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良教授辨治黄疸思路探析
2022-11-25张丽丽姚子昂吕文良
徐 蕾 强 睿 张丽丽 姚子昂 吕文良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肝病科,北京 100053
黄疸,是指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巩膜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临床表现,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主要见于肝胆系疾病,是肝内外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胆红素代谢障碍的综合性病理过程[1]。目前,西医治疗黄疸主要着眼于改善肝功能,增加胆红素代谢和排泄,增加胆汁分泌[2-3]。中医认识黄疸,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言:“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黄疸,由“瘅”字演化而来,“瘅”,劳病也[4]。及至东汉末年,张仲景于《伤寒杂病论》中详细论述了黄疸之理法方药,认为黄疸为脾之本病,湿遏瘀热,乃发为黄[5]。在治疗上以脾胃为中心,并提出了“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当以汗解之”等原则。
吕文良教授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科技部肝病临床科研基地分中心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肝病重点专科负责人及学术带头人,首都中青年名中医,从事中医肝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 年,对黄疸有着全面、完整、系统的认识,逐渐形成了吕教授辨治黄疸的学术思想及诊治特色[6-9]。吕教授认为黄疸患者,非独扰于脾胃湿热,亦与肝胆之湿热瘀浊息息相关,故在临证时注重养肝健脾,调气和血;清利湿热,凉血化瘀;兼变攻防,斟酌损益,临床效果显著,现将其诊疗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黄多夹虚,多责肝脾气血亏虚
宋代史堪《史载之方》言:“黄疸有二,有肝热刑脾而疸,有湿极而疸。”可见黄疸病位不只限于脾胃,亦与肝息息相关[10]。吕教授取仲景“黄家,从湿得之”之说,又结合历代医家之言及临床体会,认为黄疸病机为肝脾虚弱者临床并不乏见。此类型黄疸虽见实象,但为虚证。盖肝者体阴而用阳,肝血不足则不能涵养肝气,肝失疏泄、肝气横逆、乘脾于外,黄色外露。如刘汶教授强调辨治黄疸时需注意疏肝健脾的应用[11]。此证需与由实证导致的黄疸相鉴别,患者并无烦渴易怒、目赤便难等症状,而多见精神不振,少气懒言等虚象。同时,吕教授强调尚需注意因虚致实的情况发生。患黄疸者,肝脾皆为湿所重,气血皆因其所伤,吕教授认为人之生,赖于气调以顺,血荣以和,因此在治疗时,注重养肝健脾,调气和血。脾者,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同时中焦脾胃之气机振,行有常,无浊扰,无食积是为患者存胃气,保生气之根本。同时,湿热之邪潜藏日久,余邪羁留,亦可伤肝阴,损脾气,形成阴血亏耗的格局[12]。
1.2 黄必有实,多责湿热瘀血为患
明代李梴《医学入门·丹台玉案》言:“黄疸之症,皆湿热所成。”现代医家亦有强调“湿热入血”为黄疸核心病机[13]。吕教授总结前人之言,认为湿热、瘀血是为黄疸发病的持续性病因,若脾虚健运失常,湿浊难运,则湿气不能发泄,郁蒸而化热,热气不能宣畅,则互相搏结而成湿热之邪[14],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愈炽,更加湿热瘀滞,耗阴伤血,肝气疏泄失司,则气机乖虐,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而黄。是以两者既是主要的病理因素,亦有相助相成,愈久愈藏之性。
1.3 黄多变证,多责寒湿阴毒阻滞
张锡纯有言:“用药之道,贵因时、因地、因人活泼斟酌,以胜病为主,不必拘于成见也。”是以疾病时常有变,治法方药亦当灵活自如。吕教授认为,黄疸之病理因素不外于湿、热、毒、瘀、虚,且多以湿邪为主,热化者居重,究其病机乃为湿邪阻遏,致使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湿郁化热,从而影响肝胆疏泄,气机乖虐,胆液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而发为黄疸。这类患者多见面黄鲜明、口苦、身热烦渴、恶心、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等症,证属湿热发黄[15]。张璐《张氏医通》指出“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无不瘀血阻滞也”,因此患者抑或多有胁肋刺痛,舌质紫暗,脉涩等表现。是以关幼波先生有言:“治黄必活血。”然黄疸之病,多兼证变证,虽以湿热者居多,亦有寒化为阴黄者,究其病机乃为素体阳虚,湿从寒化[16],寒湿内阻中焦,致使胆液被阻,外溢肌肤而发黄。而这类患者多见面黄晦暗,伴精神困倦、胃寒少食、大便时溏、舌苔白腻等症。
2 治则治法
2.1 养肝健脾,调气和血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言:“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张仲景认为病为黄疸者,脾胃为其主要病发部位,瘀热则为其根本病机,并制定系列方剂。除此之外,在临床中还需考虑黄疸虚性病机。外感六淫邪气后,若人体正气充足,气血旺盛,湿邪自不滞留人体,若肝脾亏损则湿邪困阻中焦。同时疫毒之邪易伤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治疗黄疸必两治肝脾。同时需注意肝虚当用此法,实则不自用之,肝脾为气血生化运行之重要场所,养肝健脾,调气和血作为重要治法常贯穿黄疸治疗始终。
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辨证施治,拓展了治疗黄疸的治法用方用药体系。如卢秉久在治疗过程中多以养血柔肝之剂[17],吕教授临证时,擅用生黄芪、炒白术、焦三仙、茯苓、法半夏、藿香、佩兰等以调理中焦脾胃。其中生黄芪通过其益气作用可扶正祛邪、健脾、补益肝气[18],并佐以防风、白术,三药合用为玉屏风散,为扶正固本之要方,补中固表而不留邪,且有强补脾胃之功。藿香、佩兰亦为常用对药,藿香偏于解表祛湿,佩兰偏于行气醒脾,两者合用,更增振奋脾胃气机,去除中焦湿气之功[19]。其中焦三仙,系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三种药,三者均有健脾消食,消积导滞之功,焦用更增醒脾健脾、消食除积之力。其中茯苓、法半夏常合用,茯苓具有健脾益气、淡渗利湿之功,半夏具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之效,正切合脾虚不运,湿聚成痰之机,既可治其脾为生痰之源,亦可消其痰为脾虚之因。
肝者,疏泄之本,藏血之器,人体之气调血和均与其息息相关。养血与滋阴,病机不同,用药亦不同,如白芍、当归、何首乌专事养血,而生地、枸杞子等则兼有滋阴之功。是以吕教授临证时,擅用白芍、地黄、香附等以调肝理气,养血滋阴。其中白芍,苦酸微寒,临证与甘草相合,酸甘化阴,既可补血益肝脾真阴,又可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恣横。其中地黄常用干、熟两种,李时珍《本草纲目》言:“生地黄,诸经血热,滋阴退阳。”“熟地黄,血虚劳热,产后虚热,老人虚燥。”张璐《本经逢原》言:“生地黄治心热,手心热,益肾水,凉心血。”地黄是为滋阴养精,补养肝体之要药[20]。其中香附醋炙,功效偏于疏肝止痛,且能消积化滞,对于伤食腹痛,血中气滞等证颇有疗效。
2.2 清利湿热,凉血化瘀
吕教授认为,黄疸以“湿”邪为重,虽有寒化热化之变,但以热化者居多。现代人嗜食肥甘厚味,痰浊易热化,若日久由气分入血分则更兼瘀血之邪[21]。因此在治疗时,多注重清利湿热,凉血化瘀。在总体治疗原则上,吕教授强调清利湿热、瘀血等需注意下法的应用,通利二便助邪排出。临床需根据患者症状而定,如小便不利者应使“黄从小便去也”,大便黏滞不通者则应攻下逐瘀[22]。针对瘀血临床可根据瘀血程度选择不同用药,同时需注意配伍应用等。
在具体用药时,吕教授擅用茵陈、黄芩、黄连、黄柏、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以清解热毒、利湿排浊。其中茵陈为治疗黄疸之要药,临证与栀子相伍,治疗阳黄之热重于湿证[23],既可清利湿热,又可通利三焦,导湿热下行。与车前子相伍,善通利小便渗湿,亦可使黄疸自小便中退。其中黄芩、黄连、黄柏常相须为用,三药均味苦性寒,属清热燥湿药,可清热解毒、燥化湿浊,三药合用可肃清机体内环境[24]。其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常合用,白花蛇舌草善于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散瘀消痈,经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有加快消除黄疸之功效[25],半枝莲善于解毒消痈、散瘀止痛,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言其“治黄疸喉癣”,现代药理学亦证明二药合用有较强清热解毒之功[26]。擅用芒硝、乳香、没药、益母草、茜草等活血化瘀、散结消积。其中芒硝,味苦咸性寒,是为除瘀消积之要药。其中乳香、没药常相须为用,两者皆为活血化瘀之品,有行气止痛之功,乳香善行血中之气,没药破瘀推陈之力专,二者相伍则能生血散瘀、利气通络[27]。其中茜草有理血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清热之功,临证可与茵陈、山栀等药相伍,以清热凉血、利湿退黄。
2.3 兼变攻防,斟酌损益
黄疸可涉及西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临床常见于急慢性肝炎等疾病中[28]。黄疸变证、兼夹证众多,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可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29-30],病证虽有一般规律,但遣方用药不可拘泥于定式,因此在临证治疗时,一定要多考虑患者之实况,而加以顾护。脾性恶湿,水湿困脾则脾失运化,肝亦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肌肤发为阴黄[31]。临证时,经方如四逆汤、理中汤等有使用之机[32],或通过加用肉苁蓉、菟丝子、巴戟天等药物温补肾阳以疗中焦寒湿,巴戟天所含巴戟天多糖、巴戟天寡糖等对梗阻性黄疸具有改善作用[33]。若肝区疼痛甚者,可酌加延胡索、川芎、五灵脂、乳香、没药等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其中延胡索配伍川楝子,吕教授经常用来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伴发黄疸者[34];若食欲不振,兼见舌苔黄垢有秽浊之气者,可酌加藿香、佩兰以芳香醒脾;若大便秘结难出者,可酌加栀子,栀子方剂广泛用于治疗黄疸[35];若目涩痛、口干苦者,可酌加芦根、天花粉、玉竹等以滋阴润燥、清热明目;若热毒瘀血重者,茵陈、郁金、黄芩等均为常用之药[36],以清解热毒、凉血活血。临床黄疸之兼证甚多,难以一一列举,临证时,自应细查患者之主次矛盾,再予兼变攻防,斟酌损益之法。
3 验案举隅
患者,女,65 岁,2019 年11 月11 日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初诊,主诉:间断性腹痛10 年,加重3 个月余。
现病史:患者自述急躁易怒,10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腹痛症状,痛处不固定,无放射性疼痛,期间曾口服抑酸及促消化药物治疗,症状略有改善。3 个月前因腹痛症状加重,2019 年8 月22 日就诊于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辅助检查。超声内镜:①幽门多发隆起;②慢性浅表性胃炎;③幽门黏膜层高回声病变。病理:幽门黏膜组织慢性炎症伴轻度肠上皮化生。未进行系统治疗。2019 年10 月29 日就诊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中医院,进行辅助检查。肝功能: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81.0 U/L,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108 U/L。血生化: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36.3 μmol/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6.44 mmol/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2.36 mmol/L。未进行系统治疗。2019 年11 月3 日就诊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辅助检查。血生化:TBil 46 μmol/L,结合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8.8 μmol/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DBil)37.2 μmol/L。腹部超声:肝脏弥漫性病变。现为求进一步治疗来诊。刻诊症见:上腹疼痛,餐后加重,无压痛、反跳痛,身目黄染,胁肋疼痛,倦怠乏力,口苦口干,头痛,眠差,纳差,大便日一次,偏干,小便黄,有灼热感,尿频,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数。西医诊断:黄疸。中医诊断:黄疸病。辨证属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治以清热利湿、理气活血之法。处方:茵陈50 g、生黄芪30 g、炒白术12 g、延胡索12 g、焦山楂20 g、焦神曲20 g、焦麦芽20 g、制大黄9 g、茯苓12 g、法半夏9 g、天麻9 g。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分两次温服。
2019 年11 月25 日二诊。患者服药14 d 后,腹痛减轻,身目黄染较前好转,精神、饮食、睡眠、二便均有好转。守方加减,去制大黄、天麻。
2019 年12 月10 日三诊。患者服药1 个月后,已无明显不适,复查血生化:TBil 18.2 μmol/L,DBil 5.6 μmol/L,IDBil 17.6 μmol/L;GOT 43 U/L,GPT 67 U/L。
按语:患者老年女性,间断性腹痛十年之久,倍受其扰。平素性情较为急躁,常气滞不舒,扰乱中焦气机,是故脾胃运化失常,致使湿滞久郁,蕴积化热;湿热之邪,盘踞体内,犯于肝胆,肝者疏泄失常,胆汁外溢,由此可见腹痛,身目发黄,口苦口干等症。患者久病,除湿热之邪盘踞外,更兼瘀血阻滞,因此病机关键在于湿热血瘀。吕教授以大剂量茵陈为君,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可使热消郁开,胆汁入小肠之路无阻。加生黄芪、炒白术、茯苓、法半夏为臣,以匡正扶本,补益正气,增其益气健脾之功,茯苓、法半夏祛痰清浊,荡积肃体,其中法半夏长于燥湿化痰、消痞散结,茯苓长于淡渗利湿,二者相伍,既可健脾和中防痰浊生,又可利湿消痰消已生之浊。以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为佐,健运中焦脾胃,除其有形之食积;以制大黄,通里泻热,使便畅身轻,邪下而解;又虑其头痛,故以天麻疗之。以延胡索为使,引诸药入肝经,理气活血,行血中气滞。众药合用,配伍精良,了无赘余。二诊时,患者诸症皆有缓解,大便畅,头痛除,故去制大黄、天麻,继服此方。1 个月后,患者已无明显不适,体畅神清,乖虐自和。
4 小结
黄疸为古今医家所重视的疾病,吕教授发古融新,认为湿热、瘀血阻滞贯穿黄疸发病之始终,肝胆、脾胃为黄疸核心病位,气虚、血虚为黄疸致病之常,同时尚有肝区疼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牙龈出血、呕哕、目涩痛、口干苦等黄疸之变证。针对上述情况,相应制定养肝健脾,调气和血;清利湿热,凉血化瘀;兼变攻防,斟酌损益等治法,以统摄黄疸诸类。用药则多以生黄芪、炒白术、藿香、佩兰等以调理中焦脾胃;白芍、地黄、香附等以调肝理气、养血滋阴;茵陈、黄芩、黄连、黄柏等清解热毒、利湿排浊;肉苁蓉、菟丝子、巴戟天等温补肾阳,随证治之,获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供广大学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