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修剪树枝活动对课程审议的启示
2022-11-24■文/周琳
■文/周 琳
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设计规划到实践需要经过反复的验证,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地审核、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调整,以完善课程内容。课程审议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保障和推进作用,幼儿园应建立课程审议制度,定期开展课程审议活动。本文以修剪树枝现象中得到的启示为立足点,审视思考课程审议,反思课程审议的时间、价值、内容等,以期进一步提高课程审议的实效性,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
一、幼儿园课程审议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课程审议认识不足
教师应具有正确的理念和良好的专业素质,精心设计、开发课程,以促进幼儿的发展。然而,在实践中,大部分幼儿教师将课程审议看作幼儿园的常规制度,认为自己参与即可,没有在审议活动前做好个人准备,在审议活动中也没有全身心投入。在实施审议内容的过程中,这些教师缺少自己的思考,没有明确课程审议的价值,往往保证了审议的量而忽视了审议的质。
(二)教师课程意识相对薄弱
课程的实践研究离不开教师的主动参与。在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幼儿园应树立“课程建设即教师建设”的指导思想,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在建设课程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是,在审议活动中,很多教师仅仅是被动参与,缺乏对课程的思考以及对幼儿发展水平的了解,造成一日生活活动组织较为零散,无法达到理想的活动效果。
(三)课程审议组织的形式单一
以往的课程审议通常是由负责人召集,针对主题蓝本进行陈述,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呈现出模式化的特点,没有聚焦真正的问题展开研讨。
在一次活动中,笔者看到绿化工人在修剪马路两边的大树,他们将大树的枝杈修剪干净,原本茂盛的大树一下子变得光秃秃的,全部变成了“大光头”。冬季对树枝进行修剪是为了来年春天的树木长得更加枝繁叶茂,从“大光头”到郁郁葱葱的蜕变现象中,笔者思考课程审议是否和绿化工人修剪树枝具有相通性,如果对课程审议进行定期“修剪”,是否会更加具有实效?
二、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修剪”过程
(一)为什么修——明晰课程审议的价值
树枝修剪是为了帮助树木来年春天更健康地成长,对此,教师也应思考开展课程审议的原因。开展有质量的课程审议是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保障幼儿活动的质量。笔者所在幼儿园在开展主题活动审议前,会针对主题活动的目标、内容等进行探讨,挖掘资源,了解幼儿现有水平、兴趣点等,从而明确活动目标、组织方式等。另外,我园通过教师个人的审议准备、年级组的小组审议活动,在交流研讨中构建适宜的课程内容框架,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主题活动的目标、脉络等。
一些教师没有形成整体观,他们组织的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缺少关联,呈现片段化、活动与活动脱节等现象。从教师的交流反馈中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只是按照方案中的内容实施,很少思考开展活动的原因,分析活动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正确认识课程审议的价值,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具体活动,对活动进行科学规划和预设,反思课程实施中的得与失,从而更好地开展课程审议。
(二)什么时候修——确定课程审议的时间
树枝修剪并不是因心情而定,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修剪具有重要意义。通常而言,绿化工人会选择在冬天修剪枝干,春天修剪枝叶,这也符合树木生长变化的特点。冬天修剪树枝有利于防治病虫害,保障树木来年春天良好生长。因此,教师也应思考开展课程审议的适宜时间。
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应审议、梳理幼儿原有经验,寻找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挖掘身边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在活动中,教师应审议幼儿生成的兴趣点,分析其价值,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预设的活动内容;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针对主题活动开展情况、幼儿表现、教师收获等各个方面进行反思,梳理经验资料,思考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课程审议应伴随整个活动的开展过程,教师要进行不断的思考,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例如,在我园的园本课程审议“我们的种植园”活动中,活动前期教师和幼儿多次勘察场地了解资源现状,一起商讨种植园的规划设计、种植内容等。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幼儿的想法,结合采访、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活动的价值分析,预设活动的目标、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幼儿会生成很多新的内容,比如我园幼儿在规划种植园的过程中生成了观察讨论、设计图纸、交流分享、竞选演讲、实施规划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内容。在活动告一段落后,教师回顾了园本课程实施过程,反思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情感、收获体会,通过汇总梳理的方式总结经验,为接下来主题活动的开展做好了准备。另外,我园保留园本课程审议的内容,在区级、园级两次审议后,结合反思情况进行审议商讨,为审议活动明确了方向和重点,提高了课程审议的质量。
(三)可以怎么修——厘清课程审议的内容
树枝的修剪并不是随意的,绿化工人会考虑树本身的形态,思考应修剪的树枝和应采取的方法。树枝修剪完成后,绿化工人会用草绳将树干一圈一圈包裹起来,或者涂上白白的石灰,对树干进行保护。课程审议亦是如此,教师应先明确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对原有主题的目标进行辨析思考,然后结合园所实际资源、幼儿的兴趣等,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尝试。
三、幼儿园课程审议的调整方法
(一)变被动为主动
课程审议的主体是教师,幼儿园应改变审议的组织形式,让教师成为课程审议的主导者。教师应在审议前对审议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在审议时主动参与,积极交流自己的想法和问题,通过共同商讨确定适宜的内容。另外,结合活动后审议反思,幼儿园应让教师分享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得与失,介绍班级生成的特色活动,鼓励教师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审议的热情。
(二)形式一目了然
在以往的课程审议中,教师需结合园所实际情况调整相应内容,翻阅大量资料,这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量,也使其不能进行直观的比较。幼儿园应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变换表格形式,采用批注、文字颜色对比等形式,突出调整和修改内容,帮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审视和调整。例如,我园改变原来的表格模式,通过文字颜色变化突出现阶段的调整,以批注形式标识调整的缘由等。
(三)内容贴近实际
教师应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调整,结合园所资源以及幼儿实际的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审议,选择适宜的内容。例如,在“我要上小学了”主题活动中,由于我园靠近小学,我园的主题课程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有的班级采访小学的哥哥姐姐,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有的班级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设计清单,全方位地了解小学等。我园结合园所便利的资源,满足了幼儿的不同需求,通过丰富多元的内容帮助幼儿更具体地了解小学,激发了他们升入小学学习的兴趣。
(四)过程伴随反思
在整个课程审议及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思考活动内容的可行性。教师可通过“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等问题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及发展需要,在活动中辨析活动开展的价值,明确活动前行的方向,不断调整优化活动内容。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思考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幼儿的收获以及活动中存在的不足等。
例如,冬天到来后,笔者所在班级的幼儿关心种植区的植物,准备给蔬菜宝宝盖房子。笔者引导幼儿探讨“怎么盖”“用什么盖”等问题,在探讨过程中寻找教育契机,与幼儿进行交流研讨,并收集了相关材料,调整优化了原来的课程内容,开展了一次搭棚的项目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讨论、设计活动。通过一次次的实践调整,幼儿成功地为“蔬菜宝宝”搭建了过冬的房子。整个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设计自主收集材料、测试距离、选择适合的固定方式等,发展了动手能力和搭建技能,也了解了更多关于温度、湿度的科学知识。
综上所述,冬日绿化工人修剪树枝的行动给予了笔者很多启示,使笔者对课程审议进行了一系列思考,明确了课程审议的问题、价值及改进方法。因而,教师应该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