着修缮购置专项和创新工程等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农业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配置得到显著改善,为我国农业科研事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当前部分大型仪器设备投入和产出不匹配,“投入—使用—效益”良性发展循环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益还有待提高。如何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激活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机制,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益,成为农业科研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共享开放意识有待提高
随着国家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宣传力度和管理措施不断加大,科研人员对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有了一定了解,但仍旧存在开放力度不够、管理相对封闭,部门化、个人化倾向造成部分设备闲置浪费现象。其原因是虽然大型仪器设备作为固定资产,产权归单位,但大型仪器设备多由不同课题组、团队竞争申购,申购成功的团队能够在很长时间内拥有对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使用权和管理权,潜意识会产生“据为己有”的小团体观念,专属特征明显。另外,共享使用过程中会因使用次数增加、操作不当等问题引发硬件损耗或故障,由此产生额外的维修管理成本,从而无形中弱化了开放共享的意愿。
(二)布局分散亟待整合
如上所述,科研创新团队和课题组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往往多出于自己使用便利,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也相对封闭,团队和课题组之间、单位与外单位之间难以进行有效共享,缺少单位层面有力监管,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合力。虽然按照制度要求,大型仪器设备统一纳入国家大型科研仪器平台,但是分散管理的大型仪器设备在进行社会共享时产生的效果和效益会大打折扣。因此,其使用管理需要单位层面进行全面整合,从运行机制、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建立一整套科学完整的共享管理方案。当前急需建立以各科研创新团队和课题组为主体,逐步过渡到以单位集中共享机构为主体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模式,彻底改变分散使用管理存在的力量薄弱、运行低效、重复建设和僵化落后的现状;通过集中化和专业化开放共享建设,将科研单位自身优势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
(三)购置规划不够科学
为从大型仪器设备购置源头上把控,防止出现使用率低下和共享效果不佳的问题,农业科研单位要结合发展战略和实际科研需求在购置规划上下足功夫,做实文章,坚决杜绝购置的盲目性。目前,部分农业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购置需求摸底调研不充分,规划缺乏全局观和可持续发展眼光,查重评议工作流于形式,现实中未能根据科研实际、工作内容来决定,正说明有可能存在重复购置的理由,以及对大型仪器设备性能、配置参数、预算价格考察不准确等问题。提供的大型仪器设备论证意见不科学,必要性说明内容空洞,未从研究实际、工作内容出发说明拟购置仪器设备的需求、用途、机时等;可行性说明不准确,未能具体说明实验室环境条件、有无专用操作人员等软硬件要素。部分单位还存在未切合实验实际需求,过高标准配置大型仪器设备,过度追求购置进口设备,规避使用国产设备,造成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后正常运行耗费大,实际耗材价格高和维修维护成本大的问题,从而导致“有钱购置设备无钱使用维护”的奇怪现象产生,极易造成大型仪器设备的闲置浪费。
(四)共享机制不够灵活
当前,影响部分农业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使用的重要原因是,灵活的共享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或者还不完善,具体表现为:一是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定位不明确,部分单位把它认定为“副业”,是上级主管部门强加的工作,没有必要花费太大力气去完成;二是仪器设备的实际持有使用科研团队、课题组与实施管理共享工作的管理部门未能做到相互有机协调,存在“两张皮”问题;三是单位对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激励机制缺失或者不健全,共享收支结余未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共享评价机制不灵活,未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纳入单位评价和绩效考核中,从事共享管理和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在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造成共享人员队伍的不稳定。上述问题容易导致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局面陷入被动,成为死水一潭,使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部门人员失去原生动力,不会主动推进开放共享,从而影响单位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的正常开展。
另外,部分农业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措施比较单一,缺少创新理念和主动寻求突破的勇气,其表现为:一是认为仪器设备共享主要是在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完成,满足单位自身需要就足够了;二是对纳入国家大型科研仪器平台的仪器坐等客户上门,不积极主动寻求客户资源;三是相关具体措施不落地,无规范化和标准化服务客户的能力。
二、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效益的建议
(一)提高开放共享意识,形成全员共识
通过广泛深入教育宣传,提高相关人员思想认识,大型仪器设备是国家财政对科研事业的投入,不是某一个创新团队、课题组和科研单位的私有财产;进行开放共享,提高设备使用效益不仅是工作任务目标,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还是农业科研单位的重要国有资产,通过开放共享,努力提高投入—产出比指标,是避免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确保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政治任务。
(二)加大整合力度,打造优势共享平台
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需要“单位一盘棋”思想作主导,建立起统筹单位所有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专用管理机构和服务团队,搭建单位层面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系统,实现资源调配、使用、管理一体化。要把现有的大型仪器设备向优势共享机构集中,通过不断完善,形成具有单位特色的开放共享优势资源。要凝聚稳定的专家人才队伍和专业的操作员队伍,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同时结合科研创新优势,不断丰富开放共享内容,使之成为单位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重要名片。
(三)通过制度创新,搞活开放共享机制
为激励科技人员和专业支撑人员研发动力,推动大型科研仪器面向单位和全社会开放共享,释放服务潜能,提高大型科研仪器使用效率,农业科研单位应制定《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将有利于开放共享的政策措施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并确保真正落地,形成长效机制。要明确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责任主体,规范服务标准,制订共享收费标准。对各责任主体大型仪器设备运行共享收支进行独立核算,将收支结余用于弥补单位科研经费不足和对相关人员进行适当奖励。要把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收入与单位绩效评价办法挂钩,计算分值,纳入个人年终绩效评价中。要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对开放共享有效机时较高的管理责任主体,在科研项目仪器设备购置、更新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开放共享有效机时长期较低的管理责任主体逐步淘汰。要明确大型科研仪器技术转化收益可作为专业支撑人员职称评定晋升、管理人员职务调整和评价考核等的主要依据。为引导大型仪器设备资源进一步优势集中,单位要对大型仪器设备按照购置价格一定的比例标准收取运行服务费,促使大型仪器设备向优势共享机构高度集中,提高单位整体开放共享收益,真正实现开放共享工作“单位一盘棋”的目标。
(四)利用单位人才优势,打造稳定专业共享团队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效益的提升,离不开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能“重物轻人”,应充分发挥单位学科领军带头人、创新领军人才、首席科学家等各类人才的凝聚效应,最大发挥仪器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效益。大型精密高端仪器往往只有少数核心人员才能充分利用,农业科研单位应保持相关人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防止出现人才流失给开放共享工作带来损失。另外,大型仪器设备离不开专业的操作人员,他们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开放共享服务水平,应下大力气培养一支高素质操作人员队伍,定期开展仪器设备操作、保养、维护等专业方面的培训。
(五)加强共享平台建设,开创多元开放共享渠道
为扩大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影响,应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创建共享网络信息平台,面向社会进行全方位宣传;同时,还应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手机APP应用、手机二维码、微信公众号等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系统。农业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发展中,增强服务“三农”的本领,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与科研单位、高校、地方政府、农民合作社、社会团体和个人、网络仪器信息服务公司等多元主体合作,创新多角度、多层次的开放共享方式,拓展服务空间,提高服务附加值。
三、小结
大型仪器设备的规模、质量和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实力和竞争力,其共享程度反映了农业科研单位科技管理水平,其使用效益则反映单位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因此,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不仅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合理使用资金、减少科技资源浪费、促进科技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要多方发力,协同攻关,破解各种难题,开创开放共享新局面。
注:本文获征文三等奖(详情见本刊2022年第1期第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