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视域下交叉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2022-11-25赵小敏胡永升陈美球

中国农业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交叉学科农科学科

赵小敏,胡永升,陈美球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

学科是承担大学功能的重要载体,学科建设是支撑着大学发展的基石,而把握学科发展规律、顺应时代需求开展学科建设,则是谋划大学发展的根本。不同的学科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学科交叉可以将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思维模式、研究方法融合在一起,学科间相互渗透、功能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进而突破传统学科、传统教学和个人实践的局限性,有效地地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迸发出创新活力。事实也证明,正是学科交叉驱动了学术创新,催生了大量的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1-2],比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多个学科领域协作的结果,这个团队不仅有生物学家,还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学科交叉成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一条重要途径[3]。近年来,我国也高度重视交叉学科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交叉科学部。2021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宣布正式设置交叉学科门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于同年12月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近年来,江西农业大学紧跟国家推动交叉学科设置的步调,以新农科建设为动力,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逐步设置了农业生态与环境、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等交叉学科专业,探索了一条新农科视域下地方农业高校推进交叉学科建设之路。

一、培育和建设交叉学科是新农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农业在变,农业高等教育必须变,新农科应运而生。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成立“新农科建设协作组”,2019年升格为教育部“新农科建设工作组”,组织开展新农科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2019年连续召开三次新农科建设研讨会,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明确了新农科建设的新理念、新举措、新项目,会议发布的《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共同构成新农科建设体系,把新农科建设迅速推向深入。

学术界普遍认为,新农科建设的根本点在于“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全面渗透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任务背景下,提出的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是一次高等农林教育的质量革命。比如,郝婷等认为新农科是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创新与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符合未来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需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科体系[4]。刘竹青和牟少岩等认为新农科是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推进农业学科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的深度交叉和融合,培养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农林专业高层次人才,着力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5-6]。麦宇红认为新农科以多学科深度融合为核心、以实践推动创新发展为第一要义[7]。这些观点都表明,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农科之魂,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是新农科与传统农科最主要的区别。农业高校推进新农科建设,落脚点和着力点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交叉学科。

(一)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需要新兴交叉学科支撑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村产业不再是单一从种到收的传统农业,而是从产前生产资料投入,产中社会化服务,到产后的收获、加工、流通、贸易、营销等各环节的一条完整产业链条,三产融合而形成了新的产业、新业态。传统的以生产分工来设置学科专业的做法已难以满足不断涌现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需要[8],为此,国家不断强调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纵向上打造农业的全产业链,推动产业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横向上促进农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生态、文化、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产业的类型。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兴起,迫切需要传统农科内部的交叉融合,以及农业学科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及社会科学的深度嫁接。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

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表明,把不同学科创新主体和优质资源整合起来,通过不同领域专家的通力协作、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多技术集成,加速科学技术创新,已成为现今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和发展趋势[9]。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融合推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对集成性科技创新服务的需求将前所未有。然而,由于许多农业科技供给方因缺乏技术集成和学科汇聚的意识,无法为乡村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建设性的集成性解决方案,农业科技创新远不能发挥其整体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功能作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亟需用科技塑造发展新优势,各类科技创新和服务主体及行动者必须实现资源共享、功能耦合和协同创新,提供多学科的集成创新服务,系统性的重大问题解决方案。

(三)新型农科人才的需求需要建构复合性农科人才培养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农科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科人才观已经发生变革,未来农业需要的不再是专科型技术人才,而是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创新型、复合型的“新农人”,是能够全面推进“三农”发展的人。新农科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既要注重多学科对农科的渗透,又要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强人才所应掌握的现代农学及其相关技艺、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农业高校要适应新型农科人才培养新形势,就必须突破传统农科的视野和界域,重视理、工、管理、经济、人文等学科知识对传统农科教育体系的介入渗透,实现新农科知识体系构成、重组和再造,从而使新农科人才能够在科学处理涉农技术问题的同时,更好地解决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10]。

二、新农科视域下江西农业大学探索培育交叉学科的实践

作为一所以农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的地方农业院校,江西农业大学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积极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主战场,特别是紧密对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和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持续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学科专业,积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大力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构建了满足新产业、新业态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

(一)推进农理、农工、农文交叉融合,培植交叉学科

江西农业大学根据新农科学科交叉融合的需求,大力度推进跨学院的学科和专业整合,促进优势学科与基础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培育了生物信息学、畜牧机械、畜产品加工、农业环境工程、畜牧经济等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交叉学科。“十四五”期间,江西农业大学将继续在传统农科基础上,重点交叉融合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着力培育智慧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自然资源管理与利用等具有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新兴应用交叉学科。

(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设置新型涉农学科专业

江西农业大学出台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办法及学位点动态调整办法,围绕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及学位点,撤销了一批同现代农业关联度较低、办学条件较弱的学位点,同时增设了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若干学科专业,增强了学科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近年来,在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自主增设了畜产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工程、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规划设计、森林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二级学科博士点,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材料化学等现代产业急需专业;撤销了科学技术哲学等硕士学位授权点及音乐表演等10个传统专业。江西农业大学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新兴学科培育计划”,明确未来五年将逐步增设绿色发展、种业安全、生态文明等新兴学科,开设休闲农业、生态修复、森林康养等新型专业,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三)坚持一流学科引领,面向产业群组建学科群

江西农业大学按照“农林学科争一流、理工学科上水平、人文社科创特色”思路目标,一体化推进顶尖学科培育计划、优势学科提升计划、特色学科振兴计划、基础学科强基计划和人文学科繁荣计划,坚持以一流学科引领带动多学科协同发展。尤其是依托畜牧学、作物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组建了4个紧密对接江西特色产业的学科群,涉及农林经济管理、园艺、植物保护、农业工程等15个一级学科,统筹使用省一流学科建设专项等学科经费,并紧密对接国家和江西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联合开展重大项目攻关、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团队组建等,促进学科群人力、智力资源的聚合重组。目前, 4个学科群得到较快发展,一流学科在对参与学科辐射带动的同时,自身优势特色得到巩固,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已显现,学科专业整体实力明显提升。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农林经济管理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学校文科类博士点零的突破;新增林学、农林经济管理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也具备了冲击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条件。

(四)改革资源配置方式,组建跨学科研究平台和人才团队

江西农业大学积极打破传统学院界限,推进学科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实现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之间师资、仪器设备、科研场所等教育科研资源的自由共享,促进了以特色学科和新兴学科为主体的跨学科新型研发机构和学术团队的建设。近3年,江西农业大学先后组建了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富硒产业研究院、生态修复创新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木本香料(华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优质安全畜禽生产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等13个省级以上交叉型创新平台,培育了一批跨学科人才团队,为农业产业提供了更多系统性的核心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尤其是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汇聚全校了相关学科的学术骨干,并引进了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力量,现已建成为江西省新型智库建设委员会重点建设智库,在决策咨询、应用对策研究方面特色鲜明、影响广泛,近3年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20余项,地方政府采纳10余项,为江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五)建构人才培养新体系,培育新型农科人才

江西农业大学把培养新农科人才质量作为衡量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准,按照“夯实基础、知识融合、分类培养、强化实践”原则,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卓越“新农人”。一是探索构建“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江西农业大学推进“研究生推免”和“硕博连读”选拔的有效衔接,构建“3+1+2+3”培养模式,学生提前选修的相关学分可进行认定,实现招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导师培养、运行模式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本科阶段按照“3+1”模式培养。前三学年为本科阶段学习,第四学年通过申请选拔获得本硕博贯通培养研究生资格,提前选修硕士研究生课程并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生阶段按照“2+3”模式培养。硕士2年、博士3年。二是打造“惟义实验班”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品牌。在总结农学、林学“惟义实验班”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惟义实验班”拓展到动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工程和食品科学等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实行“重基础、宽口径、提能力、强素质”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汇聚金专、金课、金师优质资源打造金班,培养了一批批具备较强科学研究能力、开阔国际视野和核心竞争力的一流创新型拔尖人才。以惟义农学1601班为例,全班23位同学,四级通过率100%,六级通过率73.91%,升学率95.65%,就业率100%。三是推进校地校企联合协同育人。江西农业大学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开展育人,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同企业、行业等机构开展合作办学,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目前,与江西农业大学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机构总数达57个,其中地方政府9个、学术机构34个、行业机构和企业14个,共建学生实践基地近400个,形成了校地校企多主体协同育人特色。

三、农业高校推进交叉学科建设的思考

我国交叉学科建设整体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及科研机构多方共同努力。高校作为交叉学科建设任务的最终承担者,应当增强主体责任意识,积极作为,加大培育和建设交叉学科的力度。结合江西农业大学在建设新农科过程中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的实践探索,对农业高校推进交叉学科建设提出以下思考。

(一)审慎谋划布局,保障交叉学科设置合理性

农业高校不能为了“赶时髦”或抢占资源而盲目布局交叉学科,而应该审慎严谨,注重把握学术逻辑、社会逻辑两个维度,兼顾学科内、外部合理性的统一。

学科内部合理性强调的是学科的学术性标准,即学科内在知识建构获得学术共同体的认可。交叉学科是多个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的新学科,其概念本身就隐含着以既有的不同学科为前提的意蕴,如果没有既定的、相对成熟的传统学科在先,交叉学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1]。因此,农业高校设置交叉学科,应当充分立足优势特色,注重其同主流学科的高关联度性,使学校、学科内部充分认可学科设置的合理性必要性。

外部社会合理强调的是学科的社会认同,学科能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公众。如《“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提出要突破种源创新与生物种业、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高效种养与绿色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农业机械装备与智能化等关键领域重大科技问题,农业高校应积极布局种业安全、农业生态、智慧农业、农业康养等前沿领域的交叉学科,保障学科同产业需求及未来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适切性。

(二)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提升交叉学科建制化水平

交叉学科,与既有学科一样,其建设发展,必须遵循学科的学术标准和学科发展规律。农业高校建设交叉学科,就要遵循学科的学术标准和发展规律,着力提高交叉学科建制化水平。

一是创建交叉学科的实体运行组织,使其成为资源分配的实体单位。组织建制是学科社会建制的核心[12],为学科提供“容身之所”。一门学科能够在高校中拥有专门的院系或研究所,不仅意味着有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为学科源源不断地提供理智力量,有专门的人力资源在专心致志地从事学科研究,也意味着有专门的岗位、设备等资源在为学科发展提供保障。

二是夯实交叉学科的知识、概念、理论体系。一门学科之所以是专门学科,是因为它必须“具有不同于现有一级学科范畴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已成为学科、知识发展的新领域”。要通过加大资金、人力、信息和技术等资源投入,加快夯实交叉学科知识、概念、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其围绕自身逐渐明确特定研究对象和领域,拓展整合程度更高又相对独特的研究问题和范式,适当构筑起自身的学科界限。

三是规范专门化的人才培养。学科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载体,专门化的人才培养是学科建制化发展的基本要件。要在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件上创设条件,打造体现交叉学科灵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研制充分体现交叉学科精髓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类型。

(三)凝炼学科主攻方向,增强交叉学科持续发展能力

交叉学科发展的生命力是促进社会复杂问题的解决,交叉学科内嵌于产学研融合的社会反哺机制当中,社会服务不仅是学科评价的重要维度,也是交叉学科成立和发展的内在要求[13]。以前沿性为显著特征的交叉学科,更应当在解决新科学问题和现象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农业高校的交叉学科,要坚定不移地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面向乡村振兴主战场,凝炼学科主攻方向,聚焦现代农业基础前沿热点、关键核心技术卡点、产业发展升级痛点及乡村建设发展重点,通过突破性研究工作,创制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在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中借势发展。

(四)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交叉学科能展能力

作为专门的学科,交叉学科显然是独立于其他传统学科门类并与之并行的,但其内涵却又与既有传统学科门类交织在一起,涉及的学科范围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单一的学科门类,这决定了交叉学科需要“与众不同”的发展策略。

营造相对宽松开放的交叉学科文化。学科文化是学科组织和学科制度的灵魂。交叉学科建设过程是融合不同学科认知理念、知识结构、研究范式、人员组织等复杂的集聚过程,因此交叉学科的学科文化建设,有一个学科文化凝聚功能及容许学科内部存在较大差异的平衡问题,要营造宽松包容、协同创新、竞争共生的良好学科生态。

完善交叉学科评价体系。学科评价是推动学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和根本性工作。交叉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潜在的、未知的,或者是将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或视角)“集束”在一起,因此会包含大量异质组织间的知识创新活动,这导致交叉学科评价的复杂性。农业高校要把握交叉学科的特殊性,施以不同的评价体系,评价重点侧重其创新贡献和社会服务质量,而不是产出绩效,评价原则侧重长远评价而不是当前评价,评价方法侧重定性评价而不是定量评价,同时要淡化交叉学科评价结果与资源、利益分配的过度关联,为交叉学科成长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匹配富有弹性的灵活性人事制度。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聚集不同传统学科的人才等各种资源,但完全按独立、实体性的学科组织配备人员,会造成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在人才队伍等各种资源上的重复建设。可在交叉学科中,打破传统的组织“壁垒”,匹配富有弹性的人事制度,对研究人员实行双聘制度,即他们不仅属于交叉学科实体单位,也隶属于相邻协同学科所归属的院系,交叉任职,成果互认,让人才从学科、学院的人才回归到高校的人才。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农科学科
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四新”建设的知识逻辑与实践路径
学科新书架
交叉学科博士生培养:问题表征、制约因素及优化策略
【学科新书导览】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以新农科理念为导向的生物农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农科背景下“线性代数”融合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守百年强农初心 育一流农科人才
给交叉学科 多一些支撑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