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德育:任务、优势、策略

2022-11-25任晶惠赵志军

关键词:品德教育品德家庭

任晶惠,赵志军

(1.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2.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北京 100816)

在一个人的品德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根本的、独特的,具有不可替代性。正如我国近现代教育家蔡元培说的那样,“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1)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北京:金城出版社,2014年,第113页。。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同样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为此,2019年修订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提出,家庭教育重在教孩子如何做人。然而,对于家庭德育是否重要、家庭德育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卓有成效地实施家庭德育,人们的认识还有较大分歧,在实践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家庭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还需要引起各个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高度重视,在思想理论上进一步明晰,在实践上进一步改进。

一、明确新时代家庭德育的主要任务

新时代的家庭德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遵循《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从养成良好习惯开始,逐步培育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孩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养孩子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明礼诚信、勤奋自立、友善助人、孝亲敬老等良好思想品德,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好习惯、好人格,具有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一)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生的“总开关”。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是不是说得太早、要求太高,与家庭教育关系不大。其实不然,人生最重要的基础莫过于思想信念基础。目前出现的孩子自杀、自闭、自私等许多严重问题,最终的根源是孩子的“三观”出了问题。如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解决得不好,就意味着“总开关”没有把住,即使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是非常危险的。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对一个人来说,世界观又总是和他的理想、信念有机联系起来的,世界观总是处于最高层次,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世界观也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可以讲,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并非抽象难懂,只是我们要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孩子理解水平的内容和方法,用通俗的故事、易懂的语言,帮助孩子认识世界,理解事物的唯物属性和辩证关系,打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这样就会为孩子一生远离迷信、摒弃邪教、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2.树立乐观奋进的人生观。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态度、道路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它解决的是如何认识人生意义、人应该走什么路、做什么样的人的大问题,在人的整个思想意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人生观问题离我们很近,也许孩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会涉及人生观的问题。比如:我从哪来?我向哪去?我能死吗?我活着有什么意思?对此,家长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躲不过,必须回答。这里应该说到保尔·柯察金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2)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洁译,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第211页。这应该成为我们和孩子共同的座右铭。树立乐观奋进的人生观,也是一种信念的力量。在大千世界中,许多事情往往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但是,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乐观奋进的坚强信念对人的最终成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3.树立奉献有为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认定事物、分辨是非的一种价值取向,体现出人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判断。它包括对人生价值、组织价值乃至国家、民族价值的看法,它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决定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及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孩子的价值观能否和主流价值观相统一,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孩子的未来。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始于家庭。有的人精神迷茫、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家庭在价值观教育上的缺失。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少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家长要抓住这一关键期,帮助孩子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挑战,明辨是非,知行统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认清善恶美丑,提高鉴别力,从而为他们坚定自励、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这就要求家长高度重视、循循善诱、以身作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帮助孩子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奉献有为的价值取向,拧紧人生的“总开关”。

(二)努力使孩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方能用得其所。历代教育家都强调:教育之本在于树人,树人之要在于立德。无数事实证明,“德”不可能自然形成而需要“立”,“人”不可能自发成才而需要“树”。“德行定终生”,“小事凭智,大事靠德”。德是做人之本,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根基。

1.明大德,坚定理想信念。明大德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2300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人是政治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的生活,这也正是一个幸福的人所不可缺少的(3)王善超:《论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大德就是国家的德,是道德的最高层次,是管人生方向、立场站位的,大德跑偏满盘皆输。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中外历史上不乏私德严谨、大德出差、人生尽毁的先例。国无德不威,明大德是根本。“明大德”是国家的思想内涵和政治形象,是国家的价值体系,是国家凝聚民族精神和人民力量的“神器”,是坚持道路发展、制度完善和理论创新的软实力,是国家的世界形象和内在定力的根本证实。对个人而言,明大德就是要涵养优良的“政治德性”,是“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今天,“大德”弘扬,呈现的将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明大德”就是要教育孩子把个人理想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国家的前途统一起来,确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知党、爱党、跟党走,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讲,就是要清楚“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面对世界,“明大德”就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被外族任意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守公德,坚持天下为公。公德是社会层面的道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人的社会性要求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规则、讲究社会公德。讲公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就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尚书》中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认为官员应当以公心灭除自己的私欲,这样就可以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依附;孔子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倡导并践行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达到了公德的最高境界。公德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的先哲先贤老子就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58页。现在,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醒人类要遵守自然公德,保护生态环境。无论成年人还是少年儿童,都需要守公德。培养孩子具有公德意识并恪守公德准则,才能使孩子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守公德是孩子顺利走进社会,并在社会中获得成功不可缺少的行为准则。

3.严私德,坚固道德操守。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私德是个人追求自身品格完善的道德。“吾日三省吾身”“慎独、慎言、慎微”讲的都是严私德。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引用过《尚书》中的名言:“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养小德才能成大德”“既要在‘大事’上看德,又要在‘小节’中察德”,我们可以领悟到,严私德对于每个人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就严私德,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涵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尽责、尊重、理解、谦恭、勤俭、坚忍、慎独、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公平等个人品德,学会关心、学会感激、学会爱人、学会体谅、学会宽容,学会自尊、自信、自律、自立、自强。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良之友不交、不法之事不干,始终坚固高尚的操守、气节和骨气,这是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发挥家庭教育在品德教育上的独特优势

为孩子立德根,家庭德育具有独特优势。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职能和优势。然而,许多家长对此认识模糊,一味地认为只要帮助孩子把学习搞好了,就尽到了责任。因而,把看着孩子写作业、辅导孩子解难题、督促孩子学习作为家庭教育的全部内容,忽视和轻视了孩子的品德教育,不关心、不要求孩子的全面发展,致使家庭教育中的短期行为、功利倾向、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问题突出,造成少年儿童的片面发展,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和人生长远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事实表明,育才学校有优势,育德家庭有优势,育能社会有优势。相对而言,同知识传授相比,品德教育恰恰是家庭教育的优势项目。学校在理论知识教学方面有家庭无法可比的优势,但在品德教育方面往往不如家庭来得及时、细致、入情入理。

(一)先入为主的优势

品德发展需要四个条件:生物条件、环境条件、教育条件和实践条件。改善这些条件,就能够促进孩子品德的健康发展。行动才是道德认知内化为品质的关键环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接受的早期教育,在品德教育上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二卷中曾提出,一切事物都是开头最为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把他塑造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每个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往往决定以后行为的性质(6)柏拉图:《理想国》,李飞、李景辉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9页。。家庭教育正是发于童蒙,启于稚幼,先入为主,是从孩子无意识时便潜移默化地深入其骨髓的,占据其性格养成、品性端立的先机,对孩子的道德思维、道德情感、道德习惯的形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家长应选择符合社会道德评判标准的最优美高尚的作品提供给孩子,剔除那些描写虚伪、丑恶、妒忌等的负能量的东西,使儿童的心灵得到陶冶,把真、善、美的种子埋在心底,使之受益终身。

(二)细致入微的优势

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对象更聚焦,专注度、集中度更高。特别是现代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比较多,教师很难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品德发展变化的细节。在一间教室里,学生的数量太多,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更无法针对每个学生品德发展的个性问题,大多以惩罚和奖赏为导向,用纪律维持秩序,用授课的形式开展品德教育,无法做到对症下药、细致入微、有的放矢。家庭教育则不同,家长可以集中精力研究自己的孩子,有条件做到耐心、细心和智慧地观察孩子的兴趣、性情、行为,了解孩子的思想困惑、情感纠结、道德水准、品行变化,从而做好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精雕细刻地塑造孩子的品德。

(三)及时引导的优势

人的品德发展是渐进的、波动的,无论真善美还是假丑恶,都有一个从萌发、增长、反复到强化和固化的过程。青少年从出生到成熟,在品德结构上,会经历六个重大时期。第一个时期,0—1岁,是适应性时期。第二个时期,1—3岁,是品德萌芽时期。这个时期,孩子机械地以“好”与“坏”为标准,愿意做出合乎成人要求的道德行为,家长可以及时提出明确的道德要求,孩子通过反复践行这些要求,逐步形成习惯。第三个时期,3—6岁,属于情境性品德发展期。这时,儿童道德行为的动机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和情境暗示性。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始接受系统而具体的道德品质教育,这个时期的记忆力很好,家长可以适时创设道德情境、选择良好的绘本、讲述好的故事,使孩子萌发向上向善的道德意识。第四个时期,6—12岁,这是品德发展的协调期。孩子上了小学,开始接受教育系统的道德知识,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低年级,孩子的道德行为还依赖教师、家长的指令,言行比较一致,动机与行为也比较一致。到了高年级,随着年龄的递增和道德动机的发展,经历了一些事件的影响,孩子的功利性会导致其言行不一致并逐步增大。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表现会出现差异,家长可以及时发现并及时矫正,把品德偏差调整在萌芽状态。第五个时期,12—15岁,即少年期,是逆反心理出现,幼稚与成熟、独立与依赖并存,矛盾多发期,家长可以及时疏导,开展预防性、针对性教育和引导,调整孩子的心态,平稳度过动荡期。第六个时期,15—18岁,即青年期,品德发展的成熟期。这时,孩子的“三观”初步形成,有一定主见,家长可以及时激发孩子的进取精神。可见,家庭教育及时引导的优势是学校、社会教育无法超越的。

(四)长期跟进的优势

俗话说,知女莫如母,知子莫如父。一个人从小到大,最了解他的莫过于父母。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子女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想干什么,父母是最清楚不过的。当子女思想、心理出现问题,无论是在萌芽阶段,还是波动、反复时期,父母均可以长期观察,跟进引导。即使长大离开家庭,由于家庭关系的长期性,孩子与家长仍然保持联系与沟通,品德教育的职责和功能依然存在,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无法相比的特有优势。概括地说,正是由于长期一起生活、长期相处,家长对孩子最了解,这种了解是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从而为实施有效的家庭品德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凸显了家庭品德教育长期跟进的优势。

(五)情理交融的优势

品德教育不仅要明理,而且更要入情。尽管人的情感关系十分丰富,但亲子之情通常是众多情感中最亲密的。俗话说,血浓于水、骨肉情深、母子连心。亲子之情为家庭品德教育带来了天然优势,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会怀疑父母的真爱和为孩子着想的动机。品德教育常常是得与失、利与弊、善与恶、正与逆的价值判断,以父母的身份同孩子交流得与失、利与弊、善与恶、正与逆问题,孩子的信赖度、认可度通常比较高,因为孩子不会怀疑父母言不由衷,也不会理解为是官方说教。尤其在面对见解冲突、认识分歧、情不所愿的时候,亲子情感因素具有很大的融合、缓冲作用,给家庭品德教育提供了情感纽带和信任基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交融的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突出优势。

三、家长要善于把孩子品德教育的主体责任担起来

正是由于家庭在孩子的品德培育中的独特优势,《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进一步强化家长的监护主体责任,引导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这就是说,家庭教育决不能忘了自己的主业——品德教育。因为学校、社会都不具备家庭教育所具有的血缘优势、时空优势,家长最有条件把孩子的德根立扎实,这就要求家庭德育讲科学、讲艺术、有策略。

(一)善于激发孩子的正能量

有人把孩子比喻为一块待雕琢的璞玉,那么家长和教师就应该成为玉雕大师,无论玉的形态质地如何复杂,经过大师独具匠心的设计雕琢,都能够顺材而为、因材而造,创作出绝世精品。这样的比喻虽比较形象,但只是反映了家长单方面的作用,忽视了孩子内在向上的活力及其无时不在的变化。家长既要有玉雕大师的设计智慧和精雕细刻的功夫,又要善于用贴切的表扬、诚恳的批评、真诚的赏识、挚诚的关爱、恰当的鼓励激发孩子内在的潜质与活力,用古今中外志士仁人的优良品质和成功经历激励孩子,充分调动孩子向上向善的能动性,有效发挥家长和孩子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二)因势利导引领孩子

育人如治水,不可逆势硬堵,只能顺势而疏。因势利导就是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发现了孩子的不足和问题时,不是采取“当头一棒”的强制做法,而应巧妙地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利用孩子的心态、活动氛围向好等有利条件,艺术地向孩子讲述自己的意见,使孩子欣然接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因势利导不是回避问题,而是为了更有效、更彻底地解决问题。其关键是善于发现问题,顺势而为。在家庭生活中,“势”可以是家庭的重要日子(如父母结婚纪念日、家庭乔迁日)、家长的重要日子、孩子的重要日子、国家的重要日子,也可以是家庭的重大活动、学校和班级的重要活动,还可以是家庭成员个人的重要事件等等。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可以利用的“势”。把孩子成长中的“事”同家庭的“势”有机地连接到一起,因势利导,启发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就能够成为推动孩子进步、引导孩子走向成功“势不可挡”的力量。

(三)潜濡默化以身作则

实践已经证明,孩子生活在某种氛围中,就会受到那种氛围的影响,日久天长,耳濡目染,就会形成某种品质。如果总是生活在敌意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总是生活在危险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总是生活在讥讽中,他就学会了挖苦;如果总是生活在嫉妒中,他就学会了猥琐。作为一种德育策略,如果家长十分注意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有目的地创设积极健康的氛围,就会使孩子的思想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潜濡默化。家庭教育需要系统建构、长期坚持,需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需要环境熏陶、春风化雨,它比起简单生硬、直截了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效果要好得多。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个慢功夫,不可能立竿见影,以身作则、潜濡默化是不可缺少的。潜濡默化主要靠家长的良好风范、家庭的民主和谐、家人的文明习俗的“熏渍陶染”来体现和保证。家长应当努力做到举止文明、情趣健康、敬业进取、言行一致、好学善思,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教育影响孩子。

(四)刚柔相济宽严适度

家长承担着辅导、指正、筛选、监督等教育责任。这就要求家长面对孩子要有刚有柔、刚柔相济,使严格要求和尊重个性、真诚关爱有机统一,表扬与批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孩子出了错时,首先要严肃地指出来,讲清错误所在及其危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果孩子果真屡教不改,则不能放任、一味顺从、溺爱,必须严厉批评甚至加以适当的“处罚”,让孩子用行为补过。一味地放任、顺从会害了孩子。正像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呢?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7)让·雅克-卢梭:《爱弥儿——论教育》,李兴业、熊剑秋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108页。没有严格要求,也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刚和柔都是有针对性、适用性和适度性的。否则,柔就会变成溺爱与混乱,刚就会变成压抑与伤害。只有刚柔相济,把温情疏导和严厉批评结合运用,才能激励孩子成长。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家长都没能够把刚和柔统一起来,许多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软了下来,迁就孩子。长此下去,孩子就会养成自我中心、任性骄横、缺乏意志力的坏毛病,最后成为一个很难被社会接纳的人。关爱和表扬也要适度,不切实际的表扬也是一种软伤害。有的专家已经提出,不要再对孩子说“你真聪明”“你是最棒的”。因此,家长一定要坚持刚柔相济、奖惩分明,为孩子构建良好的成长导向。

(五)积极营造德育合力

孩子的品德培养离不开家长、老师、亲属、同学、邻居、朋友的多重影响。因此,家长在孩子的品德教育上不能单打独斗、“旁若无人”,既要担当起家庭的主体责任,又要善于借助各方力量、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家长积极与学校、老师沟通配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家长培训等活动,学习家教理论,提高家教技能,保持同老师的密切联系、主动配合;支持或带领孩子参加社区以及社会有关方面组织的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注重发挥亲属、同学、邻居、朋友对孩子的正面影响作用,尤其在一些孩子不愿让学校和家长知道的特殊问题上,更要依靠和发挥亲属、同学等方面的作用。总之,家长要善于凝聚德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六)促进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把家庭德育与智育对立起来,甚至重智育、轻德育。对此,要从理论上使家长弄清楚,德育是智育的动力和保证,做好孩子的品德教育,就是为孩子的智慧加油和掌舵。关于智育,要完整理解。通常人们把智育理解为传授知识、技能与发展智力的教育。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完整的智育应该是智慧的培育。智慧的本质是认识事物、遵循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是由智力系统、知识系统、观念系统、情感意志系统、方法技能系统等有机构成的复杂体系孕育出的能力。所以,智育中应该含有情感意志的训练,因为情感意志是智慧的构成要素。品德教育的成果,如坚忍、敬业、认真、负责等品质,一定是提升人的智慧、取得事业成功的积极因素。德是智的动力和方向,有了德,智才有社会积极意义,才有持久价值。有的家长往往看不到这一点,把考分看得过重,急功近利,以为高分数等于考上好大学,上了好大学等于有了好前程。其实不然,如果品德有短板,人的发展后劲必然不足,甚至半途而废。智育好并不错,错的是把智育当作唯一,那样的话,人的培育就会出现残缺,一条腿不仅跑不快,而且站都站不稳。我们主张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品德是人的灵魂,过了培育它的青少年黄金期就再也不好校正了。重品德教育不等于削弱智育,如果品德教育应时得法、细致入微、情理交融,孩子就会站得高、看得远,会做人、善处事,自然人际环境好、学习心情好、学习效率高、学习韧劲强,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智慧高超、事业成功者多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贤才,没有德就没有信,无信者必无徒。所以,一定要帮助家长处理好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系,坚持以德为先,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品德家庭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家庭“煮”夫
好学者贤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恋练有词
品德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