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段数学课堂创设情境一探

2022-11-24郭春燕

新课程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中段创设情境

郭春燕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南街小学,甘肃 定西)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教育也同步跟进,切实围绕学生这一中心设计教学,顺应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在小学中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实践与探究,敢于革新,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以符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需求,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产生积极性,把学习变成内在的需要与期待,提高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更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学生的需求。本文将结合教学经验,围绕中段数学情境创设进行探究。

一、创设寓教于乐的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变成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学生乐于投入学习中吸收知识,并且乐于掌握并运用知识。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创设教学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其自觉将心理调节到最佳的愉悦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并且在这一积极状态中活跃思维。

游戏颇受小学生的喜爱,教师应把游戏融入课堂中,创设游戏情境,寓教于乐,寓教于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求近似数”知识时,教师根据学生爱玩、好动以及好奇、好胜心强等心理特点,可设计“谁的数大,谁的数小”课前三分钟游戏。在新课导入环节创设这一游戏情境,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同时让生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哪些数大,哪些数小,进入比一比“谁的数大,谁的数小”的游戏环节,自然而然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而学生在游戏中处于兴奋状态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比大小的过程中更快地学会比较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教学的快乐,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娱乐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陶冶学生情操。比如,在教学“年月日”知识点时,教师创设娱乐情境,大家一起拍手朗读有关“年月日”的儿歌。如此,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维得到启发,而且也记忆了知识,理解了知识,巩固了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注重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事物相结合,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善于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丰富,使学生在整个情境中学会认真观察,参与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自觉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比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有角的实物进行收集,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同时引领学生观察这些实物都有哪些共同点,并且积极展开讨论与交流,对角的特征进行抽象与概括。同时,也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设置开放型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说“角”、找“角”、看“角”、摸“角”的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参与教学活动中认识角的外观,并且从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从表象的层面上升到抽象的概念上。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的“角”有哪些用处,如躺椅中椅面与椅背之间形成的角,或者是桌子腿与桌子面形成的角。发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角,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理解巩固,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并且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以及解释生活现象上,切实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

三、搭建讨论平台,激发学生创新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组建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数学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敢于与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意见、想法,为解决问题出谋划策,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交流与讨论,形成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智慧与智慧的融合,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而对于一些在原本的认知过程中遇到的思维障碍点以及知识障碍点,都使学生在这一积极而活跃的思维状态下,深入广泛讨论,最终开阔思路,找准解决问题、打通障碍点以及“堵”点的关键,理解知识,建构知识框架。为巩固所学,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尊重学生认知差异,让各自在“最近发展区”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达到“跳一跳,吃果果”的效果,引发学生的成就感,巩固所学,运用知识。

总之,小学中段数学课堂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中段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丰富情境的创设,调动教学的活力,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融情入境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究,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中段创设情境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低中段儿童诗自主创编教学实践探微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