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蓬大田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24高蕊
高 蕊
(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丹东 118000)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使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目前,我国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3.67×107hm2,其中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地总面积为1.23×107hm2[1],因此,发展盐土农业,是改良利用盐渍土资源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新途径,可以直接利用盐土植物资源获取经济利益。同时,通过种植盐土植物资源不仅可以降低土壤含盐量,而且还能提高盐碱土中有机质含量,达到改良土壤目的。碱蓬Suaeda glauca 生长于盐碱地、滨海沙滩、荒漠等地,可作为蔬菜、油料、动物饲料和生态治理先锋植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幼嫩枝叶味鲜可食,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粗纤维等营养物质,是一种潜在的优质野菜资源,备受人们青睐。此外,利用盐碱地种植碱蓬还可降低土壤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2],起到生态修复效果。因此,将碱蓬作为生态型耐盐经济作物,利用广泛分布的盐碱地和滨海滩涂进行开发,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国内外对碱蓬的研究报道并不多,尤其在碱蓬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多是通过提升田间管理手段提高碱蓬产量[3-4]。但碱蓬生产上仍存在出苗率不齐、产量不高的问题,严重限制了碱蓬产业化的开发利用。本文基于前期对碱蓬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提出选择适宜栽培土地、强化种植种源、优化田间栽培措施等栽培技术,从而为提高碱蓬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科学依据。
1 生物学特性
碱蓬是藜科碱蓬属1 年生草本真盐生植物[5],茎直立,圆柱形,高30~100 cm,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河南、山东、浙江等地的渠岸、田边和滨海荒地等含盐碱土壤上。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碱蓬植株可产生棕色和黑色两种不同类型种子;棕色种子不休眠,易于萌发,具有较宽的温周期响应,以适应中国北方农业区的温度响应范围,棕色种子也具有中等程度的耐盐特性和宽的酸碱度(pH值4~10)耐受性,同时发现土壤埋深可显著影响棕色种子幼苗出土率;而碱蓬黑色种子有中等程度的生理休眠特性,不易萌发,有助于形成持久土壤种子库[6],该结果为碱蓬田间栽培方案的优化实施提供了基础。
2 栽培技术
2.1 整 地
碱蓬种子具有中等的耐盐特性和较宽的酸碱度耐受性,选取盐度适宜的地块用作栽培基地(土壤盐度≤2.5%),播前施氮磷钾复合肥225 kg·hm-2。对地块进行削高填洼、犁地耙平,采取平畦种植方式。根据土地条件实施开沟,两沟间距80 cm,沟深15 cm,在沟中布设滴管带,滴管带滴头间距30 cm。
2.2 种子筛选
由于碱蓬种子存在种子异型现象,且不同种子具有不同萌发行为,因此,种植前需要进行种子筛选,以提高碱蓬田间种植的出苗率和齐苗率。一般选取健壮野生碱蓬植株为母本进行种子收集,利用棕色种子和黑色种子直径大小不同,使种子过2 mm 孔径筛网,剔除黑色种子,保留棕色种子。然后,选取籽粒饱满、色泽光亮、没有破损或虫蛀、且大小一致的棕色种子晒干,去杂质,备用。
2.3 播 种
碱蓬棕色种子具有宽的萌发温度响应,一般在气温10~40 ℃条件下,萌发率均可达到80%以上,具体播种时间视当地春季气温和土壤墒情而定。播种时间一般为4 月中下旬至5 月上旬。田间可采用条播方式进行播种,行距设置为10~15 cm,可用锄头开0~2 cm 深的浅沟,直接将棕色种子撒播或均匀捻播在沟中底部。碱蓬棕色种子不耐深埋,埋深>2 cm 可显著影响碱蓬棕色种子的出苗率,因此碱蓬棕色种子田间播种后覆土厚度不宜超过2 cm。播种过程要求播种行距一致,下粒准确均匀、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紧实,以利于出苗。
2.4 田间管理
2.4.1 浇 水
碱蓬具有中等程度的耐旱特性,田间种植过程中一般可视植株长势进行浇灌补墒。碱蓬不同生育期对水分需求不同,必须依据其需水规律,结合当地气候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灌溉,以满足碱蓬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保证苗壮、高产,并实现高效、节水的目标。播种后,首先浇一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和墒情良好,以利于碱蓬棕色种子的快速萌发和幼苗出土。碱蓬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采摘幼嫩茎叶后,对于田间的留茬植株,需要及时补浇一次透水,以促进碱蓬侧枝迅速生长发育。
2.4.2 施 肥
苗期通常追施过磷酸钙225~300 kg·hm-2、尿素60~75 kg·hm-2,促进碱蓬幼嫩茎叶的快速生长,利于其及时上市销售创收。每采摘1 次鲜嫩茎叶,可随水补施尿素45 kg·hm-2,利于促进碱蓬植株的恢复和鲜嫩茎叶的生长,便于提高碱蓬芽菜产量。
2.4.3 除 草
碱蓬苗期一般采用人工除草,忌用除草剂。碱蓬生长过程中,需要除草2~4 次。第1 次除草可以在苗期进行,达到除草和松土目的。生长期需要进行1~3 次,可视杂草生长情况而定。依照“苗间浅、行间深”的原则,及时除草,减少与碱蓬植株的争水、争肥行为,以保证碱蓬植株的良好生长。由于盐碱度中等以上的盐碱地不利于杂草生长,可有效减少田间除草次数,节省劳动力成本。
2.4.4 病虫害防治
碱蓬的病虫害一般较少,但有研究发现,碱蓬种子内含有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 菌株作为种子内生菌[7]。因此,碱蓬田间种植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青枯病的防治,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和排水良好,以防止碱蓬青枯病发生。田间管理过程中若有病株出现应立即拔除,并对病株根系及周围土壤进行灌药处理,一般选用青萎散粉剂600 倍液进行灌根,每株灌药量为200~300 mL 药剂。
2.4.5 嫩芽采收
碱蓬播种后,2~5 d 出芽,小苗出齐需要5~10 d。待植株生长到株高15~20 cm 时,进行间苗收获,将大棵株或过密植株拔除,剪割幼嫩茎叶供作蔬菜;待植株生长到平均植株高25~30 cm 时,可田间剪割植株嫩梢10 cm 左右作为蔬菜;一般植株留茬应在8~12 cm,以利于侧枝生长、发育;剪割嫩梢后留茬植株要浇透水一次,促使侧梢生长,如此重复,收获植株嫩梢。嫩梢采收后,流水清洗,去杂,沸水短时浸泡杀菌,真空包装,备储上市销售。
2.4.6 采 种
每年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碱蓬种子开始成熟,可进行收割、晾晒。种子成熟标准是以70%~80% 种子种皮变黄,颜色变深、种胚饱满为准。由于碱蓬种子由下至上成熟,成熟后易脱落,要做到适时采收,并进行留种处理。
2.4.7 次年管理
碱蓬田间种植1 次后一般可进行3~5 年的田间采收和采种。因此第2 年管理主要根据碱蓬田间自然出苗率的覆盖度实施,若田间碱蓬幼苗覆盖率<80%,则需要立即对裸露地块进行补种,以提高碱蓬芽菜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