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野下海丝文化融入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路径研究

2022-11-25陈加志

新课程 2022年31期
关键词:海丝泉州旅游

陈加志

(泉州市工商旅游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泉州)

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申遗成功,“一带一路”倡议及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推进,使泉州的文旅产业进入发展新时代。《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泉政文[2022]7号)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主动融入“海丝名城”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构建世界海丝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提升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影响力、美誉度,培育环泉州湾海丝文化旅游区。加强人才培养和服务能力,支持职业院校开展旅游专业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

文旅产业跨越发展必然提高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中职是高中阶段重要的职业教育部分,承担着新生代职业人才的培育任务,其常规教学方式、课题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如何更好地培养符合文旅产业需求的专业学生,实现中职人才培育与企业用工需求对接,中职校要加快搭建“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产教融合教学新平台。

一、海丝文化融入旅游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海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难得的文化遗产,而中职旅游教育是培养文化旅游人才的主阵地,校企合作产业融合引领下将海丝文化融入旅游专业的教育当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产业需求促进海丝文化融入教学

千年海丝文化是泉州城市的根与魂,发掘好、传承好、利用好这座历史文化宝库,留住城市记忆是文旅产业的重要内容。福建泉州作为国家规划确定的海丝核心区和先行区、全国第56个世遗集合点,迎来了跨越发展的崭新机遇,对技术技能人才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泉州申遗景点深藏着宗教与历史文化的灵魂,保存着完整的人文脉络,是泉州旅游的精髓所在,急需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文导游队伍来进行宣传推介,这迫使旅游专业必须加快校企合作和更高效地将海丝文化融入教育。

(二)海丝文化丰富旅游专业教育内涵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培养学生爱国爱乡、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自信心,且更有利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海丝文化融入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丰富了地方文化教学资源,能够传承和弘扬海丝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助于完善中职旅游专业产教融合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育体系,创新中职旅游教育教学模式,为专业教学注入新内容、新活力,促进学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拥有系统海丝文化知识储备和海丝精神的旅游人才。

(三)海丝文化完善旅游专业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海丝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在闽南的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融合体,其中,爱国情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冒险拼搏等精神是海丝精神的核心。多元、开放、包容是泉州城市的传统和特质,是激发泉州人爱拼敢赢、开拓进取的精神源泉。传承弘扬“爱拼敢赢、重教求义、爱国爱乡、创新包容”等具有泉州特色的海丝文化,强化文化自觉和自信,培养具有海丝特色、契合区域需求的匠心人才,既是服务海丝核心区和先行区建设、发扬世遗文化的时代要求和必然抉择,也是打造具有海丝特色的中职育人品牌及实现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路径。

(四)融入海丝文化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产教有机融合,提高教育成效。海丝文化的融合教育单靠中职学校的职业课程、师资和实训场地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学校和企业加强合作,建立校企共建、工学交替、资源共享、人才联动的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缩小学校教学和行业发展的偏差,从课程的开发、场地资源利用、师资建设和培训、资金投入、招生就业、行业标准引领等多方面进行优势互补和强化。将海丝文化融入专业教学,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平台、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实践,从根本上促进专业优良发展,最终培养出“一专多能型”的技能型人才。充分利用海丝文化充实丰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从软硬件方面营造务实包容、开拓创新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接受海丝文化熏陶、培养爱国爱乡情怀,从学生的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渗透文化涵养教育。

二、海丝文化融入旅游专业教学的体系

泉州工商旅游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地处泉州市区,以服务海丝核心区、先行区建设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传播海丝文化、传承海丝技艺为重点,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致力于打造旅游特色品牌。以建设旅游专业教学资源库为抓手,坚持课内课外融通、线上线下联通、校内校外互通,整合政府和校企多方资源,实施“海丝文化+旅游专业(群)建设”策略,坚持思想引领教育改革和实践,构建的“12345”海丝文化传承创新教育模式,即“一核心、二重点、三方向、四共同、五推进”模式,形成传承、传播、研究、实践“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深入开展课程思政、三全育人、三教改革等德育模式,开展特色文化实践和专业服务,达到海丝文化自信、职业自信、能力自信、技能自信、发展自信的德育目标,培育具有海丝精神、国际视野的匠心人才,助力区域产业发展。

(一)一个核心引领教学实践

坚持产教融合下“1+X”证书制度引领的海丝文化渗透旅游专业教学理念,引领加快专业建设和改革,优化人才培育,深入关注产教融合、文旅融合,开拓授课思路,岗课赛证融通,确立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途径,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培训学生参加等级证书考试奠定基础,更好地指导人才培育和就业指引方向。学校紧抓福建省高水平职校专业群建设契机,创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建设具有与泉州海丝文化高度融合、与休闲旅游观光充分结合、与区域产业对接紧密契合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专业群。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已确认为福建省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成功获批“1+X”前厅运营管理和餐饮服务管理试点证书。

(二)两个重点全面渗透教学

海丝文化是“精神+物质”的融合体文化,学校应紧抓海丝人文历史知识和海丝精神两个重点全面开展渗透教学,充分发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道德资源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提升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品质,开发精品课程,加强科研交流等工作,从强化信息教学加速海丝教学渗透、加强师资培训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开展研学活动扩展外出学习实践、建设实践基地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营造育人环境提升专业素养品味、提升技能水平强化专业学习自信、开展教法改革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精细实习管理深化实践教育成效等八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将人文知识学习和海丝精神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践中,培养拥有海丝文化知识和精神的旅游专业型人才。

(三)三个方向形成教育特色

从“主体多元化、教学个性化、行为专业化”三方面形成海丝文化融入旅游专业教育特色。学校、酒店、旅行社、景区、文化传媒公司、高校等开展联合教学,开发“立体式”“活页式”“本土化”教材,开发教学案例,拓展阅读和习题等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开发“申遗+研学”人文旅游路线,在学习通教学平台上建设《中国旅游地理》《泉州旅游通识》等8门专业共享课程,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满足教学的需要。开展研学实践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三教改革”、教研渗透法、课程思政等教科研究实践,建设信息化、混合式、高效性的课堂,逐步形成教学的个性化。强化信息化教学,施行“互联网+平台”教学,有效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程教学,采取“线下+线上”“课前+课中+课后”三端一平台混合式教学,加强了师生互动、课前和课后的课堂延伸、教学评价和反馈,明显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学习气氛浓烈,实现互动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四)四个共同推进教研渗透

建立“项目共建、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共同提高”教科研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团队合作优势,围绕人才培养体制、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双师型队伍建设、教科研管理体制、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研学实践、岗位实习实践等方面开展建设,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通过专业课程的相互渗透与密切联动,整合利用教学资源、集成创新知识技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有力推动专业科研项目建设,加强过程的科学监管和改进,将优秀成果和经验推广共享,进一步提高整体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水平,全方位对接文旅服务产业链。

(五)五个项目助力人才培育

从“优化师资、优质课程、实训基地、研学路线、校园文化”等五个方面推进专业建设和“三教改革”,提升教育成效,对接泉州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和用工需求,培养“一专多能”型专业人才。

一是强化专业师资队伍。通过拓宽职教圈充分利用职教联盟和行业优质资源,以引进高层次人才方式创建“潇风名师工作室”等市区级名师工作室5个。制订专业群教师培养计划,培养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实施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一对一”工程,开展科研、技能竞赛、教学能力比赛等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创建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二是积极开发海丝特色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方式,创建网络课程,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校企共建由“景区景点、行业企业与学校”“景点导游、文史学者、行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的师资团队,开发景点实训项目、特色教材等,课程突出学生旅游专业服务技能培训,能讲好泉州人文故事,培养具备“专业知识+行业经验”的学生,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是大力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实景工作相结合,形成“理实一体教学、校内仿真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职业技能梯层递进”的实践教学特色,采取“虚实结合、虚实相补、虚实变换”等混合教学模式,满足实践教育需求。

提高跟岗实习教育的产教融合和文化教育成效,就近选择泉州知名企业开展实训实习,以强化海丝文化渗透和服务地方文旅产业发展。与福建省清源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泉州宝中旅行社、泉州酒店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7个,与8家企业开展多个岗位多工种的订单式培养,联合企业搭建学生就读“二元制”校企联办通道。为确保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制定实践基地通用和安全性规章制度,根据企业人事管理和业务情况制定跟岗实习管理制度,签订学校、学生和企业的三方协议,施行校企生三方实习评价制度,实习学生受到客人和企业的充分肯定。

四是开发“非遗+研学”12条旅游实践教育,将研学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研学路线将泉州千年海丝文化、晋江精神、闽南人文等具有泉州特色的区域文化与专业特色、企业文化、职业精神、劳动精神等进行实践融合教育,深度感知千年文明带来的自信、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五是营造海丝文化校园育人环境,提升人文涵养。营造以海丝文化知识和产教融合为主线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充分利用泉州海丝景点文化长廊、宣传栏、黑板报、泉州著名十八景壁雕、教室、宿舍、走廊、实训大楼、图书角等阵地,把22处海丝遗产景点和泉州著名人文历史有机融入教学环境中,形成班级专业化、实训基地职业化、校园海丝文化三个文化层,让学生在校园中时刻感受海丝文化的熏陶。充分发挥微信、抖音、美拍、微博、自媒体的强大功能,开展海丝文化文创赛、海丝手工作品赛、海丝烹饪赛、海丝图片赛(展)、海丝征文、导游赛等海丝文化系列活动,努力创建和谐美好的海丝校园文化,让海丝文化潜移默化渗透,提升海丝文化知识学习兴趣和自信,培养激发学生“爱国爱乡、自由平等、敬业拼搏、和谐友善”的海丝精神,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结语

机遇与挑战并存,泉州文旅产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地区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职旅游专业需要突破常规教学,实现深度产教融合,依据产业岗位能力需求,建设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传承创新海丝文化,拓宽教师专业视野,加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力度,推动传统教学走向现代化、信息化,拓展丰富教学资源库,提高教育教学成效,培养符合区域文旅行业需求的文化型专业人才,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海丝泉州旅游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首届海丝旗袍文化邀请赛流光溢彩
旅游
首届“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工作年会成功举办
万盏蜡烛 祈福海丝申遗成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