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2022-11-24张玉晗赵金娃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管理工作党组织

张玉晗,李 云,赵金娃

(大连民族大学 财务处,辽宁 大连 116605)

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已难以满足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在各行业中都有成功的实践应用,将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可以借鉴其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对于提高基层工作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建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质量管理体系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如下:

(1)是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基层党支部延伸的有效手段。“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全党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1]对于高校而言,这些重要论述直接体现了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明确了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从细节入手落实从严治党工作,例如对发展党员的高标准要求,严格管理教育党员,全面完善健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

(2)是落实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途径。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所在,是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的制度优势。为了实现提高基层党建发展质量这一目标,必须坚持重点提升组织力,坚持以“一切工作到基层”的鲜明组织路线为向导,坚持发展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做坚决斗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2],这些都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是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科学规范化水平的必然举措。通过运用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将党建工作的目标和标准细化为评价标准体系,使党建考核流程便于操作,考核思路清晰严谨。通过全过程管理加强管理程序化,制定每个步骤和环节的工作流程[3]。通过对全员的管理,对每个党员做什么、怎么做等都提出明确要求,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明确部门职责和个人职责,使党建工作领导机制相互配合,并从中总结方法和经验的规律性,制定为制度规范[4]。因此,构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是顺应新时代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要求,也是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

2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高校基层党组织增强高校党员的满意度,满足高校党员的需求与期望,新时期高校党员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会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不断地改进和进步,以达到新时期党中央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作用如下。

(1)指引基层党建质量工作方向。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准确把握党建管理流程,提高党员对基层党组织整体性的认识,建立层次结构合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要素、衡量标准、结果评价标准。质量体系的引入,不仅是为了将质量作为结果导向,更是为了体现基层党建工作程序与管理的规范性。

(2)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建设。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将其基层党建质量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考核标准,为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及其质量考核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坚实基础。上级部门可出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探索出一条适合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道路,统一思想认识,自上而下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党建考核标准,切实落实党建责任,打牢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3)巩固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保障。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建立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可以完善经费管理办法,将有限的专项经费用在真正需要的方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还可以强化队伍人才建设,优化管理体系构成,加强青年干部储备。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可提高党建资金和人才的使用效能,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提供充足的基础保障。

(4)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责任保障。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坚持学校党委全面领导,形成学校组织部门主导牵头,其他党务部门协作配合、二级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落实基层党建政策的有效机制,切实有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不断完善基层党建质量工作管理体系,细化基层领导干部的考核标准,建立基层领导干部述职制度,党委肩负监督职责,通过随机抽查、周报及月报制度、不定期巡查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监督,切实保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保证党建工作取得切实有效的成果。

3 实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对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传统的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管理工作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迫在眉睫,但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还存在以下困难。

(1)质量管理工作意识不足。目前高校基层院系党组织的质量管理工作意识存在不足,没有设立专职的质量工作管理人员,缺少质量管理体系,很多基层党务工作者把高质量等同于完成上级布置的分内工作。有些支部委员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支部业务发展和发展党员方面,认为支部业务丰富、人员数量多就是党建工作质量高,这些都是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管理工作的误区。产生这些误区的根本原因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质量管理工作意识不足,很多基层党组织甚至没有质量管理。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基层党员的质量管理工作意识提出了较高要求,只有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质量管理工作意识,才能具有足够的理解力与执行力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2)质量管理工作创新意识薄弱。创新是质量管理工作提升主动性的根本所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推进,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不同的基层党组织在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面临的实际情况也是错综复杂的,因此需要基层党员们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方法,如果一味地生搬硬套,质量管理体系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构成稳定,是按照党的规章制度严格建立的,传统的质量管理工作有着明确的规章制度。因此,基层党建质量管理工作缺乏创造性较为普遍。高校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分工不明晰,质量责任分工不明确,导致难以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方法,党建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会降低,更难以在基层党支部中营造主动创新、积极创新的氛围,使基层党组织质量管理工作的创造性难以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成员呈现高学历、高层次、高起点的“三高”特征,他们学习能力强,具有出色的大局观,富有很强的创造性。但这些成员通常都是各院系的中流砥柱,承担了较大的科研和教学压力,难以将精力投入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来,这也是基层党建质量管理工作缺乏创造性的原因之一。

(3)质量管理工作责任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充满了艰辛与困难,想要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就一定要明确基层党员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但现阶段高校的质量管理工作责任体系不健全。许多高校的基层党建工作缺少自身特点,也缺少一套健全的质量管理工作责任体系。因此难以做好质量工作责任分工,部分基层党支部将完成既定任务当作高质量党建工作的标准,很难保证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责任体系不健全也很难处理行政、教学、科研工作的交错关系,使高校基层党建质量工作难以开创新的局面。高校应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工作责任体系,才能有效地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从而将高校党建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4)质量管理工作模式单一。不同高校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在具体工作中,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质量管理工作模式解决问题。但目前高校的质量管理工作模式单一,以党建活动为例,党建活动质量是衡量基层党组织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党建活动已经无法满足高校部分青年党员的要求,高校党支部的成员多为年轻教师,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部分青年党员认为党支部的活动缺乏内涵,只注重活动的形式,缺少核心内容。很多活动难以调动青年党员的兴趣,党建工作的效果不理想。

4 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方法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要从思想意识建设和保障制度实施两大方面着手,先要端正质量意识,绷紧质量这根弦。还要制定完备详尽的制度,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建立。具体方法如下。

(1)激发能力建设,树立科学的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观。抓基层党建是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所在,高校其他工作完成的高度、广度和宽度取决于基层党建工作是否有显著的成效[5]。因此,要提高对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观的深刻认识,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同时,基层党建工作迫切需要改变单一、传统的方式,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探索多样性、有意义的活动模式,规范有序,以多样化的形式促进党员与非党员间的思想交流,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潜能。

(2)加强思想建设,明确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一是牢牢树立质量意识,严格完成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同时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进行严肃追责。建立质量风险预警机制,进行质量工作风险研判,提高质量工作风险意识,建立质量意识常态化督促,着力通过增强质量意识促进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二是加强干部质量意识管理和教育指导,围绕学习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案例,强化对党员、干部、党务工作者、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党建质量教育指导。三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高校基层党建质量体系建设工作与学校发展目标任务的深度融合。

(3)重视自身建设,完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责任制。完善的党建工作质量责任制是确保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强有力保证。为保证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落实,将党建工作质量考核作为基层党组织述职考核评议、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基层党组织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履行政治责任,落实保证监督,强化思想引领,推动改革发展;党支部应充分提升党员活动质量,加强质量学习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始终把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面贯彻落实党建质量重点工作任务,深入学习研究上级党组织和学校党委对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要求,落实主体责任,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质量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4)优化组织建设,完善高校基层党建制度保障。高校基层党支部要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每个方面,不断规范、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拒绝形式主义,明确主体责任,建立扎实有效的基层党建工作检查机制,可以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抽查、巡视整改等多种形式,保证高质量推动落实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基层党支部书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及时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高校应完善党建经费使用管理制度,保证党建专项经费的开支使用合法合规。加大对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保障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5 结 语

建立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是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但质量意识是否牢固,制度保障是否完善也会影响质量提升效果。只有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建立有力的执行保障制度,才能高质量地完成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管理工作党组织
水利水电工程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