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11-25陈彩弟
陈彩弟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二小学,甘肃 平凉)
新课改要求,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学生要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意义重大,它既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理解音乐,又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提高综合素养。并且,合唱教学可以很快地让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对培养学生的和声感有很大的意义。基于此,详细阐述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推动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小学阶段的合唱,要求整个班级的学生参加,因此,所有学生都应该互相配合,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合唱效果。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会更充分,借助教师的指导,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关系。除此之外,教师在指挥学生进行合唱时,学生会更认真、专注,并努力配合其他同学。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意识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有效打造优良的班级风气
良好的班风往往会对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借助合唱教学,学生会充分感知班集体的力量,内心会形成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这种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如果每个学生对班集体都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整个班级就会形成良好的班风,如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提升等,这更有助于教师开展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
(三)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课堂的开展目标是传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推动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合唱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内容,是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唱学习中,学生会学到发音技巧、呼吸调整、节奏培养等音乐知识,不仅会一直关注自己唱歌的状态,还会配合整个团队,把歌唱好。从这个角度来讲,合唱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四)有效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在选材上有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在开展合唱教学时,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背后的人文知识以及其他资源,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创作的灵感,实现与作者对话。一些合唱歌曲同时也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学生在参与合唱时,脑海中能够浮现一幕幕画面,进而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合唱中,使合唱的效果更好。如在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时,学生会不自主地联想到二小的勇敢和机智,以及面对敌人不怕牺牲的精神,情绪会更加饱满。
二、开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只有让学生产生热爱音乐的兴趣,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才会更加活跃。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应当采用不同的形式,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合唱对学生的音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相对于个人单唱来讲,合唱需要学生互相配合,与歌曲旋律达成默契。但小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发展并不完善,快速掌握合唱技巧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从培养学生的美感入手,首先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旋律,让学生树立审美意识,再与学生共同讨论音乐中美的具体表现。例如,有的学生会说,听见音乐脑海中会浮现美丽的画面。有的学生会说,听着音乐,自己整个身心非常放松。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认识和知识储备调整歌曲的难度,加上必要的唱法和技巧练习,锻炼学生的合唱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我爱家乡 我爱祖国》这一首歌曲时,教师就可以首先为学生播放祖国秀美山川、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等的相关视频。借助悠扬的歌曲、色彩鲜明的图片,学生能够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学生合唱时也会产生情感共鸣,激发用心歌唱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如果学生对歌词不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朗诵的形式反复学习歌词,对每一个歌词进行推敲、体会,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也会提高合唱的整体效果。
(二)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合唱效果
1.巧妙借助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
在音乐课堂上,多媒体属于重要的工具之一。通过多媒体,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音乐,为顺利合唱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合唱时,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合唱站姿图片、面部表情图片、动作要领视频等,使学生不断观察、不断模仿,进一步提高对合唱的理解。
2.采用轮唱教学方法
合唱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与轮唱教学互相结合,这就需要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变换歌唱顺序,使合唱产生一种整体持续不断、语气此起彼伏的感觉。在轮唱的安排中,教师也应当注意科学、合理。例如,第一声部应当率先演唱两个小节,演唱到第三个小节时,加入第二声部共同演唱。第二声部要确保配合默契,与第一声部保持相同的速度和节奏。对小学生的合唱教学,教师可以将轮唱教学降低难度,并以丰富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合唱的技巧。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合唱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语气、声音表达、呼吸的控制等。
3.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合唱活动
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途径。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开展合唱训练之后,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些展示平台,让学生感受到合唱的信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课外合唱活动或比赛,学校也应当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场地支持等。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也能让学生对合唱产生更浓的兴趣。在每一个节目的排练中,教师和学生都能产生良好互动,师生关系的亲密无间也能帮助学生提升合唱效果。
(三)巧妙使用乐器,锻炼学生声部配合
成功的合唱需要教师和学生多次排练,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讲,若单纯机械式地重复合唱,不仅会影响学生参与合唱的兴趣,合唱结果也会受到影响。针对这样的现象,音乐教师要在合唱训练中采取不同的方法,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合唱的乐趣。例如,通过乐器演奏搭配的形式,让学生借助乐器的推动主动参与到合唱练习中。教师在弹奏乐器时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合唱节奏为其提供一定的帮助,进而对合唱训练产生推动作用。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演奏风格,教师可以灵活借助不同的演奏乐器,为合唱注入新鲜感。同时也可以借助乐器演奏,为合唱提供凝聚力。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感受选择哪种乐器演奏合唱的效果会更好,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在合唱中的信心和探究欲望。教师需要注意,在使用乐器教学时,首先要带领学生一起认识乐器,了解乐器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基本功能,满足学生对乐器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才会更加有效,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只会被乐器吸引,反而影响合唱效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打花巴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用钢琴演奏,让学生感受钢琴声音的冲击力,提升学生的合唱状态。教师还可以切换到竖笛演奏中。由于竖笛演奏比较简单,为了提高趣味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几个人为一小组,通过合作的形式熟悉伴奏的旋律。一开始,教师可以让学生哼唱,熟悉合唱中的音乐旋律,当对旋律熟悉之后,再加上歌词的练习。最后,教师可以让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尝试自己用竖笛伴奏。每个学生都愿意独立演奏竖笛,因此在合唱练习中也会更加投入,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会变得积极向上。
(四)进行专项训练,培养学生合唱意识
在合唱过程中,控制好呼吸属于主要技巧之一。音乐教师应当让学生意识到,在合唱中气息的掌握有重要的意义,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呼吸加以训练。例如,学生的站姿,身体自然站直,双脚微微打开,头部要保持平直,眼睛目视前方,保持自然的表情,整个身体要放松,这样才能为合唱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另外,在合唱中,小学生要使用普通话并吐字清晰,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发音和合唱技巧融合的训练。这要求教师在平常与学生说话或授课时重视学生的发音练习,最大限度避免口音问题。接着,教师继续为学生进行歌曲训练。例如,利用一些节奏感强的歌曲让学生掌握节奏,这样能够避免学生出现抢拍或慢拍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运用原声歌唱法。通过原声,学生能够对比自己的声音与专业声音的区别,并明确后期的学习方向。学生还能够感受自己口腔、口型、声带等的变化,为合唱学习提供更多方法。最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咬字和吐字。咬字清晰是合唱的前提,教师要对学生展开专项咬字技巧训练,锻炼学生通过吐字将音乐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属于基本内容,对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首先应当重视音乐合唱教学,其次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充分借助各类优秀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音乐合唱课堂。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借助合唱教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只有立足学生学习需求,才能真正促进合唱教学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