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
——试析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
2022-11-25白亚军
白亚军
(甘肃省灵台县星火学区,甘肃 灵台)
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更好地完成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为了确保后续提出的小学数学模式创新路径更具有针对性与适用性,实现教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我们首先要对小学数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了解。
一、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1)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过于保守、课堂教学相对枯燥,教师对新技术、新理念的认知不够全面,仍以黑板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对计算机手段、新课程的运用尚未成熟,并且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过于注重对学生笔试能力的提升,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保持良好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自主参与程度不高。如果教师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便无法使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教师的讲解进度保持一致,从而造成两者的信息交流过于匮乏,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2)教师对互动化教学的重视度不高,互动主体相对单一,互动目标较为狭隘,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没有保持公平性,常常为了加快课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将教学资源进行适当倾斜,导致学生没有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3)教师没有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吸收知识,很少主动提问,思维难以实现活跃与发散,学习潜能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师生的情感层面交流不够充足,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与新课程要求的提高课堂互动效率不符。(4)在生活化教学方面,教学情境的设置不够生动,没有起到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并且过于沉重的作业量也难以起到促进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记忆的效果,作业设计形式过于单一与形式化,与学生生活不够贴近,缺少一定的趣味性。
为了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满足新课程要求,实现学生思维逻辑的高度拓展,使学生能够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积极运用互动媒介,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仅限于理论知识方面,还要增强情感方面的联系,运用知识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使其在轻松、欢快的教学氛围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
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生活化情景的运用
教师要将生活化情景运用在数学学习的预习阶段,预习效果不仅能够决定课堂数学教学质量,而且能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后续教学知识的吸收。因此,教师要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熟练掌握微课教学模式,构造具有生活化特征的对话情景,并邀请学生家长参与预习环节,这样家长也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改善学生课余时间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同时教师要进一步实现教学形式的简化,确保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不会脱离书本资料基础,能够高度贴合实际生活。
例如,在进行“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时,首先,学生要预习相关知识点,明确知识重点,之后教师要以对话的方式向学生提问“桌子的长宽高是多少”或者“黑板属于哪种形状”等问题,而学生则通过自身观察进行相应回答。其次,教师也要邀请家长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在业余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如“书本与电视机加起来一共有几个角”,这样学生便能加强对周边事物的观看力度,不断提高思考能力。
(二)丰富生活化课堂活动内容
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丰富生活化课堂活动内容,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完成教学任务,能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维持教学过程的有序开展,要明确课堂教学与生活化活动的优势与特点,相较于两者独立进行,实现二者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实现优劣互补、相辅相成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吸收重点知识,又能够被生活化活动深深吸引,避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控制好课堂上生活化活动的内容占比,防止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忽视主体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自主实践能力。
例如,在进行关于“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数学小游戏,比如,用手中的测量工具找出教室内面积最大的物体,获胜的学生可以获取相应奖励,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积极寻找可以测量的物体,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面积计算,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水平。
(三)打造开放式课堂
开放式课堂的作用在于将学生从高压力、高强度的教学环境中释放出来,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思想束缚,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时间、空间与内容,创建自由、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尽情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想,鼓励学生开展数学对话交流。虽然该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优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实现知识储备的扩充,但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有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将教学目标渗透在生活化课堂活动当中,帮助学生以边玩边学的形式完成知识的有效吸收,同时也要使学生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借助提问或测试的方式,明确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此确保后续的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例如,在进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时,教师可转变以往的公式化教学,带领学生以绘画的方式重新认识数字的加减,例如,对于“10-3=?”的问题,转变为“10 个水果中有3 个是樱桃,那么剩下的水果有几个?”,并要求学生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出实际答案,这样不仅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弥补传统教学方法枯燥、死板的不足,还能进一步加强教学效果,使学生增强对生活教学信息的捕捉能力。
(四)开展生活化课外教学
虽然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明确学习方法、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若想将数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当中,便需要有效运用课外活动。当前很多小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通常为其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文背诵或是单词抄写,通过机械化的重复抄写达到知识巩固的作用,虽然此类方式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对小学生而言学习任务过于繁重,且缺少一定的趣味性,在长时间运用的过程中容易起到负面作用,从而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知识的有效吸收。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展生活化课外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帮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教学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丰富课后作业的生活化内容
我国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体现为生活决定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将生活化元素贯穿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即便是在课后作业布置方面也要保持一定的“生活化”。教师要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将以往枯燥无味的、沉重的课后作业内容实现趣味性、实践性转变,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吸收。比如,在开展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五节综合与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为小学生布置回家帮助家长做家务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家务,合理制定工作顺序,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有效培养情感价值,明确数学知识的掌握方法,使课后作业的应用价值被充分发挥。
(六)引用生活化,教学模型
一方面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与综合素质,强化课堂互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以此满足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使课堂教学更加活泼、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与主动参与性。同时,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精神素养,具备良好的民主、求真精神,能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学生的业余生活都要时刻关注,积极引导课堂走向,促进学生间的讨论、协作。另一方面教师要运用数学原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数学理念、公式原理等内容,在互动化教学的基础上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活化气息。比如,在开展“认识人民币”“角的初步认识”以及“观察物体”的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行找寻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观察生活中存在的角,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简述使用人民币购买的经历,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门、课桌等方法更好地从数学角度感知实际物体,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提高记忆力,拓展思维逻辑。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小学数学的实际应用性、丰富课后作业的生活化内容、引用生活化教学模型等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等有效方法,以此帮助小学生提升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促进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