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学校种植园培养小学生劳技素养的实践研究

2022-11-25徐正豪

新课程 2022年26期
关键词:种植园劳动意识

徐正豪

(甘肃省临洮县玉井镇店子小学,甘肃 临洮)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小学生进行劳动素养教育和劳动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它既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还能提高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使其身心健康成长。随着新课改的逐步落实,小学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标的教育要求,一部分学校陆续搭建了校园种植园,希望可以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劳动综合素养。

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最主要的教学任务,劳动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对此,学校为了培养学生优秀的劳动品格,使其形成较强的实践劳动能力,创建了真实的农作物种植园地,希望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方式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另外,这种教育方式也满足了当前新课改的教育要求,促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并借此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小学劳动教育概述

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特性,对于人类来说,劳动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工作,它更是日常生活的本身,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生活水平提高的最有效方式,所以,劳动教育就成为学校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纠正他们对劳动的态度,并且在长期的锻炼和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进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对于小学劳动教育而言,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有两方面。第一,通过科学的指导和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劳动背后的深层含义,了解劳动的伟大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生产的发展史,这是由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另外,小学生通过对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深入学习与研究,能够真正懂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就是劳动,明白这项能力是自己作为中国公民最神圣的权利和义务。并且教师还要在劳动教学活动中帮助小学生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念,让学生真正看到劳动的伟大意义,进而促使他们更加尊重劳动者。还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小学生明白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科学地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劳动。第二,教师要在劳动教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且真正做到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进而增强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另外,要摒弃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的不良思想,改正奢侈浪费的不良行为习惯。第三,教师要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劳动的观念,使其能够更加勤奋地参与到劳动活动中,为成为出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

劳动指的是人类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和良好精神财富的主要活动,它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部分,而在现实生活中,劳动一般都是指体力劳动,人们只有通过辛勤的付出和汗水的浇灌才能真正提升精神品质、美化心灵。由此可见,对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是培养他们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小学劳动教育都没有达到最初预定的教学目标,而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家长缺乏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小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越来越好,因此忽视了对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而且,目前大部分的家庭是独生子女,这使父母和亲人对孩子的宠爱更多于教育,进而促使小学生形成了贪图享乐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娇气,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很难达到标准要求。第二,学校的劳动教育并没有找到最适合当前小学生劳动能力培养的教育方法,很多小学还是沿用以前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路,注重理论和思想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也很少开展实践劳动活动,这使得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从而阻碍了他们劳动能力的快速提升。

对此,为了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有的小学开辟了劳动种植园地,希望能够通过实践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劳动体验感,并借此培养他们科学的探究意识,实现更加高效的生活化教学,在快速提升他们劳动能力的同时,使其形成科学的劳动观念,提高劳动核心素养。

三、依托学校种植园培养小学生劳技素养的实施策略

(一)利用种植园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小学教师为了更好地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劳动实践技能,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创建的种植园地开展蔬菜种植活动,通过带领学生参与真实生活中的劳动活动,提升他们自主劳动的意识,并使其掌握更科学的劳动方法,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劳动综合素养。同时,教师还能借助这一活动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面,强化他们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并借此掌握不同蔬菜的成长规律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教师需要指导小学生从众多种子中选取一些易于发芽、易于生长的蔬菜种子或根茎,然后再告诉学生如何把它们科学地种植到土壤中,并且要养成定期浇水、施肥的好习惯。其次,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定期观察活动中加深对不同蔬菜生长过程的了解,明白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以此来探寻植物生长的规律和必要条件,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认知层面,在掌握劳动理论知识的同时对生物学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绘本日志的方式增强小学生对活动的体验感,加深他们对劳动行为的记忆,并借此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正确意识,提升劳动的核心素养。

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绘本日记指导小学生创建成长手册,除了要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对活动的感悟融入其中,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教师和家长更加直观地看到学生的成长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创建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二)借助种植园提高中年级小学生的劳动责任感

针对中年级小学生,教师除了强化他们的劳动实践技能之外,还要借助种植活动提升他们的劳动责任感和自主探究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班级的人数划分种植园区域,使其形成各班级自给自足的责任田模式,从而增强小学生自主种植和自我维护的意识。

另外,教师还需要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自主劳动的积极意识,并鼓励他们发挥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对蔬菜的生长环境进行有效的改进与优化,从而加快它们生长的速度。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亲身体验播种、整地、浇水、施肥、松土、保温、病虫害防治等多个重要的种植环节,从而真正强化他们的劳动实践能力,并形成较强的劳动责任意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小学生完善劳动教育成长手册,把自己的劳动体会记录下来,并借此增强种植园的蔬菜种植和管理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这种能力迁移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根据大家真实的劳动情况设置班级劳动岗位,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生对劳动能力和责任感培养的重视。

(三)巧用种植园强化高年级小学生劳动传承意识

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劳动能力,并形成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优秀的劳动品德,所以,教师应该把教育目标放在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思想意识的培养上。比如,教师可以把文化知识与劳动教育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在提升学生劳动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脑力劳动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开展小组调查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研究蔬菜种植,并积极探索出更高效的种植方法。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小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传承意识。通过开展“农耕文化知识竞答活动”“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的关系探究活动”“与农耕相关的古诗词朗诵比赛”“蔬菜种植感悟征文活动”来提升学生农耕文化传承的意识,并借此提高小学生的劳动综合素养。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劳动种植所得的收获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进而强化小学生对劳动作用的感悟,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念。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利用学校创建的种植园地开展趣味性劳动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更好地锻炼他们的劳动技能,使其掌握正确的劳动方法,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并借此培养他们优秀的劳动品格,使其拥有科学的劳技素养,同时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种植园劳动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某花卉种植园区天然气管道在建工程造价争议的司法鉴定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热爱劳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浅析16—18世纪巴西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