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森林经营管理现状及管理能力提高措施
2022-11-25黄显梅
黄显梅
[广东省天井山林场(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广东 韶关 512726]
0 引言
在我国林业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森林经营管理工作,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提升林场的管理能力,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森林资源保证,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解决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林场的管理能力,是目前面对的困境。
1 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意义
1.1 促使林业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实施,为林业建设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我国林业建设与管理工作效果。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森林经营工作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提升次生林的质量与产量,同时可以保证树木更加健康的成长,实现现代林业的建设,促使国家林业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森林经营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需要林场人员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森林经营管理工作效果,为国家林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1.2 提升森林功能效益
森林经营中包含较多工作内容,需要工作人员做好技术的管理与业务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营管理工作效果。在森林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对有生产力的林地进行开发、利用与保护,利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提升林木产量与质量,为我国林业制造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1]。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与手段,提升林木的成材率,促使多品种林木种类发展,无形中创造较多的森林效益。
1.3 保证木材供需平衡
根据科学调研显示,我国工业用原木千人均消费149m3,相当世界人均的60%,锯材千人均消费76m3是世界人均消费的1.2 倍。为了满足我国的林木需求量,会通过进口的方式满足自身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其中2019 年进口木材11350 万m3,2020年1—7 月进口木材5996.5 万m3。大量的木材进口会引起国际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全球森林资源建设。通过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减少木材进口量,使我国的木材逐渐实现供需平衡,为我国各个行业建设发展提供林业资源保证。
2 当前我国森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在资源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对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希望能够通过林木资源的管理提升林区经济,促使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通过对我国森林经营管理工作情况的分析,我国部分林区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完成经济指标,忽略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出现了乱砍乱伐的情况,致使森林资源严重浪费。虽然树木是再生资源,但是树木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周期,若是在树木生长的过程中不加以管理与养护,那么就无法保证森林建设效果,会对后续资源建设与管理工作开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造成这一问题主要因素,就是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无法保证工作人员森林管理理念实施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最终影响了森林的建设。
2.2 林产品需求不平
我国作为森林资源大国,存在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人均面积少的特点。我国的东北地区与西南地区是我国林业比较密集的区域,是向沿海等经济发达区域输送木材的主要地区。但是由于树木的生长特点,无法保证森林资源建设的效果,满足经济发达区域对木材的需求量,出现了林产品需求不平衡的问题[2]。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经济方面的管理,同时也要做好森林资源的培育、养护与可持续管理,使其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以此保证国家健康、持续发展。但是因为部分区域比较重视经济发展,忽略对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造成森林资源匮乏,林业建设水平低下的问题出现。
2.3 错误的营林方式
近几年,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越来越高,国家林业部门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根据国家林业发展情况与可持续发展建设要求,出台许多林业发展的制度与政策。在各种政策与制度的支持下,林业的建设情况越来越理想,经营管理模式也发生很大变化。通过对当前林业部门工作情况分析,发现林业管理中对树木的生长速度与高度比较重视,忽略了营林方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营林方式的不规范,增加林业病虫害发生的频率,致使林木的生长减缓,对林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地方林业部门虽然积极落实国家的政策,但是实际工作与政策要求仍有偏差,无法保证森林经营管理效果,提升树木的生长速度,为林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由于部分林业部门没有意识到营林方式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造成森林资源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出现。
2.4 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
在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其中,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的投入,及时发现并解决森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林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通过对实际工作情况的分析,发现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专业能力不强,无法为此项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林场对森林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视不高,无法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的培养[3]。这一问题需要得到林场管理人员的重视,结合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管理手段,以此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促使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5 森林培育方式不合理
森林资源的培育工作十分重要,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当前林场森林培育工作的分析,我国林区与深林的造林、砍伐比较重视,很少将管理重点放在培育中,对于幼林的抚育工作并没有过多的投入。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就是中幼林抚育出材量较少,林木材质差,销售价格低,无法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明确森林抚育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做好抚育工作,丰富森林资源,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
3 提升森林经营管理能力的对策
在我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当前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与手段,将此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增强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优化森林经营管理工作效果,为我国林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升森林经营管理能力。
3.1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森林经营管理模式
在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若想提升森林资源建设管理效果,需要制定与实际相符的管理制度,将此作为约束工作人员行为举止的依据,提升森林经营管理能力。在制度建立与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①对森林经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当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与创新。如日常管理中将公益林与商品林混合在一起,采用统一模式进行管理。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制定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就公益林、商品林的不同经营目的,制定与实际相符的管理措施与制度,要求工作人员根据制度进行管理,避免出现混淆的情况。②就森林经营管理的特点,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以岗责制度为例,该制度的建设,能够明确森林经营管理主要负责人的工作内容、承担责任,可以避免发生出现问题找不到人的情况,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自我约束意识。通过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岗位意识,使其真正的意识到自身的岗位工作责任,并在制度与自我管理的约束下认真完成森林经营管理工作。③建立考核制度。对参与森林经营管理的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考核,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结果与森林经营情况,并根据此制定下阶段的森林经营管理目标与计划,要求工作人员按照相关的规定完成经营管理工作[4]。通过相关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可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同时能够提升林场的管理能力,有利于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
3.2 创新森林培育方式,提升资源管理效果
在我国森林中幼林主要是因为以下因素而得到发展:①由于不合理的采伐,致使树木质量较差,出现了天然次生林;②由于人工的问题,致使树木分布过密,树木种类单一,出现了人工中幼林;③混交林中的中幼林,其中不仅有天然的树木,也有人工种植的树木。为了提升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质量,需要做好森林资源的培育工作,提升树木的质量,避免因为树木种类单一或者抚育不到位的情况影响森林建设与发展。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举措,提升森林培育与养护工作效果,为我国林业建设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做好抚育采伐工作。在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卫生伐、定株、透光伐等方式,结合林场的地理环境、树木的生长方式,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采伐工作,保证树木拥有充足的空间、阳光与养分,以此提升树木的经营管理情况。
(2)做好补植工作。对森林中的树木采伐,不健康的树木清除后,需要对空缺位置进行补植,选择与林区地理位置、森林树种相适应的树种进行补植,以此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避免对后续的森林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在补植工作中,还应对当地林业情况的分析,根据林业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树种,发挥森林资源经营与培育建设的作用,优化当代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的生态系统,提升林区森林经营管理能力。
(3)做好除草工作。森林中幼木生长的过程中,周围的杂草、藤本植物火雨幼木争夺水分与养分,无法保证幼木的健康成长[5]。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发生,需要做好除草工作,为幼木的生长创建一个营养充足的空间,使其在养分的支持下茁长成长。
通过森林的抚育工作,可以保证森林中树木的健康成长,同时能够提升林区的管理能力,使工作人员掌握更多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效果。
3.3 立足工资总额,促使林场管理改革
为了提升林场森林经营管理能力,充分调动国有企业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提升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根据国家与地方的相关政策,结合林场实际运行情况,立足工资总额改革,提升林场森林管理能力,为我国林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称工资总额,就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直接支付给与林场属国有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1)建立工资总额决定机制。该机制的建设,明确参与森林管理人员的工资组成,能够让工作人员对自身资金组成,可以帮助其更好的参与岗位工作。
(2)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这一工作的实施,可以了解林场的总支出,能够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调整工资的结构,满足森林经营管理人员经济需求。
(3)工资分配制度。场属企业应以岗位价值为依据,以业绩为导向,参照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并结合企业经济效益,通过集体协商等形式合理确定不同岗位的工资水平。工资总额分配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分配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并做好备案工作。
(4)做好工资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实际工作中,需要建立协调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监督与管理明确各个工作的工资组成,避免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6]。
通过工资总额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可以为林场森林管理人员提供资金保证,同时能够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证,以此实现高质量森林经营管理。
3.4 加强人员培养,提升森林经营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的知识,能够根据森林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相关的工作。针对当前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①对管理人员进行森林经营管理理念的培训,使其意识到此项工作的实施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可以为中国林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培训活动中,将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做好森林的经营管理等内容体现出来,以此转变工作人员的思想理念,使其树立正确的工作管理与森林经营管理理念。②传授现代化管理方法,将森林经营管理方法传授给工作人员,充实其原有的知识结构,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在培训活动中,可以将更新造林、森林抚育、林分改造、护林防火、林木病虫害防治、伐区管理等内容传授给工作人员,使其意识到森林的经营,不仅对树木成长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做好不良因素的防治工作,保证树木生长环境的稳定。③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效果。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管理林木,能够有效地提升森林管理工作水平。
以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例,林业管理机构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实现对森林资源动态监督与管理。林业生产周期长,资源分布广,消长变化大,影响因素多,决策上的失误短期难以发现和弥补。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运用,可以将森林的情况实时地反馈给工作人员,能够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动态的监督与控制,实现森林永续利用[7]。
3.5 立足实际,优化营林方式
营林就是林业产业的核心,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为了最大化地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与生态平衡关系,林业部门通常采取一系列合理营林培育的技术措施,利用科学的营林方式能够提升树木的质量与生产量,促使我国林业处于更加健康的状态。针对当前森林经营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实现高质量森林经营管理。
(1)根据森林的特点,做好树木种类的管理,避免出现影响生态平衡与稳定的情况,保证森林中的树木处于稳定的环境中,促使树木稳定成长。
(2)协调处理造林、护林、采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森林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造林与采伐工作,以此保证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影响森林资源发展的问题。针对此,需要发挥营林的作用,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做好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以此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林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8]。
(3)结合林区的实际情况,丰富森林树木种类,打造丰富的生态系统,为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以广东省天井山林场为例,该林场处在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大区南岭气候区。为中山山地气候,主要表现为: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在营林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合该地区与气候环境的树木,如水杉、伯乐树、山荔枝、广东松等。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实际工作中,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创新林木培育方式,提升森林资源的管理效果。利用工资总额,满足森林管理人员的物质需求,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森林管理工作效果,提高林场的管理能力与水平,促使我国林业事业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