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理解与实践思考
2022-11-24李竹平
李竹平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部分明确提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内容,理解其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究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学科属性、主题任务的开发路径、呈现姿态等内容,有效提高跨学科学习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让学生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实践思考;课程标准;学科属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5-0001-05
一、如何理解语文跨学科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第四部分是 “课程内容”,分为“主题与载体形式”“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两个板块。“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板块明确了“学习任务群”这一新的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 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 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 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跨学科学习是六个学习任务群之一。那么,什么是跨学科学习呢?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跨学科学习呢?
什么是跨學科学习? 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只是这样定位其内容和功能:“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属于语文课程内容的跨学科学习,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存在于语文课程实践中的,目的是通过跨学科学习的主题和方式达成“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目标。也就是说,语文课程中的跨学科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核心的,为了“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 “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 “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有目的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跨学科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以主题内容的方式组织语文课程实践活动,这在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跨学科学习”部分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中有比较清晰的表述,如“教学提示”就提到:“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生活的范围、学习兴趣和能力,精心选择学习主题和内容,组织、策划多样的学习活动。”
跨学科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以及主题内容,不仅语文学科重视,其他学科也重视。这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有明确的定位:“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这些都充分说明跨学科学习确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同时,我们可以从分散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表述中,基本厘清为什么要重视跨学科学习。
其一,设立和实施跨学科学习,可以建立起学科间的联系,强化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科学习回归真实的现实世界和问题,使学生体验学科思想、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价值。学科是有边界的,囿于学科之内,无疑是在学科之间竖起了壁垒。但是,现实生活是不分学科的,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真实问题,用单一的学科思想、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解决的。学科的专业性,在现实问题面前就成为局限性。跨学科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实践中,能够突破学科思维,融合多学科思想、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提升综合素养。其二,设立和实施跨学科学习,尤其是主题性跨学科学习,能够强化课程协同育人的功能。其三,在不同的学科课程中实施跨学科学习,可以在真实问题情境和综合实践中,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如在语文课程里实施跨学科学习,不仅可以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知识和技能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自如运用,才是有价值的。
那到底什么是跨学科学习呢?从字面上理解,跨学科学习就是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技能、方法、观念以及思维等,围绕特定主题,或者为了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展开的探究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在这个定义中,跨学科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综合性的主题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强调的是多学科知识、技能、方法、观念和思维的综合运用;作为一种主题学习活动,指向的是在多学科关联中促进跨学科的、融合性的理解,形成对事物和世界整体认知的思想和观念。
从根本上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跨学科学习,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生活和工作常识告诉我们,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是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仅仅运用某个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观念和思维,是力所不逮的。更直白地说,现实生活不是按学科划分的,只有各学科融会贯通才能生存、生活和创造。
语文课程重视跨学科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参考发达国家的课程标准,我们就会发现,实现学科内部的有机结合和学科外部的融通,突破学科界限,是一种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方向。通过寻找、发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主题、能力等维度的深度关系,建构跨学科学习立体化网络,能更好地在用语文的情境和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往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而跨学科学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以语文学习为基础,开展跨学科的学习活动,或运用跨学科的学习方式,联结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围绕学科内外、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进行探究活动。跨学科学习注重真实情境中的活动与体验、问题与探究、设计与表达,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团队合作、实践创新等综合素养。
二、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实践思考
(一)跨学科学习中的学科属性——生活需要与课程呼应
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放假前的几天,学生照常到校。这几天,学生在学校里做什么呢?我们设计了一个跨学科学习任务——为即将成为一年级学生的弟弟妹妹制作“入学锦囊”。任务情境是真实的:“小朋友们,即将成为一年级学生的学弟学妹来到陌生的校园,心中既有好奇和期待,也有忐忑和茫然。如果有哥哥姐姐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告诉他们,一年级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一定会感到亲切、开心,对即将开始的一年级学习生活充满信心和热情。”因为学生也曾有过成为一年级新生的经历和体验,对这样的任务情境很熟悉,为学弟学妹制作“入学锦囊”的学习任务也就自然具有了驱动力。
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是:“这一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应该如何设计和组织开展呢?”这个指向课程建构和课程实践的问题,不仅要解决可见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更要探究、厘清课程理解层面的问题,即课程的学科价值和协同育人的价值该如何理解和体现的问题。
跨学科学习,从概念上看,仍然是学科性质的,强调“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但是,制作“入学锦囊”这一跨学科学习主题和任务,从根本上讲,是属于现实生活需要的。现实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解决,通常不会从学科的角度来思考思想、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而是一种自觉自动的认识和行动。那么,在实施跨学科学习主题任务时,就要厘清下面几个问题。
1.在开展语文跨学科学习时,要不要先让学生明确任务完成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最有效的学习是目标、任务驱动的学习,也就是说学习者只有心中有目标、有任务,行动才有方向,才能积极主动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和适当的资源,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一步步完成任务,从而达成目标。跨学科学习的主要特征是指向现实生活的自主学习与实践,以真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为行动目标,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目标清晰明确,运用哪些知识和技能来促成目标的落实,对学习者来说,不是先入为主的,而是一种生成性的需要。
例如,制作“入学锦囊”的学习任务,学生不需要在任务开启之初就弄明白要用到哪些学科的思想、知识和技能,需要的是具有清晰明确的成功标准和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资源等。在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思考:我现在需要用语文的思想、知识和技能了,做这件事需要用到美术的知识和技能了……
因为最有效的学习是目标、任务驱动的学习,通常在任务布置的时候,教师就会向学生展示任务成功的标准——与学习目标相对应。而成功标准的表述,也不会从学科视角入手,而是从行为表现和预期学习结果的角度进行。例如,“入学锦囊”的成功标准大致可以表述为下面几点:(1)能和同学一起厘清要从哪些方面告訴一年级新生学校学习生活是什么样子的;(2)能和同学一起,选择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一年级新生展示一年级学习生活的样子,让他们对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充满向往;(3)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同学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入学锦囊”的制作;(4)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一年级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和骄傲。
从成功标准的表述来看,对学生来说,一个跨学科学习的主题任务总体目标,往往淡化学科属性,回归生活属性——万物互联,生活不分学科。但并不是说,学生的学习体验中都没有清晰的、属于学科的体验和经验建构。例如,制作“入学锦囊”时,无论是用海报还是短视频的方式来向一年级新生展示一年级学习生活的某个方面(活动、规则、习惯、课程等),语言表达上都会有清晰的要求——准确流畅地表达意思,让一年级新生能够听懂;配上适当的动作、表情,对一年级新生有吸引力。这样的要求,也就是具体活动的目标,就具有鲜明的语文学科属性。
2.在开展语文跨学科学习时,教师要不要有清晰而明确的学科意识?
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一个学习任务,都需要精心设计。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就明确指出:“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指出:“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增强跨学科学习的计划性和目标意识。”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教师要先有学科概念和意识,才有对跨学科的理解和组织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
首先,教师要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和组织实施语文跨学科的主题任务学习活动。在主题任务设计时,为了确保学习任务实施的计划性和目标意识,教师要清楚地知道任务中融合了哪些学科的哪些思想、知识和技能。这样,一是可以确认这是不是一个跨学科学习的主题任务,二是可以在关键节点上给学生提供必要而适当的指导。例如,制作“入学锦囊”这个跨学科学习任务,从语文学科本身来看,主要是发挥语言文字交流和说明的功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但囿于语文学科之内,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学习任务的,还需要美术学科(如海报设计、绘本创作)、信息科技(视频拍摄和剪辑)、音乐(用歌曲的形式介绍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等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协作,当然还自然地涉及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容。学习任务组织实施的什么阶段、什么情况下需要运用到哪些学科的思想、知识和技能,教师需要做到运筹帷幄,有备无患。
其次,教师要清楚,语文课程内容中的跨学科学习,任务主题无论是来自学科学习的,还是来自社会生活的,最核心的目标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即语文学科在融合的多学科中处于中心位置。教师作为跨学科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实施者,不仅要和学生一起制订主题任务的成功标准,还要明确主题任务需要落实的语文学科学习目标。例如,制作“入学锦囊”这一跨学科学习任务中,语文学科目标包括:(1)讨论时,遵守讨论规则,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2)向别人做介绍时,清楚准确地表达意思,做到热情、大方;(3)运用思维导图、图文等从不同方面整理共同经历的一年级学习生活,有目的地进行分享;(4)在用文字进行书面表达时,做到书写正确、句子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以上讨论澄清了对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基本认知:语文跨学科学习主题任务来自现实生活的需要,但设计和实施时,却不能停留在生活的本原状态,而要从课程层面进行目标、过程和行动管理。也就是说,只有具有清晰的课程意识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服务。
(二)跨学科学习主题任务开发的路径——教材主题与生活主题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每个学科要拿出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学习,即每个学期至少要用两周的学科课时来开展语文课程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对语文教师来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跨学科学习的主题任务从哪里来?
首先,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中有指引;其次,教师手头的教材(统编语文教材)中有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活动,可以将它“升级”为跨学科学习主题任务;其三,学生在社会生活、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真实的、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跨学科学习的主题任务。
在课程实践中,教师必然要面临这样的实际问题——到底如何选择跨学科学习的主题任务?毕竟,跨学科学习主题任务“可以从哪里来”,并不能直接为“到底选择哪一个”提供具体的答案。
直接运用教材提供的主题来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是最省心的选择。统编语文教材明确安排了五个综合性学习主题任务,即中华传统节日(三年级下册)、轻叩诗歌大门(四年级下册)、遨游汉字王国(五年级下册)、奋斗的历程和难忘的小学生活(六年级下册)。显然,如果仅仅依托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开展语文跨学科学习,是没办法达到10%的学科课时要求的,更不可能实现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功能,这就无法达成发展学生的跨学科素养的目标。因此,语文跨学科学习主题任务,需要教师在理解课标定位和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和实施。
语文跨学科学习主题任务的创造性开发,第一个路径是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生活,第二个路径是学生的成长生活,第三个路径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
语文学科学习生活,既包括教材中明确编排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任务,也包括由单元主题或课文主题生发的主题任务。例如,一年级的“秋天”主题就可以开发成“创建教室四季体验馆”的跨学科学习主题任务,二年级的“家乡”主题可以设计成“我为家乡代言”的跨学科学习主题任务,四年级的“神话故事”、五年级的“民间故事”都可以作为跨学科学习主题进行学习任务设计和实施。
学生的成长生活会遇到很多真实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学生真正经历和体验的,有的是学生发现和关切的。认识、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运用跨学科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经历多学科融合的自主探究的过程。前面提到的制作“入学锦囊”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三年级以情绪体验和管理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任务正当其时;四年级的时候,“十岁成长礼”就是符合学生成长生活需要的跨学科学习主题任务……到底哪些主题任务值得开发和实施,这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持续关注和用心发现。
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中就有提示,如养护绿色植物或小动物、校园卫生、社区环境、交通安全、畅想未来科技和生活等。除此之外,还有人名中的时代特征、学校空间设计、身边的水资源等,都是值得选择的主题。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与其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各不相同。教师既要立足距离最近的现实生活,也要通过跨学科学习主题任务的选择,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使他们关注更加广阔的世界。
(三)跨学科学习的呈现姿态——学习任务与学习方式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母语学习的发生和母语的运用本就无处不在。毫无疑问,跨学科是母语存在的本来状态。在语文课程中,跨学科学习不仅以主题任务的形式凸显其重要地位——属于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同时也以学习方式的形式渗透于其他学习任务群的具体任务实践当中。
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就是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真正变革,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真正落实,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有赖于一线教师积极面对新的挑战——设计学习任务,用目标任务驱动的方式來组织和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下的主题学习任务,“跨学科”既是主题任务的内容特征,也是学习方式的根本特点。其他学习任务群下的主题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基本是属于语文学科本体性的,但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因为母语学习和运用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使然,跨学科学习方式往往成为自然的选择。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将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发现春天朗诵会”任务群。展开这一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就要运用跨学科学习的方式。
理解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中的跨学科学习,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实践、探究、反思。除了上面谈到的几点指向实践的思考,还有跨学科学习任务设计的基本路径、跨学科学习的实施原则、跨学科学习的评价策略等,这些都依赖于我们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进行探索,形成属于自己的、科学的课程理解,发展自己的教学智慧。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