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图书情报服务机构助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以承德市为例*
2022-11-24刘东敏
刘东敏
承德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河北 承德 067000
引言
当前,世界各国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更加关注发展过程中对知识及信息资源的挖掘积累、数字化利用及其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体现的价值。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启动了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探索可持续发展问题系统解决方案。图书情报体系作为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文化信息和知识创新模块,为其提供着必需的基础数据保障。承德等城市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已进入纵深推进阶段,地方图书情报机构应坚持以可持续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保障线上线下的公共文化和深度知识服务供给。
1 图书情报机构的组织架构和发展方向
1.1 图书情报机构的组织架构
我国的图书馆和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机构分别由文化和旅游部、科学技术部管理。图书馆,按行政区域,分为国家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形成了由公共图书馆、科学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部门、单位图书馆构成的条块结合的体系。科技情报(信息)研究体系主要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省、市(区)科技信息机构和从属于各部门的专业情报研究机构构成,承担着社会文化和信息服务的核心职能。
1.2 地方图书情报机构的发展方向
地方图书情报机构须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加快数字化建设,并统筹考虑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和长远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积极发展智慧图书馆,支持高水平公共服务机构对接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辐射覆盖范围;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推进公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为图书情报事业发展明确了总体目标和基本方向[1]。
2 承德市图书情报机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情报事业进入了最稳定、最繁荣的发展时期,承德地区图书情报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对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承德市已形成以市、县公共图书馆为主,覆盖社区、村镇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了部分资源线上访问。承德市图书馆建立了现代化管理模式,形成了以清代文史、地方文献为重点的特色馆藏[2],现代化的承德市图书馆新馆也正在建设中。2020年,承德市图书馆分馆,首家“文津书房”揭牌。截至2022年4月,已设立“文津书房”4家,书刊流通站十余家,社区图书室9家。全市2525个行政村全部建有农家书屋,其中,275个村建设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有效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3],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统计公报显示,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达95.6万册[4]。今年,将继续推动在公园广场街角设立公共阅读场所,打通市民阅读“最后一公里”。
承德的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是承德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围绕建设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开展国内外科技信息开发利用、专题调研、编印连续性内部刊物《承德科技》、网站管理、信息处理及咨询服务等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承德科技》专栏刊登创建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工作进展、典型案例等,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营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市科技创新大数据服务平台上线后将进一步提升面向管理部门的数据管理与服务能力,以及面向社会的网络科技文献信息保障能力,推动科技管理数字化,夯实地方可持续发展基础能力。
3 地方图书情报机构推动承德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实现路径
联合国制定了17个目标指导全球可持续发展。2020年,中国提前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1“无贫穷”,为其他目标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承德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45.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但地区居民文化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仍是不可忽视的短板,图书情报机构要将自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融合,保障社会先进文化和信息供给,充分利用“互联网+”助力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
3.1 保障基本文化知识供给
3.1.1 强化馆藏资源建设。社会文化和实践经验都需要积累、传承,图书情报机构正是担当这一职责的重要主体,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更要做好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和共享,保障各学科研究顺利开展。要有效衔接社会需求,优化馆藏资源构成,注意结合示范区建设,增加关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献。要加快馆藏信息数字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数字资源共建、在线共享,使用户访问更公平、便捷。特别是公共图书馆系统,要不断提高文献供给能力和质量、扩张服务网络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使城乡居民平等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提升城乡居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保障可持续发展目标“优质教育”的实现。
3.1.2 探索与高校合作新机制。探访发现,公共图书馆社科人文类图书保有量高于理工类,而高校图书馆拥有涵盖更多学科的图书资源和专业馆员队伍。据宁冬云调查,2015年承德医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承德旅游职业学院等高校已拥有纸质图书280多万册,期刊4000多种[6],现在的馆藏文献数量可能已超过公共图书馆的3倍。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开放参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暂时无法进行,但在线访问、馆际互借和专业人才交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可以实现。图书情报机构应主动加强与高校图书馆对接,探索增加纸质图书和数字资源统筹供给的新机制,促进线上资源利用。国内学者开展了许多关于高校图书馆参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值得借鉴。
3.2 强化群众教育和引导
一是,提升人文素质,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公共图书馆系统应进一步优化服务形式和内容,增强吸引力。在承德市图书馆新馆建设中,探索融入虚拟现实技术和混合现实技术,更加“智慧”地呈现文化魅力,濡养身心。二是,增强老年读者服务的能力,促进形成“积极老龄化”社会。要保证硬件环境符合老年读者的生理特点,制定医疗应急保障预案、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帮助老年读者使用智能设备和数字资源,引导其主动学习积极融入网络时代,为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厦门市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大庆市图书馆等已开展了颇有成效的老年读者服务。三是,培养读者的线上信息检索能力,使其充分利用国家数字图书馆、科技部门、杂志社和专业学术网站的资源,促进人才发展、支撑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性研究,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全面推进。
3.3 开展深度知识服务
社会对深度知识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未来,图书情报之间的界限可能进一步模糊,并逐渐出现社会化的转型发展,从提供信息转向提供知识产品。提供深度知识服务,一方面,充分要运用新技术深度开发现有信息资源的新内涵和网络信息资源,将其凝结的智慧再利用,让资源“活起来”,推进线上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另一方面,要强化人员培养,加快向智库转型,利用情报学、信息计量学理论与模型开展研究,得出更有价值的运营策略、竞争性情报和预测。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便已受益于图书馆提供的知识服务,经过多年发展,市场规模比国内大得多[7]。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图书情报机构在这方面应投入更多资源,但许多成功实践表明,高水平知识服务对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激励作用非常巨大而持久。例如,湖北科技信息研究院开展的光电子产业发展研究、潍坊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开展的半导体照明产业研究、乐山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开展的乐山市清洁发展机制开发潜力及对策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很好的借鉴[8]。由于从业人员专业结构限制和地区产业发展不足等因素叠加存在,现阶段,落后地区图书情报机构研究能力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高水平论文和国家级研究成果较少。
3.4 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创建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落实的是国家战略,承担的是国际责任。地方图书情报机构应加强内部组织管理、资源管理和网络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为助推地区主导产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4.1 加强组织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图书情报机构的管理者应关注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广泛借鉴先进单位发展经验,通过优化人才结构和岗位设置、引进信息计量、情报学和网站搭建专业人才,加强培训等,尽快扭转研究水平不高、深度不够的窘境。
3.4.2 加强资源管理,夯实信息基础。图书馆应大力争取省级馆支持、促进线上数字信息共享,弥补本市经费不足的短板,因地制宜扩充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和研究,深入开展地方可持续发展特色文献归集与研究。科技情报机构要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规划信息资源建设,与上级部门和市本级有关单位建立更完善的线上线下信息合作共享机制,保证来源安全、准确、及时。与网信部门紧密配合,逐步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3.4.3 加强信息服务,深化知识研究。图书情报机构应进一步发展现有业务能力,充分发挥熟悉本地创新资源和产业环境的优势深入开展主导产业相关调研、挖掘发展潜力、分析预测。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业务流程和考评激励机制,培树职业理想和社会责任担当,探索社会化服务模式。强化数据整合和分析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形成研究特色。
4 结束语
综上,地方图书情报机构的自身发展战略完全可以嵌入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中,通过保障基本文化知识供给、强化群众教育、开展深度知识服务、加强数字化建设等助推城市可持续发展。