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践路径探索

2022-11-24

新课程 2022年21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创作文本

贾 薇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江苏 南京)

读写结合,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读、写能力,以写助读,以读促写,让读、写能力相互辅助,全面带动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读、写作用最大化,充分渗透在教学细节中,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育者的新教研方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一个信息处理的完美闭环。学生通过阅读摄入信息,在大脑中将信息加以整合、分类,与旧知识相关联,并存储在记忆里,在写作时,学生根据写作需求调动脑内信息,将生活体悟和大脑信息相结合,产生新的观点,为创作提供不竭的灵感源泉;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整理思路,潜移默化地掌握了高效处理信息的能力,在阅读中更加高效。阅读和写作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现状

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教学存在四方面问题:第一,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模式多采用默写、仿写相结合的读写方式,学生机械地练习独立语句或重点赏析个别优美句段案例,积累了好词好句,但疏忽了方法教育,没有将好词好句和实际写作相结合,导致实际阅读、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提升。第二,读写内容局限,课内文本精妙简练,但内容有限,学生接触的阅读题材太少,写作思想易受局限。第三,读写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中,读写学习占的比重还能更大些,教师可以把握学习机会,将读写结合教学渗透在课堂中,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第四,读、写量不对等,阅读量大但写作训练少,写作技巧生疏,无法做到阅读能力的有效输出;写作练习多但阅读量少,知识储备贫瘠,作品空洞、枯燥。目前,学生的读写结合教学还存在较大的可开发空间。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意义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意义可以从教师、学生、课堂三方面阐述。在教师教学方面,读写结合是教师设计课堂内容、填补教学细节的好帮手,教师可以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提升课堂效率,优化教学内容,读写结合教学让教师有明确的教学方向;在学生学习方面。读写教学可以集中训练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写作能力、共情能力、创造能力等,让学生在锻炼个人综合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一举多得,真正实现全方位发展;在课堂方面,通过师生的积极配合,良性互动,读写结合教学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读写结合让课堂更有效率。

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策略

(一)书写朗读批注,养成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养成书写朗读批注的习惯,是帮助学生巩固阅读记忆、整理写作思路的有效策略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对文本有感触的部分标注出来,在文本的空白区域写上自己的感悟,朗读批注可以包括即时个人感受、对此部分文本产生的观点、对优美之处的赏析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观点,这种思维是转瞬即逝的,通过批注将灵感具象化,可以巩固阅读记忆,整理信息处理思路,为写作积攒大量素材。养成阅读时批注的习惯,学生触类旁通,将这种阅读习惯带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会对其一生的自我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1]。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大禹治水》的教学中,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华神话传说大禹治水的故事,分析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教师希望在课堂中运用读写结合教学,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细致解读,实现深度学习,初步养成朗读批注的学习习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设定课堂任务:“(1)阅读全文,在课文中找到必会字、词圈出来。(2)标清自然段,课文一共描述了几件事?按照故事情节分段。(3)哪几句话让你感触最深?画出这句话,并在空白处写下批注,一会儿和同学们分享。”学生根据教师的任务展开读写活动,学生分享:“我画出的句子是:‘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这句话给我的感触最深,大禹为了治水,十三年都没有回家看望亲人,说明在大禹心中,人民的幸福是第一位的。这件事凸显了他牺牲小我、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教师点拨:“说得很好,这段话给你的触动是人物形象的触动,是情感上的感动,朗读批注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如优美语句的解读、字词的赏析、行文结构、让人印象深刻的隐喻等,都可以批注,大家要养成朗读批注的好习惯,成为会阅读、会总结的读者。”学生在批注过程中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用批注的写法巩固了读写结合的教学作用,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目的。

(二)鼓励抒发情感,调动创作欲望

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鼓励学生抒发情感,是调动学生创作欲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之一。人是情感丰富的动物,文学创作是情感的表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文本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深度发掘。用体验感强的语言、声画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工具设置文本情景,引发学生联想,引导学生的阅读情绪。学生在阅读中对故事情节产生代入感,逐步产生精神共鸣。教师可以着重对情感捕捉能力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情绪,对文本情感进行深度剖析,锻炼学生的情感捕捉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2]。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中,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扁担背后的故事,从故事中探究革命时期同志之间的深厚感情,和朱德同志一视同仁、乐于奉献的精神。教师希望用文本的情感唤起学生内心的共鸣,让学生对文本情感的体会更细致深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解读,逐句赏析。学生朗读:“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教师讲解:“朱德同志穿着和普通士兵一样的用草编织的鞋,说明当时革命条件有限,革命大军还做不到人人穿布鞋,穿草鞋是常态。朱德同志戴着斗笠,什么情况下会戴斗笠?下雨、下雪或骄阳似火的时候,说明挑粮不仅山路难走,还有恶劣的天气伴随,增加了劳累程度。”在教师的生动描述下,学生仿佛看到朱德同志挑粮的情景,从朱德身上找到生活中父辈劳作的影子,对朱德同志朴实亲切的性格产生深层次体会。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分析朱德同志的性格,描写一位生活中和朱德同志品格相近的人。在丰富情感的带动下,学生的创作欲望高涨,教师通过课堂铺垫渲染了情感氛围,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又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抒发内心情感,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掌握学习方法,完成读写闭环

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开发读写教学新功能,是完成学生读写闭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读、写是一个信息处理的完美闭环,想让读写闭环更圆满,读写效率更高、最大限度地开发读写教学作用,就要让学生充分掌握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在课下整理高效阅读、提升写作技巧的学习方法,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和学生分享。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个人学习方法进行分享。在读写技巧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受到多种读写方法的触动,对个人读写方法进行改良和微调,逐步提升读写能力[3]。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中,本课讲述的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故事。教师想在完成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将阅读文本的优点转换成写作技巧的方法。教师设定课堂任务:“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完成《我最喜欢的一天》作文。”教师采用阅读与写作同时进行的教学方式,带同学们赏析课文,并将课文的可取之处应用在作文练习中。教师赏析课文:“文章第4 自然段细致描绘了周总理的穿着打扮,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后回答:“作者对周总理的服饰进行详细描写,让人产生联想,对周总理的人物形象有了深入体会。”教师指导:“说得很好,在写作中,细致描绘人物衣着、神态等细节,有助于丰富人物形象,产生画面感。这是这篇文章带给我们的写作技巧。”学生牢记写作小技巧,并作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写作水平有很大的进步。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度赏析,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汲取阅读重点,把握细节情感的方法,读写结合让阅读和写作完成高效闭环,提升了学生能力。

(四)利用专项练习,推敲写作细节

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设计专项练习题目,是帮助学生推敲写作细节、提升读写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专项练习可塑性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由设计题目,如仿写句子、命题优美句段练习、变换写作手法描写同一景物练习、阅读文本内容概括练习、读后感练习、情感表达练习等。教师可以通过专项读写结合练习,精准锻炼学生对词汇选择的把握、对语句结构的运用和对文章架构的安排。从细节到框架,从局部到整体,实现写作能力的飞跃[4]。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雾在哪里》的教学中,由于本课是一篇拟人类文章,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内容进行专项练习,让学生从阅读中分析优美语句的好处,帮助学生改善写作细节。教师设定课堂任务:“开篇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总结出雾的拟人化形象,抓住孩子淘气又顽皮两个特点,让故事新奇有趣,全文围绕着这句话展开,这样的句式可以用在作文开篇中。大家仿照这句话造句,并说一说自己的句子可以用在哪种题材的作文中。”学生思考后回答:“‘小区里有个怪老太,她是个脾气又臭又硬的人。’这句话可以用在人物描写的开篇。”写作能力直接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写作练习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在读写结合训练中逐渐找到自己的读写思路,助力个人能力稳步提升。

(五)丰富阅读储备,积累写作素材

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丰富阅读储备,扩充阅读量,有助于为写作积累素材,为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文学创作是一座精妙的建筑,写作技巧是建筑的修饰,行文结构是建筑的骨架,那么丰富的阅读储备就是建筑的砖瓦。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阅读质量,为学生筛选优质阅读文本,保证学生阅读之“质”;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学生阅读之“量”。学生在大量优秀范文的熏陶下,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文学鉴赏力,文学审美逐渐趋于高级[5]。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狐假虎威》的教学中,由于本课是经典成语故事,所以教师可以从一个成语故事出发,在课堂上引入更多的成语故事,并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明确成语在写作中的用法,帮助学生积累优秀的写作素材。教师设定预习内容:“找一个喜欢的成语故事在课堂上分享,并用一句话概括故事背后的道理。”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在课堂上相互分享《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黔驴技穷》等中国经典成语故事。教师请学生用这些成语造句,方便学生领会成语在语境中的应用。学生在造句过程中,围绕命题发散思维,从丰富的阅读储备中找到灵感,使句子顺畅灵活。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的文笔更灵动,作品内涵更丰富。

(六)展开多元创作,启发学生灵感

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开展多元化创作活动,是启发学生灵感、锻炼读写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教师可以设计多元化创作命题,用贴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心理产生共鸣的命题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用充满理想思维的命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突破现实生活的束缚,进入深度思考,提升学生对哲学的认知;用新颖的文体锻炼文笔,培养学生的综合协作能力,拓宽学生的创作范围;用开放式命题帮助学生抒发内心情感,让创作成为学生传递精神、展示自我的阵地。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狐狸养鸡》的教学中,本课内容是开放式故事结局,教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为学生设计创作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续写《狐狸养鸡(三)》。展开想象,说一说鸡找到狐狸后的故事。”学生展开想象,在创作中投入真情实感,充分享受创作的乐趣。多元创作让学生有效培养了对读写结合能力的学习兴趣,让读写成为爱好,为学生成长提供助力。

综上所述,利用书写朗读批注,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鼓励学生抒发内心情感,整理思路,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用科学的信息处理方式,完成读写能力的闭环;在学习中穿插读写专项练习,帮助学生从细节上润色写作能力;大量阅读优秀范文,以丰富的阅读储备带动写作能力;启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在多元化写作题材中提升读写能力。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创作文本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探讨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墙之隔》创作谈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