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2022-11-24李安萍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博物馆文化

刘 丽 李安萍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江西 萍乡 337000)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新时期,国家更加重视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经历史的源远流长,多数博物馆经时间沉淀积攒的文化底蕴愈加深厚,极具地域发展特色[1]。我国当前积极加强对博物馆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能够见证文化遗产工艺和历史文化的发展,侧面印证推进和革新历史文化的关键性。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博物馆文化遗产在新时期中的保护策略,借助现代文化使其内涵更加丰富。

一、保护博物馆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主要作用

(一)主要意义

文化遗产主要指同传统文化领域相关联的场所或实体,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各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文化遗传随着各民族环境变化和综合发展呈现。但是,在历史发展中遗留下的文化遗产逐渐没落,在传承实践环节中也表现为断裂状态,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简言而之,其特点主要包含着表演艺术或各种形式上的口头描述;还体现为不同节日庆祝方式,社会中的不同风俗、礼仪等[2];也可能是关乎传统手工艺、自然界的时间指示技能。上述均能将文化遗产的特色和内涵体现出来。所以,重视保护、重视传承是相关人员应秉承的发展标准。以此,促使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更繁荣昌盛、丰富多彩,弘扬我国的中华文明。

(二)主要作用

1.展现博物馆的宣教功能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为了能增进广大群众探索博物馆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认知度,博物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和宣传功能。为了便于群众深刻感受其价值,需要结合相应的文化体系加强对相应内容的宣讲。博物馆可通过举办展览、开设文化体系的机构等形式,不断增进教育认知功能。另外,博物馆还要结合实践发展中相关内容,基于不同文化内容,提升群众认知,彰显主题教育的意义[3]。在保护博物馆文化遗产中,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发挥传承和弘扬作用,实现良性的循环。

2.显现博物馆的收藏功能

博物馆对文化遗产的收藏和保护,是基于不断实践呈现的特点。博物馆的主要职责是对当前幸存文化遗产进行发掘和抢救,之后开展有效传承、保护。除此之外,博物馆对文化遗产内容的及时收藏,对存在的消亡现象的积极避免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最关键的就是要保护好幸存下来的文化体系和内容,启动不同等级的保护策略,发挥出其收藏领域的价值,实现实物和文字、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其更具说服力。

3.发挥博物馆在研究领域的功能

在实践中博物馆为有效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关键性和内涵领域等的认知,需要增强发挥其研究层面的功能,征集相应的体系,收藏并展示宣传,贴切落实好文化遗产中相关内容,达到教育的效果。在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中,要在公众领域中不断促进社会综合体系上的进步,坚持以综合发展和息息相关为基调,加强认知,实现对活体系概念的宣讲,使对灿烂文明、文化传承的研究更加深层次[4]。另外,要促使群众明确感受浓烈的历史文化和灿烂文明,从多方位为群众提供文化宝藏,实现较佳的传承与交替的综合作用。

4.体现博物馆在实践中的展示功能

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是一种最佳形式。通过对博物馆文化遗产的弘扬,能明显提升人们学习和欣赏文化遗产的乐趣,在了解上更具深度。博物馆在不断弘扬和发挥传统文化价值时,要注意出现过度保护的行为,积极在博物馆中展示相应的内容。另外,还要努力构架出文化遗产领域的宣传阵地,借助博物馆实施文化宣传,能够促使相关人员实现对相应文化内容的接受和认知。在展示中复原传统文化遗产,在实践中彰显民族精神,构建优秀的氛围优势,还原生活中的实际,以此获取社会上的效益,实现创造性的目的。

二、新时期建设数字化博物馆文化遗产关键性

我国文化遗产是一项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数量众多但是面临着逐渐被人们淡忘的状态。传统文化危机急需解决,若不加强重视以及不注重保护文化遗产,极易造成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无法有效传承文化遗产[5]。在众多文化遗产中,传播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口头的方式实现,但是难以改善文化遗产消失的问题,范围狭窄且传播形式效率低。所以,我国需要积极使用先进的工具和技术,通过对文化遗产资源的深入挖掘,更好地保护并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

当前新时期中先进的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等促使社会生产效率加快,改善人们的生产方式,加上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时代中,整个社会生产效率加快。只有在新时期中积极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方能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新时期中保护博物馆文化遗产时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建设起来的数字化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中产生的价值和作用显著。数字化博物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整体上的传播效果更好,容量较大,可实现对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更符合人们对博物馆的需要。数字化博物馆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图像、文字和声音的加工整理,让知识实现了增值[6]。通过网络通信的方式,在新时期中实体博物馆内部资源获得传播和呈现,实体博物馆朝向数字化博物馆转变,资料得到综合收藏,推动文物走出博物馆,更好地展示给社会大众。

新时期中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能够促使人们最大化地利用博物馆资源,是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新型方式。对博物馆本身来说,新时期中应运而生的数字化博物馆能在短时间实现对资源的丰富,更新内容的效率高、成本低,并非耗费大量资金实现对实体博物馆的重新装修。通过上述呈现出的数字化博物馆的种种优势,能够明显提升文化遗产的传承效率,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的价值,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文化遗产项目。

三、新时期博物馆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问题

(一)存在的传承问题

在新时期的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中,“身在其位”却无法“尽其事”是主要存在的传承问题,造成文化遗产的解析和传递工作质量较低。基于最终取得的结果能看出,传承知识的教育带给历史文化传承效果并不理想,对人民群众吸引力较弱。而且,国内多数博物馆过分注重文化历史背景和外表美观性,对历史文物的讲解和宣讲主要集中于物质性遗产项目上[7]。但需要明确的是,因文化遗产缺少实质性物质,并未站在科学角度对所有类型文化进行讲解,重视程度较低,之前的宣传方法已经无法有效适应现代化思想理念和接受的教育程度,单纯讲解文化传承难以吸引各种群体。

(二)存在的保护问题

在新时期中我国保护历史文物质量工作较强的场所就是博物馆,所以,通过加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可很大程度上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完整性。在运作、营运不同阶段,博物馆最重要且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评估所有产品的价值并积极做出研究,从中找出当前存在的保护传承和文化底蕴问题。从全面角度出发进行整体分析,能实现对管理系统的有效完善,保证其顺利运行。而新时期存在于博物馆文化遗产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相关负责人和管理条例,相比文化遗产本身更关注对物品性质的背景研究和价值分析。在实施新时期的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中,能思虑到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不多,更好完成保护工程与传承计划。所以,从最终工作成果而言,多数人均能对我国所设立的博物馆做各类文化输出,但是不太了解数量较多、历史藏品丰厚的文化遗产,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因缺失保护和传承出现逐渐衰落的现象。民间经济条件不稳定,文化遗产数量大幅度减少,文化保护力量减弱且无法保证传承持续[8]。多数人更多地把管理者目光放在联合国认可价值项目上,实现文化遗产与联合国输出间的联系,以求经济力量较强者参与保护,保护此种非实质性文化,因此也限制了文化多样性扩张。

四、新时期的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新举措

在之前较长的时间范围中,对博物馆的保护体系无充足的完善性,把文化遗产物质外观视为保护重点,如此无法实现对文化遗产精神与内涵的深入传承和创新,将延缓文物自然变质的过程。新时期下,国家逐渐完善制定政策法规、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博物馆按照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等,通过举办文化遗产专题陈列等的方式创新保护手段。但是,这些活动并未实现对文化遗产精神内容的充分挖掘,本质上依旧是展示博物馆中陈列物质本身。所以,博物馆应当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形式和手段的进一步探索和优化。

(一)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新时期的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效果,需要借助3D技术、VR技术等,逐渐优化工作方式,实现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加强对文化遗产呈现效果和手段的不断优化。首先,优化文化遗产的效果和方式,需要借助3D技术、VR技术等实现[9]。巧妙应用VR技术,可优化展示效果,保证观众能够获得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其次,要借助新时期中的微信、微博等工具,不间断增强观众和博物馆间的互动交流,构建网络交流平台。观众可针对某一文化遗产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进行自由讨论,而博物馆可实时传递给广大观众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知识等。最后,要努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建设工作。公众基于终端设备,通过点击文化遗产链接,将能够实现对博物馆中文化遗产图片展示、视频内容、文字介绍等的全面了解。比如,《国家宝藏》这一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自从开播以来深受好评。经央视同湖南省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上海市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以及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每个均推荐三件镇馆之宝,在文博领域中实现深入探索,其中的国宝守护人是年轻一代比较喜欢的偶像明星,经对舞台的创新演绎,实现对蕴含文物背后时代意义和基因密码的深度解读。再如,《绘真 · 妙笔千山》这一中国风网络游戏,是故宫博物院同网易联合打造,主要将中国山水画作为背景,《千里江山图》这一宋代传世名画为创意源泉,以便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促使玩家感受《千里江山图》在用色、层次和构图等层面传统绘画细节,深刻蕴含其中的诗情画意和青山绿水。上述例子,通过对新时期中科技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逐渐扩大了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使众多文物活了起来,促使更多的人深刻感受其历史与时代意义,了解到文物的价值,实现文物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产生的作用显著。

(二)注重媒体宣传

想要实现对博物馆中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质量的明显提升,最关键的就是要促使更多国民了解和熟知文化遗产。随着自媒体行业的兴起,尽管强烈冲击到传统媒体,但是在保护博物馆的文化遗产方面提供了帮助。自媒体方面可加强对相关产品中蕴含的文化遗产类型的更好了解,进行介绍性文章、相关讲解的投放。另外,新时期中传统媒体可借助与自媒体的对接,大幅提升节目制作精良度,完成对各类文化遗产的宣传,以便更多的人才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更多民众更好地了解蕴含其中的文化底蕴,带动更多的人参与传承过程。

(三)积极开展旅游项目

新时期中游客数量、旅游业的需求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增多了旅游推动经济效益提升实际案例。所以,在实施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工作实践中,应当通过不同文化特色投入资金,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保护和传承。第一,要做到旅游事业的开展并保护“非遗”资源[10]。针对博物馆文化遗产体系而言,相较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有极其突出的表现,在开展旅游业时借助特色实施,逐渐提升群众的文化保护意识,增进群众的文化素养。进而,深刻展现出文化带来的魅力,有效实现经济和文化的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第二,在旅游的实践环节中,基于博物馆文化遗产,游客能够深刻感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不同魅力,进一步感受文化资源的意义和价值。进而,也能促使游客自觉加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队伍,增进他们在情感意识上的认同感和文化意识上的归属感,提升全国人民的综合素质。

(四)积极与企业或个人展开合作

博物馆要科学规划关于旅游的开发途径,实现和企业或者个人的合作,通过开通多渠道合作模式,同所在地的旅游部门联合,在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大环境中积极融入博物馆发展,思考文创事业发展新形式。例如,故宫博物院实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件和博物馆中历史文物的有机融合,实现了与企业的合作,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文物宣传形式,在体现其知识艺术和历史性的基础上吸引更多博物馆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增加实用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像“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故宫口红、朝珠硅胶手机保护壳、“朕知道了”胶带等广受欢迎的文创产品,蕴含着一定的历史典故同时极具创意,深受年轻一代人的喜爱;不仅如此,又创新推出包含流行时尚、文化底蕴的潮流,传统刺绣工艺等中国风包。降低政府财政压力,促进博物馆长远发展,实现文化推广与盈利的双赢局面。

(五)科学定制文化遗产开拓计划

在现代商业资源开拓过程中,我国衍生出的文化遗产较多,且历史源远流长,需要保持开发中的理性公正,提升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程度。首先,应全面调查、登记、修复有遗产保存价值的文化工艺和资料,总结和归纳各地非遗现有文化,特别是要落实好即将消失的专门制作的工具保存工作。其次,要保证博物馆交涉、对象完善制度的文化保护,建立好物质文化保护机构(博物馆)。最后,要尽量杜绝损坏行为的扩张,加大惩罚文化遗产破坏者的力度,适当利用法规、政策实现。另外,要保证商业开发中不会打破原有传统非遗构成,对比分析博物馆文化遗产项目时间、地点等各因素,可促进非遗保护水准并积极维护商业价值。

(六)建设品牌化网站

博物馆文化遗产具备较佳的艺术、社会和历史价值,但是因为其项目独特性未能展示出品牌价值,流传度不高,需要在网络信息爆发的时代积极建设品牌化网站,通过宣传活动提高知名度。因此数字化的博物馆文化遗产,亟须经对品牌化网站的宣传,利用网络媒体展开宣传,推动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例如,积极开发博物馆 App,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在微博、知乎等常见 App 上,博物馆投放开屏广告,以便人们能主动了解数字化博物馆,第一时间在打开 App 后受到吸引。把网站功能转移到 App 上,扩大数字博物馆的传播范围,方便人们的使用。

(七)注重人才输入

在任何行业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均需加大投入人力力度,特别是文化自身蕴含着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已经迫在眉睫,只有充分挖掘其内涵,方能开发出更优质的保护措施。在人才输入工作中,需要重视吸纳工科人才,实现对各类美术专业人才的输入。通过学习和了解相关文化,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实现对蕴含文化遗产中科学性原理的更好研究。另外,要积极引入传媒类人才,明确了解存在宣传中的不足,并基于此条件促使博物馆方面讲解相关文物,制定后续的宣传方案,让更多人了解我国具备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且基于最终的作用效果而言,在后续的工作中博物馆应当实施人才培养的方法,建成整体性的人才培养体系,让所有人员均能够有效参与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体系中。

(八)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

新时期的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中,需要深入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帮助更多人实现对博物馆中文化遗产的充分认识、了解。例如,博物馆可定期组织、实施保护层面的学术沙龙、讲座,联系当地的研究机构、高校等,以便公众实现对保护文化遗产其他专业知识和重要性的认识。此外,要积极开发以文化遗产为主题校本教材,实现和本地区的中、小学校合作,教材内容中实现对本地区重要文化遗产名录的详细列举与介绍,促使广大中小学生自觉投入保护、传承工作中,充分了解文化遗产。

五、结语

针对新时期的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建设数字化非遗博物馆是必经之路,以此建立标准化保护体系、调动政府各部门筹集使用资金、通过合适的技术方法完善知识产权法规。另外,要建设数字化非遗博物馆,建立电子商务渠道和数据库资源,建设品牌化网站,丰富博物馆功能,整合非遗项目完整的数据,提高博物馆辨识度,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博物馆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博物馆
Tough Nut to Crack
谁远谁近?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露天博物馆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