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具体实践研究

2022-11-25刘小语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17期
关键词:思政思想信息

刘小语

沈阳医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引言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构建科学有效的网络教育体系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在现有教育教学体制下,创新高等院校在线教育的思路,积极推进政治发展范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高校思政工作应顺应时代要求,打造新时代的在线教育,在理念、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完善,学习并实践如何有效建立高校网络育人系统。

1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的动因及现实意义

自20世纪末互联网自发展以来,逐渐壮大,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与互联网密切接触,随着自媒体和短视频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被互联网所吸引。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影响着人们的饮食、衣着、住、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高校学生作为接受能力较强的群体,是使用互联网的重要人群。在互联网上,大学生交换和浏览信息[1]。网络可以在满足学习和生活需求的同时增加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但同样,互联网对大学生也有负面影响。互联网提供的内容和信息参差不齐、混乱不清。如果不作区分,那会很容易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甚至犯错,这些信息对大学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如何教会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从思想教育方面为高校学生指引方向,让高校的教育体系在互联网上延伸和扩展,这也是摆在大学思政教育面前的重要主题。但是,从当前新的网络信息技术来看,利用互联网的常规优势,广泛而强大的功能,构建院校网络教育体系,扩大教育网络化使用程度。教育方法和方法增加使用用途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大学生,从而提高他们教育人的有效性。在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中,现实教育环境和虚拟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同,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2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媒介环境质量欠佳

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充斥着虚假信息、不负责任的言论,渗透着过度扭曲的价值观。这些都对大学的信息选择、信息判断和信息分析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大学生在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影响下,容易因缺乏世界经验而被不良信息和价值观所迷惑。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在线教育的有序发展。在主观层面,一些新媒体经营者过度追求点击率、吸引力和商业收益,导致网络虚假信息泛滥,低俗信息泛滥,垃圾信息堆积如山。客观上,新媒体具有虚拟性强、开放性强、变化快的特点,相关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相对滞后、相对不健全、相对不健全。有关部门对新媒体有监督管理权。近年来,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的不充分困境,极大地阻碍了网络教育的良性发展。

2.2 平台开发力度不足

近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利用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各院校的普遍共识[2]。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的开通已成为一大趋势。但在具体实践中,此类平台主要以信息推送和宣传报道为主。经营者和教育者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在应用中拓展能力的意识和方法。重复的场景、技术变革、情感交流都不尽如人意。总体来看,高校新媒体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单一,布局比较陈旧,内容乏味,原创性不高,难以吸引眼球。大学生用户黏性不强,体验差,这种现象主要是大学生乐于追求新事物,新媒体时代新思想的“新属性”与传统理想主义和以“理论灌输”教育为基础的政治教育形成了新的矛盾。大学生渴望平等互动,想要尝试新教学方式的诉求与本学科不成熟的“媒体素养”之间存在不匹配,严重制约了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发展。

2.3 缺少过硬的网络师资队伍

随着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的转变,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教师需要从知识转移者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学习带头人,善用网络平台,学习新技术。熟悉网络平台和在线教学技能已成为新时代教师的必备技能[3]。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教师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新时代的教师必将成为新技术的不断学习者。在互联网环境中长大的年轻学生积极思考并专注于自我表达,传统单向性的教学方法行不通。因此需要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不断更新在线教育的知识结构。以平等开放的对话态度与学生充分沟通,积极适应学生的关切和需求,获得大学生愿意接受和传播的表达方式,达到预期的教育效益。

2.4 内容形式单一

互联网是开放的,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非常方便,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广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因此,互联网的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如前所述,互联网提供给大学生的信息各不相同。不正确的信息会导致大学生走向错误的方向,甚至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目前,高等院校以单一形式使用互联网,将互联网作为与大学生交流的手段,只通过互联网媒体通知学生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的功能。在当前形势下,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利用互联网工具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让大学生能够接受更多的教育资源。

3 构建网络思政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思考

3.1 打造校园网络文化主阵地

面对网络上的各种思想文化竞赛,高校应牢牢把握主动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在信息问题、网络课程等教育和教育方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贯彻和落实。强调思想价值导向,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国家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统筹管理学校官网、微博、微信、学生社团、师生个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并以此为基础,精心罗列融合学校文化的新媒体特色。重要为了展示学校的良好形象,窗口使学校宣传、信息交流、服务师生、接受和积极传播学生充分发挥了做的重要作用。官方平台是主流意识形态。现代大学生注重个性化和创新。学校要紧密结合时代热点和精神,积极打造各类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努力创作具有高干劲、及时性的网络文化作品,吸引青年大学生的关注,覆盖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默默滋润万物,用文化人让学生不断提供精神力量,培养他们的精神成长。

3.2 加强网络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招聘,发展网络力量,打造专业化、专业化的网络教育工作团队。第一,设立专门部门,设立专职岗位。成立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分管领导为首的网络教育工作专项领导小组。为了保证网络教育运营的有效性和教育团队的稳定性,需要保证岗位数量。第二,保持政治安全。用人单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指导,牢牢把握网络教育活动的正确方向,自觉与党中央在政治、思想、行为等方面保持高度一致。最后,获得优秀的专业技能,专注于发展网络力量。一方面,将以上工作纳入学校或教职工年度关键指标考核。另一方面,需要提供特殊的场地支持和资金支持,并考虑与教师专业评估和学生奖励评估的协调。教师加入网络教育行列,重点从宣传部、团委、学院、专职辅导员中选拔建立一批优秀德育工作者,进行鼓励和动员。提供信息技术运用专业培训、提高网络素养教育、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网络应急响应等,不断创新,适合高校实际运作的网络教育努力打造一个团队。

3.3 拓展网络思政新媒体平台

教育是高等院校与学科建设和目标交流的重要功能性职业。新媒体时代,高校需要充分利用移动和网络技术,将其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继续拓宽高校理想政治教育渠道[5]。一方面,高校需要搭建多元化的学习平台。教育互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在线课程、微课、现场互动等方式进行。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通过利用新媒体视听传播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建立多样化的沟通和互动模式。教育工作者正在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利用手机即时通讯功能,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依托手机平台,例如:可以进行潜移默化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比如微信、抖音、微博。手机等媒体传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信息,以各学院微信公众号为例,运营商在保证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加强平台与学生的互动,定期进行校园热点推送,定期进行校园热点推送。

3.4 助力健康网络人格培养与人生价值提升

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网络人格,帮助大学生避免自我意识混乱、道德观念淡漠、生理心理异常、价值取向障碍等网络人格的重大问题。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其新的真正独立的形式正在逐渐被定义,但它并不是对网络世界真实世界的完整真实写照。主体身份的不确定性导致现实世界的崩溃“文明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评价标准在现实世界中完全被忽视,与多重自我和分裂人格的现实不同,意见和行动选择也是任意的。因此,高校学生能够在网络世界中观察基本的社会实践,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保持健康真实的自我和个性,从现实到虚拟,需要引导和示范才能做到。

高校思政教育要在大学生的生活中真正体现价值,注重教会他们有理性的思考和正确的价值观[6]。通过这样做,网络发展和更智能的生活。在提供网络素养教育、网络技能教育和发展指导,支持健全网络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理性思维。高校学生需要对互联网的兴起更感兴趣,需要对发展的本质和趋势有一个准确的了解,这样才能清楚地了解互联网作为信息的独特特征。全面了解媒体及其技术进步背后的资本管理来源,以及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中自我与他人、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的关系。最终实现被动接受与理性吸收、主动创造乃至前沿发展的关系。

3.5 健全网络思政教育管理体系

在构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完善管理体制。互联网教育工作应配备专业人员,熟悉网络工具,始终使用网络工具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不断扩大网络使用范围,扩大网络教育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为参与在线教育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提升在线教育人员使用互联网的技能,提高相关人员在线教育的有效性。网络教育工作范围广泛,在线教育的方法和模式相对多样[7]。提高相关人员的网络技能,合理利用不同的网络媒体进行有效的教育。因此,为了提高高校思政人员的教育效果,有必要对参与高校在线教育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有针对性的培训。

4 结束语

立德育人是高等院校的办学宗旨,思想品德的培养是高校教育工作不能忽视的重要层面。在思想教育上要做到与时俱进,切准社会进步的脉搏和院校教育环境的变化,了解高校受教育的各类群体思想特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当今网络社会主要群体的结构特点和内在需求,基于长期有效的工作实践,丰富网络素养教育方法、拓展思政教育技能,加强网络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业态。

猜你喜欢

思政思想信息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