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阴道炎研究进展
2022-11-25何虹瑾吕梦奕王素霞
何虹瑾 吕梦奕 王素霞
阴道炎为阴道黏膜炎症,常伴有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常见的类型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其发病率高,病情缠绵难愈,对妇女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西医目前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虽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也较明显[2]。中医关于阴道炎的理论和实践源远流长,为现代中医药治疗阴道炎奠定坚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2-3]。中医药治疗阴道炎药效机制仍不明确,其治则治法与方药的选择亦存在一定争议。现根据近年文献对中医药防治阴道炎的治疗方法及药效机制进行综述。
1 阴道炎的中医治法
中医认为,阴道炎的核心病因为湿邪,主要病机是肝脾肾三脏脏腑功能失调[4]。因此,中医治疗以祛湿为主,通过健脾、疏肝、温肾之法祛除湿邪,同时不忘辨清寒热虚实,施以清热解毒之法。
1.1 健脾益气以祛湿 脾脏功能失常为带下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其发病多为脾虚运化水谷无力,水湿停聚,故以健脾益气祛湿之法治疗带下病当行之有效。郭子光[5]认为,脾主运化的生理机能及升清降浊、喜燥恶湿的生理特性决定了带下病的发生与其密切相关,故治疗应以醒脾燥湿为主,常选用扁豆、苍术、白术等健脾燥湿利水。段富津[6]亦认为脾脏是治疗带下病的重点,故治疗上以健脾益气为主,临床喜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
张帆[7]观察自拟健脾胜湿方(白术、黄芪、人参、茯苓、山药、泽泻、苍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白芍、甘草)治疗脾虚湿盛型带下病的疗效,发现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多西环素组。且试验组白带清洁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清洁度恢复正常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应慧群[8]将106 例脾虚型带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甲硝唑治疗,试验组予参苓白术散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阴道pH 值、菌群密度、菌群多样性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1.2 疏肝健脾以祛湿 肝气郁结为带下病的病因之一。五行制化,肝郁一则乘脾,脾脏受损,运化功能失常,二则肝脏疏泄功能失常,气滞湿阻。因此,当治以疏肝健脾祛湿。王丽娜[9]认为,带下病最常见的证型为肝脾不和,应治以疏肝健脾,祛湿止带,多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高仲山[10]发现,临床症见带下量多,色白或黄,舌淡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伴有胁肋胀痛、烦躁易怒等肝气郁结以及乏力、便溏等脾气虚弱之征者,多为肝郁脾虚型,治以清肝止淋汤加减,疗效颇佳。
赖红和谭国勋[11]将100 例肝郁脾虚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斯皮仁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完带汤,连续观察半年,结果显示治疗组3个月内、6 个月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
1.3 温肾健脾以祛湿 带下病与肾脏密切相关,肾阳具有蒸腾气化之力,肾阳衰微则水湿不化精微,反成带下。肾与脾为先后天之本,二者可互相资助,故温肾健脾之法具有较好的祛湿之效[4,12]。韩延华[13]认为,带下病根本病机在于脾肾两虚,肾阳为阳气之根本,命门火衰,脾阳亦微,水液无以温煦,终成带下,故主张温肾健脾,化湿止带。偏肾阳虚者,佐温肾助阳之补骨脂、巴戟天之品;偏脾虚者,佐健脾燥湿之人参、苍术之品。班秀文[4]认为,调理脾肾功能对于白带的正常分泌十分重要,其常用附子汤加减以温阳止带,临床亦取得较佳疗效。
王肖莉和储继军[12]将60 例脾肾两虚型老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奥硝唑栓塞阴,研究组予奥硝唑联合加减补肾固冲汤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该组阴道pH 值、清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范丽锦等[14]通过收集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共筛选出172 味中药,发现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茯苓、山药、山茱萸、熟地、生地、旱莲草、女贞子、薏苡仁等。其中山茱萸既补益元阳又具固摄元精之效,熟地、生地、旱莲草、女贞子补肾滋阴以助肾阳,茯苓、山药、薏苡仁健脾益气祛湿,说明补肾健脾之法对于治疗阴道炎有一定效果。
1.4 清热以祛湿 湿易从而化热,湿热相合,损伤任脉,导致带下。殷瑛等[15]通过整理研究带下病中医证型分布,发现湿热下注证最为常见。庞氏妇科[16]亦认为湿热之邪是基本病机,水湿不化,久而郁热,损伤任带二脉,故自创庞氏清热止带汤,治以清热利湿、健脾益肾,临床疗效颇佳。
杨晔等[17]将100 例湿热蕴结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细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均口服甲硝唑加外用甲硝唑阴道凝胶。霉菌性阴道炎者外用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囊),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用孙氏清带洗剂(蛇床子、薏苡仁、芡实、龙骨、牡蛎、百部、蒲公英、金银花、白鲜皮、地肤子、白花蛇舌草、苏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朱迎萍[1]在自拟中药外洗方(冰片、淫羊藿、地肤子、苦参、蛇床子、黄柏、地胆草、蒲公英、土荆皮)治疗湿热下注型阴道炎的临床研究中,以180 例湿热下注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保妇康栓,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炎45 例、霉菌性阴道炎30 例、滴虫性阴道炎15 例)予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结果显示中药外洗方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且对于细菌性阴道炎疗效更佳。
2 中药治疗阴道炎机制研究
2.1 抑菌作用 阴道菌群失调是导致阴道炎的重要原因之一[3],因此中药作用于阴道炎的机制与其抑菌作用有关。梁引库等[18]发现蒲公英提取物通过破坏阴道加德纳菌细胞膜,增加细胞通透性以发挥抑菌能力,且随着浓度增加,抑菌作用加强,菌群生长速率下降。Liu等[19]发现苦参的主要抗菌成分为丙酮,其丙酮提取物能抑制50%以上的白色念珠菌生长,在某些情况下,抑制作用甚至与阳性对照咪康唑的抑制作用相似。郭姝彤等[20]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观察单味中药和复方(川芎、白芷、人参、五倍子、珍珠、石斛、当归、丁香)对阴道常见致病标准菌的抑菌效果,发现二者均对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加德纳菌等阴道常见菌产生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
2.2 抑制生物膜形成 生物膜将微生物紧密排列形成一种三维结构,从而在其致病过程中提供保护,帮助抵抗外界环境损伤[21]。官妍等[22]通过观察3 种中药复方对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3 种中药复方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张新研[23]证实,黄连解毒汤在体外对白色念珠菌的悬浮菌及生物膜有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每味中药所起作用不同,黄芩、黄柏对念珠菌生物膜50%最低抑菌浓度、生物膜90%最低抑菌浓度与中药复方相比无明显差异;而黄连的效果则显著降低,且低于黄芩和黄柏;栀子则不具有抑制效果。诸斌等[24]认为,中药可通过减少白色念珠菌黏附相关的凝集素基因3、黏附因子基因和菌丝胞壁蛋白基因通路表达、抑制念珠菌转化成菌丝相、诱导生物膜细胞凋亡来抵抗生物膜形成。
2.3 增强局部免疫 阴道作为一个局部免疫环境,阴道上皮细胞就显得十分重要,分泌具有杀伤作用的细胞因子,作为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25]。Li等[26]研究发现,在用念珠菌攻击阴道上皮细胞12h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都显著减少,局部先天免疫功能受损。Woo等[27]用中药制剂保妇康栓处理被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细胞,发现其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IL-17 的分泌水平显著增加,IL-4的水平仅略有增加。IL-2、IL-17 为Th1 类细胞因子,通过激活巨噬细胞等发挥抗菌作用。IL-4 为Th2 类细胞因子,通过抑制Th1 细胞介导的噬菌作用增加对感染的易感性[25]。该研究中,使用保妇康栓处理后Th1/Th2(即IL-2/IL-4)比例向Th1 偏移,说明保妇康栓可通过上调感染状态下的阴道局部细胞免疫,增强受感染细胞的Th1 反应,以抵抗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阴道炎。此外,Th17 驱动的免疫反应在调节小鼠和人类针对念珠菌的防御性黏膜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Th17 免疫应答激活,分泌IL-17 保护阴道黏膜免受感染[28-29]。杨亚超[30]发现,康复新液(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制成的中药制剂)治疗念珠菌感染模型小鼠后,其IL-17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发现,该组小鼠阴道空腔的IL-17 免疫荧光面积和平均强度明显增强。说明康复新液增强宿主阴道粘膜的免疫功能,促进IL-17 分泌以治疗阴道念珠菌感染。
2.4 减少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氧化应激致生物分子氧化损伤,机体随之释放细胞因子和相关分子模式,通过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招募更多炎性细胞,引发炎症反应[31]。王芳等[32]将老年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甲硝唑呋喃唑酮栓,研究组联合使用康妇炎胶囊(蒲公英、赤芍、薏苡仁等),治疗后丙二醛(活性氧)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增加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说明康妇炎可减少氧化应激,增强抗氧化能力,缓解临床症状。进一步研究发现赤芍通过诱导血红素氧化酶-1 高表达,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发挥抗氧化功效。薏苡仁通过抑制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 表达,抑制过氧化物合成。黄连、黄柏等的活性成分小檗碱可降低阴道分泌物氧化应激,缓解氧化损伤[33-35]。Ma等[35]研究发现小檗碱可改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分泌物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丙二醛、过氧化氢水平研究小檗碱对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丙二醛和过氧化氢水平降低。说明小檗碱能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以提高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氧化损伤。
3 小结与展望
中医药通过健脾、疏肝、温肾祛湿之法治疗阴道炎,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也对中医药治疗阴道炎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证实中医药对该病确有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医证型判定标准尚未统一,中药作用途径及靶点较多,目前尚未深入研究药物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因此仍需通过基础研究和数据挖掘等发现相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