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25孔芳萍

新课程 2022年26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生活化

孔芳萍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刘家峡川北小学,甘肃 临夏)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大多数老师依然习惯应用旧有单一的授课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很难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理解。对此,教师应积极改变授课策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引导,以便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使他们能够学会运用学过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文针对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展开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所讲述的案例都来源于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这些案例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并且,小学生正处于“三观”思想意识的萌芽阶段,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的辨别能力较弱。为了促使他们充分理解生活现象,明辨善恶是非,教师要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授课模式对其进行引导。只有围绕学生熟悉的、身边发生以及可能发生的事物加以正确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道德理论和法治知识,才能促使小学生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以及生活态度等方面有所收获。

其次,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积极展开生活化教学,还能有效拉近学生和所学知识的距离,产生更多的认同情绪,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多给予学生表达自我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够在课堂当中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学生阐述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教师要利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还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学习进度。并且,借助一些生活案例还能让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有一个更加明确清晰的认识,通过他人的言谈举止不断地反思和完善自我,更加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约束自己和保护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感受,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少积极表现自己的机会。由于自身的想法和意见未能够得到教师的回应,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其次,多数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并不浓,课堂参与度也不高,再加上,在课堂学习中,很多时候知识仅仅停留在教材当中,教师并未将现实生活与教材当中的知识很好地衔接起来,导致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较为模糊。

虽然有一些教师会结合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引导,但是运用的生活化案例并不丰富,也较为普通,不能吸引学生学习。或者在一堂课中,教师一味地创设生活情境,没有把知识融入进去,导致学生学习的质量较低。对此,教师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其设计合适的课程内容,通过积极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让其认知始终都能紧扣学习内容。

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设计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对学生展开教学之前,需要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生活案例。并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经历进行了解,避免他们因为不感兴趣而产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学生的注意力不佳,教师整体的授课必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对此,可以讲解与课本知识关联的生活案例,利用学生熟知的案例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针对相应的问题展开思考探究,促使他们在学习中逐渐明白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教学为例。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规则意识,但是更多处于他律的阶段,对规则缺乏理性的认识。所以,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组织学生展开一个大家熟悉的且有趣的小游戏,以激发学生兴趣,并提问引导:“同学们,请问一下,这个小游戏的规则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继续引导:“游戏中都有规则,在生活中也处处有规则,请大家设想一下,如果生活中没有规则,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展开分析讨论,不仅能有效促使他们意识到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还能提高他们对规则的认识,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意识。

(二)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察总结

每个人的实际生活中都会发生许多能反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事情,可以说,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要结合学生常见的一些生活经验和案例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展开观察和分析,主动探索知识,并对相关的案例、现象进行总结,挖掘其中蕴含的道理。同时,不同的学生看待问题和思考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在保证思想意识正确的前提下,多给予他们观察以及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借此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加强他们对法律知识的认知,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为例,该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关心父母,学着为自己的父母分担,了解和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了解自己父母的职业,结合不同学生父母的职业,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这一职业,并让学生体验、感受父母在不同岗位上的责任与辛劳。之后,展开“互换空间”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想象一下当自己与父母互换角色后,自己需要做的事情有哪些,学会尝试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关心家庭生活、关心父母、主动帮父母分担的意识。

(三)打造生活情境故事,带领学生深刻理解

情境教学法一直是非常有效的授课方式之一。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就是常见的辅助工具之一。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的生活情境,利用丰富有趣的情境故事带领学生体验生活,促使他们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帮助他们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为例,该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烟酒和吸毒对身体的危害,能够自觉远离烟酒、毒品,珍爱自己的生命。教师要意识到,小学生生活经历不够丰富,但有强烈的好奇心,在面对一些新的事物时难免会经受不住诱惑。为了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坚决抵制和远离烟酒与毒品,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为大家展示吸烟、喝酒和吸毒的危害。比如,有人因为朋友递了一根含有毒品的烟,从此离不开毒品,身体日渐憔悴,父母伤心欲绝;有的人因为过量饮酒出现酒精中毒;有的人本来不抽烟,但是因为没有抵挡住别人的诱惑养成了抽烟的习惯等。为学生生动形象地讲解吸烟、饮酒、吸毒对身体带来的危害,从而让学生在面对不良诱惑时能够懂得拒绝,懂得避让,坚决抵制,懂得保护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

(四)设计生活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是最为常见的授课方式之一,教师通过提问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见,还能与学生实现良好的互动,促使其思维得到有效拓展。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问题的设计上,要适当结合生活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以此有效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社会现象,引导他们学会运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导入问题情境,如:“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些公共场所呢?你们知道这些地方都有哪些公共秩序吗?”通过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的重要性,能够在遵守秩序的同时,批评和阻止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做一个遵守秩序的人。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越来越被重视,在该学科的教学指导中,如何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师主要的教学目标。小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所以教师要重视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充分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学习感受。通过打造生活化的课堂,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明辨是非,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向不文明、不道德行为说“不”,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